医学专题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2_第1页
医学专题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2_第2页
医学专题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2_第3页
医学专题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2_第4页
医学专题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大 纲第五节 急性食物中毒 1第六节 急性酒精中毒2第七节 强酸强碱中毒312021/7/19 星期一第五节 急性食物中毒急性食物中毒是指凡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入含有毒性物质(如亚硝酸盐、升汞、砷剂、有机磷等)的食物以及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有毒鱼类等)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22021/7/19 星期一一、病情评估(一)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二)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三)急性毒蕈中毒32021/7/19 星期一(一)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1.病史有无进食可疑被污染食物史,进食的时间及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生在夏秋季,且其发病率常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通常45月份开始出现,69月达

2、高峰。 42021/7/19 星期一2.中毒机制可分为胃肠型和神经型两大类。 胃肠型:细菌污染食物后,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及内毒素。 神经型:是由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外毒素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52021/7/19 星期一3.临床表现胃肠型:多发生于夏秋季,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畏寒发热等胃肠炎症状。 神经型:此型潜伏期大多数为1236小时,起病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和咽肌瘫痪为主要特征。4.辅助检查对可疑食物、呕吐物及粪便做细菌培养,以确定病原菌。 62021/7/19 星期一(二)急性亚硝酸盐中毒1.病史有食用或误服亚硝酸盐史并出现缺氧症状,或者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加入食品。

3、贮存过久的蔬菜及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均含有大量亚硝酸盐。 72021/7/19 星期一2.中毒机制亚硝酸盐使正常血红蛋白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即高铁血红蛋白,阻止正常血红蛋白携带和释放氧气的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亚硝酸盐在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82021/7/19 星期一3.临床表现多在食后30分钟到3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绀。轻者:面部、全身皮肤粘膜青紫。重者: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悸、血压下降,甚至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呼吸肌麻痹,最终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92021/7/19 星期一4.辅助检查检测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

4、量。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检查。 102021/7/19 星期一(二)急性毒蕈中毒1.病史有食用蕈类史及吐泻症状。2.中毒机制毒蕈中毒为误食了含有毒素的蕈类所致。毒蕈种类多,不同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同一种毒蕈也可能含有多种毒素 。可能为毒肽进入机体后与肝肾等靶器官中的RNA聚合酶结合,阻碍RNA合成,导致细胞坏死。112021/7/19 星期一3.临床表现胃肠炎型:-潜伏期为0.56h,轻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流涎等,重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溶血型:-潜伏期为612h,除有胃肠炎症状外,尚有明显溶血,出现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肝脾大及溶血性贫血等。神经-精神型:-潜伏期为16h,

5、除胃肠道症状外,尚有多汗、流涎、流泪、脉缓、瞳孔缩小等胆碱能神经兴奋症状,重者可有肺水肿、呼吸抑制及昏迷等。肝损害型:-潜伏期672h,多在24h内发病,以中毒性急性肝损害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同时伴有脑、心、肾等内脏损害,其中以肝损害最为严重。122021/7/19 星期一4.辅助检查取食后残余毒蕈喂食动物进行观察,或做毒物鉴定以明确诊断。132021/7/19 星期一二、救治与监护(一)现场救护使患者处于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并注意保暖。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如病情严重,且中毒时间较长

6、者,应速送到医院进行抢救。142021/7/19 星期一(二)院内救护1.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1)迅速清除毒物:立即催吐、洗胃及导泻(2)补液、抗炎、抗休克 (3)对症处理 152021/7/19 星期一2.急性亚硝酸盐中毒(1)迅速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泻,鼓励大量饮水或静脉补液,以排除毒物。 (2)解毒剂:小剂量亚甲蓝(美蓝)12mg/kg (3)吸氧 (4)输新鲜血或红细胞置换治疗 (5)对症处理 162021/7/19 星期一3.急性毒蕈中毒(1)迅速清除毒物:早期催吐(限神志清醒者)及洗胃,同时予以导泻。 (2)阿托品等抗胆碱药物(3)巯基类络合剂的应用 (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

7、5)对症处理 172021/7/19 星期一(三)救护要点1.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保留食物样本,及时送检 (3)补充营养和水分 (4)健康指导 182021/7/19 星期一2.急性亚硝酸盐中毒(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控制亚甲蓝的剂量和注射速度 (4)注意安全防护 (5)加强预防192021/7/19 星期一3.急性毒蕈中毒(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加强安全防护 (4)一般护理(5)健康教育202021/7/19 星期一第六节 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是由于服用过量的乙醇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

8、可出现一系列精神及神经系统表现,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212021/7/19 星期一一、病情评估(一)病史有大量饮酒或吸入其蒸气、摄入高浓度酒精等化学物质的病史。222021/7/19 星期一(二)中毒机制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和醋酸盐可直接损害心肌,会致心肌细胞和心肌间质纤维化,使得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 乙醇可明显地抑制肝细胞的再生及修复功能,加重肝炎患者的肝脏受损程度。 乙醇还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232021/7/19 星期一(三)临床表现1.兴奋期血液中乙醇浓度达11mmol/L(500mg/L)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2.共济失调期 血液中乙醇浓度达1133mmol

9、/L(5001500mg/L)时,即出现共济失调。 3.昏睡、昏迷期血液中乙醇浓度超过54mmol/L(2500mg/L)时,患者出现昏睡,重者处于深昏迷状态。242021/7/19 星期一(四)辅助检查1.呼气和血清乙醇浓度测定 2.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 252021/7/19 星期一二、救治与监护(一)现场救护轻度醉酒者,可让其静卧,最好是侧卧,以防吸入性肺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重度酒精中毒、神志清醒者,应用筷子或勺把压舌根部,迅速催吐,但禁用阿朴吗啡,以免加重乙醇的抑制作用。若中毒者昏迷不醒,应立即送医院救治。262021/7/19 星期一(二)院内救护1.迅速清除毒物2.特效解毒

10、剂的应用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消除乙醇中毒时产生的自由基 3.对症治疗272021/7/19 星期一(三)救护要点1.密切观察病情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加强安全防护4.心理护理5.健康教育282021/7/19 星期一第七节 强酸强碱中毒强酸主要指硫酸、硝酸和盐酸等。强碱主要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和氧化钾等。强酸和强碱均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造成患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黏膜严重的损伤及全身多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292021/7/19 星期一一、病情评估(一)强酸中毒1.病史有接触或误服硫酸、硝酸和盐酸等强酸史。 302021/7/19 星期一2.中毒机制强酸与皮肤黏膜

11、接触后,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的蛋白质发生凝固性坏死。强酸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后,可造成口腔、支气管、肺泡、食管、胃肠道等充血、水肿、坏死和溃疡。312021/7/19 星期一3.临床表现(1)皮肤黏膜接触者:不同的强酸与皮肤接触后引起的损害不尽相同。硫酸引起皮肤溃疡边界清楚,溃疡面上覆盖以灰白色或棕黑色痂皮。硝酸灼伤后,局部皮肤呈黄褐色,有结痂。 322021/7/19 星期一(2)消化道吸收者:口服强酸类毒物后,口腔黏膜糜烂,局部形成不同色泽的痂皮,严重者可发生穿孔、酸中毒和肝肾损害等。 (3)呼吸道吸收者:强酸烟雾吸入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为呛咳、胸闷、呼吸加快等。 (4)全身表现

12、:局部剧痛可引起反射性神经精神症状或疼痛性休克等,还可导致全身严重的酸中毒,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332021/7/19 星期一(二)强碱中毒1.病史有接触或误服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和氧化钾等强碱史。 2.中毒机制强碱接触皮肤或进入消化道后,可与组织蛋白形成可溶性、胶样的碱性蛋白盐,并能皂化脂肪,使组织细胞脱水,造成组织坏死。3.临床表现(1)皮肤黏膜接触者:皮肤接触强碱后,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局部皮肤颜色改变,由白色变化为红色和棕色,并形成溃疡,严重者可引起体液丢失而发生休克。 342021/7/19 星期一(2)消化道吸收者:口服强碱后,发生消化道严重灼伤和腐蚀。

13、有烧灼痛,语言障碍和吞咽可能,呕吐血性内容物,腹部绞痛,还可出现脏器穿孔等。(3)呼吸道吸收者:氢氧化铵释放出氨,吸入后引起剧烈咳嗽等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咳出大量泡沫样痰和坏死组织,并可发生肺水肿。 (4)全身表现:吸收过量的强碱,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可发生手指麻木刺痛、腕足痉挛、手足搐搦等代谢性碱中毒的表现,严重者出现神志模糊、反映迟钝、甚至谵妄。 352021/7/19 星期一二、救治与监护(一)现场救护立即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污染的衣服、鞋帽等。362021/7/19 星期一(二)院内救护1.强酸中毒(1)皮肤灼伤者:立即脱离中毒环境,脱去污染的衣服。快速用大量流动水冲洗,然后再给予2%5%碳酸氢钠或1%氨水或肥皂水以中和强酸,然后再用水冲洗。 (2)口服中毒者:应尽快给予弱碱溶液,如镁乳、氢氧化铝凝胶或石灰水以中和强酸。如一时得不到弱碱溶液,可选择蛋清、豆浆、牛奶、植物油、米汤等保护剂服用,以暂时保护胃粘膜。(3)呼吸道吸入者:立即把患者脱离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吸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有严重喉头水肿、大量血性痰、呼吸困难者,酌情行气管切开术。372021/7/19 星期一2.强碱中毒(1)皮肤接触者: 立即脱离中毒环境,脱去污染的衣服。尽快用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