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 阅读理解巧解答课件 (24页)(PPT 24页)_第1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 阅读理解巧解答课件 (24页)(PPT 24页)_第2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 阅读理解巧解答课件 (24页)(PPT 24页)_第3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 阅读理解巧解答课件 (24页)(PPT 24页)_第4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 阅读理解巧解答课件 (24页)(PPT 24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语文第4课 阅读理解巧解答第1页,共24页。1小古文阅读2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3比喻修辞手法及作用目录第2页,共24页。作业讲解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语段。 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有桂花、月季花、菊花和桃花等,它开得最美。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教室里,窗明几静,同学们大声地朗读着课文。我们的校园真美丽啊。 ,嗅到月季花。第3页,共24页。课前预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你能复述出下面小古文的内容吗? 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

2、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装饰,用翡翠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第4页,共24页。课前预习买椟还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他经常来往于楚国与郑国之间,做些珠宝生意。有一天,他准备了一些珠宝,打算拿到郑国卖。为了招揽顾客,卖上好价钱,他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选了一些上等的木材,找工匠做成一个个精致新颖的木盒子,并且请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在盒子的外面刻上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纹。同时,他选用不同名贵的香料,

3、把做好的盒子薰得香气迷人。盒子完工之后,看上去金光闪闪,闻上去芬芳迷人,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他想,要是把珠宝放到这些盒子里,肯定能吸引郑国人,说不定他们会抢着买他本人的珠宝,到时候就能大赚一笔。第5页,共24页。课前预习这个珠宝商人小心翼翼地把珠宝放进特意做好的盒子里,带着这些珠宝,满怀信心地动身去了郑国。抵达郑国之后,他在一条热闹非凡的街市上展出了他的珠宝。果真不出所料,展出没多久,很多郑国人便都聚拢过来欣赏他盛放珠宝的盒子。眼见客人越聚越多,他心中暗暗高兴,以为肯定能赚到不少钱。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些郑国人感兴趣的并不是他的珠宝,而是装珠宝的木盒子。他们两个一堆三个一伙,议论的话题都是盛

4、放珠宝的木盒子,样式多么特别,装饰多么美丽。这不免令他紧张起来,额头上冒出细汗。为了把众人的视线转移到珠宝上去,珠宝商扯开嗓子叫卖着,推销他的珠宝有多好有多漂亮,可是周围的人个个充耳不闻,还是关心那些盛放珠宝的木匣。第6页,共24页。课前预习这时有个郑国人拿起盒子,仔细端详了一番,喜爱得不得了,便想出高价买下它。珠宝商看到终于有顾客上门了,激动不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郑国人把钱交给了珠宝商,就带着盒子走了。可是他刚走了没几步,却又折回来了。珠宝商以为他改变了主意,想退掉珠宝。谁知那人走到珠宝商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珠宝递给珠宝商说:“刚才走得匆忙,竟然没发现盒子里有颗珠宝。这肯

5、定是先生您放到里面去的,我是专程来归还珠宝的。”郑国人把珠宝还给珠宝商之后,便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走的时候嘴里还在小声地嘀咕着:“这木匣太漂亮了,这可是让我赚到了。”珠宝商拿着郑国人还回来的珠宝,惊讶得合不拢嘴。他还以为那人喜欢的是他的珠宝,没想到是他准备的木盒子太过精致,竟然抢了珠宝的风头,这着实让珠宝商苦笑不已啊!看来自己并不适合卖珠宝,更适合卖木盒子。买椟还珠:释义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第7页,共24页。知识指引小古文阅读的方法:1.读准字音;2.标上注释;3.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4.专有名词不需要翻译。第8页,共24页。第9页,共24页。第

6、10页,共24页。第11页,共24页。课堂实练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c):祭祀。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古代盛酒的器具,类似壶。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安能:怎么能,哪能。遂(su):于是,就。译文: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客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

7、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为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酒。第12页,共24页。1.给下列句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数人饮之不足( ) A脚 B足够 C满意(2)引酒且饮之( ) A持,拿 B引导 C拉,伸(3)蛇固无足( ) A坚固 B固定 C原本(4)终亡其酒( ) A逃跑 B失去 C死2.下面句中“之”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8、)A数人饮之不足B一人饮之有余C引酒且饮之D一人之蛇成3.下面句子该如何翻译?找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A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B蛇坚固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C蛇本来是没有脚的,儿子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BACBDA第13页,共24页。知识指引 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本来含义。2.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3.理解方法:同义词替代法、联系上下文归纳法。第14页,共24页。 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本体+比喻词+喻体2.比喻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特征)第15页,共24页。课堂实练 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

9、,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张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

10、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搂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第16页,共24页。1用“_”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运用了_修辞手法。2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_3这篇短文赞扬了()。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

11、练的精神。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全神贯注C第17页,共24页。拓展训练 截杆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执:握,持,拿着。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俄:一会儿,不久。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以:用,使用。第18页,共24页。1.文章写的是一个鲁国人握着竹竿进城,由于竹竿太长,他_,后来一个_帮助他想出了办法。2.老人想出的是什么办法?用“_”画出来。3.选出句子的意思。(1)计无所出。(

12、)A他不能计算出竹竿的长度了。B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2)遂依而截之。( )A于是就按照老人的方法截断竹竿。B于是就依靠着竹竿进了城门。无法进入城门老人BA以锯中截而入第19页,共24页。大草原 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那动听的牧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嘹亮的歌声传四方。啊,美丽的大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1.根据词意,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生命力旺盛( )清爽新鲜 ( )2.用“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试着分析其作用。_3.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生机勃勃清

13、新“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羊群在草地上的美丽景象。本文抒发了作者对大草原的赞美喜爱之情。第20页,共24页。知识拓展 后稷作稼民间传说中,三皇之一的神农氏是农业先祖,留下了教人务农和尝百草的传说。在古文献中,尧帝时期的后稷在农业方面同样具有伟大贡献。后稷不仅是周朝人的远祖,在诗经中所谓的“社稷”和“庄稼”均来源于他。据史记经载,后稷是黄帝的曾孙,本名弃,被尧帝任命为农师。弃发明了科学的种植技术,传授了先进的农耕文化,被推崇为王一般的人物,因此称为后稷。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1万年前华夏先民就开始人工种植的农作物。因此,神农氏应该是极其古老的部族。而后稷是夏朝前期尧帝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贡献应是开创了先进的种植和耕作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后稷创造农耕文化,推动了尧帝,舜帝和大禹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为夏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