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德育原理15秋在线作业(共21页)_第1页
东师德育原理15秋在线作业(共21页)_第2页
东师德育原理15秋在线作业(共21页)_第3页
东师德育原理15秋在线作业(共21页)_第4页
东师德育原理15秋在线作业(共2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德育原理15秋在线(zi xin)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csh)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包括(boku)本科的各校各科新学期复习资料,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道德决定论认为把道德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认为道德是社会发展、国家稳定的根本,进而极其重视德育地位,持有这种观点最为典型的要属A. 道家学派 B. 儒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满分:3 分 2. 德育目标管理不仅是指依据德育目标进行管理,还包括规划、确定各工作阶段的德育目标,把德育目标()。A. 具体化 B. 渗透化 C. 陶冶化 D. 全

2、面化 满分:3 分 3. 狭义的德育目标指一个国家或社会提出的总体德育目标,是所属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都应遵循和把握的A. 总要求 B. 总体原则 C. 总规律 D. 总规则 满分:3 分 4. 不属于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A. 自觉纪律教育 B. 道德教育 C. 宗教教育 D. 民主和法制教育 满分:3 分 5. 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认为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是一种教育艺术。这位教育家是 ( )。A. 苏霍姆林斯基 B. 凯兴斯太纳 C. 凯洛夫 D. 巴班斯基 满分:3 分 6. 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特点的年龄阶段是( )。A. 少年期 B.

3、 童年期 C. 幼儿期 D. 青年(qngnin)初期 满分(mn fn):3 分 7. 健全的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必要手段,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全面发展,转化(zhunhu)和教育学业不良、思想品德后进的个别学生的()。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前提条件 D. 基础条件 满分:3 分 8. 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 )。A. 德育个别问题 B. 德育一般问题 C. 德育规律 D. 德育原理 满分:3 分 9. 伴随人类教育的产生及以后逐渐的发展,教学、教化、教、教育、教养、训育、训导等一些教育的概念就相继出现,虽然它们各自的表述及内含各有不同,可却都含有A. 教育的文化意蕴

4、 B. 德育的文化意蕴 C. 教学的文化意蕴 D. 教养的文化意蕴 满分:3 分 10. 对德性教化的域限有代表性的看法主要有两重,其一是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其二是认为德育是A. 思想品质 B. 智慧品质 C. 一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各种品质 D. 政治品质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只有“天然之善”不行,还需具有社会之善,并且要把天然之善化为社会之善(即把天性化为德性)。基于此思考,我们发现人的德性之所以需要教化是因为A. 人的德性有善恶之分 B. 人有天然之善和社会之善 C. 人的社会德性不是天生的 D. 德性所包含的意义和规范

5、是需要习得的 满分:3 分 2. 现实当中有些学校对教学(jio xu)的德育地位和功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忽视教学的德育地位和功能,使教学的德育功能得不 到很好发挥(fhu),主要表现在()。A. 在研究部署德育工作上,重活动,轻教学 B. 德育(活动)过程(guchng)往往独立于教学之外 C. 只注重德育管理人员和班主任的作用,不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德育作用 D. 有些教师习惯于“经师”之道而缺少“人师”之功 满分:3 分 3. 教育能力是班主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具体表现哪几个方 面?()A. 较强的组织能力,组织班集体并善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B. 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

6、有熟练地向学生讲解的能力 C. 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 D. 一定的科研能力 满分:3 分 4. 要使德育能够更好地促进人思想品德的进步,并能更好地间接服务于社会,在选择确立德育目标时,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和考虑的依据有A. 社会依据 B. 生产发展的依据 C. 个体的兴趣和爱好 D. 人的依据 满分:3 分 5. 德育 目标对德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其具体表现在()。A. 对德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 B. 对所要培养的素质有质的规定性 C. 对德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 D. 对德育手段的质的规定性 满分:3 分 6.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课,一般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对中小学思想品德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

7、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A. 品德问题被知识性问题所淡化 B. 对内容的表述往往过于宏观、抽象 C. 忽视与生活的联系 D. 往往陷入逻辑性的分析和思考之中 满分:3 分 7. 班集体本身具有德育功能,但要使这些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具有实效性,需要有一系列必要的基础作保证。这样的基础主要包括的几个方面是()。A. 良好(lingho)的人际氛围 B. 正确(zhngqu)的舆论 C. 领导核心和骨干(ggn)富有影响力 D. 心向一致的努力态势 E. 健康的文化情趣 F. 活动的开展有序和谐 满分:3 分 8. 确立并增强德育改革意识.,除要不断分析研究当前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不断

8、提出的新要求,认识和把握育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坚持正确方向外。还要注意的方面是( )。A. 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B. 要调动发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 C. 要认识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D. 要坚持改革的价值 满分:3 分 9. 教育的人道性,在总体上说,是指包括( )等方面人道性的体现和要求。A. 教育制度 B. 教育目的 C. 教育过程 D. 就业管理 满分:3 分 10. 人们对德育进行概念性解说时的依循也多种多样,迄今为止,各种德育概念的解说也颇有歧义。综观各种德育概念,其歧义除各自的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上的倾向性等因素外,主要表现在对德育外延和内涵的不同表述上,主要包括哪几大类?A

9、. 基于不同内容取向的德育解说 B. 基于本质认识差异的德育解说 C. 基于双重体现的德育解说 D. 基于德育内涵的德育解说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有效的教育管理,并不只意味着制度规范的强化和完善,也需要相应的教育和激励相伴随。没有一定的教育和激励,管理就会成为一种僵化的约束和规范。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学生所注目的不仅是教师在教育场合,学校教育中的各方面表现,而且更注目教师在教育场合,学校教育之外的品德(pnd)和为人举止等。A. 错误 B. 正确(zhngqu) 满分(mn fn):2 分 3. 意义引领一个关于人在生命

10、价值、生活意义、理想事业、自由幸福、友谊爱情等方面“怎样才有意义,怎样才值得”的问题领域,这些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的“旨趣”所在,但是它并不是道德的一个重要领域。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德育地位的社会观指人们对于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及所处地位的观点和看法。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一般而言,知识的不断加深和丰富,会不断增强人的道德理性,丰富人的道德情感,使人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道德明智性。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价值要素系统、心理要素系统及行为要素系统相互间的组合有多种多样,内在的决定了人们在生活

11、中品行的表现千差万别,有其程度和水平的不同。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善于协作的精神需要通过集体教育才能培养和造就。集体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集体,也就没有个体的全面发展。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实践中,即要重视强化安排好德育过程,重视德育过程,又要防止单纯用德育过程代替德育效益的倾向。重过程轻效益不好,重效益轻过程也难达到目的。A. 错误 B. 正确(zhngqu) 满分(mn fn):2 分 9. 教育爱的人道性是指教育目的上对学生良好人性发展的追求及其制度化保证,并不包括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生命极其价值(jizh)的 重视。

12、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在德育活动中,德育的各种影响无不体现社会的要求。德育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反映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来训练人的行为,指导人的社会化,它总是按照社会的委托引导着人的社会化方向,以至最终使教育对象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建设和谐文明、繁荣昌盛的社会,不可忽视德性的作用,需要用德性的泉水来滋养。德性的源泉枯干,和谐文明、繁荣昌盛的社会难以变为现实。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应从实际生活中的人为人处事需要的德性、当有的德性上来理解“什么是德育”,“德育应是怎样的”,来确定德育的域限。A. 错

13、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知识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它不仅是认识自然、改造社会和社会进步的智力源 泉、精神力量,也是影响人心智能力和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人类古代,包括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教育,都有鲜明的德育性质或德育主义倾向。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中国传统教育关于师德修养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强调“内省”,“上职下问”、“见贤思齐”、“其身正,不合而行,其身不正,虽合而不从”等,对学生要“循循善诱”等。这些师德遗产,在今天失去它们固有的作用。A. 错误(cuw) B. 正确

14、(zhngqu) 满分(mn fn):2 分 16. 德育过程就是思 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人的最基本的德性就是依据正当的义务和规范要求而形成的,因此,具备这种德性的主体,在履行义务和规范时,就会获得内在自觉和意志上的保证。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品德内化是德育的目的,它是外在的社会价值因素与人内在心理相互结合的过程。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运用榜样示范要重在使学生理解并学习榜样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实质,而不是单纯模仿榜样的行为,不这样做难以把榜样的优良品德真正变为受教育者的内在品德,也容易导致受教育者对榜样

15、的学习产生形式主义的看法。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德育地位的教育观是指人们对于德育在社会领域中所起的作用及所处的地位的观点和看法。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德育原理15秋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 和 ( )。A. 情感品质 B. 意志品质 C. 道德品质 D. 行为(xngwi)品质 满分(mn fn):3 分 2. 充分发挥教师(jiosh)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

16、法是( )。A. 示范法 B. 讨论法 C. 陶冶法 D. 讲解法 满分:3 分 3. 德性是人之本性A. 全部 B. 之一 C. 前提 D. 最终体现 满分:3 分 4. 教育爱能在师生之间铺设或架起一座通道,使教育影响如涓涓溪流进入学生的心田。因此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 )。A. 就业机智 B. 教育艺术 C. 教育手段 D. 教育智慧 满分:3 分 5.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所说的教学一词,总是在指含有影响性的活动,而人们所说的教育一词,却不总是在指含有影响性的活动,而是常被用来指某种影响性的活动对人的( )所具有的意义或所应产生的效应。A. 意志和情感 B. 身心发展 C. 素质

17、结构 D. 知识水平 满分:3 分 6. “德”或“德性”的概念,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泛指人一切优异的A. 品质和特性 B. 思想和言行 C. 言论 D. 行为举止 满分:3 分 7. .通过对德育对象品德的测评,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德育各方面的情况,从而估价、判断、评定德育对象品德的优点和缺点,达到的水平、发展趋势和成因,德育及其管理等的效果、质量的水平,优点和缺点,矛盾和问题等。这指的是品德测评的()。A. 诊断作用 B. 强化(qinghu)作用 C. 调控(dio kn)作用 D. 教育(jioy)作用 满分:3 分 8. 广义的德育目标是指对德育活动既具有宏观指导、又有具体要求的目标领域

18、,具体表现为含有层次结构的A. 目标要求 B. 目标系列 C. 目标层次 D. 目标领域 满分:3 分 9. 品德作为学生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在其自身多方面活动和外在多方面影响中自我建构起来的。这种情况意味着学生作为品德生成的主体是教育所代替不了的,教育对他们的“内化”或“自我建构”活动更多的是A. 促进或引导 B. 启发 C. 强制 D. 灌输 满分:3 分 10. 德育是学校育人之本,最为根本的工作,而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德育作为育人之本,理应充分体现在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中,这应是看待和评价学校是否真正重视德育的 一个重要的()。A. 理论依据或标准 B. 基础 C. 前提 D. 参

19、照系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德育内容是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A. 价值和规范要求的蕴含性 B. 价值及规范因素的广泛性 C. 德育内容的寓它性 D. 思想性和知识性 满分:3 分 2. 德育工作的一般原则有()。A. 引导学生自主的原则 B. 施加教育影响的原则 C. 知行统一的原则 D. 严爱结合的原则 满分(mn fn):3 分 3. 品德评价法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A. 使学生从肯定(kndng)或否定的评价中看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 B. 能强化学生(xu sheng)的积极因素,矫正和克服消极因素 C. 增强学生

20、的是非观念和荣辱感 D. 使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满分:3 分 4. 教育对于人品德的成长,是通过自身的价值和规范约束来实现的,价值引导和规范约束,是德育实施的基本特征之一。之所以有这样的特点,其原因是A. 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 B.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C. 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需要 D. 是教育对象自身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 满分:3 分 5. 适应与超越,是社会继承与发展对德育所具有的必然要求与需要,因此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要坚持适应与超越的统一,应该作好的工作有A. 不能局限于在理论上抽象思考二者统一的合理性 B. 要探索二者统一在实践上的可行性 C. 在实践上要避免主次分明的绝对化思维

21、D. 在实践上要从现实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上来把握德育的连续性 满分:3 分 6. 学校德育若不主动借助于教学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或离开教学,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就难以获得充分实施和充分的开展,甚至有时会导致它的困难性 。这些困难性具体表现在()。A. 时间上的困难性 B. 离开了教学的学校德育,使自身陷入时间及其有限的空间 C. 教学中拥有的巨大教育力量得不到利用和发挥 D. 离开了教学的学校德育,其自身德育资源往往是比较单一的 满分:3 分 7. 教学在学校德育中不仅是因为它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显得重要,还因为它对德育具有重要的一些实际功能,这些 功 能 是()。A. 对人思想品德形成发

22、展的知识奠基功能 B. 对思想品德发展的引导功能 C. 对思想品德的陶冶功能 D. 行为训练功能 满分:3 分 8. 品德施教的方法,既具有一般方法所具有的特征(tzhng),也具有与一般方法所不同的特征,具体体现在()。A. 德育方法所要处理和解决(jiju)的是人的内在情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B. 在操作的方式上常常(chngchng)体现为内在情感的和思维性 C. 从对教育对象的作用特点来看,德育方法更带有交流、沟通和开导、引导的特点 D. 德育方法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质 满分:3 分 9. ( )构成了教育爱的丰富内容,同时也构成了教育爱的独特性。A. 对祖国的爱 B. 对事业的爱

23、C. 对人的爱 D. 对工作的爱 满分:3 分 10. 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运用这一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有()。A. 要注意体现和发挥该方法的教育功能 B. 进行品德评价要符合实际 C. 进行品德评价要坚持正确的标准和公正的态度 D. 进行品德评价要体现民主性 E. 进行品德评价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标准还要注意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随着社会伦理文化的发展,“德”或“德性”不再仅指人的优异的品质,在所指上有多种多样,除了指各种品质之外,还指称品质的不同类型。A. 错误 B. 正确

24、 满分:2 分 2. 事实证明,各种各样的“德育程序”或“德育操作阶段”的实践模式,除了显现自身的操作特点外,都不是经常有效的,即使是有影响的教育模式,也往往被实践证明不是最为有效的,他们所确立的操作程序总是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中显得僵化。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因为任何社会的教育目的,在其表述上总是把对人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作为其内容的主体。德育与教育目的这种密切联系,使德育在整体教育中,最能本质地反映整体教育的社会性质,反映整体教育的发展方向。A. 错误(cuw) B. 正确(zhngqu) 满分(mn fn):2 分 4. 贯彻知行统一原则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要善于对学生晓

25、知以理、导之以行。晓之以理,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把一定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付诸实践,并使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导之以行,就是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学在时间和地位上的优势,正是德育得以充分实施不可缺少的根本性条件。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德育意识主要是对直接关系到德育效果的各种因素(如德育决策、德育投入、德育模式等)具有直接影响或决定作用,其对德育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班集体作为重要的微型社会环境,是儿童与青少年成长重要场所,它在促进儿童和青少年

26、社会化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对他们 的个性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缺乏德育地位意识,德育就不能真正形成校内校外的紧密联系性;缺乏德育的整体意识就难以舍得在人、财、物等方面对德育进行大的投入。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完善发展德育学科是应当的,但不能离开学科的性质来努力。作为培养人的科学,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性质和特点。不能以自然科学的标准来看待评价德育这门学科。不能以自然科学作为发展完善德育学科的标准。A. 错误 B. 正确(zhngqu) 满分(mn fn):2 分 10. 非专门的德育课程即指以培养思想品德(pnd)为主要目标的学

27、科课程。它是专门为培养人的品德而设置,以往在小学把它称之为思想品德课,中学和高中称为思想政治课,大学中依然称为思想品德课或品德课。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教育者要通过说理、示范、陶冶等多种方法来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要坚持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思想行为,推动正确舆论的形成。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德育有时虽然在教学之外“有声有色”,可在教学中却显得微乎其微,作为德育途径的“基本”性没有体现出来,依然在单纯传 授知识的轨道上行使。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当代社会,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素质的和谐发展,构成了教育人道化的根本要求,

28、成为教育的一种目的性追求。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德育过程及其结果不仅受其内在要素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人际交往等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制约德育过程的各种内在要素的发展。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教育爱不仅能满足受教育者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得到别人真诚的同情、关怀等各种内在需要,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对教育者的尊敬、爱戴、感激和信任,向教育者打开心灵的窗户,同教育者保持人世间最真切、最纯洁、最友好的关系。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道德是为了人的道德。不应只注重道德本身。那种为了道德而道德的德育是应

29、该避免的。德育,应培养人学会用道德来指导人更好的生活,以一定的道德处理好人与各方面的关系,过一种不损害他人、利于他人的生活。这是学校德育应该确立(qul)的目标。A. 错误(cuw) B. 正确(zhngqu) 满分:2 分 17. “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的这一说法,内含着否定的前提,似乎教学原本是和德育无关的,没有联系的,没有德育的使命和功能。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学生的学法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都根据眼前现实的任务而即时采用的,有的是主动、适当的,有的是盲目的,甚至有的是没有主动性的。因此,施教的方法不仅有一个适合学生学法,重视学生学法的问题,还有调动学生学法,指导学生

30、学法的问题,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具体的德育过程目标的实现,往往会使整体德育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总体德育过程指为完成具体任务或解决具体问题而组织进行的德育活动。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封闭式德育的特点是:不能及时灵活地与外界现实的变化相联系,只是按照学校内部早已确定的内容、方式(或按照学校内部秩序稳定、工作顺利的需要)等来对学生进行教育。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德育原理15秋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sht),共 30 分。)V 1. 集体是促进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

31、的重要条件。一个班集体,当它的目标、纪律、舆论、风气等一旦(ydn)形成,就会对个体的言行产生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和()。A. 强制(qingzh)作用 B. 教育作用 C. 启发作用 D. 指导作用 满分:3 分 2. 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认为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是一种教育艺术。这位教育家是 ( )。A. 苏霍姆林斯基 B. 凯兴斯太纳 C. 凯洛夫 D. 巴班斯基 满分:3 分 3. 从表现形式来看,德育内容还可分为文本性的内容和A. 隐性内容 B. 非文本性的内容 C. 显性内容 D. 时事性内容 满分:3 分 4. 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的

32、关系。A. 启发与促进 B. 教育与发展 C. 指导与反思 D. 教育与被教育 满分:3 分 5. 在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把自我教育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 ),通过他们的“慎独”“内省”,不断巩固和发扬积极因素,抑制和消除消极因素。A. 内在需要 B. 外在需要 C. 外在要求 D. 任务 满分:3 分 6. 德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德育,对于需要它的主体(人和社会)所具有的A. 特点 B. 功能属性 C. 内涵 D. 性质 满分(mn fn):3 分 7. 疏通学生思想,首先要事实(shsh)求是地多方面分析学生,摸清障碍是什么,找出障碍的()。A

33、. 根源 B. 实质(shzh) C. 性质 D. 危害 满分:3 分 8. 教学教育性的必然性和教学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也说明:教学中的德育,更多的不是“渗透”问题,而是对教学中德育因素给予重视、利用和( )的问题。A. 挖掘 B. 启发 C. 选择 D. 提取 满分:3 分 9. 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德育活动指明发展方向的是 ( )。A. 德育目标 B. 德育内容 C. 德育方法 D. 德育效果 满分:3 分 10. 管理和教育中的激励首先要注意把握好的一个问题是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好物质激励和( )的关系。A. 思想激励 B. 精神激励 C. 机制激励 D. 全程激励 满分:3 分 二、

34、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德育是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教育史上也存在不同看法,代表性的派别有( )。A. 根本性的德育地位观 B. 智德论的德育地位观 C. 平等性的德育地位观 D. 差别性的德育地位观 满分:3 分 2. 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只有“天然之善”不行,还需具有社会之善,并且要把天然之善化为社会之善(即把天性化为德性)。基于此思考,我们发现人的德性之所以需要教化是因为A. 人的德性有善恶之分 B. 人有天然(tinrn)之善和社会之善 C. 人的社会德性(d xn)不是天生的 D. 德性所包含的意义和规范(gufn)是需要习得

35、的 满分:3 分 3. 德育施教的特点具体表现在A. 德育的实施要重在涵养培育 B. 德育的实施重在启发引导受教者的能动自主性 C. 德育的实施不是传授和说教重在指导引发理解、体验和感悟 D. 德育实施中教育者重在要当好与学生的共同活动者、体验感悟者和探讨者 满分:3 分 4. 中小学的德育要夯实学生做人的基础,本书编写者认为应予关注的内容有A.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体谅人的教育 B. 责任感的教育、创业进取教育 C. 康文明生活方式和心理品质教育 D. 遵守法纪的教育 满分:3 分 5. 学校德育的管理性强化,即运用必要的管理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序和有效性,具体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

36、A. 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管理 B. 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管理 C. 对教育对象的管理 D. 对德育目标的管理 满分:3 分 6. 德育原则在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各种各样关系和矛盾具有重 要作用,具体表现在()A. 对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B. 对德育工作的评价作用 C. 对德育工作的认知作用 D. 对德育工作的发展作用 满分:3 分 7. 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下列选项中能说清楚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关系的是( )。A. 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代替 B. 要注意增强二者的联系性 C. 要全面评价德育效果 D. 要注意根据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

37、律科学安排和组织德育过程 满分:3 分 8. 品德这个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包含的意蕴有哪些?( )A. 是对人为人处事方面各种品质的总称 B. 是体现人性善恶好坏的标志 C. 它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D. 它既具有潜在性又具有现实的表现性 满分:3 分 9. 品德评价法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A. 使学生从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中看到自身的长处(chng chu)与不足 B. 能强化学生(xu sheng)的积极因素,矫正和克服消极因素 C. 增强学生的是非(shfi)观念和荣辱感 D. 使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满分:3 分 10. 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方法的有效性,整体上应注意的问题有()。

38、A. 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以启发引导的思想作指导 B. 要注意研究和把握好制约方法有效性的因素 C. 要处理好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D. 要重视和发挥方法的整体效应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离不开一定的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德育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往往离不开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为依据,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制约、影响德育效果大小高低重要因素。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现在中小学校普遍没有教务、政教和总务等职能部门,这种体制 对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没有太大的影响。A. 错

39、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教育机智指教师的智慧,才能与思维的敏锐性、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它使教师善于选择最恰当的时机、运用巧妙的方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一般说来,对非正式团体不能轻易地否认或过多干涉。如果是不具有破坏性或危害性团体,就应在引导帮助上下功夫。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人或社会的最大缺失,莫过于责任感的缺失。因为责任感是人或社会发展的“内源性”力量。A. 错误(cuw) B. 正确(zhngqu) 满分(mn fn):2 分 6. 德育的功能,不在于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而且也在努力体现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由此,使个人自强自立、人性善的品德等日益体现在德育目标之中。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