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64、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64、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64、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64、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检验环境的清洁和常规日常清洁和地面:清扫地面2.200PPMCLO2 擦拭地面3.紫外灯照射杀菌净化台台面:1.清除污染物及不要的物品2.200PPMCLO2 擦拭台面3.紫外灯照射杀菌作业台:1.清除不要的物品2.200PPMCLO2 擦拭台面3.紫外灯照射杀菌1.2 每周清洁和净化台内外侧 6 个面(上、下、左、右、前、后表面):1.2.3.200PPM 二氧化氯擦拭(内外侧分开擦)5%过氧乙酸熏蒸紫外灯照射杀菌净化台外侧上方表面:1.2.3.4.200PPM 二氧化氯擦拭75%喷洒5%过氧乙酸熏蒸紫外灯照射杀菌紫外灯:用经日光灯:用经培养箱:喷洒后的擦试纸擦拭紫外灯和日光灯表面喷洒后的擦

2、试纸擦拭紫外灯和日光灯表面1.200PPM 二氧化氯擦拭2.75%喷洒紫外灯照射杀菌一年一次将培养箱拆开擦拭水池:1.刷子刷洗2.75%真空泵:喷洒文件名称微生物检验指导书版本B/3文件层次三层文件文件NFS/03-DJ(Q)-SOP-64分发号02制定审核复核批准归属部门品保科试行日期批准日期20170724日期20170724刷子刷洗定期清洁和检查超净工作台初效滤网:拆卸后清洁(次/3 个月)定期更换(次/月)微检室高效滤网:尘埃粒子检测(次/每周)拆卸后检查是否破损(次/6 个月)定期更换(次/一年)紫外灯:紫外灯照度检测(次/每月)定期更换(次/3 个月)注意事项:1.如果需要拆卸初效

3、滤网时,必须首先关闭风机,避免污染高效滤网2.日常检测工作结束和清洁工作完成后,净化台风机照常运转无需关闭,保持每天 24 小时运转状态。开启净化台和检验室紫外灯后,作业3.如果净化台放置有培养基,不要开启净化台紫外灯。离开检验室。检测前准备工作关闭检验室紫外灯和净化台紫外灯。注意:如果日晚上因净化台内放置有培养基,而没有开启净化台紫外灯,则在第二天上班时开启净化台内紫外灯,开启时间至少 30 分钟。注意:关闭紫外灯后,30 分钟内作业2.2 样品、器具等移动入检验室不要进入检验室,防止臭氧对造成。1 首先样品周转筐,小推车整体经过 75%喷洒样品经过 200ppm 二氧化氯浸泡然后把小推车推

4、入检验室其他需要进入检验室的物品,使用进入检验室后,放置在样品周转筐内放置在小推车上周转筐(样品周转筐)移动2.31 手部用洗手液干净和 75%,至肘部以上2 进入检验室后,更换净化鞋,穿着净化服(戴)检测微生物时不允许带首饰,头发必须全部盘在净化服内样品、器具等移动入净化台2.4 样品、器具等移动入净化台样品(产品、空瓶等)、器具(包括培养皿、培养基、移液枪、剪刀、滤膜、记号笔等)等必须用 75%整体喷洒充分后,才可从净化台外移动入净化台内2.5手部进入净化台1 手部必须用 75%喷洒至肘部以上后,才可进入净化台内严禁进入净化台内2 除了手部以外作业的2.6 检验室门保持常关闭状态微检室三扇

5、门不能同时打开混释法检测注意事项取样:以无菌操作称取样品 25g 溶于 225ml 灭菌生理盐水中振荡,制成 1:10 的均匀稀释液。另取 1 支 1ml 移液管吸取 1ml1:10 的稀释液注入 9ml 灭菌生理盐水中振荡,制成 1:100的均匀稀释液。取 2 支 1ml 移液管分别吸取 1ml 1:10,1:100 的稀释液分别注入不同的灭菌培养皿中,每个稀释度总菌两个,3.2 样品注入培养皿两个,大肠菌群两个左手持培养皿,呈半开状,注入样品后立即关盖。注入过程移液管严禁碰触培养皿内外侧或其他导致污染的地方培养基注入培养皿灭菌后的培养基置于 461的水浴锅或烘箱中,待培养基的温度降至 46

6、1方可使用2.打开锥形瓶:使用灯对锥形瓶口部进行火焰灭菌3.左手持培养皿,呈半开状,注入培养基后立即关盖。注入过程锥形瓶口严禁碰触培养皿外侧或其他导致污染的地方混释过程培养皿最多 6 个一组按住培养皿,缓慢混匀(顺时针 3 圈,逆时针 3 圈),保证样品与培养基混合均匀,注意3.5 凝固过程培养基摇到培养皿盖子上。凝固时间:大约 1 小时4.滤膜法检测过滤装置灭菌:滤杯报纸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灭菌后放入无菌室待用放置滤杯:从灭菌框内取出滤杯底座,稳固安装在三联坐上,保证安装紧密取出及安装过程严禁手部接触滤杯底部和内壁。镊取滤膜:镊子的灭菌:火焰灭菌滤膜取出:使用火焰灭菌后镊子把滤膜从包装袋取出

7、,严禁手部接触滤膜样品过滤:样品开盖时,手指拿住瓶盖,从瓶子右边打开拿走盖子,严禁手从开盖后的瓶口正上方经过。2.样品的口部火焰灭菌:打开瓶盖后,使用灯对支撑环以上口部四周部分进行火焰灭菌3.将样品倒入滤杯内。倾注过程中,严禁瓶口接触滤杯,瓶体保持在滤杯口部侧部,注意瓶体不要在滤杯口部正上方,样品倒入滤杯不要太满,避免样品溢出滤杯外,污染台面。4.5 放置滤膜:1.镊子的灭菌:镊子放置于灯火焰上火焰灭菌2.使用火焰灭菌后的镊子夹取滤膜在已凝固的培养基上,注意:滤膜要紧贴培养基,避免滤膜与培养基之间出现气泡。国标法检测取样:1 样品开盖时,手指拿住瓶盖,从瓶子右边打开拿走盖子,严禁手从开盖后的瓶

8、口正上方经过。2 样品的口部火焰灭菌:打开瓶盖后,使用灯对支撑环以上口部四周部分进行火焰灭菌3 用移液枪移取 1ml 样品样品注入培养皿1 左手持培养皿,呈半开状,注入样品后立即关盖。注入过程移液枪头严禁碰触培养皿内外侧或其他导致污染的地方培养基注入培养皿1 灭菌后的培养基置于 461的水浴锅或烘箱中,待培养基的温度降至 461方可使用2 打开锥形瓶:使用灯对锥形瓶口部进行火焰灭菌左手持培养皿,呈半开状,注入培养基后立即关盖。注入过程锥形瓶口严禁碰触培养皿外侧或其他导致污染的地方培养皿从下到上倾注,注入过程培养皿呈水平状,避免样品倒出培养皿5.4 混释过程1 培养皿最多 6 个一组2 按住培养皿,缓慢混匀(顺时针 3 圈,逆时针 3 圈),保证样品与培养基混合均匀,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