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桩施工方法介绍(24页清楚明了)_第1页
树根桩施工方法介绍(24页清楚明了)_第2页
树根桩施工方法介绍(24页清楚明了)_第3页
树根桩施工方法介绍(24页清楚明了)_第4页
树根桩施工方法介绍(24页清楚明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托换技术:是指解决对原有建筑物的地基需要处理、基础需要加固或改建的问题;对原有建筑物基础下需要修建地下工程以及邻近建造新工程而影响到原有建筑物的安全问题的技术总称。 可分为:坑式托换和桩式托换。 桩式托换,包括所用采用桩基的型式进行托换的一切方法。树根桩便是其中之一。 第六章 树根桩 树根桩是一种用压浆法成桩,桩径在100300mm的小直径就地钻孔灌注桩,又称钻孔灌注微型桩、小桩或微型桩。 1.树根桩概念2.布桩方式 树根桩可是单根的,也可以是成排的,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是倾斜的。当布置成三维结构的网状体系时,称为网状结构树根桩。 施工引起的噪音和振动很小,适合于市区作业并不会对既有建筑物的

2、稳定带来危害; 所需施工场地较小; 采用压力注浆,使桩与土体结合紧密,桩土表面摩擦力较大,因而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孔径小,对基础和地基土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应力,也不干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处于设计荷载下的桩沉降很小,可应用于建筑物对沉降限制较严的工程。3.特点 杂填土、素填土、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不同地质条件及喀斯特岩溶地区,既能用于地下水位以上,也可用于地下水位以下。 5.应用范围 新建建筑物的地基加固、已有建筑物的基础托还、池形构筑物抗压抗浮基础、基坑支护、边坡的稳定加固以及地下工程中的挡土结构。 4.适宜土类树根桩在托换工程中的基本特点: 1.用树根桩托换时,在

3、施工时不起作用; 2.此后,当建筑物即使产生极小的沉降,树根桩的反应是迅速的;桩将承受建筑物的部分荷载,同时使基底下土反力相应地减少。如建筑物继续沉降,则树根桩将继续分担荷载,直至全部荷载由树根桩来承担为止。 第二节 树根桩的设计计算一、单桩承载力的确定(一)单桩静荷载试验确定法 树根桩的作用实质是分担基底土所承受的总荷载。在进行基础托换时应充分考虑和利用基底土的承载能力。 设计时,可根据被托换建筑物的变形限制值和树根桩的单桩静荷载试验曲线Qs,确定桩体允许变形条件下单桩分担的最大荷载: a:建筑物容许最大沉降量;m:小于a的沉降量。在Pm荷载时,建筑物的部分荷载传递给桩,而部分荷载由原有建筑

4、物基础下的地基土所承担。QaQuQQm树根桩QS曲线 根据树根桩的布桩形式和数量,可确定桩体分担总荷载量Qm: 变形量由两部分组成:桩间土和加固区下卧层的沉降量。 桩间土上作用的荷载为:Q总Qm,根据桩间土荷载计算其附加应力和加固区压缩量s1; 下卧层沉降量s2可由分层总和法计算。总荷载量Qm 单桩容许承载力: 树根桩一般按摩擦桩考虑 当桩尖进入硬土层且进行端部扩径时,可考虑桩端承载力: 桩身强度验算 (二)上海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计算法 (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计算法 (四)静力触探法 树根桩复合地基是由树根桩和改良后的桩间土共同构成,属刚性桩复合地基。 由于树根桩的刚度远比桩间土大,当桩土共同承

5、担基底应力时,会产生应力向树根桩集中的现象。 复合地基承载力无静荷载试验资料时,按下式确定:: 二、树根桩复合地基 三、网状结构树根桩的设计计算 4.钢筋与压顶梁的粘着长度 5.压顶梁计算 压顶梁要承受树根桩的拉力,压顶梁应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6.网状结构树根桩的土体整体稳定性验算 网状树根桩的布置与滑动方向成一定角度,可约束土的受拉变形。这个加固效果可认为是土体的粘聚力增大了一定量。 土坡的稳定性可按常规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 Lizzi方法:要求土坡的抗滑安全系数为1.0的滑动面所产生的总抗剪力Rg与树根桩的总抗剪力Rp之和不小于滑动面上总剪力的1.5倍。 (三)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网状树根桩的计算 外部稳定性可按常规方法计算,内部稳定性则可通过假定的滑块进行估算。土坡稳定性的计算方法一、施工设备 包括成孔设备和压力注浆设备。 成孔设备:工程地质钻机、人工洛阳铲等。二、施工工艺 1.定位和校正垂直度 2.成孔 3.吊放钢筋笼和下注浆管 4.填灌碎石 5.注浆 6.拔注浆管和振捣桩头 第三节 树根桩的施工 开始注浆时,就要对注浆管进行不定时的上下松动。注浆结束后要立即拔管,每拔1m必须补浆一次,直至拔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