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廢棄物輸入輸出及再利用之管理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棄物管理處黃 拯 中廢棄物輸入輸出及再利用之管理 (22)廢棄物清理法規(01)補充資料廢棄物輸入輸出及再利用之管理目 錄第一章 事業廢棄物輸入輸出管理第二章 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 (參、違法清除處理及再利用之 認定不上課也不考試)第三章 資源回收再利用法概要 (不上課也不考試)廢棄物清理法規目 錄 1 廢棄物清理法(第38條、第39條)19 廢棄物輸入輸出過境轉口管理辦法22 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23 醫療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24 農業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25 營建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26 科學工業園區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
2、法27 菸酒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28 交通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29 教育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48 公告 : 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種類廢棄物輸入輸出管理違法輸出造成傷亡案例象牙海岸有毒廢棄物非法傾倒事件2006年8月19-20日,一艘巴拿馬籍輪船自歐洲運來廢油泥約400噸,在象牙海岸三處不同地點卸下後棄置在16處場址,該等廢油泥含有硫,貯存於容器中時,因與空氣隔絕而產生硫化氫(H2S)有毒氣體,於棄置後即飄散四周。 一萬餘人就醫,70人住院,有10人死亡。牽涉者包括荷蘭業者、船東、船員、當地業者等,荷蘭業者稱象國的接受者未妥善處理該批廢棄物。此事件造成象國環境部長和交通部長下
3、台。巴塞爾公約1980年代初期,聯合國為管制有害廢棄物之跨境運送行為,開始討論相關之管理機制與管制對象1989年3月由105個國家及歐盟(EC)共同簽署巴塞爾公約,至2009年4月止,共有174個國家及歐盟簽署巴塞爾公約目的減少有害廢棄物之產生,並避免跨國運送時造成環境污染提倡就地處理有害廢棄物,以減少跨國運送妥善管理有害廢棄物之跨國運送,防止非法運送提昇有害廢棄物處理技術,促進無害環境管理之國際共識管制對象 巴塞爾公約對於有害廢棄物的管制有三部份:應嚴加管制的有害廢棄物:共45類管制項目,包括特定廢棄物種類(如醫療廢棄物),或含特定成分之廢棄物(如含汞、砷、鉛)家庭廢棄物及其焚化後之灰燼:其
4、中亦包括有害之廢棄物,如含汞乾電池、環境衛生用藥等有害特性認定準則:共14類,係參照聯合國發佈的有害性等級分類表以上詳如附錄一(P.4649 ,擬從事廢棄物輸入輸出業務者自行參考)管制對象(續)管制的法則執行力生效以來,由於對有害廢棄物的定義和範圍尚不明確,公約技術工作組便著手修訂公約中的有害廢棄物列管品目 清單:此清單所列之廢棄物,屬有害廢棄物,公約列入管制,共59項清單:此清單所列之廢棄物,除非具有公約附件三所列之有害特性,否則不屬公約管制範疇,共53項(個案認定)以上詳如附錄二(P.5054 ,擬從事廢棄物輸入輸出業務者自行參考)我國廢棄物輸入輸出管理政策我國一向依循國內法令並參酌巴塞爾
5、公約之精神及規定,管理廢棄物輸出入行為,目前管制範圍包括有害事業廢棄物、一般事業廢棄物及有害性之一般廢棄物對於輸出,考慮國內缺乏足夠處理技術及設施,雖不鼓勵但尚未禁止,只要對方國家主管機關同意、國外處理機構有足夠處理或再利用能力、且有妥善污染防治措施,現階段可申請輸出處理,惟不得以掩埋或固化之方式處理對於輸入,除一般事業廢棄物及部分經評估可妥善回收再利用之有害事業廢棄物可申請輸入外,其餘均屬禁止輸入範圍中央法規標準法(8)法規條文應分條書寫,冠以第某條字樣,並得分為項、款、目。條:冠以第某條項:不冠數字款:冠以一、二、三等數字目:冠以 (一) 、 (二) 、 (三) 等數字 目再細分者,冠以、
6、等數字,並稱為第某目之、 、例如:廢棄物清理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一目是有害事業廢棄物的定義、第二十七條第九款是飼養禽、畜有礙附近環境衛生等 廢棄物分類一般廢棄物:由家戶或其他非事業所產生之垃圾、糞尿、動物屍體等,足以污染環境衛生之固體或液體廢棄物。其中亦包括有害之廢棄物,如含汞乾電池、廢鉛酸蓄電池(汽機車上之電瓶)、環境衛生用藥事業廢棄物:有害事業廢棄物:由事業所產生具有毒性、危險性,其濃度或數量足以影響人體健康或污染環境之廢棄物。一般事業廢棄物:由事業所產生有害事業廢棄物以外之廢棄物。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事業母法明列:農工礦廠(場)、營造業、
7、醫療機構、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事業廢棄物共同清除處理機構、學校或機關團體之實驗室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業。 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百貨公司、旅館業、零售式量販業、超級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餐館業、連鎖速食店、長期照護機構、養護機構、電信業、電力供應業、自來水廠、工業區、加工出口區及科學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 斃死畜禽運送業、事業廢棄物運輸業、清除處理廢(污)水應受廢棄物清理法規範之事業、加油站等35類。96年7月17日環署廢字第0960052929號修正公告 權責機關中央主管機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地方主管機關: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一個事業設立、營運所依
8、據法令之訂定與管理機關內政部(營造業)、經濟部(工業、商業)財政部(菸酒事業)、交通部(交通事業)、 教育部(學校或機關團體之實驗室) 國科會(科學園區)、衛生署(醫療院所) 農委會(農業、畜牧) 環保署(清除處理機構、環境檢測業)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電信業、傳播媒體)廢棄物清理法 第三十八條 事業廢棄物之輸入、輸出、過境、轉口,應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核發許可文件,始得為之;其屬有害事業廢棄物者,並應先經中央主管機關之同意。但事業廢棄物經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告屬產業用料需求者,不在此限。 前項事業廢棄物之輸入、輸出、過境、轉口之申請資格、文件、審查、許可、許可期限、廢
9、止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事業廢棄物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禁止輸入;其種類,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告之: 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生活環境之事實。 於國內無適當處理技術及設備。 直接固化處理、掩埋、焚化或海拋。 於國內無法妥善清理。 對國內廢棄物處理有妨礙。 屬國際公約列管之一般廢棄物之輸入、輸出、過境、轉口,準用前三項規定辦理。 廢棄物輸入輸出管理一般事業廢棄物有害事業廢棄物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種類(毋需申請輸出輸入許可文件)屬國際公約列管的一般廢棄物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許可文件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種類97年3月5日環署廢字第0970016070號
10、公告修正 主旨:公告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種類。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三十八條第一項。 公告事項: 一、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種類為: (一)廢木材。 (二)熱塑型廢塑膠。但不含屬醫療廢棄物之熱塑型廢塑膠。 (三)廢紙。 (四)廢鋼(含不銹鋼)。 (五)廢單一金屬(銅、鋅、鐵、鋁、錫、鈦、銀、鎂、鍺、 鎳、鎢),應符合下列要件: 1、不含汞成分。 2、具金屬性質(如金屬、合金或電鍍金屬)。 3、不包含粉末、污泥、灰渣或有害廢液。 4、主要金屬成分大於(含)百分之四十。 (六)廢銅碎片:應符合下列要件: 1、來源為裸銅線製程產生之銅碎片。 2、具金屬性質。 3、不含油脂。 4、銅含量大於(
11、含)百分之四十。 (七)廢鋅渣:應符合下列要件: 1、來源為電鍍板表面及底部、壓鑄、熱浸電鍍板等製程 產生之鋅浮渣及鋅撇渣。 2、鋅含量大於(含)百分之四十。 3、有害物質需低於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附表三溶出 毒性事業廢棄物毒性溶出程序(TCLP)溶出標準者。 (八)廢鐵渣,應符合下列要件: 1、來源為煉銅製程產生之鐵渣(富含氧化鐵)。 2、於輸入時,僅得由水泥製造業輸入、使用。 3、有害物質需低於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附表四溶出 毒性事業廢棄物毒性溶出程序(TCLP)溶出標準者。 (九)廢鎂渣:應符合下列要件: 1、來源為鑄造及使用機器等製程產生之鎂浮渣或鎂沉渣。 2、鎂含量大於(含)百分
12、之四十。 3、有害物質需低於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附表三溶出 毒性事業廢棄物毒性溶出程序(TCLP)溶出標準者。 (十)廢觸媒:應符合下列要件: 1、用於石油化工原料製造及石油煉製等相關產業之製程或 用於機動車輛之觸媒轉化器。 2、含貴重金屬(金、銀、鉑、鈀、銥、銠、鋨、釕)、過 渡金屬(釩、鈷、鎳、銅、鋅、鉬)或沸石觸媒。 3、非屬重油加氫脫硫製程廢觸媒。 (十一)廢橡膠:不含廢輪胎及其處理後粒徑大於四公釐之膠 片。 (十二)玻璃纖維布之切邊料及下腳料。但不含其碎屑及粉屑。 (十三)鋁銅混合廢料:指汽機車水箱、家電散熱器。 (十四)廢矽晶(塊、柱、圓、片或坩堝料),應符合下列要件: 1、積體
13、電路製造業或其他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產生。 2、矽含量大於(含)百分之九十。 3、有害物質需低於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附表四溶出 毒性事業廢棄物毒性溶出程序(TCLP)溶出標準者。 (十五)玉蜀黍、稻米、小麥或其他穀類之糠、麩皮及殘渣。 (十六)豆莢植物、澱粉製品之殘渣及類似殘渣。 (十七)甜菜渣、豆渣餅(大豆餅)。 (十八)提煉黃豆油及花生油所產生之其他固體殘渣(含油渣餅)。 (十九)棉子、亞麻仁(亞麻子)、向日葵子、油菜子、椰子及乾 椰子肉、棕櫚類核果及子仁、玉蜀黍(玉米)胚芽等之油 渣餅及固體殘渣物。二、事業廢棄物之清除、處理無涉輸入、輸出者,非 屬本公告之產業用料範疇。廢棄物輸入輸出過
14、境轉口管理辦法97年9月5日修正發布共分總則、輸入、輸出、過境及轉口、附則等五章,共39條條文第一章總則第二條 本辦法專用名詞定義如下: 一、輸入:將其他國家之廢棄物運至我國之行為,但 不包括轉口。 二、輸出:將我國之廢棄物報關或通關出口至其他國 家之行為。 三、過境:其他國家之廢棄物以運輸工具載運至第三 國,途經我國通商口岸(以下簡稱口岸)時貨品 不起岸,由原運輸工具載運離境之行為。 四、轉口:其他國家之廢棄物以運輸工具載運至第三 國,途經我國口岸時貨品需起岸,並於原口岸轉 換運輸工具載運離境之行為。 五、有害廢棄物:指有害事業廢棄物、巴塞爾公 約列管之有害性一般廢棄物及經其他輸出國、 接受
15、國或過境國之國內立法認定為有害之廢棄物。 第三條 保稅倉庫、保稅工廠、物流中心、加工出 口區、科學工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區及自由港 區區內事業輸入、輸出廢棄物,應依第一項規 定辦理。但與國內課稅區、保稅區間之廢棄物 運輸,非屬輸入、輸出行為,不適用本辦法。 事業、非事業及家戶產生之一般生 活垃圾及其焚化灰渣,禁止輸入及輸出。 清除處理機構種類廢棄物清除機構:接受委託清除廢棄物至境外或該委託者指定之廢棄物處理場(廠)處理之機構。(僅有運送車輛,分甲、乙、丙級)廢棄物處理機構:接受委託處理廢棄物之機構。 (僅有廢棄物處理設施,分甲、乙級)廢棄物清理機構:接受委託清除並處理或處理廢棄物之機構。(有運送
16、車輛及廢棄物處理設施,分甲、乙級)甲級:有害事業廢棄物、一般事業廢棄物、一般廢棄物乙級、丙級:一般事業廢棄物、一般廢棄物第二章輸入(考慮處理能力、再利用能力) 第四條有害廢棄物之輸入,應由甲級公民營廢 棄物處理、清理機構或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認可具再利用資格及能力之事業向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經核轉中央主 管機關同意後,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核發許可文件,始得於輸出國裝船、輸入。 前項之申請,申請者應檢具下列書件: 一、貨品進口同意書申請書。 二、輸出國主管機關出具同意該有害廢棄 物輸出之文件或輸出不予管制之證明 文件。(第5條無此規定) 三、甲級公民營廢棄物處理、清理機構
17、許可證或經中 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可具再利用資格及能力之 證明文件及該事業之工廠登記證。 四、廢棄物來源及性質說明。 五、經輸出國政府認可之環境檢驗測定機構出具一年 內之廢棄物檢測報告,包括: (一)主要成分分析檢測報告。 (二)有害成分之分析檢測報告或毒性物質溶出量 檢測報告。 六、廢棄物預定分批啟運、輸入日期與數量、國內運 送路線、貯存處理場所及處理方式說明。 七、國內運送過程緊急應變措施及污染防治措施。 八、因故須退運出口或需代為處理時,其運輸與處理 所需經費之財務保證或責任保險證明。 九、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文件。 第五條 一般事業廢棄物之輸入,應由公民營廢棄物處理、 清理機構或經中央
18、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可具再利用資 格及能力之事業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 經核發許可文件後,始得輸入。(無於輸出國裝船規定) 前項一般事業廢棄物為船舶本身或港口貨物裝卸 作業所產生者,其輸入不適用本辦法。(無須申請輸入許可) 第一項之申請,申請者應檢具下列書件: 一、貨品進口同意書申請書。 二、公民營廢棄物處理、清理機構許可證或經中央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可具備再利用資格及能力之證 明文件及該事業之工廠登記證。 三、經輸出國政府認可之環境檢驗測定機構出具三年 內之廢棄物主要成分分析檢測報告。但必要時主 管機關得要求出具一年內之有害成分分析檢測報 告或毒性物質溶出量檢測報告。 四、前條第二項
19、第四款、第六款至第九款之書件。 第六條 申請輸入廢棄物,其申請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主管機關不得核發輸入許可文件: 一、曾輸入廢棄物,於回收、清除、處理過程中,發 生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生活環境事實。 二、五年內曾遭查獲違法輸入一般事業廢棄物五次、 有害混合五金廢料三次或其他有害廢棄物一次。 三、二年內輸入許可文件曾遭撤銷。 四、曾轉借輸入許可文件予他人使用。 五、未經主管機關同意,逕將輸入之廢棄物轉讓予他 人。(第14條無此規定) 六、曾輸入廢棄物,有應退運出口而未辦理退運。 七、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 第八條 經許可輸入之廢棄物抵達本國口岸後,輸入者應於提貨三日前,以書面載明或網路申報方式向
20、貯存、處理設施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報輸入口岸、到岸日期、預定提貨日期、運輸方式、廢棄物名稱、數量及貯存、處理場所等事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接獲申報輸入廢棄物時,應即進行相關管制作業。 第九條 經許可輸入之廢棄物,其在本國境內 之運送,輸入者應以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一項 第二款規定之網路傳輸方式申報廢棄物輸入 情形。 輸入之廢棄物處理完畢後,輸入者應通 知貯存、處理設施所在地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及副知中央主管機關,並依原 輸出國規定方式通知該國主管機關。 第十條 未依本辦法規定申請許可,擅自輸入有害廢棄物或一般事業廢棄物,或經許可輸入且已運達我國口岸之廢棄物因故不得進口或未
21、經提領,其收貨人、貨品持有人或運送人,應於接獲通知日起三十日內,將該批廢棄物退運出口。 前項之廢棄物,其尚未通關放行者由海關通知限期退運。其已通關放行者由該廢棄物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限期退運。 第三章 輸出(考慮輸出者之合法身分)第十一條 有害廢棄物之輸出,應由產生該廢棄物之事業、甲級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執行機關或回收、處理業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經核轉中央主管機關同意後,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發許可文件,始得辦理報關、輸出。前項之申請,申請者應檢具下列書件:一、貨品出口同意書申請書。二、接受國主管機關出具同意該有害廢棄物輸入之文件或 輸入不予管制之證明文件
22、。 三、接受國政府認可處理機構之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證明 文件及廢棄物處理或污染防治相關許可文件。四、申請輸出者之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證明文件、工廠登 記證、醫療機構開業執照、甲級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 理機構許可證或回收、處理業登記證。 五、廢棄物來源及性質說明。 六、委託清除處理之事業出具之廢棄物退運收回保證書。 七、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環境檢驗測定機構出具一年內之廢棄 物檢測報告,包括: (一)主要成分分析檢測報告。 (二)有害成分之分析檢測報告或毒性物質溶出量檢測報告。 八、由本國至接受國之運輸過程及接受國處理機構清理方式說明 書。九、因故須復運進口時之運送契約及復運進口計畫。十、因故須復運進
23、口時,其處理與運輸所需經費之財務保證或責 任保險證明。 十一、運輸過程、復運進口過程之緊急應變措施及污染防治措施。 十二、申請輸出者與接受國處理機構訂定之同意處理該廢棄物之 契約文件。 十三、五年內之申請者派員親赴接受國處理廠(場)實地勘查處理 能力與營運情形之報告書,並切結保證報告內容屬實。 十四、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文件。 第十二條 一般事業廢棄物之輸出,應由產生該事業廢棄物之事業或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經核發許可文件後,始得辦理報關、輸出。 前項之申請,申請者應檢具下列書件: 一、貨品出口同意書申請書。 二、接受國政府同意該一般事業廢棄物輸入之同意文件或
24、輸 入不予管制之證明文件。 三、申請輸出者之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證明文件、工廠登記 證、醫療機構開業執照或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許 可證。 四、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環境檢驗測定機構出具三年內之 廢棄物主要成分分析檢測報告。但必要時主管機關得要 求出具一年內之有害成分分析檢測報告或毒性物質溶出 量檢測報告。 五、前條第二項第三款、第五款、第六款、第八款至第十二 款及第十四款之書件。第十三條 前二條之申請案以申請輸出至單一 接受國及其單一處理機構為限,如同時申請 二個以上接受國或處理機構者,應分別提出 申請。 廢棄物輸出許可申請案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屬首次申請: 一、未曾取得輸出許可文件。 二、曾
25、取得輸出許可文件,但當次申請輸出 之廢棄物種類或接受國處理機構為首次 提出。 屬首次輸出申請案件,許可輸出數量最 多為三百公噸。第十四條 申請輸出廢棄物,其申請者具有下列情形之 一者,主管機關不得核發輸出許可文件: 一、曾輸出廢棄物未經妥善處理,經接受國政府通 知。 二、五年內曾遭查獲違法輸出一般事業廢棄物五次、 有害混合五金廢料三次或其他有害廢棄物一次。 三、二年內輸出許可文件曾遭撤銷。 四、曾轉借輸出許可文件予他人使用。 五、曾輸出廢棄物,有應復運進口而未辦理復運。 六、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 第十五條 依本辦法核發之輸出或轉運許可文件,應記載 下列事項: 一、許可文件字號。 二、廢棄物名稱
26、及代碼。 三、輸出者名稱及地址。 四、負責人姓名及地址。 五、接受國及處理機構。 六、許可輸出或轉運數量。 七、許可文件核發日期及有效期間。 八、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事項。 前項第三款或第四款變更時,應自事實發生之日 起三十日內申請變更登記。其餘應記載事項有變更時, 應依本辦法規定重新申請核發輸出許可文件。 第一項輸出許可文件之許可期限為一年。第十六條 經許可輸出之廢棄物,其在本國境內與境外 之運送,輸出者與接受國處理機構應以本法第三十一條 第一項第二款規定之網路傳輸方式申報廢棄物輸出、 收受及處理情形。 接受國處理機構因故無法依前項規定申報者,有關 本國境外之運送,輸出者應於貨品裝船前填具
27、一式七聯 之遞送聯單,並於裝船後二十四小時內經船務公司簽收 後,將第一聯送交輸出者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備查;第二聯送交中央主管機關備查;第三聯由輸 出者保存;於運抵接受國並經處理機構簽收後十日內將 第四聯寄回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備查;第五聯寄 回中央主管機關備查;第六聯由輸出者保存;第七聯由 處理機構於廢棄物處理完畢後填妥送回輸出者,由輸出 者送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備查並副知中央主管機 關。 接受委託輸出者,應將前項遞送聯單第三聯影本於 廢棄物輸出後送交委託事業及委託事業所在地主管機關。 第十七條 依本辦法許可輸出之廢棄物遭接受國 拒絕時,原輸出者應於接獲接受國政府或本國
28、主管機關通知日起七日內,陳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並副知中央主管機關,依原申請書所 附復運進口計畫辦理復運進口,相關機關不得 拒絕。 但原輸出者如取得有能力妥善處理該等廢棄物之 第三國同意接受處理文件,得向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申請核發許可文件後,轉運至該第三國 處理,並應於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定期 限內,完成轉運作業;其屬有害廢棄物者,應先 經中央主管機關同意 前項之申請轉運,申請者應填具申請書,並檢附下列書件: 一、原接受國政府通知拒絕該批廢棄物之文件。 二、主管機關核發之原輸出許可文件及原報關輸出之 出口報單證明聯。 三、第三國主管機關出具同意輸入之文件或輸入不予 管制之證
29、明文件及該國政府認可之處理機構同意 處理該廢棄物之書面同意文件。 四、本國原輸出之廢棄物及清理責任歸屬我方之受該 批輸出廢棄物污染之相關污染物性質說明及成份 分析檢測報告。 五、第三國處理機構之處理方式說明書。 六、轉運過程之包裝、運輸及處理方式說明書。 七、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文件。 第一項復運進口或轉運之期限,不得超過九十日。第十八條 未依本辦法許可輸出之廢棄物遭接受國拒絕時,除由相關機關依法處罰外,原輸出者並應於接獲接受國政府或本國主管機關通知日起七日內,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復運進口,並於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後之核定期限內,完成復運進口作業,相關機關不得拒絕;其屬有害廢
30、棄物者,應先經中央主管機關同意。 前項之申請復運進口,申請者應檢具下列書件: 一、貨品進口同意書申請書。 二、原接受國政府通知拒絕該批廢棄物之文件。 三、原報關輸出之出口報單證明聯影本。 四、復運進口計畫,其內容應包含復運運輸方式、 預定復運日期、復運進口口岸及復運進口後 之貯存、清除、處理方式說明。 五、本國原輸出廢棄物來源及性質說明。 六、本國原輸出廢棄物及清理責任歸屬我方之受 該批輸出廢棄物污染之相關污染物性質說明 及成份分析檢測報告。 七、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文件。 第一項復運進口之核定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第五章 附則第二十四條 依本辦法許可輸入或輸出之廢棄物, 於事業或輸入、輸出者
31、之貯存場所與港口或 貨櫃場間之運送方式,由輸入者或輸出者依 下列方式為之: 一、以自有車輛運送。 二、租用合法運輸業車輛運送。 三、委託公民營廢棄物清除機構運送。 採前項第二款方式辦理者,除應於申 請時檢附該合法運輸業者之相關證照影本及 敘明可能使用之車輛牌照號碼外,並應 於運送廢棄物時派員監控管理。第二十七條 依本辦法應檢具相關申請書件者,其內容資料缺漏或錯誤之書件達二分之一以上者,主管機關得逕予駁回。未達二分之一以上者,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補正。屆期未補正或同一補正項目經二次補正仍缺漏或錯誤者,主管機關得逕予駁回。 前項之補正期限不得逾三十日,情形特殊者,申請者得函請展延補正期限最多三十日。
32、第二十九條 依本辦法申請並經許可者,其進行廢棄物輸入輸出相關作業時,應依審查通過之申請書件及許可文件內容辦理,不得為未經許可之事項。 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於取得輸出許可文件後,就該許可輸出之廢棄物種類有新增加之委託事業者,得於原許可輸出數量之百分之三十範圍內,檢附清除處理契約文件與事業出具之退運收回保證書,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納入原核發許可文件之輸出額度內辦理輸出,經許可後始得為之。第三十條 主管機關查獲已核發之輸入、輸出、復運進口或轉運許可文件係以虛偽文件申請取得者,應撤銷該許可文件。 前項之虛偽文件,係指申請前項許可文件時所需之各項書件、必要之公證或認證文件或章戳,及與國外文
33、件原意背離之中文翻譯。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得廢止原核發之輸入或輸出許可文件: 一、轉借許可文件予他人使用。 二、輸入或輸出之貨品與許可文件登載內容不符。 三、未依申請書件內容辦理廢棄物之輸入或輸出 作業、貯存或處理,致污染環境。 四、遭停工、停業之處分。 五、清除、處理或清理機構經撤銷或廢止許可證。 六、因接受國或輸出國之法令變更,致原同意輸 入、輸出之事業或廢棄物種類變更為禁止輸 入、輸出。 七、其他經主管機關規定。第三十二條 依本辦法規定申請輸出、輸入許可文件之廢棄物,於報關時若有疑義,由核發許可文件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認定之。 未依本辦法申請輸出、輸入許可文件,致
34、有報關貨品是否屬廢棄物範疇疑義時,由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第三十五條 與我國依據巴塞爾公約簽有雙邊、多邊或區域協定之國家,雙方廢棄物之輸入輸出,應優先依雙邊、多邊或區域協定辦理,協定未規範者,依本辦法規定辦理。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 廢棄物清理法 第三十九條事業廢棄物之再利用,應依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規定辦理,不 受第二十八條、第四十一條之限制。 前項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種類、 數量、許可、許可期限、廢止、紀錄 、申報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管理辦法, 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商中央主 管機關、再利用用途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定之。再利用管理辦法經濟部發布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農委會發布農業事業廢棄
35、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衛生署發布醫療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內政部發布營建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國科會發布科學工業園區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財政部發布菸酒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教育部發布教育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 交通部發布交通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註: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尚未訂定再利用管理辦法,但有行文暫時沿用交通部之規定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 第一條本辦法依廢棄物清理法(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九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之事業係指本法第二條第四項 以經濟部(以下簡稱本部)為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之事業。 本辦法所稱再利用係指事業將其事業廢棄 物自行或送往再利用機構做為原料
36、、材料、燃 料、工程填料、土地改良、新生地、填土(地 )或經本部認定之用途行為。 前項再利用機構以經政府機關登記有案或 依法律規定免辦理登記之工商廠(場)為限。 本管理辦法所規定之再利用運作模式,可包含廠內再利用、公告再利用及許可再利用等3種。 第三條 一、廠內再利用:(原則上要得到許可, 但有例外)(一)公告對象:屬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一項公告之事業, 於其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經直轄市、 縣(市) 主管機關或中央主管機關委託之機關審查核准後, 始得於廠(場)內自行再利用(要得到許可)(二)非公告對象:其非屬公告之事業者,得自行於廠 (場)內再利用(不要許可)。 註:參考講義第16頁之圖 二、公告
37、再利用:(原則上不須得到許可, 但有例外) 事業廢棄物之性質安定或再利用技術成熟者,其種 類及管理方式經本部公告後,事業及再利用機構得 逕依該管理方式進行再利用。 註:再利用用途為工程填地材料或瀝青混凝土添加料 (粒料)者,應經當地工程主管(辦)機關許可。三、許可再利用: 非屬前項公告之事業廢棄物種類及管理方式者,應 經本部許可,始得送往再利用機構再利用。 前項許可分為個案再利用許可及通案再利用許可; 通案再利用許可以所從事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種類 單純者為限。第四條個案再利用許可之申請,由事業及再利用機構共同檢具再利用許可申請文件一式十份,向本部為之。 前項申請文件內容應包括: 、事業及再利用
38、機構基本資料表。 二、事業及再利用機構共同申請意願書。 三、再利用運作計畫書。 前項第三款再利用運作計畫書內容,應包括: 一、事業廢棄物基本資料。 二、清除計畫。 三、再利用計畫,包含再利用可行性相 關佐證資料或國內外實績。 四、污染防治計畫。 五、產品品管及銷售計畫。 六、異常運作處理計畫。 七、緊急應變計畫。 第五條 事業及再利用機構無前條第三項第三款之再利用可行性相關佐證資料或國內外實績者,得共同檢具試驗計畫申請文件一式十份,送本部核准後,進行再利用試驗計畫,並應於試驗計畫期間屆滿之次日起三十日內檢具試驗結果報請本部核准,其經核准者,得作為國內實績,依前條規定提出申請;未經核准者,再利用
39、機構於試驗期間之產出物,應依本法第二十八條或第三十九條規定辦理。 前項申請文件內容應包括: 、事業及再利用機構基本資料。 二、事業及再利用機構共同申請意願書。 三、再利用運作計畫書。 前項第三款再利用運作計畫書內容,應包括: 一、事業廢棄物基本資料。 二、清除計畫。 三、再利用計畫,包含試驗數量、試驗期間、檢測 及監測方式。 四、污染防治計畫,包含污染排放檢測及監測方式。 五、產品品管及銷售計畫。 六、異常運作處理計畫。 七、緊急應變計畫。 第一項檢具試驗結果之內容,應包含本部核准之試 驗計畫申請文件內所規定之運作、檢測及監測紀錄。 第六條通案再利用許可之申請,由再利用機構檢具 再利用許可申請
40、文件一式十份 ,向本部為之。 前項申請文件內容應包括: 、再利用機構基本資料。 二、再利用運作計畫書。 前項第二款再利用運作計畫書內容,應包括: 一、事業廢棄物基本資料。 二、清除計畫。 三、再利用計畫,包含一年以上事業廢棄物 收受量、再利用量及暫存量月統計資料。 四、污染防治計畫。 五、產品品管及銷售計畫,包含產品產銷月 統計資料。 六、異常運作處理計畫。 七、緊急應變計畫。 八、由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環境保護 主管機關開具申請前一年內無違反廢棄 物清理法之證明文件。但違反本法第三 十一條第一項第二款網路申報規定被告 發處分者,不在此限。 前項第三款及第五款之月統計資料為外文者 ,應檢附
41、駐外單位或外交部授權機關認證之中譯 本。 第七條第四條至前條之申請文件經書面審 查,其內容資料欠缺者,本部應於十個工作 日內通知限期補正;屆期未補正者,本部得 逕予駁回。 經前項書面審查後,本部得邀集相關領 域學者專家及相關主管機關實質審查,必要 時,得進行現場勘查;經本部通知限期修正 申請文件,而屆期未修正者,本部得逕予駁 回。 前二項通知限期補正加計修正申請文件 之總日數,不得超過九十日。 第八條個案再利用之許可文件,應記載下列 事項: 一、事業名稱、地址、負責人。 二、再利用機構名稱、地址、負責人。 三、再利用事業廢棄物種類(代碼)、 名稱及用途。 四、事業廢棄物許可再利用數量。 五、核
42、發日期及許可期限。 六、其他經本部規定事項。第九條通案再利用之許可文件,應記載下列 事項: 一、再利用機構名稱、地址、負責人。 二、再利用事業廢棄物種類(代碼)、 名稱及用途。 三、事業廢棄物許可再利用數量。 四、核發日期及許可期限。 五、其他經本部規定事項。 第十條本部核發再利用許可文件,應副 知本法中央主管機關、事業及再利用機 構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 及再利用用途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第十一條取得通案再利用許可之再利用機構經營 事業廢棄物再利用業務前,應與事業訂定契 約書,並於訂定契約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 檢具該契約書送本部備查,並副知本法中央 主管機關、事業及再利用機構所在地之直轄 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如事業位於科學工 業園區內者,應另副知該科學工業園區管理 局。變更契約書內容或終止契約時,亦同。 前項契約書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事業廢棄物之種類、成分及數量。 二、契約書有效期限。 三、該再利用機構因故無法繼續運作時,對 其尚未再利用之廢棄物處置方式。第十二條本辦法所核發許可文件之許可 期限不得逾三年;事業或再利用機構 於許可期限屆滿日前之三至六個月間 ,得依第四條或第六條之規定向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旅行社与旅游保险合作框架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不动产抵押贷款债权让与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版绿城物业智能安防系统升级合同4篇
- 2025版全新注塑机购销合同(含设备安装与调试)
- 2025年食品添加剂与添加剂原料供货协议书3篇
- 2025版小额贷款公司合作协议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沟通技巧培训合同8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信用评估与评级合同
- 2025年度标准住宅转租服务合同范本3篇 - 副本
- 2025年度多功能库房及场地租赁合同规范文本2篇
- 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 室上性心动过速-医学课件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题附答案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四年级上册脱式计算400题及答案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
- 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 教案:第三章 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学》课程)
- 诺和关怀俱乐部对外介绍
- 玩转数和形课件
- 保定市县级地图PPT可编辑矢量行政区划(河北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