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与课件:粉体工程(第9讲)(粉碎模型)_第1页
电子教案与课件:粉体工程(第9讲)(粉碎模型)_第2页
电子教案与课件:粉体工程(第9讲)(粉碎模型)_第3页
电子教案与课件:粉体工程(第9讲)(粉碎模型)_第4页
电子教案与课件:粉体工程(第9讲)(粉碎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9 讲提问问题: 1.表面积假说内容及公式推导 2.体积假说内容及公式推导 3.裂纹假说内容 4.粉碎速度理论 5.碎裂函数 6.选择函数 7.粉碎比 8.总粉碎比的推导本讲概要: 内容:粉碎动力学模型 重点:粉碎机理的解析 难点:连续粉碎机理的解析 疑点:各种粉磨设备连续粉碎机理的解析讲课思路: 1.粉碎一种材料,达到一定粒度,粉碎的快和慢、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 粉碎速度 各参数间关系式 2.怎样表示粉碎速度和各参数间关系式? 建立模型 3.怎样建立模型? 根据粉碎过程中的物料平衡关系 4.怎样的物料平衡关系? 前述: 粉碎理论 粉碎功耗理论 粉碎过程矩阵模型:有了此模型,粉碎过程

2、一目了然,在许可条件下,还可计算出产品的质量: Pn=(BS+I-S)n .f 怎么办? 但粉碎过程的控制问题,即粒径和产量随时间变化的问题矩阵模型无法解决: 2.粉碎动力学模型 注:动:变动、动态、运动;力:外力 动力学:运动过程中有关力的学问 粉碎动力学:粉碎过程中的粉碎速度问题。 粉碎动力学模型:是粉碎过程中的粉碎速度模型 (1)非连续粉碎速度模型 同粉碎过程矩阵模型相似(粉碎一次看结果) (2)连续粉碎速度模型 粉碎过程中物料质量平衡:找出时间(tt+dt)之间,粒径(xx+dx)之间的粉碎物料质量平衡关系式: X max 设:颗粒总质量为1 D(x、t)为筛下产品的粒度分布函数(在t

3、时刻小于x的颗粒的质量分数)(F(x,t)=D(x,t): 则 x(x+dx)间颗粒量:(2-60)经粉磨t(t+dt),在x(x+dx)范围内,颗粒的量应为:(2-61) A=? dt时间内,在x(x+dx)间的颗粒被粉碎成小于x(x+dx)粒径范围的颗粒量:(2-62) 对于比粒径x大的任意粒径(+ d) 颗粒进行选择性破碎时,粉碎量则表示为:(2-63)X max 因此,在dt时间内,x(x+dx)间的颗粒增量可用积分式计算:(2-64)(2-65) 其朝比小的方向落入x(x+dx)中的比例: (2-66)式(2-66)即为连续粉碎模型 解析方法见后: 根据质量动平衡关系,并消去等式两边

4、的dx.dt,则得如下质量平衡基本式: A = C + D2.2.4 相似定律解析粉碎机理 模型装置 已知:lm、tm、fm vm=50m3 实际装置 已知:V1=500m3 待求:l、t、flm=1mtmfmVmltfV1粉碎机理解析方法之四: 二者相似时必须满足下列关系: L=l/lm T=t/tm F=f/fm V=V1/Vm当 t=tm f=fmV/L=1所以 L.1=V=V1/Vm =500m3/50m3 =10若 lm=1m则 l=L.lm=10m2.2.5 非连续粉碎过程的速度分析 为了控制物料在磨机中的粉磨过程和选择磨机的最优工作条件,必须探讨在整个粉磨时间内,随粉磨时间的增加

5、粒度减小的问题,也就是粉磨速度问题,即粉磨动力学。 在间歇球磨机中,理想情况下,可以假定粉磨速度(某一粒级含量的减少速度)(dR/dt)与瞬间球磨机中未磨好的粗粒级别的含量成正比,用数学式表达如下: (2-67)(2-68)(2-69)式中 R - 粉磨t时间后的筛余累计 kt - 粉磨速度常数 “-” -表示粒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R2- R1= - R R1R2 初始条件:t =0时,R=R0 c=lnR0则: 若R0=100%(粉磨前筛余累计百分数)考虑实际情况: 对式(2-72) 取两次对数:式中 n- 时间修正指数,决定于物料性能和粉碎机械(2-70)(2-71)(2-72)(2-7

6、3) 如何应用:求n和kt ? (1)已知直线 任意取两点RtR2R1t2t1 (2)未知直线 需测定R1(t1)、R2(t2)两点 再进行计算 应用 1.评价多仓管磨机的工作好坏 LR一仓二仓三仓说明:L/v=t 2.说明粉磨细度对磨机产量的影响 磨机产量反比于物料通过磨内的时间: 3.已知磨机各仓的长度(L1、L2、L)和要求的成品细度(R3),利用粉磨速度方程可以决定各仓最合理的粉磨细度: tr:滞留时间 F:加料量 F0 :磨机出料量 W:滞留量 P:产品量 xc:分级粒径FF0PW:滞留量tr:滞留时间XcT2.2.6 连续粉碎机理解析 影响连续粉碎过程的因素: 1.颗粒滞留时间分布

7、 为什么要研究? 因其涉及到生产能力、生产控制、也是设计设备时的参数之一。 根据出料量、加料量、滞留量的变化,滞留时间是怎样变化的?(2-80)讨论:(1)tr随W及F变化而改变 WF (2)不同物料、不同大小的颗粒在球磨机内滞留时间并不一致,如果按照某一种物料、某一粒度来确定tr,但一经出现某些波动(例如,W、F物料、粒度的变化)也就要影响到产品的粒度分布,而且是出现各种故障的原因(例如,选分机的产品,产品的性能)。WF 那么tr值随W及F等其它因素而变化(即时间分布函数)规律是什么样的? 对球磨机:时间分布函数可用下式表示:(2-81)WF荧光示踪剂用于污水排放污染检测 2.粉碎机动态特性

8、解析 粉碎机内的粉碎过程视作完全混合过程: 产品细度 = 滞留细度 (1)控制流量型A:球磨机断面积 L:球磨机长度:篦板开孔率 =开孔面积/AW:粉体滞留量 J:钢球填充率 J=钢球填充体积/磨机体积U:粉体填充钢球空隙容积的比率%:粉体密度:钢球堆积空袭率 =V球堆-V球净/V球堆 假设粉体填满钢球堆积空隙,则粉体填充钢球空隙容积的比率为: U= 磨机内填装钢球的体积:V球堆=J.A.L V粉体=UV球堆=ALJU 粉体填充钢球空隙容积中的体积: W=ALJU (2-82) 粉体填充钢球空隙容积中的质量:式中 c = v/L 设:F0:卸出流量 :通过篦孔的流出速度,常数 F0 =AJU

9、(2-83)式(2-82)和(2-83)相除: F0 = cW (2-84) 粉碎速度过程分析 设:假定各变量都是时间的函数: 卸料量:F0(t) 滞留量:W(t) 筛余分布函数:R(x,t) 选择函数:S(x,t) 碎裂函数:B(x,) 产品:下标 P 推导:磨机卸出料中,在t时、x+dx中的筛余%: 磨机卸出料中,在t时、x+dx中的筛余质量: 磨机滞留料中,在t时、x+dx中的筛余%: 磨机滞留料中,在t时、x+dx中的筛余质量%: 质量平衡: 消去dx、dt得式(2-85)是稳定状态下的关系式,即使在不稳定状态下亦可用。 W(t)愈小,K(t)愈大 W(t)愈大,K(t)愈小(2-85

10、) 粉碎速度常数和滞留量 动态特性解析 W(t)=Fin(t)-F0(t) 用表示常数值的变化: 在区域(i)内: F0=cW (2-86) 解此微分方程:X*nWFin 在区域(ii)内:(2-85) 在区域(iii)内: K=(a/W)-b(2-86) 新料+回粉=常数的控制系统选粉机回料等于常数的控制系统 (2)控制粒径型(内部分级型) 速度过程分析 (2-87) 动态特性分析 在区域(i)内:K =常数(2-92) 在区域(ii)内:KW=常数,因为F0=常数,故F=常数 W(t)=Fin t (KW)=-bW (2-93) *滞留量与时间成正比 (2-94) 在区域(iii)内: 因

11、xc=常数 3.粉碎速度论在闭路粉磨系统中的应用预备知识: 开路粉碎(破碎):从破碎机卸出的物料全部作为产品,不再经过破碎机循环。 闭路粉碎(破碎) :从破碎机卸出的物料要经过检查筛分,粒径合乎要求的颗粒作为产品,其余作为循环料重新送回破碎机,再次进行破碎。 开流粉磨:从磨机卸出的物料全部作为产品,不再经过磨机循环。 过粉碎:出现超过成品细度的颗粒。 闭塞粉碎:细小颗粒把粗颗粒包围起来,构成弹性衬垫,使磨机的生产能力下降。 圈流粉磨:从磨机卸出的物料要经过一套分级设备,细度合乎要求的颗粒作为产品,其余作为循环料重新送回磨机,再次进行粉磨。 圈流系统流程图 循环负荷比:T/P=CL 循环负荷比对

12、产品细度的影响:原料F,RF粉碎机WT,RFD,RD(xc)分级机XpP,Rp(x)产品设:Xc-分级粒径 X-粒径 RD(x)-粉碎机出来的粉碎产品中大于x的粒度分布 RD(xc)-粉碎机出来的粉碎产品中大于xc的粒度分布 Rp(x)-选粉机得到产品的粒度分布推导:选粉机应分出来的产品的质量: 1-RD(xc)D 选粉机产品中大于某一粒级x的质量: W1应等于粉碎机出来的产品中该粒级范围内的颗粒质量: 即:W1=W2 根据循环负荷比的概念: *选粉机产品的粒度分布:(2-95) 由式(2-93)和式(2-96),取x=xc 由式(2-95)和式(2-95)置换得: 写成通式: 将式(2-99

13、)代入上式得: 将式(2-95)、式(2-100)代入式(2-92)得:(2-101) CL愈大,D(x/xc)愈小,R(x/xc)愈越大 CL愈小,D(x/xc)愈大,R(x/xc)愈越小 将式(2-95)、式(2-100)代入式(2-92)则得: *化简:说明:在圈流粉磨中: 1.适当提高CL 磨内物料流速加快,增大了细磨仓的物料粒度,减少衬垫作用和过粉碎现象,提高生产能力。 作用:粉磨水泥 增加回粉水化颗粒较慢:30微米88微米。 小于30微米颗粒增加,水化快,增加强度。 2.CL过大 磨内物料流速过快,水泥颗粒组成过于均匀,小于30微米颗粒减少,水泥强度下降。 3.CL太大 料多,球少现象,选粉、粉磨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