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基→核苷酸课件_第1页
碱基→核苷酸课件_第2页
碱基→核苷酸课件_第3页
碱基→核苷酸课件_第4页
碱基→核苷酸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AATTCGAATTCCTTAAGCTTAAG核酸降解代谢CO2, H2O, NH3核酸在生物体内可以被降解;外源核酸在动物体内的小肠被降解;胰nuclease肠粘膜释放的phosphodiest-erase(磷酸二酯酶)降解的产物在小肠内被转化和吸收;核酸降解一般不为生物提供能量;第一节 核酸降解P387核酸酶是作用于核酸中磷酸二酯键的水解酶,包括核糖核酸酶(RNase)和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水解核酸分子内部磷酸二酯键的酶又称为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从核酸的一端逐个水解下核苷酸的酶称为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 核酸酶(Nuclease)ATCGATCG

2、POH53PPPPPPP蛇毒磷酸二酯酶牛脾磷酸二酯酶常见的核酸酶专一性常见的核酸酶专一性核酸内切酶AP核酸内切酶的作用AP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去除了碱基的核苷酸(AP核苷酸:无嘌呤酸、无嘧啶酸 )磷酸二酯键,并切除糖基,使核酸链断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高度专一性的DNases,它们是顺序专一性,或结构专一性的核酸内切酶。它们不是与DNA降解代谢有关的酶;是基因重组用酶,是胞内DNA的“卫士”。它们是分子生物学的工具酶,在分子生物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GCTTAAAATTCG以限制性内切酶及连结酶进行核酸剪接GAATTCCTTAAGGAATTCCTTAAGGCTTAAAATTC

3、GAATTCGGCTTAAGCTTAAAATTCGGCTTAAAATTCGGCTTAAAATTCGEcoRIDNA LigaseEcoRI sticky endEcoRI sticky endJuang RH (2004) BCbasics2.1 核苷酸的分解肠粘膜细胞中有nucleotidase,水解Nt为Ns和Pi。脾、肝等组织中的nucleosidase进一步水解Ns为戊糖和碱基。 第二节 核苷酸、核苷与碱基的分解代谢Nucleotide核苷酸Nucleoside核苷2.1.1 核苷酸降解为核苷 核苷酸(Nt) H2O 核苷 (Ns) Pi磷酸酯酶或核苷酸酶生物体普遍存在的磷酸单酯酶或核

4、苷酸酶可催化2-, 3-和5-核苷酸的水解,而特异性强的磷酸单酯酶只能水解3-核苷酸或5-核苷酸,对不同的碱基也有选择性。2.1 核苷酸的分解核苷酸 H2O 碱基 戊糖-Pi催化该反应的酶称为核苷酸核苷酶;主要在微生物(细菌)中存在;2.1.2 核苷酸中糖苷键的断裂2.1 核苷酸的分解2.1.3 核苷酸的脱氨反应与核苷酸转换带氨基的核苷酸在核苷酸脱氨酶的作用下可脱掉氨基而转变成另一种核苷酸。核苷酸的脱氨反应较为普遍,如: 5-AMP 5-IMP (次黄嘌呤) + NH3 嘌呤核苷酸循环中2.1 核苷酸的分解IMP (次黄嘌呤)核苷的代谢去路:核苷-N-转糖苷作用 (主要脱氧核苷) 脱氨反应2.

5、2 核苷的分解代谢2.2.2 核苷的磷酸解作用: 核苷 + Pi Pu or Py + pentose-1-P Ns phosphorylase存在广泛,反应可逆,糖的构型由-型转变为-型;2.2.1 核苷的水解作用: 核苷 + H2O Pu(嘌呤) or Py(嘧啶) + pentoseNs hydrolase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只对核糖核苷起作用,对脱氧核糖核苷无作用。 Ns hydrolaseNs phosphorylase2.2 核苷的分解代谢2.2.3 核苷的相互转换核苷-N-转糖苷作用 主要发生在脱氧核苷中脱氨反应 带氨基的核苷在核苷脱氨酶的作用下脱掉氨基而转变成另一种核苷2.

6、2.4 核苷的排泄 主要为修饰核苷酸,不被分解,也不被利用嘌呤互换嘧啶互换2.2 核苷的分解代谢脱氨作用主要发生在核苷酸和核苷水平2.3 核苷酸三级水平的降解P388核苷酸核苷碱基不同生物嘌呤碱的分解能力不同,代谢产物也不同,人和猿类及一些排尿酸的动物(鸟类、某些爬行类和昆虫)嘌呤的代谢产物为尿酸。O2 + H2OH2O2尿酸鸟嘌呤脱氨主要在碱基水平下进行2.4.1 嘌呤碱的分解:2.4 碱基的分解代谢嘌呤核苷酸的分解次黄嘌呤黄嘌呤尿酸催化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产生尿酸。该酶为复合黄素酶,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含一个FAD、一个钼原子Mo(IV) Mo(VI)和一个Fe4S4中心。反应要

7、求分子氧作为电子受体,还原产物是H2O2,进入尿酸的氧来自水。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不同生物中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产物不同尿囊素尿囊酸灵长类/鸟类等多数哺乳动物多骨刺鱼两栖动物等无脊椎动物嘌呤碱分解代谢产生过多的尿酸,由于其溶解性很差,易形成尿酸钠结晶,沉积于关节部位,引起疼痛或灼痛痛风。如果发生HGPRT的缺陷,不能以补救途径合成嘌呤核苷酸,吸收或合成的嘌呤碱不完全降解,导致大量尿酸积累,也引起肾结石和痛风。 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转磷酸核糖酶痛风(Gout)不同生物对嘧啶碱的分解过程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含氨基的嘧啶要先水解脱去氨基,脱氨基也可以在核苷或核苷酸水平上进

8、行。 2.4 碱基的分解代谢2.4.2 嘧啶碱基的分解UCMPCRURUMPCdTMPdTRT氧化分解还原分解只在微生物中发现2.4 碱基的分解代谢2.4.2 嘧啶碱基的分解NH32.4 碱基的分解代谢2.4.2.1 嘧啶碱基分解的还原途径2.4 碱基的分解代谢2.4.2.2 嘧啶碱基分解的氧化途径3.1 核苷酸合成的基本途径可以通过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进行:由非核苷和碱基的前体小分子化合物从头合成De novo Synthesis ;由现成的Pu, Py, Pentose及Pi在酶的作用下直接合成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Salvage Pathway ” 。第三节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Biosynth

9、esis of nucleotides3.1 核苷酸合成的基本途径嘌呤环元素的来源:3.2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生物合成甲酸3.2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生物合成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总图次黄嘌呤的合成是在核苷酸水平进行的,即产物是核苷酸R磷酸核糖基焦磷酸(PRPP)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反应1)构象由a构型转变为b构型PRPP转酰胺酶5-磷酸核糖胺(PRA)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反应2)甘氨酰胺核苷酸合成酶甘氨酰胺核苷酸(GAR)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反应3)甘氨酰胺核苷酸转氨甲酰酶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FGAR)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反应4)甲酰甘氨脒核苷酸合成酶甲酰甘氨眯核苷酸(FGAM)嘌呤核苷酸的

10、全程合成(反应5)氨基咪唑核苷酸合成酶5-氨基咪唑核苷酸氨基咪唑核苷酸羧化酶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反应6)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反应7)5-氨基咪唑-4-羧酸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反应8)氨基咪唑琥珀基氨甲酰核苷酸合成酶5-氨基咪唑-4-(N-琥珀基)甲酰胺核苷酸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反应9)5-氨基咪唑-4-氨甲酰胺核苷酸氨基咪唑氨甲酰核苷酸转甲酰基酶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反应10)5-甲酰胺基咪唑-4-氨甲酰胺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一直是在核苷酸的水平上进行的,不是分解的逆过程。反应需要5(或6)ATP次黄嘌呤核苷酸合酶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反应11)次黄嘌呤核苷酸

11、嘌呤核苷酸的全程合成总图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由IMP合成AMP和GMP黄嘌呤氧化酶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鸟嘌呤核苷酸合成酶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调节ATPGTPPurine nucleotide is regulated by feedback inhibition.Three major feedback mechanisms cooperate in regulating the overall rate of de novo purine nucleotide synthesis and relative rates of formation of the two end pro

12、ducts.P396Regulatory mechanism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adenineand guanine nucleotides in E. coli. Regulation of these pathwaysdiffers in other organisms.P396合成的反馈控制机制PRPP转酰胺酶PRPP合成酶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嘧啶环元素的来源:From aspartate3.3 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3.3 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嘧啶环合成在碱基水平上,而不是在核苷酸水平,这不同于嘌呤的合成氨甲酰磷酸的合成氨甲酰磷酸的合成氨基

13、甲酸 碳酸 氨甲酰磷酸的合成氨甲酰磷酸合成氨甲酰Asp氨甲酰天冬氨酸ATCase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乳清酸的合成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辅酶在不同的生物中是不同的,有的是NAD,有的是FMN, FAD,或同时含有黄素辅酶和NAD。二氢乳清酸乳清酸二氢乳清酸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乳清酸合成UMP乳清酸乳清苷酸尿嘧啶核苷酸UMP的合成小结由UMP合成UTPUMPCTP由UTP合成CTP在E. coli 中也可以以NH3为氮源CTP合成酶嘧啶核苷酸合成的调节ATPPyrimidine nucleotide biosynthesis is regulated by feedback inhibition:Regu

14、lation of the rate of pyrimidine nucleotide synthesis in bacteria occurs in large part through the enzyme aspartate transcarbamoylase (ATCase)P398合成的反馈控制机制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CTP和ATP对天门冬氨酸羧转氨甲酰酶的变构调节3.4 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途径Salvage Synthesis of Nts利用食物吸收或自身核酸降解产生的碱基和核苷通过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PRT)或核苷激酶,实现核苷酸的合成。这一途径称之为补救合成途径,或回收利用途径。

15、人体细胞大多为全程合成,但在某些特殊类型的细胞中如在脑细胞中主要通过补救途径合成。3.4.1 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1: 碱基核苷酸(主要途径)腺嘌呤转磷酸戊糖酶次黄嘌呤鸟嘌呤转磷酸核糖酶HGPRT3.4.1 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1: 碱基核苷酸(主要途径)AcidAcid+自毁容貌综合症机理Lesch-Nyhan Syndrome HGPRT缺陷的男性儿童表现为一种自毁容貌综合症,为先天性遗传疾病(缺乏HGPRT),行为对立,侵略性强,自咬手指、脚趾、嘴唇等,智力低下。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转磷酸核糖酶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Adenine + R-a-1-P Adenosine +

16、PiAdenosine + ATP AMP + ADP途径2:碱基核苷核苷酸核苷磷酸化酶核苷激酶糖构型转为-型3.4.2 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Uracil + R-1-P Uridine + Pi Uridine + ATP UMP + ADPUracil + PRPP UMP + PPiCytosine不能与PRPP作用。尿嘧啶磷酸化酶尿苷激酶UM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途径2:碱基核苷核苷酸PRPPAMPIMPGMPOMPUMPXMPSAMPAdenineHypoxanthineGlnGluPRA 5-磷酸核糖胺GuanineXanthineOrotidelateUracilPRPP与核苷酸的合

17、成腺苷琥珀酸Cytosine X CMP3.5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通过核糖核苷酸还原酶(Nt-reductase)将核糖分子还原为脱氧核糖。多数生物中核糖核苷酸必须先行转化为二磷酸核苷酸(NDP)水平,再还原为脱氧核苷二磷酸水平。少数生物在三磷酸核苷酸的水平上还原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合成除需还原酶外,还需另两种氧还蛋白参与,即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和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3.5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Ribonucleotide reductase核糖核苷酸还原酶3.5.1 核苷二磷酸水平的还原形成的产物dNDP 在激酶的作用下形成相应

18、的dNTP。p399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催化核糖核苷酸还原为脱氧核糖核苷酸H2O硫氧还蛋白谷氧还蛋白3.5.2 核苷三磷酸水平的还原核苷三磷酸水平的还原主要在乳酸菌、根瘤菌梭、梭状芽孢杆菌、眼虫等生物里存在;还原途径需要辅酶B12;氢的传递方式与NDP还原是相似的.辅酶B123.5.3 dTMP的生物合成N5,N10-methylene THFATHFA此步不是SAM提供一碳单位3.5.3 dTMP的生物合成3.5.4 脱氧核苷酸的补救合成脱氧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只有一条途径: 碱基脱氧核苷脱氧核苷酸以dTMP合成为例: Thymine + deoxyribose-1-P dTdT + ATP dTMP + ADPThymidylate phosphorylasedT kinase+3.5.5 脱氧核苷酸合成的调节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是产物dATP等激活剂是底物NDP等及ATP3.5.5 脱氧核苷酸合成的调节12443P399图33-10Regulation of 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by deoxynucleoside triphos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