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df203c20eff555f33bf3c0f1358782/90df203c20eff555f33bf3c0f13587821.gif)
![重庆一中201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df203c20eff555f33bf3c0f1358782/90df203c20eff555f33bf3c0f13587822.gif)
![重庆一中201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df203c20eff555f33bf3c0f1358782/90df203c20eff555f33bf3c0f13587823.gif)
![重庆一中201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df203c20eff555f33bf3c0f1358782/90df203c20eff555f33bf3c0f13587824.gif)
![重庆一中201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df203c20eff555f33bf3c0f1358782/90df203c20eff555f33bf3c0f135878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TOC o 1-5 h z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一名中学生漂浮在水面时受浮力约为50NB.在高原 日光城”拉萨,水的沸点为100cC.重庆一中4.21”文化广场大气压约为 1.0 x105Pa3JD.将八年级物理课本从地面捡回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需要.如图所示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盲道由突起的棱和圆点组成B.滑雪时穿上滑雪板斧头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D.汽车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
2、中,错误的是()A.滑轮组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功的原理B .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D.密度计原理漂浮特点和阿基米德原理发射后,.如图为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等待发射时的情景. 关于卫星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变小,势能变大,机械能保持不变B.动能变大,势能变小,机械能保持不变C.动能变大,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大D.动能变大,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如图所示,使用下列工具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羊角锤 B.筷子钓鱼竿D.扫帚 TOC o 1-5 h z .重3牛的实心金属球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
3、溢出2牛的水,小球所受浮力()A. 一定为1牛 B.可能为1牛 C. 一定为2牛 D.可能为3牛.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 B处悬挂的钩码的个数是()A.1jB.2jC. 3 个 D.6 个.如图所示,烧杯内装有适量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现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糜A.烧杯内液面上升.烧杯内液面下降C.烧杯内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大D .试管外壁上A点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大.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 别浸没在甲、乙液体后(无液体溢出),
4、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 F甲、F乙和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甲、P乙 的关系是()A. P甲二P乙P甲P乙B, F甲F乙P甲二P乙C. F甲F乙P甲=P乙 D. P甲二P乙P甲P乙.如图所示,实心铝块 B、C的体积均为10cmA.拉力所做的功为105JB.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103JC.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0.4m/sD.若重新吊起300kg的物体,其机械效率变大12.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 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 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 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木块密度
5、 年0.5x103kg/m3,容器底部面积为 200cm2, g=10N/k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A.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B.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D.第30s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cm二、填空作图题(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作图题4分,共24分) 13.著名的 实验,第一次测量了大气压强的值.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就是利用大气压的力量把水抽起来的,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可以支撑 m高的水柱(1标准,已知铝的密度为2.7g/cm3.当B浸没在 水中时,木块 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若用铝块D替换C,使A在桌面上向右匀
6、速运动,不计水与 B之间的摩擦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则 D的质量应为:( ).工地上,工人用滑轮组吊起一堆质量为500kg的砖块(如图所示),若将砖块匀速拉升20m,拉力F的功率为250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如图所示,在竖直拉力 F作用下,使重150N的物体沿竖直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该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0%,则F为 N;若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0.3m/s,则lmin内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 J (不计绳重和摩擦).如图所示,用12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平板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
7、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滑轮移动的速度为 m/s (不计绳重、轮重及 滑轮摩擦).正方体物块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p甲P乙,在它们正上方放置一质量相同的铁块,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 p乙;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P甲P乙,分别切去相同高度, 则它们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 p乙;(选填之”或=).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甲和乙,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p甲:P乙=1: 2.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烧杯中,当甲、乙两球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F甲:F乙=3: 2,则两球V甲:Y乙=,其中甲球的密度为 g/cm3.圆柱形容器内放入一个体积为200cm
8、3的长方体,现不断往容器内注水,并记录水的总2长方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N.21.重600N的人与地面接触面积为体积V和水所对应的深度 h, V和h的对应关系如图所不,则容器底面积S2=m2,4dm2,用如图所示位置拉住浸在水中的物体乙,乙浸20dm3,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AO: OB=2: 3,滑一 ,一,2入水中的体积为自身的乙的体积5轮及框架总重50N,整个装置处于静止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是11875pa,则甲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N ,乙物体的密度是 kg/m3.A D如图示美国飞行器制造商研发的世界首款飞行汽车-Transition ,他拥有两个座位,四个轮子和能够折叠的一对翅膀,既能像轿车
9、一样在公路上行驶,又能像飞机一样上升、下降、 悬停、飞行.飞行汽车能够在机场和任何道路上行驶,采用汽油发动机,汽车启动后助跑一段距离就可起飞,请参照示例写出该飞行汽车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信息:飞行汽车上升.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作答:物理信息:;物理知识:.(1)在图甲中,画出使得轻质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L;(2)如图乙所示,鹿哈同学站在地面上,欲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你帮助鹿哈同学画出最合适的绕线方法. TOC o 1-5 h z 甲Z三、综合实验探究题(共 3题,其中24题7分;25题7分;26题5分;共19分)
10、(1)如图(a)甲所示,是麦迪文同学设计的 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其中 AB是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是粗糙的水平面,木块初始静止在B点,让小球从距水平面高 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刚好能沿着过A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然后与木块发生碰撞,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来,小球可认为是光滑的.如图乙所示,是实验过程中的三个步骤,其中小球质量mim2=m3,小球由静止释放的位置距水平面的高度hi=h2Vh3.在小球由静止释放到即将与木块碰撞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 . 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步骤一、步骤二是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 关系.若BC
11、是光滑的水平面,麦迪文同学将 (选填 能或 不能”)完成本次探究实验. (2)如图(b)所示为古尔丹同学设计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使杠杆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当杠杆上不加挂任何物体而处于静止时, 发现杠杆右端上翘,此时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 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和 . 若将A处竖直向上的力 F1改变为斜向上的力 F2,如图(b)乙箭头所示,使杠杆仍在 水平位置,则F2将 Fi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25.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
12、得的数据如表:物理量实验次数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 的高度h/m测力W数F/N测力# 移动距 离s/m机械 效率h140.11.80.3260.12.40.383%340.11.40.557%440.21.41.057%(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 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 中读数.(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 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 图做的.(选 填 a、6或 C)(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
13、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 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B及图示器材,做了如图(a)所示的若干实验.C.S26.在探究 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科比同学用体积相同的铁块A和铝块(填写(1)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应选用的操作是序号);这一实验操作中,应控制的变量是 .(2)将操作 组合起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 有关.(3)詹姆斯同学的妈妈有一只翠玉手镯,他想知道手镯的密度.现在只有如下器材:一个 水槽和足量的水、细线、刻度尺、一个正方体木块.请你按照下面的实验设计思路,请你在“”中帮詹
14、姆斯同学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利用测量中的表示符号和水的密度p水,写出测量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实验步骤: TOC o 1-5 h z 水槽中装入适量水,将木块放入水槽中,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i;将手镯放于木块上,如图(b)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2;.则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声 (用p水、hi、h2以及你测量的数据表达)四、论述计算题(27题6分,28题7分,29题8分,共2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 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27.极限挑战是东方卫视推出的一档围绕社会热点和时代背景的大型原创励志真人秀节 目.其中有一期节目,工作
15、人员来到我国台湾地区拍摄节目,节目中孙红雷和王讯各自骑着自行车穿越台湾.如图所示,孙红雷正在自行车上自拍, 人与车总质量约为 70kg,孙红雷以5m/s 的速度匀速骑行5min,若自行车所受阻力是总重力的0.06倍,求:(1)该自行车受到地面的阻力;(2)孙红雷克服阻力做功的功和功率.28.底面积为4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装 11.25cm深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 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 A的上方放一物体 B,物体B恰好浸 没水中,如图(a)所示,已知物体B的重力为6N,体积为IX 104m3(水未溢出).求:(1)木块B的浮力;(2)木块A的密度;(
16、3)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9.如图所示,为了将浸没在装有足量水的容器底部重为20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 盖伦 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盖伦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 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 重物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 如图丁所示.若重物与容器底部的接触面积S=2XI02m2,且该重物的体积为 2dm3 (该物体一直浸没在水中,不计绳重、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求:(1)在1? 2s内,拉力F做的功;(2)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和该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在0ls内,重物对容
17、器底部的压强.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 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TOC o 1-5 h z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一名中学生漂浮在水面时受浮力约为50NB.在高原 日光城”拉萨,水的沸点为100cC.重庆一中4.21”文化广场大气压约为 1.0X105PaD.将八年级物理课本从地面捡回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需要3J【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功的计算.【分析】(1)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2)气压随
18、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减小;(3)标准大气压是1.0X 10汨比(4)做功的条件是:作用在物体上有力,且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解答】解:A、漂浮是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一名中学生漂浮在水面时受浮力约为自身重力,即为500N左右,故A错误;B、由于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在高原日光城”拉萨,由于位置高,所以水的沸点会降低,一定小于 100 C,故B错误;C、重庆的气压接近标准大气压,故重庆一中4.21 ”文化广场大气压约为 1.0 x105Pa,故C正确;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 m=150g=0.15kg ,课本的重力 G=mg=0.15kg x 10N/kg=1.
19、5N ,课桌 高度约为1m,人对课本做的功: W=Gh=1.5N x1m=1.5J,所以D错误; 故选C.2.如图所示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斧头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D.汽车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 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解:A、盲道由突起的棱和圆点组成,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B、滑雪时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B正确.C、斧头用过
20、一段时间要磨一磨,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D、汽车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故选B .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A.滑轮组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功的原理B .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D.密度计原理漂浮特点和阿基米德原理【考点】功的原理;飞机的升力;浮力的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滑轮组的特点和功的原理可做出判断;(2)流体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3)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液体中的物体,如果 F浮G,物体将上浮,最后
21、漂浮在液体面上;如果F浮VG,物体将下沉;如果 F浮=G,物体将悬浮;(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基本原理是漂浮的物体浮力始终等于重力.【解答】解:A、根据功的原理可知,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滑轮组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A正确;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的特殊形状,使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获得升力,故B正确;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是因为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故 C错误;D、密度计无论在哪种液体中都是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其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密度计浸入越深,待测液体的密度越小,故 D正确.故选C.如图为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等待发射时的
22、情景.发射后,关于卫星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变小,势能变大,机械能保持不变B.动能变大,势能变小,机械能保持不变C.动能变大,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大D.动能变大,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机械能=动能+势能.【解答】解: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卫星是加速升空的, 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卫星升空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机械能=动能+重
23、力势能,机械能增大. 故选D.扫帚【考点】杠杆的分类.【分析】结合各个选项杠杆的使用情况,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 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 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D、扫帚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选A .重3牛的实心金属球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2牛的水,小球所受浮力()A. 一定为1牛 B,可能为1牛 C. 一定为2牛 D,可能为3牛【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
24、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据此求解.【解答】解:将实心金属球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溢出的重力,则F浮=G排=6溢=2N .故选C.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 B处悬挂的钩码的个数是()A.1jB.2jC. 3 个 D.6 个【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由图示确定动力、动力臂、阻力臂,然后由杠杆平衡条件F动X L动=F阻X L阻,求出在B处所挂的钩码个数.【解答】 解:设每个钩码的重力是 G,杠杆每格的长度是 L,由图示可知,动力 F动=4G,动力臂L动=3L ,阻力臂L阻=2L ,由杠
25、杆平衡条件得:F动X L动=F阻X L阻,即 4G X 3L=F 阻X2L,解得F阻=6G ,则在B处应挂6个钩码.故选D.8.如图所示,烧杯内装有适量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现将小铁 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A.烧杯内液面上升B.烧杯内液面下降C.烧杯内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大D .试管外壁上A点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大【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分析】(1)如图所示和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两种情况均为漂浮,并且总重不变,根据 物体的漂浮条件得出两种情况下受到的水的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深不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
26、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2)如图所示排开水的总体积等于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加上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将铁块取下 放入试管中,二者排开水的总体积等于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因为前后排开水的总体积不变, 所以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变大,试管A点所处深度变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试管A点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情况.【解答】解:(1)由题可知,如图所示的情形和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均为漂浮,则F浮i=F浮2=G试管+G铁,由于试管和铁块的总重不变,所以,两种情况下受到的水的浮力不变,根据F浮=p水V排g可知,两种情况下排开水的总体积不变、水深不变,由p= p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故 ABC错误;(2)如图的情形,
27、排开水的总体积等于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加上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二者排开水的总体积等于试管排开水的体积;由于两种情况下排开水的总体积不变,所以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 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变大,试管A点所处深度变大;根据p=pgh可知,试管A点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 D正确;故选D.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后(无液体溢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F甲、F乙和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的关系是()k b n r nA. P甲=P乙 P甲P乙B, F甲F乙p甲=p乙C. F甲F乙p甲=p
28、乙 D, P甲二P乙P甲P乙 【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根据放入物体后,液体对容器底产生压力相等,据F=pS可以判断出压强关系,再结合图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以判断液体密度关系,利用影响液体压强和浮力的因素分析.【解答】解:根据放入物体后,液体对容器底产生压力相等,据F=pS可以判断出容器底部压强是相等的,P甲=P乙;乙所在容器的液面高度小,据p=pgh可知,压强相同,即说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由 F浮=pgV排得,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故 F甲VF乙. 故选B .10.如图所示,实心铝块 B、C的体积均为10cm3,已知铝的密度为2.7g/cm3.当B浸没在水中时,木块
29、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若用铝块D替换C,使A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不计水与 B之间的摩擦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则D的质量应为:()r _ 一: 9K CA. 7g B. 10g C. 17g D. 27g【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1)知道铝块的体积和密度,求出铝块的质量,求出铝块的重力.(2)知道铝块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3)木块A匀速直线向左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滑动摩擦力.(4)当木块A匀速直线向右运动时,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向左的拉力,求出 D的重力,求 出D的质量.【解答】解:(1) 尸,铝块的质量: m= fV=
30、2.7g/cm 3x 10cm3=27g ,铝块重力:G=mg=0.027kg x 10N/kg=0.27N ,铝块受到的浮力:F 浮=p水gV=1.0 x 103kg/m3x 10N/kg x 10 x 10 6m3=0.1N ,木块右端受到的力:F右=6 - F彳?=0.27N - 0.1N=0.17N ,F 左=G=0.27N ,木块匀速直线向左运动,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左=5右+匕f=F 左0.27N 0.17N=0.1N .(2)当木块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5右=5左+f,F左=5右一 f=0.17N -0.1N=0.07N ,所以D物体的质量为:m=a=L=0.007kg=
31、7g .g g lON/kg故选A .11.工地上,工人用滑轮组吊起一堆质量为500kg的砖块(如图所示),若将砖块匀速拉升20m,拉力F的功率为250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拉力所做的功为105JB.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103JC.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0.4m/sD.若重新吊起300kg的物体,其机械效率变大【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分析】(1)根据 W=Gh可求工人做的有用功.(2)再利用亚总二那里即可得出总功.n(3)已知拉力F的功率,根据t=?求出工人做功所有的时间,根据v=岂求物体上升的速Pt度的功率.w有用(4)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32、对动滑轮所做的功为额外功,根据r=W总可判断机械效率的变化.【解答】 解:(1)砖块的重力:G=mg=500kg x 10N/kg=5000N , 有用功: W 有 1=Gh=5000N x 20m=1 x 105J,故 B 错误.(2)由中 T用可得,拉力所做的总功:W总=上围1=43L1=1.25 X 105J,故A错误.w 总n so%(3)由P=也可得,所用的时间:t=*=、=50s,tP总 2500W所以物体上升的速度:v=4蚂=0.4m/s ,故C正确.t 50s(4)不计绳重和摩擦,则额外功W额=6动%因为W总=亚有用+W额=Gh+G动h,W有用 Gh G所以任=不72下:=”,
33、码总(6+G动Jh G+G动由此可知,使用同一个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则重新吊起300kg的物体时,由于物体的重力变小,则其机械效率会变小,故D错误.故选C. TOC o 1-5 h z 12.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 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 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木块密度 年0.5x103kg/m3,容器底部面积为 200cm2, g=10N/k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B.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
34、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D.第30s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 2cm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分析】A、根据浮力公式F浮=p液gV排进行判断;B、根据木块完全浸没时,F=F浮-G结合图象数据得出液体的密度.其中F是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求出F浮,从而求出液体的密度;C、根据题意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当木块恰好漂浮时,其受细绳的拉力为零.根据此计算出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从而得出结果;D、根据抽水速度,得出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解答】解:A、随着液体的排出,液面下降,浮力减小,绳子的拉力减小,但减小到0以后,再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就不变了,故 A是不对的;B、当t=0时,A与
35、液面的上表面相平,此时 A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及液体对它的浮力的 作用,故存在平衡关系:F浮=G+F拉,因为木块的重力 G=p木gV=0.5 x 103kg/m3x 10N/kg X(0.1m) 3=5N,故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5N+5N=10N,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得p?即学VS=1.0 x 103kg/m 3,看来这种液体是水,故 B是不对的;(0. Im) X 10N/kgC、当绳子的拉力为 0时的情况,此时木块漂浮,F浮=G=5N,此时排开放体的体积 V=f=g=0.5X10 3m3,卜,;I一】工/方、皿/,二木块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卜=、=,5足1。 =0.;S (0.1m) 2 故排
36、出液体的质量 m排=液V排=1.0 x I03kg/m 3x x 5X 10 6m3=0.5kg ;排出液体的时间为 50s,故每秒钟排出3体的质量是10g, C是正确的;D、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当第30s时,排出水的质量为 300g,浮力减小 Gm排g=0.3kg X 10N/kg=3N ;绳子的拉力为 5N - 3N=2N ,浮力为2N+5N=7N ,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0.7X 10 -3m3,露出液面的体积为 0.3x10-3m3,故露出液面的高度为 3 3CL3XL0 id =0.03m=3cm ,故 D 是不对的.(0.1m)上故选C.二、填空作图题(填空题共 11小题,
37、每空1分,作图题4分,共24分).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第一次测量了大气压强的值.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就是利用大气压的力量把水抽起来的,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可以支撑 10m高的水柱(1标准大气压5约 l.0 x l05 Pa).【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分析】要注意区分开证明大气压存在和测出大气压值的区别;有力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量了大气压强的值. 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实验测 定了一个标准大气压;大气压的值是一个常量,需要了解,支持的水柱高度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pgh得出.【解答】解: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实验第一次测量了大气压强的值
38、.5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pgh可知,水柱的高度 h=-=1,?乂10 P色Pg k0X103kg/n3X10N/kg=10m.故答案为:托里拆利;10.端午节是中国文化的醒目符号之一,承载的是融入民族骨血的天人合一、活力贲张与家国情怀.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煮棕子时,棕叶的香味进入到米中是扩散现象;在剥棕叶时,感到棕叶和米之间很粘,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分析】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解答】解:煮棕子时,棕叶的香味进入到米中是香味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
39、是一种扩散现象;在剥棕叶时,感到棕叶和米之间很粘,这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故答案为:扩散;分子间存在引力.如图所示,一块实心的冰块 A,用细线挂住浸没在酒精中,冰块熔化过程中(不考虑酒 精和水的蒸发及温度影响, p力K=0.9xl03kg/m3),柱型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将变大,弹 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小(均选填 变大“、变小,或 不变”)【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利用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压强公式p=进行分析解答.s【解答】解:冰块熔化过程中,柱型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逐渐变大,容器底部面积不变,根据压强公式p=可知,柱型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将变大;由于酒精的密度小于冰的密度,
40、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熔化部分的冰块原来所受酒精的浮 力小于熔化部分的冰块的重力,剩余部分冰块所受浮力变大,因而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小.故答案为:变大;变小.如图所示,在竖直拉力 F作用下,使重150N的物体沿竖直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该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0%,则F为100N;若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0.3m/s,则lmin内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 900J (不计绳重和摩擦).【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分析】(1)根据 任计算拉力F的大小;nF(2)根据F=1 (G+G动)求出动滑轮重力,W=G动h计算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n根据绳子移动速度求出动滑轮上升速度和距离,离远功.
41、【解答】解:(1)由广后普普噂得绳子拉力:G 150NF=100N -F nTj 3乂50%(2)由v=得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ts=vt=0.3m/s x 60s=18m,动滑轮上升高度:h=-s= x 18m=6m,n 3由f=工(G+G动)得,动滑轮重力:nG 动刃5 - G=3 X 100N - 150N=150N , 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W=G动h=150N x 6m=900J.故答案为:100; 900.如图所示,用12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平板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地面受到的
42、摩擦力为 4N ,滑轮移动的速度为 0.1 m/s (不计绳重、轮重及滑轮摩擦)【考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分析】(1)物体A受到向右的拉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加上B的摩擦力,B对A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据此求地面受到的摩擦力;(2)滑轮为动滑轮,滑轮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解答】解:若弹簧测力计所拉物体为B,则B与物体A之间的摩擦力为2N,则物体A受到向右的拉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f地加上B的摩擦力fB,5右=工5=1* 12N=6N ,2 2而 fB=2N ,所以 f 地=5 右f b=6N 2N=4N ;滑轮移动的速度 v轮=工丫物=工* 0.2m/s=0.1m/s .2
43、2故答案为:4; 0.1.18.正方体物块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p甲P乙,在它们正上方放置一质量相同的铁块,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 p甲p乙,分别切去相同高度,则它们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v p乙;(选填4、之”或=).【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p=,得出甲、乙的体积关系,进一步甲、乙底面积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公式p=5确定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2)由于两个物体都是规则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可利用p=5=W与粤=phg先判断出O 00两个物体的高度关系,从而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的高度关系,由p=phg判断留下部分对地
44、面的压强大小关系.【解答】解:(1)因为甲、乙的质量相等且p甲p乙,根据密度公式 年可知V甲V乙,则甲、乙的底面积 S甲vS乙,在它们正上方放置一质量相同的铁块后,它彳门对地面的总压力相等,根据公式p=9可知,p甲p乙;(2)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正方体对地面压力F=G=mg ,F G mg对地面压强:p= fhg,因为p甲=p乙,且p甲p乙,所以h甲vh乙,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后: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甲9 (h甲-h) =p甲-p甲gh;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乙9 (h乙-h) =p乙-p乙gh;由于。甲 p乙,即 p甲gh p乙gh;所以p甲一p甲ghvp乙一p乙
45、gh,即p甲v p乙 故答案为:;Fv故答案为:(1)动能; 木块移动的距离; 质量;不能;(2) 右;便于在杠杆 上直接测量力臂; 大于;25.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表:物理量实验次数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 的高度h/m测力W数F/N测力# 移动距 离s/m机械 效率h140.11.80.3260.12.40.383%340.11.40.557%440.21.41.057%(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 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74%.(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46、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2次实验是用b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c图做的.(选填看”、6” 或 C”)(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 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分析】(1)在实验中,要正确测量绳端拉力,需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2)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中一宜=01,能用此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归Fs*a(3)要掌握绳端移动距离
47、与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s=nh;根据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的高度判断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同时也要注意被提升的物重;(4)掌握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物重和动滑轮的个数,被提升的物体越重、动滑轮的个数越少,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5)根据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 的高度无关.【解答】解:(1)在实验中,要正确测量绳端的拉力,需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2)第1次实验的机械效率:_WW_Gh_ 4NXO.lmWa Fs kSNXQ. 3m 11aX 100% 74%;(3)由数据知,第2次实验中,s为h的3倍,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被
48、提升的物重为6N,每个钩码重2N,即用3个钩码做的实验,所以第 2次实验是用b图做的;第4次实验s为h的5倍,所以滑轮组由5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第4次实验是由c图做的;(4)分析第1、2次实验,两次所用滑轮组相同,但第2次物重大于第1次物重,机械效率也大于第1次的机械效率,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两次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第3次实验的动滑轮较重,而机械效率较低,所以可得: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5)第3、4次实验只是改变了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机械效率不变,所以可得: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
49、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故答案为:(1)匀速;(2) 74%; (3) b; c; (4)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越低;(5)无关.26.在探究 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的实验中,科比同学用体积相同的铁块A和铝块B及图示(1)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应选用的操作是 (填写序号);这一实验操作中,应控制的变量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2)将操作 组合起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詹姆斯同学的妈妈有一只翠玉手镯,他想知道手镯的密度.现在只有如下器材:一个水槽和足量的水、细线、刻度尺、一个正方体木块.请你按照下面的实验设计思路,请你在“”中帮詹姆斯同学把实验
50、步骤补充完整,并利用测量中的表示符号和水的密度p水,写出测量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实验步骤: 水槽中装入适量水,将木块放入水槽中,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i; 将手镯放于木块上,如图(b)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2;将手镯用细线吊在木块的下端,手镯和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3.则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尸一仁!(用p水、hi、h2以及(h2-h3)你测量的数据表达)【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分析】(1)本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掌握,关键是学生要利用称重法分别求出A与B所受浮力的大小,然后判断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
51、的关系.(2)比较 发现,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不同的液体里,探究的是浮力与液体密度的 关系.(3)要测量手镯的密度需要测量手镯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手镯的密度.a、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手镯放在木块上,总体浮力等于总体的重力,列出等式.求出手镯的重力,求出手镯的质量.b、手镯在木块上面和在木块下面,总重相同,总体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相同,排开水的体 积相同,根据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求出手镯的体积.【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要保证液 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改变物体的密度,因此应选用的操作是.(2)将操作 组合起
52、来,物体的密度相同,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不同的是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因此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将手镯用细线吊在木块的下端,手镯和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3.如下图:甲乙丙如图甲,木块漂浮在水面上:G木=5彳?= p水gV排=p水gShi, TOC o 1-5 h z 即:G木=p水gShi如图乙,手镯放在木块上,木块还是漂浮在水面上:G手+G木=5浮,而F浮=水gV排=水gSh2, 所以,G手+G木=水gSh2 -得,手镯的重力:G手=水gS (h2-hi),十冲曰G手,、手锄的质里: m手=水s (h2hi),g如图丙,将手镯用
53、细线吊在木块的下端,手镯和木块漂浮在水面上,G手+G木=5浮=水gV排=水 g (Sh3+V 手),所以,p水gSh2= pzkg (Sh3+V 手),所以,手镯的体积为:V手=s (h2h3),、 m丰。水(h2 - h,)手镯的密度: =-.V手(h2- h3)故答案为:(1);排开液体体积相同;(2)液体密度;(3) 将手镯用细线吊在木块的下端,手镯和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3;口 水 Hi).M - h3)四、论述计算题(27题6分,28题7分,29题8分,共2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极限挑战是东方卫视推出的
54、一档围绕社会热点和时代背景的大型原创励志真人秀节 目.其中有一期节目,工作人员来到我国台湾地区拍摄节目,节目中孙红雷和王讯各自骑着自行车穿越台湾.如图所示,孙红雷正在自行车上自拍, 人与车总质量约为 70kg,孙红雷以5m/s 的速度匀速骑行5min,若自行车所受阻力是总重力的0.06倍,求:(1)该自行车受到地面的阻力;(2)孙红雷克服阻力做功的功和功率.【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分析】(1)由题知自行车匀速行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知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阻力大小,而阻力大小等于总重力的0.06倍(压力根据F=G=mg计算),据此可求牵引力的大小;(2)利用速度公式求自
55、行车行驶的距离,利用 W=Fs求人对自行车做的功;已知时间,利用 P=;求出功率.【解答l解:(1)人与车的总重力为:G=mg=70kg x 10N/kg=700N ,自行车受到地面的阻力;F=f=0.06G=0.06 X 700N=42N ;(2)由丫=亘得,t匀速骑行5min行驶的距离:s=vt=5m/s x 300s=1500m;克服阻力做功为:W=Fs=42N X 1500m=6.3 X l04J;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为:P=H=2_LLLL=210W .t 300s答:(1)自行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42N;(2)孙红雷克服阻力做功的功和功率分别为6.3X l04J和210W.底面积为40
56、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装 11.25cm深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 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 A的上方放一物体 B,物体B恰好浸 没水中,如图(a)所示,已知物体B的重力为6N,体积为lx 104m3(水未溢出).求:(1)木块B的浮力;(2)木块A的密度;(3)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密度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分析】(1)木块B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其自身体积,根据F浮=水gV排计算木块B的浮力;(2)由图可知,A、B共同悬浮,根据 F浮=G,可求得A的体积,然后可求得 A的密度.(3) B放入水中后,A漂浮,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造成页面下降,根据 A漂浮,利用F浮=G,求出A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可知液面下降的高度,进而求出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 再利用p= p水gh即可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解答】解:(1)木块B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8=丫8=1 x l0-4m3,则木块 B 受到的浮力:F 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环保设备购销合同样本及格式说明
- 2025年度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服务合同
- 发热管项目融资计划书
- 邢台2024年河北邢台广宗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盐城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教师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潍坊2025年山东潍坊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楚雄云南楚雄州消防救援局招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株洲2025年湖南株洲市芦淞区面向应届生招聘教师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杭州2025年浙江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人民政府招聘编外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普洱云南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专职消防员消防文员招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2024国航股份商务委员会销售部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云南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医疗卫生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
- 《电路分析基础》说课课件
- 体检中心礼仪培训课件
- 律师事务所业务培训方案
- 2024年度医院内科消化科述职报告课件
- 经济学基础期末试卷和答案
- 普通密码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 【基于Arduino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与实现3100字(论文)】
- 柯顿电台操作使用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