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设备查勘手册培训资料全_第1页
传输设备查勘手册培训资料全_第2页
传输设备查勘手册培训资料全_第3页
传输设备查勘手册培训资料全_第4页
传输设备查勘手册培训资料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 45/48前 言查勘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工作,每一项查勘都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环境下进行,因此没有完全一样的查勘,只有类似的查勘。查勘时需要细心的观察和丰富的经验,需要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并当场确定解决方案或临时过渡方案。本手册是传输设备查勘手册(一般汇聚点和基站部分),手册除了介绍查勘方法和要点之外,还收集了一些查勘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案例,希望对设计人员的查勘,以与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都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另外,本手册还针对新设计人员、合作单位员工,对基站查勘进行了规和标准化,规定每个环节必须达到的要求,实现查勘标准化,查勘流程可控制,查勘结果可检查。希望通

2、过传输设备查勘手册的推广使用,使集体的经验得到归纳总结和提炼,并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成为帮助查勘人员掌握如何查勘、查勘什么、怎么查勘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助手。目录 TOC o 2-3 h z t 标题 1,1 HYPERLINK l _Toc2462320951查勘概述 PAGEREF _Toc246232095 h 1HYPERLINK l_Toc2462320961.1查勘流程 PAGEREF _Toc246232096 h 1HYPERLINK l _Toc2462320971.1.1 查勘前的准备工作 PAGEREF _Toc246232097 h 1HYPERLINK l _Toc2

3、462320981.1.2 现场查勘工作 PAGEREF _Toc246232098 h 2HYPERLINK l _Toc2462320991.1.3 汇报总结工作 PAGEREF _Toc246232099 h 3HYPERLINK l _Toc2462321001.2查勘注意事项 PAGEREF _Toc246232100 h 4HYPERLINK l _Toc2462321011.3查勘工具 PAGEREF _Toc246232101 h 4HYPERLINK l _Toc2462321021.4查勘照片拍摄要求 PAGEREF _Toc246232102 h 5HYPERLINK l

4、 _Toc2462321032平面空间查勘 PAGEREF _Toc246232103 h 6HYPERLINK l _Toc2462321042.1平面布局 PAGEREF _Toc246232104 h 6HYPERLINK l _Toc2462321052.1.1 平面布局包含容 PAGEREF _Toc246232105 h 6HYPERLINK l _Toc2462321062.1.2 平面查勘注意事项 PAGEREF _Toc246232106 h 7HYPERLINK l _Toc2462321072.1.3 疑难解答 PAGEREF _Toc246232107 h 7HYPER

5、LINK l _Toc2462321082.2走线架和槽道 PAGEREF _Toc246232108 h 9HYPERLINK l _Toc2462321092.2.1 走线架/槽道简介 PAGEREF _Toc246232109 h 9HYPERLINK l _Toc2462321102.2.2 走线槽道设计选择 PAGEREF _Toc246232110 h 10HYPERLINK l _Toc2462321112.2.3 走线槽道与路由勘察 PAGEREF _Toc246232111 h 11HYPERLINK l _Toc2462321122.2.4 下走线路由勘察 PAGEREF

6、_Toc246232112 h 11HYPERLINK l _Toc2462321133主设备查勘 PAGEREF _Toc246232113 h 13HYPERLINK l _Toc2462321143.1主设备简介 PAGEREF _Toc246232114 h 13HYPERLINK l _Toc2462321153.2主设备查勘要求 PAGEREF _Toc246232115 h 15HYPERLINK l _Toc2462321163.3疑难解答 PAGEREF _Toc246232116 h 16HYPERLINK l _Toc2462321174配套设备查勘 PAGEREF _T

7、oc246232117 h 20HYPERLINK l _Toc2462321184.1电源 PAGEREF _Toc246232118 h 20HYPERLINK l _Toc2462321194.1.1 电源简介 PAGEREF _Toc246232119 h 20HYPERLINK l _Toc2462321204.1.2 电源查勘要求 PAGEREF _Toc246232120 h 23HYPERLINK l _Toc2462321214.1.3 疑难解答 PAGEREF _Toc246232121 h 25HYPERLINK l _Toc2462321224.2ODF PAGEREF

8、 _Toc246232122 h 28HYPERLINK l _Toc2462321234.2.1 ODF简介 PAGEREF _Toc246232123 h 28HYPERLINK l _Toc2462321244.2.2 ODF查勘要求 PAGEREF _Toc246232124 h 31HYPERLINK l _Toc2462321254.2.3 疑难解答 PAGEREF _Toc246232125 h 31HYPERLINK l _Toc2462321264.3DDF PAGEREF _Toc246232126 h 31HYPERLINK l _Toc2462321274.3.1 DD

9、F简介 PAGEREF _Toc246232127 h 31HYPERLINK l _Toc2462321284.3.2 DDF查勘要求 PAGEREF _Toc246232128 h 34HYPERLINK l _Toc2462321294.3.3 疑难解答 PAGEREF _Toc246232129 h 34HYPERLINK l _Toc2462321304.4综合机柜 PAGEREF _Toc246232130 h 35HYPERLINK l _Toc2462321314.4.1 综合机柜简介 PAGEREF _Toc246232131 h 35HYPERLINK l _Toc2462

10、321324.4.2 综合机柜查勘要求 PAGEREF _Toc246232132 h 36HYPERLINK l _Toc2462321334.4.3 疑难解答 PAGEREF _Toc246232133 h 38HYPERLINK l _Toc2462321345基站查勘记录的标准化 PAGEREF _Toc246232134 h 42HYPERLINK l _Toc2462321355.1基站查勘要求表 PAGEREF _Toc246232135 h 42HYPERLINK l _Toc2462321365.2基站查勘记录单 PAGEREF _Toc246232136 h 42查勘概述查

11、勘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到现场调查察看。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查勘”、“勘察”、“现场勘查”都代表同一个意思,即表示在设计前,到现场进行调查和察看,记录相关资料和数据,为后面的设计工作做好准备。查勘是设计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查勘所获取的数据是否全面、详细和准确,对设计方案的必选、设计的深度和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输查勘包括线路查勘和设备查勘两大部分,其中根据传输机房的不同,设备查勘又分为一般汇聚点和基站部分,以与核心机房部分。本手册为传输设备查勘手册(一般汇聚点和基站部分),主要介绍一般汇聚点和基站机房的查勘方法、常见疑难解答。查勘流程根据具体的流程,查勘工作分为查勘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查勘

12、工作和查勘结束后的汇报总结工作三个部分。1.1.1查勘前的准备工作(1) 了解工程所在地移动网络的基本情况,掌握工程的建设方案,明确工程建设的理由与对质量和进度的要求。(2) 明确本期工程的设计容与近、远期规划情况。(3) 明确本工程设计与其他专业(如电源、管线、交换、无线、数据等)的分工界面和配合关系。(4) 若为扩容工程,应借阅以前的相关设计文件,熟悉并研究原设计容。(5) 对委托函/任务书的容、性质、规模等问题不够明确或需要建议补充完善的问题,应与拟定委托函/任务书的单位或部门联系,予以明确和补充。(6) 熟悉本工程的合同文本、设备配置、机架面板图和分工界面,列出各站点配置的设备数量、需

13、新增的配套设备数量与所需的电源负荷等,并准备相关的设计资料。(7) 准备查勘工作中需要的表格、查勘工具、仪表、车辆和费用等。(8) 拟定初步的查勘工作计划、日程与进度安排,与时与建设单位联系,请他们作必要的配合和准备工作(如:提供查勘中需要的资料、派专人协助查勘工作等)。1.1.2现场查勘工作 与建设单位联系工作(1) 到现场实地查勘之前,应先赴建设单位,详细介绍本工程的查勘任务、工程的特点、工程设计初步拟定的方案、查勘设计工作计划等,并请他们对查勘设计工作给予指导和协助,派人参加现场查勘工作。(2) 建设单位若要求变更设计任务书或提出有关本工程的其他要求时,应报请下达任务书(委

14、托函)的主管单位与工程项目总负责人,在未得到明确的指示前,可以按两种方案进行查勘工作。 现场技术查勘整理调查搜集的资料和研究设计方案是查勘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在进行现场技术查勘时,要与电源、管线、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应该做到边看、边问、边记。与时分析总结和整理调查中所得到的资料,以逐步形成设计方案。一般来说,查勘工作中有新建传输机房和已有传输机房两种情况。新建传输机房(1) 调查了解现有传输网的网络组织情况(通信设备制式、规模、容量、路由与局站分布等),以与传输网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思路(主要是和本工程有关的部分)。(2) 要与交换、电源、管线、土建等专业密切配合,确定机房各功能区域的

15、划分(主要指电源、交换、数据、无线等机房)。(3) 详细查清光缆的进出线路由,调查核对传输机房地面荷载,(平房或一层可以不考虑)、净高、层高与相关的工艺资料(如:槽道、孔洞、空调等)。(4) 征求建设单位维护部门对新设传输机房设备、平面布置的意见,以与对配套设备的选用意见。已有传输机房(1) 核对原有机房的总平面布置图,标注各机房的相对位置与间距(主要指电源、交换、数据、无线等机房)。(2) 核对原有传输机房的设备布置平面图,记录各列安装的设备情况、排列位置、机列面向、列间距离与其他相关尺寸。无平面图时,需现场测量机房平面尺寸与设备的机列位置、机列面向、列间距离和其他相关尺寸,现场绘制平面图,

16、重点标出电源、接地排、线路侧ODF架的位置。(3) 调查和核对并详细记录传输机房已有传输设备、数字配线架、光纤分配架、列头柜、直流配电屏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端子分布、使用情况与使用方法,并征求建设单位对利旧、更新或新增同类型设备的意见。(4) 核对原有传输机房槽道/走线架安装图与相关安装尺寸(安装高度、槽道或走线架宽度、地槽与孔洞相对位置等),并商定本工程设备安装方式,初步确定安装工程量。(5) 核对原有传输机房光缆进出局路由、通信系统、公务系统、网管系统、告警系统、同步系统、电源供给系统的组织、布线连接和路由,商定本工程新增设备的布线路由和位置。(6) 调查传输机房的活荷载(平房或一层可

17、不考虑),净高与有关的工艺槽道、孔洞等资料,是否满足本工程新增设备的需要。(7) 调查并核算直流供电系的压降分配是否满足本工程新增设备的需要。 向建设单位汇报并征求意见现场查勘工作基本结束以后,在离开查勘地点之前,必需将查勘工作的初步结果向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汇报,征求建设单位对工程设计推荐方案的意见。介绍的主要容包括:(1) 初步推荐的本工程新增设备的安装位置。(2) 工程设计的围和与相关专业的分工。(3) 初步推荐的本工程通信系统和配置的设备与原通信系统和设备的衔接、割接开通方案。(4) 需要建设单位或维护部门配合的其他问题。(5) 确认所需资料齐全、现场查勘仔细,提出设计方案

18、并汇报,认真填写ISO9001现场查勘记录表,在双方达成共识后,请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1.1.3汇报总结工作查勘结束回院后,需将查勘的全部情况向项目总负责人、审核人做详细的汇报,提出对工程设计推荐方案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此外,查勘回院后,应先着手绘制平面图,便于建设单位安装光纤配线架或其他配套设备等,同时统计配套设备的数量,包括ODF、DDF、列头柜、直流配电屏与槽道。查勘注意事项查勘工作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在查勘时,除了要广泛的搜集资料,细心的记录现场的每一点一滴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建设单位提出的超越任务书围的要求,应立即向部门主管或项目总

19、负责人进行汇报,不能随便答应建设单位的要求。(2) 对于一些未能取得统一的看法,应与建设单位进行协商,广泛征求意见,把问题尽快在编制设计文本前解决。(3) 对于查勘中发现的问题,应与时和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并从设计角度提出解决方法。(4) 勘察结束后,一定要向建设单位汇报查勘的情况,并请其在查勘报告上签字确认。查勘工具为确保现场查勘数据的准确性,查勘时必须携带必要的勘察测量的仪表、机具。传输设备专业查勘一般应配备的查勘工具详见表1.3-1,查勘人员可根据具体查勘容选择携带必要的查勘工具。提别提请注意:出发之前一定要检查查勘工具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表1.3-1 查勘工具列表序号查勘工具用途1钢卷尺测

20、量机房与设备尺寸、线缆长度等2激光测距仪对于较长距离、钢卷尺不方便测量的可使用激光测距仪3数码相机现场拍摄,帮助记忆4指北针确定机房朝向5绘图板、白纸方便记录6水笔、彩色笔不同颜色代表不用容,方便查看此外,还应准备“工程咨询设计现场勘察记录”表、和工作牌,对于已有传输机房查勘,为方便记录和提高效率,还应在出发前打印机房平面图、设备面板图、路由图、电源图、ODF和DDF等图纸。查勘照片拍摄要求查勘时随手拍下机房、设备的照片,是“纸笔记录”方式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有效弥补“纸笔记录”的缺陷和不足,拍照已成为查勘的一项重要工作。查勘拍照不同于摄影,只要能真实、明确地反映出所拍摄物的现状即可,拍摄时需

21、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照片上最好显示拍摄日期;应在每天查勘结束后与时整理当天的查勘照片;拍照后应马上检查拍照效果,决定是否需要补拍;连续查勘多个站点时,可在正式拍摄某个站点前,先在纸上写明站名并拍照,或直接拍摄平面图上的站名信息;在连续拍摄多个类似设备时,也应先拍摄设备标签信息,帮助后期归集整理;拍摄近距物体时,可使用近距、防抖动模式,但需谨慎使用闪光灯,防止反光;对同一物体(如机房空间)可进行多角度拍摄;对查勘拿不准的地方,也可拍摄下来,再与建设单位或其他设计人员讨论定夺;拍照只是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纸笔记录”,只有正确、有效地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段,才能圆满、高效地完成查勘任务。平面空间查勘

22、平面布局2.1.1 平面布局包含容平面布局是指整个机房各设备的安装摆放。其中既要考虑现有设备的布置,也要考虑未来机房发展预留设备位置,同时要符合相关规要求。平面布局一般分为新建机房与现有机房加装设备两种。 新建机房对于新建机房,涉与到的各种设备包含光传输设备、数字配线架、光配线架、交直流电源设备(交流配电屏、直流配电屏、开关电源、列柜),如何安排各种设备的安装位置?不能只考虑目前设备需求,需要进行长远规划,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考虑传输机房与其他机房楼层间上下连接的孔洞的相互连接关系,以与维护的便利性。(2) DDF架、ODF架是关键的公共设备,它与架间布线、与不同专业之间的

23、布线都有很大关系,应综合考虑尽可能选择最短路由,使各种线缆长度尽可能的短。(3) DDF架进出的信号线比较多,靠近DDF区域的走线槽走线比较多,因此要考虑走线槽的容量和负荷的分摊。(4) ODF尾纤走线原则上尽量与普通信号线分开,可适当考虑单独的尾纤走线槽。(5) 各区域接地排的设置:接地铜排作为所有设备必须连接的电源设备,在布局中应当注意尽量靠近机房设备,对于较大机房,可考虑在不同位置设置多个接地铜排,以方便设备地线布放。(6) 对于一些较小的传输汇聚节点,机房面积不大,布线较少。设备区、电源区和配线区无法有效划分,在规划中尽量按机列分开,在布局中充分考虑各种线缆的走线方便。

24、现有机房加装设备(扩容)由于现有机房已安装不少设备,机房的总体规划早已做好。勘察时只是根据原有规划、分区原则等安排本期工程设备位置。一般是考虑机列的设备布置,原则上传输设备、DDF、ODF分列安装时,应从机列同一端开始摆放,尽量避免从机列中间安排的现象。2.1.2 平面查勘要求(1) 应预先了解本工程安装的各种设备的数量、可能采用的厂家设备与各设备的尺寸(即高、宽、深),同时要了解设备是否可以背靠背安装。(2) 应事先准备好机房平面,并在现场进行要核实、更新;如没有,在现场要仔细测量。核实机房现有设备、楼板洞、接地排实际位置,并用不同颜色或图例标明本期新增设备安装位置。(3) 如实记录机房平面

25、,特别需要注意机房开门位置,平面南北朝向,楼层与楼层高度等小问题。(4) 设备布置应注意单列设备正面朝向,DDF要标明A面和B面。(5) 对于有防静电地板的传输机房,勘察时需要测量防静电地板的实际高度,计算出本期新增设备所需要的机墩尺寸和数量。2.1.3 疑难解答问题1:新建传输机房各区域如何进行划分?解答:根据机房实际情况,可以设计不同的规划方案:(1) 传输设备放在机房中间,ODF、DDF设备放在机房两侧,这种方案适合机房上下线空洞分布在机房两侧,如下图:此方案比较适合大中型机房布置,有利于走线槽布放线缆负荷的分摊,同时设备区和配线区相对集中,方便维护。(2) 传输设备放在机房一侧,ODF

26、、DDF设备放在机房另一侧,这种方案适合机房上下线空洞分布在机房一侧,如下图:此方案适合中型机房,设备区与配线区也可做到有效分开,走线槽设备电缆符合相对较大。采用此布局要充分考虑机房空调的安装,应紧靠设备侧以利于节能并提高效率。问题2:普通汇聚点如何布局? 解答:普通汇聚点由于机房面积较小,所有设备均安装在几十平米的空间,设备较零散,布局时要综合考虑,尽量避免各种线缆路由的交叉,同时又要注意光缆进线、电源引入、空调摆放、设备预留等问题。下图给出一个典型汇聚点设备布置平面图。走线架和槽道传输机房的走线路由分为机架上走线(走线架/槽道走线)和机房下走线(机房地面铺设防静电地板,所有线缆走线均从防静

27、电地板下线槽走线)两种。机房下走线由于线缆全部在密闭、狭小的地板下走线,安全性与维护性较差,现在已经基本不再使用,原则上新建机房均使用上走线方式。下面就机房上走线的槽道路由做详细描述。2.2.1 走线架/槽道简介走线架/槽道主要是提供不同设备的机架之间、不同专业机房之间配线的布放安装。对于较小的机房走线槽道含列走线槽、主走线槽(二层设计);对于较大的标准综合机房,走线槽道通常包括列走线槽、主走线槽、过桥走线槽(三层设计),并且要考虑专用走线槽(尾纤槽道、光缆槽道、电源槽道等)。下图直观的反应了机房各走线槽。2.2.2走线槽道设计选择 高度选择目前走线架/槽道高度通常按照200mm

28、选取,宽度为200mm1000mm不等。第一层为列槽道,高出机架顶端50mm;第二层为主槽道或电源槽道,高出列槽道200mm左右;第三层为过桥槽道或其他槽道,高出第二层槽道200mm左右。 宽度选择列走线槽道有300mm或600mm两种可供选择,根据规划机房机列宽度而定;主走线槽、过桥走线槽道根据走线多少可选择600mm1000mm;尾纤槽道可选择100mm200mm;电源走线槽道可根据走线多少与电源线粗细,在200mm600mm围适当选择。 加固方式通常,走线架/槽道是设备安装的上加固点,因此,走线架/槽道的安装加固关系到设备安装的稳定性和抗震效果。要求走线架/槽

29、道的两端应直接或间接的机房的柱子或承重墙上,并根据走线架/槽道长度,选择适当的加固点,加固点的间隔一般为1.5米。采用吊挂方式与机房顶部楼板做永久加固,临时加固方式可采用铁撑与地板进行加固。2.2.3走线槽道与路由勘察要求在平面图上将现有走线架/槽道和需要新增的走线架/槽道画出,将需要安装的设备和需要布放的线缆(含电源线、尾纤、信号线)标示清楚,然后根据机房走线槽道实际情况逐一进行核实,最终确定走线路由与具体位置。再将布放的各种电缆长度进行测量,将最终结果记录在图纸和相关勘察表格上。测量线缆长度应考虑以下问题:(1) 除考虑线缆在走线槽布放的长度外,还应增加线缆由走线架至设备的延伸长度,通常从

30、走线槽延伸到设备机架按3米考虑。(2) 在槽道布线遇有转弯等情况,适当增加0.51米转弯余量。(3) 最终的线缆长度需要再适当考虑部分冗余,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米左右。走线路由选择的原则为:(1) 节约材料,路由选择尽可能的短,不交叉或少交叉;(2) 考虑未来发展,不占用预留发展机位的出现位置;(3) 各行其道,不同线缆走各自专用槽道;(4) 在电源线和尾纤没有专用槽道的情况下,同一槽道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分开区域布放,相互之间应间隔一定距离,特别注意尾纤不能被其他线缆挤压。2.2.4下走线路由勘察在实际勘察过程中,一些老旧机房依然使用下走线方式。对于地板下走线的路由勘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31、勘察时需要部分或全部打开防静电地板,如实记录现有设备间布线路由或地板下走线槽。(2) 机房延墙部分特别需要注意是否有相邻机房孔洞。注意本机房与相邻机房或相邻楼层间的孔洞位置与路由。(3) 由于是下走线,线缆无法从机架设备下穿越,所有布线路由均需要从机列间与机房过道绕行。(4) 下走线方式线缆长度计算与上走线方式一致。主设备查勘本章节为传输主设备查勘容,相关配套(如电源、ODF、DDF、平面布置、路由等)的查勘容见相关章节。主设备简介传输主设备是指组成传送网逻辑拓扑结构各个传输节点的设备。按设备类型可分SDH、WDM、PTN、OTN、PDH等设备;按设备形态可分为架式设备和盒式设备;按厂家可分华

32、为、中兴、烽火、阿尔卡特朗讯、北电等。(1) 架式设备架式设备一般由机柜和子架组成,机柜高度一般为2000mm、2200mm和2600mm三种,宽度一般为600mm,厚度分600mm和300mm两种。机柜架顶有直流分配盒,为各个子架提供直流电源。图3.1-1 传输架式设备机柜示意图一般一个机柜可安装24个子架,每个子架基本有单板区、风扇区、走纤/出线区组成。图3.1-2为华为OSN 6800设备子架结构示意图,其它传输架式设备子架基本相似,但各有不同。1. 子架指示灯2.单板区3. 走纤槽4. 风机盒5. 防尘网6. 盘纤架7. 子架挂耳图3.1-2 OSN 6800子架结构示意图(2) 盒式

33、设备盒式设备一般安装在标准综合机柜中,体积相对比较小,功能结构比架式设备简单,图3.1-3为华为Metro 1000盒式设备正面,图3.1-4为华为Metro 1000盒式设备的背面,其它盒式设备功能基本相似,但各功能模块排列各有不同。图3.1-3华为Metro 1000盒式设备正面结构图3.1-4华为Metro 1000盒式设备背面结构主设备查勘要求(1) 查勘前的准备在进行主设备查勘前,应先仔细研读工程建设方案,如厂家已经提供了主设备清单,还应对比主设备清单,熟悉工程具体新增和扩容设备情况,并收集相关的基础资料,如设备平面布置图、扩容设备面板图,方便现场查勘。(2) 架式设备查勘架式设备一

34、般安装在汇聚与以上层面的网络结构中,现场查勘一般有新增架式设备和扩容架式设备两种情形。新增架式设备查勘容主要包括:= 1 * GB3 设备名称、设备结构与尺寸。= 2 * GB3 设备安装位置:现场查勘时,应从机房设备规划和合理利用空间角度出发,与建设方明确新增设备安装位置,对经过现场勘查确认了的设备安装位置和预占资源,应采用可视性标识进行标记,以防止造成误用资源。= 3 * GB3 设备对地、对顶加固方式,明确是否需安装机墩。= 4 * GB3 设备电源取电方式:根据新增设备功耗,明确电源熔丝或空开大小以与设备电源的引接方式。= 5 * GB3 设备尾纤、2M线与保护地线走线方式,明确是上走

35、线还是下走线、是前出线还是后出线。扩容架式设备的查勘容主要包括:= 1 * GB3 明确扩容主设备名称与位置,并在随身携带的设备平面图中标明。= 2 * GB3 扩容设备架顶外接电源情况:查勘时应该记下扩容设备引接电源情况,并根据原有设备功耗和新增设备功耗计算电源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3 * GB3 扩容设备子架与各板件情况:查勘时应详细记录扩容主设备机架子架与子架各板件的安装位置和使用情况,同时根据新增板件核实扩容设备槽位是否可行,发现情况应与时与总负责人进行沟通,提出解决方案。= 4 * GB3 扩容设备尾纤、2M线缆走线方式,明确是上走线还是下走线、是前出线还是后出线,并核实线缆的出线是

36、否顺畅。(3) 盒式设备查勘盒式设备一般安装在基站、客户接入等末端环境,主要出现在接入层面的网络结构中,同样分新增盒式设备和扩容盒式设备两种情形。新增盒式设备查勘容主要包括:= 1 * GB3 设备名称、设备结构与尺寸。= 2 * GB3 设备安装位置:现场查勘时,需明确盒式设备安装的具体位置,如新增综合机柜,需明确综合机柜安装位置与盒式设备安装在综合机柜的位置;如利旧综合机柜明确综合机柜剩余空间是否足够,并确定盒式设备的安装位置。= 3 * GB3 设备电源取电方式:明确是从综合机柜还是开关电源取电,并核实机房电源是否满足需求。= 4 * GB3 设备尾纤、2M线与保护地线走线方式。扩容盒式

37、设备查勘容主要包括:= 1 * GB3 明确扩容设备名称与位置,并在随身携带的设备平面图中标明。= 2 * GB3 扩容设备现状:查勘时应详细记录扩容盒式设备各个槽位的占用和使用情况。并对本期工程扩容情况进行核实,核实扩容设备是否满足需求,发现情况应与时与总负责人进行沟通,提出解决方案。= 3 * GB3 扩容设备尾纤、2M线缆走线方式。疑难解答问题1:如何在机房找到需要查勘的设备?解答:查勘前,应先熟悉机房现有设备布局,以便查勘时能快速找到需要查勘的设备。一般设备上都贴有设备类型的标签,查勘时需仔细观察这些标签,下图列出了一些可以确定设备类型和网络结构的标签,查勘时可以参考。问题2:光口使用

38、情况怎么确定?签标看不清,怎么办?解答:设备特别是扩容设备,在查勘时需记录每个光口的使用情况,一般在尾纤的标签上可以看到各个光口使用情况;如看不清或没有,则有必要在网管上核实该光口的使用情况。注意:在翻看尾纤标签时,必须谨慎小心,避免尾纤与设备的接口松动发生电路中断。问题3:设备出线方式怎么确定?解答:设备出线一般有侧出线、前出线和后出线,在查勘时打开设备机柜门一般都可以看清是哪种出线,在扩容设备查勘时需注意架顶部位的出线是否还有预留空间,下图列出了一些可以确定设备出线的图,查勘时可以参考。问题4:设备槽位受限怎么确定?解答:槽位受限是查勘人员比较头痛的问题,除非对设备非常熟悉,否则一般很难发

39、现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查勘/设计人员在查勘前对设备要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不过槽位受限一般只在老的设备中出现,现在设备除公共区外,业务槽位区一般都是通用的了。下图列出了华为2500+槽位的受限情况,各类设备的槽位受限要求还需设计人员平时多看设备手册。配套设备查勘电源4.1.1 电源简介电源主要包含供电系统和接地系统两个部分。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各种通信设备的能源和动力系统,它是通信系统的基础,关系到通信系统的安全与生存;通信网对供电系统的要求就是要确保给通信设备实现可靠的不间断的供电。因此,供电系统通常根据通信设备的需求分别采用两种供电方式,一是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二是直流不间断供

40、电系统,传输设备采用直流不间断供电。直流不间断供电系统主要由换流设备(高频开关电源)、蓄电池组和配电设备(直流配电屏、列头柜等)组成,具体结构如图4.1-1所示。图4.1-1 直流供电系统结构图传输设备通常采用-48V直流供电(有少量机房只提供+24V直流供电),其输入电压允许变动围为-40V-57V。传输设备的直流供电系统,应结合机房原有的供电方式采用树干式或按列辐射方式馈电,在列通过列头柜分熔丝按架辐射至各机架。传输设备所需的-48V直流电源系统布线,在大的通信机楼里,从电力室直流配电屏引接至传输机房的电源分支柜、由电源分支柜引接至列柜、再至传输设备机架。在小的局/站,一般从电力室直流屏(

41、或开关电源)直接引接至列柜、再至传输设备机架。图4.1-2 重要局/站直流供电系统连接示意图图4.1-3普通局/站直流供电系统连接示意图(1) 开关电源 HYPERLINK :/article.ednchina /word/75534.aspx o 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晶体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常见高频 HYPERLINK :/tech.bjx .cn/keyword.asp?keyword=开关开关 HYPERLINK :/tech.bjx .cn/keyword.asp?keyword=电源 电源由开关电源机架、整流模块、监控模块

42、、直流输出端子等部分构成。图4.1-4常见高频开关电源实物图(2) 蓄电池目前最常见的通信用蓄电池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一般情况下,蓄电池组采用两组蓄电池,每组24只电池,标准电压-48V。图4.1-5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实物图蓄电池的摆放有单层单列、单层双列、双层单列、双层双列等形式,一般需综合考虑机房空间与承重等因素后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3) 直流配电屏直流配电屏主要用于通信局站直流电源的二次分配,以满足通信设备对分路数量和容量等的要求。一般配置熔丝,容量与体积较大。图4.1-6直流配电屏实物图(4) 列头柜列头柜是提供通信设备电源管理和分配的辅助设备。一般配置空开(也有配置熔丝的情况

43、),容量与体积较小。图4.1-7列头柜实物图 接地系统为了保证通信设备良好的工作和通信设备以与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通信设计中应充分注意做好接地的考虑。通信设备接地总体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工作接地目的是为了防止共频干扰,保证各种通信系统的质量。保护接地目的是为了防止工业用电低压漏电,造成设备、仪表和人员伤害。防雷接地实际也是保护接地的一种,但是它要防止的雷电电压是相当高、雷电电流强度也相当大。对于传输机房的防雷接地主要是用于防止室外线缆引入的雷电造成对传输设备和维护人员的伤害。传输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宜采用分开引接方式。常见的接地排有铜排和汇流条两

44、种。铜排,是由铜材质制作的,截面为矩形或倒角(圆角)矩形的长导体。图4.1-8接地铜排实物图汇流条,是由铜材质制作的,沿走线架或墙面安装的长条型导体。它能简便且安全地将电位分配到标准汇流条上,并显著缩短保护地线的长度。图4.1-9接地汇流条实物图4.1.2 电源查勘要求电源查勘准备因为大部分综合楼的电源机房与传输机房是分开设置的,电源机房由电力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因此,查勘前应与建设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沟通,明确将要对各机房的电源系统进行查勘,提醒建设单位安排好相关事宜,知会电力系统维护人员。对于基站,电源系统和传输设备通常在同一机房,且电源系统相对简单,因此不需电力维护人员陪

45、同查勘。电源查勘需要携带如下工具:钢卷尺、激光测距仪、笔、纸以与数码相机,有条件可考虑地阻仪、电流表等工具。查勘出发前必须整理收集本工程项目,各站所安装设备对电源的需求,包括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设备满配置的最大功耗、本期工程安装设备的功耗以与引接电源需要占用列柜电源端子的数量等,以备查勘使用。电源查勘(1) 开关电源开关电源的查勘,主要是了解掌握在用的开关电源设备的配置情况,核算其是否有冗余,其冗余量是否满足本工程增加设备的用电。(2) 蓄电池蓄电池的查勘,主要是要了解掌握在用的蓄电池的配置情况与使用情况,核算其是否有冗余,其冗余量是否满足本工程增加设备的用电。在用蓄电池的容量与

46、应用环境、使用的时间长短和维护保养得质量有很大关系,一般通信用的蓄电池的标称使用寿命10年,有个别的品种标称使用寿命20年,UPS使用的蓄电池的寿命5至6年,一般情况下很少有达到标称使用年限。如果查勘时发现通信用的蓄电池已使用5年以上,那么应特别注意了解是否进行过检修,是否测试过容量,实际的容量是多少等。(3) 直流配电屏通常不仅电力室有直流配电屏,传输机房也有直流配电屏,对于直流配电屏的查勘主要是了解输入端的容量到底是多少?可分配的端子冗余情况,冗余端子的规格型号,额定工作电流以与允许压降分配等?(4) 列头柜列柜的查勘,需要了解列柜的总容量、分熔丝的使用情况,即柜分熔丝的种类、型号规格,已

47、占用端子,冗余端子?新增设备的耗电电流?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如何处理?更换熔丝?更换熔丝底座?有些列柜只有冗余端口,但没熔丝,需要注意的是所安装的设备需要多大的熔丝?确定需要配置那种型号规格的熔丝,核实冗余的熔丝底座是否合适。(5) 接地查勘时应搞清楚综合接地体引入机楼的总地线排、专业通信机房的保护地线汇接排的具体位置,以与总地线排、机房保护地汇接排的接线端子的使用情况和端子的规格型号,接线端子到所安装的通信设备机架所在位置的距离等。对于设备外壳接地的保护地线排,引接位置一般在列槽、柱、梁上、墙角、配电屏里。但对于光缆的屏蔽层和金属加强芯的防雷接地的引接,就不能随便在上述地线排中引接,

48、必须在机楼的综合接地体源端得地线排上引接。查勘时注意寻找源端接地排的位置,通常在电力室机房的地槽附近。查勘时还应注意地线接地排是否有引接地线的孔位?如果没有剩余的孔位可利用,那么应看看是否有增加孔洞或复接接地排的可能?一般当剩余孔位只有12个时,我们应建议复接接地排,以确保持续发展的需求。4.1.3 疑难解答问题1:全程压降如何分配?解答:全程压降是指从蓄电池接线端子到机房用电设备接线端子之间的全部直流电压降。主要有电池室电线压降,直流屏电压降,机房电线压降,列柜、电源架压降等。全程压降是由电池组放电终了电压与设备允许的最低电压之差决定的。根据标准YD/5040-97的5.0.3规定,48V电

49、源全程压降最大值为3.2V。配电设备按标准固定分配(直流屏允许压降为0.5V,电源分配柜允许压降为0.2V,列电源柜允许压降为0.2V),其它应灵活分配。距离短、缆线数量少应尽可能少分配压降;距离长、缆线数量多应尽可能多分配压降。通信系统工程设计大多数的情况是在原有机房扩容,不需要新建电源系统。有时只从传输机房列柜引接;有时又需要电力室电源分配架引接;到底前面已占用多少压降?根据以往经验总结,提出全程压降分配表以供参考。表4.1-1 全程压降分配表设备名称与压降动力室通信设备机房蓄电池直流屏压降电源分配柜压降列电源柜压降用电设备-48V全程压降3.2V(有电源分配柜)0.5V1.1V0.35V

50、0.35V-48V全程压降3.2V(没有电源分配柜)0.5V1.6V0.4V+24V全程压降1.8V0.35V0.35V0.4V一般来说,动力设计中会将电池到直流屏以与包含配电屏的压降尽可能控制在不超过1V,还留有2.2V给专业设计人员掌握分配。问题2:直流电源线截面积如何选取?解答:电源线截面主要由负荷电流和供电段落所允许的电压降以与所采用的材质所决定。直流电源导线的截面按下式计算:其中: S-导线截面(mm2)I-按通信设备的耗电功率P(W)和受电端子电压变化围(-4057V)的下限电压计算导线过的最大电流(A);I(A)=P(W)/40V;L-馈电回路导线(即正、负馈电线)总长度,m;r

51、-导电系数,铜的r=57m/mm2;铝的r=34m/mm2;v-导线上允许的电压降,V;P-所连接负荷的最大功耗,W;(为实测负荷电流乘浮充电压)问题3:常用工作地线、保护地线线径如何选取?解答:电源线与部分工作地线线径可通过本节问题2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少量工作地线和所有保护地线则需依经验选取。表4.1-2 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线径选取经验值参考表起止线径围(mm2)工作地线开关电源接地排70保护地线ODF或DDFODF或DDF16ODF或DDF接地排35综合机柜接地排35开关电源接地排70120蓄电池接地排70120列柜接地排70120问题4:蓄电池容量如何核算?解答:蓄电池一般为2组并联,容

52、量按2组总容量考虑。蓄电池组总容量Q计算公式为Q=KIT/1+(t-25),为了便于设计人员应用,通常用简化公式:Q=CI其中:I为负荷电流;C为电池容量计算系数。表4.1-3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计算系数C与放电时间T以与效率的关系表T(h)0.5123468102048C1.953.314.885.957.5411.1612.6614.8828.450.610.750.790.880.94111注:C为t=5时的容量系数。为放电容量系数。问题5:开关电源容量如何核算?解答:总容量=负载电流+蓄电池均充电流(10小时均充电流)+备用模块容量。备用模块的配置:按n+1

53、冗余方式配置,n10时,每10个模块,配1个。问题6:直流熔断器(熔丝、空开)如何选用?解答:选择直流熔断器时,应以电池单放接近底限电压、保证负载的功耗、而电流最大的最坏的情况下来考虑熔断器的容量。凡是通信设备要求两路供电的接法,并不因为正常时每一支路只承担了一半的负荷电流,而采用减半配置熔丝。同样应考虑到一旦有一个支路出故障时,该支路所承担的负荷会全部倒至另一支路来考虑。一般的情况也可以按正常工作电流的1.31.5倍来计算最大电流,然后根据最大电流向上选择最接近的规格的熔断器。例如:某设备正常工作电流为9A,其最大工作电流=91.3=11.7A,那么向上选择最接近16A的熔断器。问题7:列柜

54、如何选用?解答:列柜的容量以与负荷应按整列进行配置。应根据传输设备满配置耗电量的1.21.5倍来核算列柜每个二级熔丝的容量。带电更换列柜二级熔丝时应不影响列柜中其他电源系统的工作。问题8:如何增加或更换熔丝或空开?解答:现有剩余熔丝或空开不能满足需求时,应增加或更换熔丝或空开。由于熔丝间互相独立,增加或更换时,只需考虑有无熔丝底座空间和熔丝与底座是否匹配。空开则复杂得多,增加或更换都会影响整排空开的正常工作,如某个设备的主备供电端子都在同一排空开中,则可能造成设备断电。问题9:接地系统还应注意哪些问题?解答:通信设备的接地,要求每个机架的保护接地分别连接到机房保护接地汇接排,然后引接到通信大楼

55、的公共地上。严禁在机架保护地与工作地互联。 保护地线宜采用电力电缆从电力室接地排或适当接地点直接引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地线排引接至列头柜,列采用树干式“T”接至各机架。数字分配架应具有良好的保护接地,DDF架同轴外导体和机架外壳均应接保护地,列头DDF架上的接地端子可直接与室接地排相接,列DDF架之间的保护地线可复接或T接。工作地线应采用汇流条树干式T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引至列头柜,列通过列头柜工作地线排辐射至各机架。同轴电缆对的外导体或高频对称电缆对的屏蔽层应在输出口接地,但如果需要,在输入口也可接地。如果要求采用两端接地时。应注意:当使用-48V电源的设备(如传输设备或交换局设备

56、)与使用-24V的微波设备或使用+24V的移动基站设备间的同轴电缆布线应采用一端接地。通常以高电平端(发端)接地。ODF4.2.1 ODF简介 光纤分配架光纤配线架ODF (Fiber Optic Distribution Frame),又称光纤配线柜,是用于光纤通信网络中对光缆、光纤进行终接、保护、连接与管理的配线设备。在本设备上可以实现对光缆的固定、开剥、接地保护,以与各种光纤的熔接、跳转、冗纤盘绕、合理布放、配线调度等功能,是传输媒体与传输设备之间的配套设备。光纤配线架结构分为3种类型,即壁挂式、机柜式和机架式。壁挂式一般为箱体结构,适用于光缆条数和光纤芯数都较小的局所;机

57、柜式是采用封闭式结构,纤芯容量比较固定,外形比较美观;机架式一般是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根据光缆的数量和规格选择相对应的模块,灵活地组装在机架上,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结构,可以为以后光纤配线架向多功能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图4.2-1 机箱式光纤配线架实物图图4.2-2 机柜式光纤配线架实物图图4.2-3 机架式光纤配线架实物图光纤配线架从用途上可以分为两种,即设备侧和线路侧。设备侧ODF主要用于光支路的终端、调度与管理,线路侧主要用于光缆的终端、连接与跳纤等。 光纤分配单元常见光纤分配架均由机架和若干光纤分配单元组成。光纤分配单元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功能模块,能完成光纤分配架的大部分功

58、能,一般由机框和若干12芯熔配一体化模块与适配器组成,常用的有96芯/单元、72芯/单元、48芯/单元。图4.2-4光纤分配单元实物图 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光纤连接器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常见的硅基光纤的单模、多模连接器,还有其它如以塑胶等为传输媒介的光纤连接器;按连接头结构形式可分为:FC、SC、ST、LC、D

59、4、DIN、MU、MT等等各种形式。其中,ST连接器通常用于布线设备端,如光纤配线架、光纤模块等;而SC和MT连接器通常用于网络设备端。按光纤端面形状分有FC、PC(包括SPC或UPC)和APC;按光纤芯数划分还有单芯和多芯(如MT-RJ)之分。光纤连接器应用广泛,品种繁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一般按照光纤连接器结构的不同来加以区分。图4.2-5LC、MU光纤连接器实物图图4.2-6FC、SC、ST光纤连接器实物图4.2.2 ODF查勘要求查勘ODF时,一看接头类型,SC或FC等;二看终端顺序,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或左右分离等;三看端子占用情况。4.2.3 疑难解答问题1:如何判断ODF的占用

60、、使用情况?解答:ODF背面终端光缆或设备侧连纤,正面连接设备侧或业务侧尾纤,背面终端,称被占用;正面连接,称被使用。正面已使用背面已占用图4.2-6ODF单元占用/使用图问题2:ODF安装、查勘注意事项?解答:新增ODF时,机架尺寸、连接器类型宜与原有设备保持一致。安装ODF时,应注意需背面操作的ODF架不可背靠背安装。查勘时应轻开轻关,避免尾纤接头松动;详细记录标签信息并拍照。ODF中尾纤数量庞大,如施工不规,极易造成混乱,影响后期施工。图4.2-7ODF尾纤混乱图图4.2-8ODF尾纤规图DDF4.3.1 DDF简介数字配线架DDF(Digital Distribution Fram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