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危急值处理时间pdca课件_第1页
缩短危急值处理时间pdca课件_第2页
缩短危急值处理时间pdca课件_第3页
缩短危急值处理时间pdca课件_第4页
缩短危急值处理时间pdca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缩短危急值处理时间pdca2014年10月医患沟通办接到胃肠外科患者家属投诉1例,患者因“腹痛腹胀三天入院”,入院后10月10日13:16肾功能及离子电解质提示血钾2.2mmol/L(危急值),患者自诉四肢无力,患者家属至医生办公室找床位医生,但医生正在手术,患者家属再次辗转找到值班医生查看患者及其检验结果,值班医生于14:43给予患者氯化钾口服治疗,由于处理及时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家属认为患者住院期间管床医生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能延误患者病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问题聚焦问题聚焦问题聚焦问题聚焦医患沟通办投诉案例问题聚焦危急值追踪肿瘤内一科 1816189 赵清勤 女 66岁 肝占位患者

2、2014-11-07 18:16 检验科发出危急值 血钾6.71mmol/L2014-11-07 19:48 92分钟之后床位医生才针对危急值进行处置问题聚焦“危急值”是表示危及患者生命的检查结果,当出现这种检查结果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因此,我们需尽可能缩短危急值接收处置时间,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针对上述问题,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在季度会议中专门对于缩短危急值从发出至处置时间进行讨论,要求医务处牵头对此

3、问题进行改进。问题聚焦现状与原因现场调研经过头脑风暴法分析后医务处组织调研,对临床科室危急值的接收和处置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汇总分析。现状与原因2014年第四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现状与原因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现状与原因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现状与原因督导检查表(2014年10月-2015年1月) 现状与原因督导检查表(2014年10月-2015年1月)现状与原因从2015年1月份危急值数据中抽取80份病例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危急值从发出至处置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的病例仅占23.8%,平均处置时间为39.71分钟,远远低于预期。数据统计现状与原因

4、头脑风暴法我院于第四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后,由医务处组织,包括医务处李先池主任、门诊部魏以璧主任、重症医学科李茂琴主任、检验科牛国平主任、信息科胡广禄科长、护理部孙海云组成质量改进小组,对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现状与原因原因分析信息科检验科医务处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未实行网络/短信两级提醒危急值界限不清护士不了解危急值含义未及时通知护士站未及时通知医生责任心不强医生医护人员沟通不到位医生未及时收到提醒危急值界限不清责任感不强设备科监管力度不够培训考核力度不够检验设备维护不及时危急值发出至处置时间过长未明确处理危急值医生现状与原因要因分析根据头脑风暴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要因: 1、医师责任

5、感不强 2、医生未及时收到提醒 3、医务处未明确处理危急值医生 4、医护人员沟通不到位李先池1、医护、医技人员对危急值制度理解不到位2、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3、医生与护士沟通不到位4、医务处监督、培训力度不够5、医生责任心不强魏以璧1、医护、医技人员对危急值制度理解不到位2、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3、医技人员沟通不到位4、危急值提醒方式单一李茂琴1、医生对危急值制度理解不到位2、医生未及时接到危急值通知3、医生责任心不够强4、医务处监督、培训力度不够5、医护人员沟通不到位牛国平1、医技人员对危急值制度理解不到位2、医技人员未及时通知病区护士站3、检验设备维护不及时4、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胡广禄1、信息

6、系统建设不完善2、危急值提醒方式单一孙海芹1、医护、医技人员对危急值制度理解不到位2、医护人员沟通不到位3、护士责任心不强PLAN阶段设立目标目标:将危急值从发出至处置时间缩短在20分钟内。检验科发现危急值,5分钟内反馈至临床科室;临床护士接到危急值后,5分钟内通知值班或管床医生;床位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到危急值后,10分钟内查看患者并进行处置。20分钟内完成PLAN阶段5W1HWHAT将危急值从发出至处置时间缩短在20分钟内WHY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达到等级医院评审要求WHO全体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检验科医师,医务处,设备科WHERE全院各临床科室,检验

7、科,信息科WHEN2015.01-2015.12HOW医务处针对危急值进行培训考核、抽查病历;设备科维护设备;临床科室及检验科加强自查DO阶段实施措施 医务处:1、组织全体医务人员针对危急值制度进行培训、考核2、每月抽取50份危急值病历进行抽查、反馈(后台及现场)3、将检查结果在院内网通报并上报院奖惩委员会4、修订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5、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危急值接收和处置的责任人DO阶段实施措施 临床科室及检验科:1、医护、医技人员认真学习危急值制度,明确危急值范围及处理流程2、医技人员确认危急值后,5分钟内反馈至临床科室3、临床护士接到危急值后,5分钟内通知值班或管床医生4、床位医生或值班医

8、生接到危急值后,10分钟内查看患者并进行处置5、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进行自查,加强医护、医技人员团队合作,互相监督DO阶段实施措施信息科:完善信息系统,能通过网络系统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HIS系统内标注及桌面弹窗提示);同时通过短信系统向科主任或医疗组长发出提醒 设备科:加强设备维护,减少设备差错率DO阶段医务处组织危急值制度培训DO阶段医务处组织危急值制度考核试卷DO阶段危急值病历抽查(瑞美系统)DO阶段科室质控员对危急值的处置情况进行检查并签名(消化科危急值接收和处置登记本)DO阶段病历检查结果及反馈DO阶段危急值检查结果通报DO阶段信息科完善信息系统DO阶段科室QC小组组

9、织学习、自查CHECK阶段效果评价:2015年1-6月危急值处置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病例数2015年1-6月,每月抽查50份危急值病例,危急值从发出到处置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的病例数逐月上升。CHECK阶段效果评价:2015年1-6月危急值从发出至处置平均时间2015年1-6月危急值平均处置时间逐月下降,5、6月份平均处置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CHECK阶段危急值追踪神经内四科 2204599 潘效峰 男 66岁 脑梗死患者2015-08-03 16:09 检验科发出危急值 血钙1.27mmol/L 血钠80.4mmol/L2015-08-03 16:12 3分钟之后床位医生即针对危急值进行处置ACTION阶段通过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院危急值由发出至处置的时间得到了大大缩短,已控制在20分钟内,对原有的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再次进行了修订,同时印发徐州市中心医院危急值管理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