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本源化(蔡静)_第1页
关注教学本源化(蔡静)_第2页
关注教学本源化(蔡静)_第3页
关注教学本源化(蔡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科研论文 数学 小学关注教学本源化小学数学一线教学随感东风中学小学二部 蔡静静让孩子们能在愉悦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充分感受数学的美是我一直以来的教学追求。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岁月中,我总觉得在我们现有教学体制下,一些固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习惯教学流程值得商榷。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违背了孩子对于事物的认知规律。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知识在我们成人看来并不深奥,但是不深奥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教学简单化。有很多一线教师以及家长,对于一些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符号,囿于成人已经固有的惯性思维,习惯于将数学概念、公式、运算步骤进

2、行粗暴的强加,这样就容易出现学生对数学知识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从而在小学阶段就人为导致了大部分学生思维开始僵化,慢慢习惯于被填鸭,从而逐渐丧失了求知过程中可贵的严谨性与创新性。也有很多致力于教学研究的教师为了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呈现种种生活中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问题,以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效果看似热闹,但学生的知识实际掌握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理想。经过长期的观摩与自我实践,个人感觉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固然告诉他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产生有学习数学的需要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但是,对于小孩子而言,从科学认知规律上来说,数

3、学的“本源化教学”,即最基本的数学概念是怎样从漫长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来源教学尤其显得重要,而这却恰恰在我们小学基础知识教学过程常常被忽略。只有先让学生明白了生活数学是如何走向书本数学的,而后才会有书本数学应用于生活数学的顺理成章。在小学数学书本知识中,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符号每一个算式对于我们成人来说都是多么的简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听到的一句无奈之语就是:“这么简单的题,这孩子怎么就是不会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他都不知道“生活本源”是如何关联出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来的,我们又怎么能强求生活阅历并不丰富的孩子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呢!对于认知还处于起始阶段的孩子们而言,我们不可能搬来

4、深奥的数学理论进行宣讲,只能基于孩子的认知平台,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本源教学”形式引出数学知识。譬如小学数学教学最先接触的数字教学,很多人认为只需要教孩子照样子认、读、写就行,使孩子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于是就出现有“不听话”的孩子不好好记不好好写的现象。其实,如果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亲历古人的各种计数方式,亲历人类对于计数的需要,亲历人类对于计数方法的摸索、改革、去繁就减,最后让孩子自己选择计数方式,出于人的求简本能,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落入圈套,最终选择简单的阿拉伯数字书写法。这个过程,孩子感受了数字的生活本源,同时体验了创造数字的快乐,享受了数字书写的简单美。还有数学中最开始接触的四种运算符

5、号、,也不需要硬性规定学生记住这是加号那是减号,我们可以在孩子们的认知基础上,通过生活形象进行模拟转化。比如加号“”的认识,可以和孩子们花点时间做一做“比比划划猜一猜”的游戏,观察孩子自己如何用身体语言告诉同伴要把两部分“加”到一起。通常我们能够看到有的同学用两个手指叠成一个“十”字,有的同学是用两个胳膊叠成一个“十”字,在孩子们乐呵呵的游戏过程中及时捕捉这一具有快乐美感的动作图像加以引导,将“动作图像”进行书写简化,就可以固定下来成为我们数学语言中的加号“”。孩子们会认为这是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符号代表,从而“加”的概念自然而然形象化于脑海中,对于以后的加法运用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效用凸显。(

6、在一线教学中,我就经常看到有的小孩对于一个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出现运算书写困惑,就有老师和家长认为这样的孩子实在是脑子不行。可是,当老师或家长重新和孩子一起读题探究时,孩子也能大致用语言进行正确描述题意,只是在数学运算模式上不能和语言情境进行正确对应。这种现象的症结就在于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数学“生活本源”教学的缺失。)抽象的数学课本知识,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孩子而言,肯定是不可能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的。我们也不可能对孩子讲一大通学习的大道理,那样有违童真,失掉趣味。要想孩子快乐的学习数学之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想,在小学教学阶段关注“生活本源”化教学尤其显得重要。比如最开始接触除法时,关于除号“”的模

7、型建立,在前面减法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一个联系:除法和减法在意义上类似,都表示分东西。学习减法时我给孩子们讲过,减号“”就像一把小朋友分蛋糕吃时切蛋糕的刀,而除法是一种特殊的分法(平均分),为了区别这种特殊性,并且还能形象的表示出这种特殊性,就在减号“”上下各放一个小圆点,多么公平啊!在讲解时再配合形象的故事情境,孩子非常容易理解。还有乘法教学中乘法的意义(特殊加法的简便运算)以及乘号“”的模型(加号的简单变形)建立,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数学的教学,先要了解课本,而后抛开课本,尊重孩子的认知,遵循人类知识发展的认知规律,追根朔源,在“本源教学”中感受愉悦,在愉悦中感受数学知识是自然客观的反映。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公式,都能找到“生活本源”进行对应,都能从“生活本源”中找出数学直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书本与生活本源进行割裂教学,只是一味关注数学的逻辑推演,学习的过程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也将逐渐丧失。只有将数学知识由“生活本源”进行提炼,在创造与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而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提炼出来的知识方便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孩子们才能体验数学的方便与乐趣,感受到各种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