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理解师德对于教师职业人生的价值教师的职业道德, 简称“师德”, 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所谓师德, 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 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 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有: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结果的深远性。师德, 是教师工作的精髓, 可以用“师爱为魂,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从爱学生的角度讲
2、,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自古以来, 关于师德就有很高的定位, 教师在道德上承担了超过一般社会成员的责任。 汉代思想家杨雄把教师看作是人们道德的楷模, 他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邓小平同志曾说: “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 ”江泽民同志也曾反复强调,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应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和表率, 教师本身就被赋予更多的责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温
3、家宝总理在2011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不无忧虑的提出:“能否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 专业化教师队伍, 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并要求“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这其实是将师德定位为一种“师德规范”。 固然, 师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 但更是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教师的一种品性和德性。 师德表现为德性与规范两个方面。 德性是教师对自我生命
4、道德意义的蕴涵与表达,规范是教师对社会存在和社会规则的适应和认同。教师德性和师德规范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范畴。 教师德性乃是内在于教师个体的品性, 具有个体性, 师德规范则是特定的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整体规定,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优良的道德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力量, 而是人生活的一部分, 是个人走向幸福、提升生命存在品格的基石,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品性。德性的提升有助于教育实践活动品质的改善, 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德性的提升是教师生命存在的确证, 是生命成长的标志。 优良的道德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力量, 而是人生活的一部分, 是个人走向幸福生活、提升生命存在品格的基石,
5、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品性。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指出:“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德性是能使人们懂得好的生活是什么的人类品质。 所以, 教师德性是教师自我人生的道德追求。 我们不仅要从规范层面把师德理解成一种外在的行为要求, 还应从个体实践层面把师德理解成一种内化于心灵的德性、 一种教师职业人生中的实践精神。 教师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 行为品质与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之间的和谐,共同构成了师德的基本内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是针对教师的一种“行规
6、”。 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本身的特殊要求, 可以并且在法律容许的范围之内, 对本行业人员提出一些高于一般公民的行为规范和具体要求。 不仅是教师,其他如医生、护士、财会人员、律师、警察、公务员等,都可以并且应该有自己的“行规”。 如“保护学生安全”是对教师的要求, 范跑跑则是严重缺失师德的行为, 与此同时, 任何一个行业的成员也可能享受一些其他公民所不能享受的、 特殊的权益。 例如中小学教师有寒暑假,有教师津贴,获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尊重等。我们不能只指望享受某一行业的特殊权益,却不愿意承这一行业的特殊义务。中华民族的师道精神,源远流长。“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安贫乐道精神,“见贤思齐、见不
7、贤而内自省”的躬身自省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刻苦好学精神,“有教无类、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敬业爱生精神,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德精髓。 2005 年 1 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全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现实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重要措施。 2008 年 9 月,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重新修订和印发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师德是教师之魂,是需要在与时俱进的育人实践中不断锻造和砥砺的。2010 年 7 月 8 日正式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了师德建设的总目标:教师要关爱学
8、生,严谨笃学, 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自原因一是因自身主动追求教学技能的提高、 职称的评定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师德的修养。 二是受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因素影响。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 导致一部分教师对师德的认识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淡理想的现象在一部分人身上存在;受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 以及种种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原因, 使个别教师的职业理想动摇、敬业精神下滑、上进心不足。加强师德建设, 提升教师修养经成为了非常紧迫的任务了。 教师成长包括知识技能的积累、 教育智慧的养成和个体德性的提
9、升。 如果说知识的积累是教师成长的基础, 教育智慧的养成是教师成长的核心, 那么教师整体德性的提升就是教师成长的最终归宿。 德性是“道德和智慧的辨证统一”,与知识相比,德性具有统合性、完整性,“是一种具有统驭、推动、 导航作用的巨大生命力量,是人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内在动力源泉。”真正完整的幸福,是以个体德性为基础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为了教好书,作一个合格甚至是成功的教师;整体德性的提升,是为了作一个幸福的人。真正完整的幸福, 是以个体德性为基础的。 教育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德性解放及人生幸福达成的问题, 关注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德性生命的发展及人生幸福,是教育活动的
10、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整体德性的提升, 乃是教师成长的最高层次。 师德建设的基本路径师德建设有敬业、悟业、乐业三个层次或者说三种境界,从敬业开始,经由悟业达致乐业,最终促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和幸福。 1. 敬业。敬业是师德建设的出发点, 是个人师德修养的入口。 敬业精神的养成关键在于教师内在的品行修养。 教师是道德的引路人, 是品行的示范者, 其敬业精神和品质, 包括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忠诚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 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 追求言传身教、行为世范、铸造灵魂的崇高境界。 2. 悟业。悟业是一种对职业的特殊性、对职业的基本要求的认识与深化。通过悟业,人们加深了
11、对职业本身的认识和理解, 不断领悟到职业本身的意义。 具体到教育,是指教师不断领悟为师之道,自觉提升自身的教育觉悟与教育艺术,增进自我整体教育素养与教育意识, 并能随着社会发展、 时代的需要与教育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我,完善自我,丰富自我,以积极的生命姿态不断创造教师人生的价值。 3. 乐业。对教师职业的领悟,最高境界即是乐业: 教师职业价值与生活价值、 生命价值的融合, 职业活动、人生活动、生命活动的相通,职业活动与人生幸福的合一。在这种合一中, 不仅遵守一定的职业伦理规范, 而且对职业伦理具有深切的认同感,能将职业操守与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生命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将职业伦理作为自己的生命追求去恪
12、守、 护持, 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在职业生涯中感悟道德和智慧, 充分享受人生的幸福和快乐、追求道德智慧的完满与自足。从敬业、悟业到乐业的不断循环提升往复的过程, 乃是教师在领悟职业意义的过程中提升职业人生境界的过程。这种境界的提升主要体现在: (1) 从职业要求、职业责任到职业欣悦、 职业幸福; (2) 从谋生到事业、 到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当师德修养达致这种理想境界后,幸福便如期而至。加强师德修养,从根本上讲, 是为了促进教师职业与人生的结合, 让教师的职业生涯更有价值,拥有充实而有意义的教育人生,增进教师人生的幸福。师德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要以教育为业, 更重要的是个人在教育实践
13、中的自觉创造、 主动开拓提供内在的精神力量, 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欢乐。中国传统教育是以德教为先、修身为本的,这样,就使师德成为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要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己身不正,难以正人,师者,楷模也,范者,示范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为了完成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 要具有“学而不厌”的勤学好学精神; 要有“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的境界; 要有“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的求实精神;要有“立德、立功、立言”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理想等等。好学、勤学才 能掌握渊博的知识, 这是从事教师职
14、业合法性的前提。 传统师德作为狭义上的特定职业道德,其规范要求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传道明德, 以身作则。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第二,“有教无类”,教育公正。孔子的办学方针是“有教无类”。何谓无类?马融注:“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皇侃注:“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差,本无类也。”意思是不论贵贱、贤惠、华夷各地,每个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有教无类”,就是尊重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公正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就是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即教育对象,是一个为师者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第三,爱生亲徒、乐教不倦。前者涉及到一个为人师者对
15、学生的态度, 后者涉及到为师者的工作态度。 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伦关系,其爱似亲,其尊如君,只有爱生,才会乐教;乐教,又成为教师人生价值和幸福的确证与体现。因此,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看作“君子”三乐之一。 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亲切和谐的关系,人文性的德教才能实现,取得良好效果。唐甄在谈到教师为什么要亲近学生时说:“教者贵亲,亲者易知;承教者亦贵亲,亲则易化。煦妪覆育,如鸡之伏卵,而后教可施焉。”爱生亲徒, 不仅可以促使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而且也是为人师者的一种美好的职业道德情感。试想,天下那个亲祖不爱自己的儿孙,而学生对老师而言就像自己精神上的儿孙一样, 为什么中国人要“一日为师,终
16、生为父”般地尊重老师, 就是因为老师对学生有无私的爱和精神教导的大恩大德。 每一个职业均是以从业者的乐业意识为前提的, 因为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乐业才会敬业,因此,教师道德必须乐教而非厌教, 这是为师者的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 在乐教的基础上,还要不怕疲倦辛苦,因为教师工作是很辛苦的,培养人的工作是最难的, 教师要不断学习进步, 提高业务, 对每个学生都要倾注心力,这当然是需要一种不知疲倦, 甚至是“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不仅要做到“学而不厌”, 而且要做到“诲人不倦”。 第四, 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这在某种意义上是讲教学的态度与方法。 由于教育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 做事的方法就是待人的方法, 从而也是重要的师德内在要求。 颜渊称颂其师孔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使自己“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这说明作为一名教师, 不仅要有诲人不倦的职业态度, 而且还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学艺术包含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要坚持因材施教。 尤其是人文性的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成都市人才引进居间合同
- 国培计划个人研修计划(31篇)
- 股东协议书11篇
- 二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
- 长期合伙退伙合同(3篇)
- 工程项目制式合同范例
- 代种植合同范例
- 2024年房产交易监管协议
- 南宁太阳纸业采购合同范例
- 场地和出资合同范例
- 2024年二手物品寄售合同
- 2023年辽阳宏伟区龙鼎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集锦
- 高一期中家长会班级基本情况打算和措施模板
- 历史期中复习课件七年级上册复习课件(部编版2024)
- 专题7.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举一反三)(新高考专用)(学生版)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练(新高考专用)
- 7.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练习 同步练习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2光的反射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 《现代管理原理》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电子元器件有效贮存期、超期复验及装机前的筛选要求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高等数学基础》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