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密闭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维修密闭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维修密闭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维修密闭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维修密闭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密闭墙维修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矿井密闭墙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由于受采掘活动的影响,会出现 或导致密闭墙体和周边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现象。为了确保通风系统 稳定可靠,避免因密闭墙受损造成漏风、风流短路、瓦斯超限、积聚、 自然发火等不安全隐患,须及时对受损的密闭进行维修加固,特编制 密闭墙维修安全技术措施。二、技术方案(一)准备工作1、预先将维修材料准备齐全,运至卷道的施工地点两侧,不得 影响人、车通行。2、施工前清理施工地点附近及安全撤退路线上的杂物,保证安 全撤退路线畅通。3、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贯彻学习本安全技术措施。4、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对施工地点、设施规格、标准了解 清楚,并掌握

2、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要求。5、预先排查施工地点顶、帮情况和密闭墙受损情况。6、根据顶、帮情况和密闭墙受损情况,准备足够数量顶、帮和 密闭墙的临时加强支护材料。7、准备临时加强支护所需的物料,并运至施工地点。8、预先准备好维修所需的器械,并检查器械完好情况。9、根据密闭墙受损情况和维修工程量,合理确定施工作业人员数量。10、预先通知相关部门,配备专职安检员、瓦检员。(二)技术方案1、首先对维修的密闭墙顶、帮进行临时加强支护,采用圆木+ 木板(铁板)或利用枕木支设木垛。2、若密闭墙有鼓包现象时,需在密闭墙前设置护身板。利用木 板(铁板)+圆木,圆木以倾斜的方式支设,与底板接触处挖坑掩埋, 使圆木嵌入

3、底板200mm。3、待临时支护和护身板支设完成后,由带班长和安检员检查确 认施工地点处的支护和安全设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经检 查确认支护和安全设施后,方可进行其他作业。4、瓦检员检查施工地点甲烷、二氧化碳浓度,进风巷道中甲烷 浓度不得超过0.5%、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回风巷道中甲烷 浓度不得超过1.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5%。5、接着检查密闭墙前的甲烷、二氧化碳浓度,甲烷浓度不得超 过1.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5%。6、若密闭墙为采空区密闭墙时,同时检查密闭墙前的其他气体 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024%、氧化氮(二氧化氮)浓度不 得超过0.0002

4、5%、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0.0005%、硫化氢浓度不得 超过 0. 004%o7、气体浓度检查完毕后,施工地点吊挂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 或多功能瓦斯检测报警仪,以监测气体浓度,便携式设置于待维修密 闭墙前距顶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nun处。8、以上工作完成后方可组织开展密闭墙维修作业工作。9、密闭墙维修作业期间,带班长、安检员随时检查施工地点安 全状况,瓦检员随时检查气体浓度,起到监护作用。10、施工作业期间,若任何一种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上述规定值 时,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采取措施处理。11、施工作业期间,突然或持续顶、帮压力增加时,立即停止作 业、撤出人员,采用单体液压支柱

5、+n型梁增强支护。12、维修过程中需要高空作业时,停止施工作业,撤出人员,搭 设脚手架,并佩戴安全防护绳,安全防护绳与顶板连接固定。13、脚手架采用多股8号(10号)铁丝或5号(6号)镀锌钢丝 绳与顶、帮连接固定。14、待脚手架搭设完成并经带班长、安检员安全检查确认后,方 可进行高空施工作业。15、密闭墙维修作业完成后,依次拆除脚手架、护身板和临时支 护后,清理施工地点杂物。16、施工地点清理完成后,在密闭墙前打设一排点柱,采用圆木 与顶板接实见硬顶,底部嵌入底板,嵌入底板深度不得小于200mln, 间距不得大于1m,根据压力大小和密闭墙受损程度适当增加。(三)工程质量要求1、必须用不燃性材料

6、构筑、维修,墙体厚度符合要求。2、维修密闭时必须清理作业地点的破碎岩石,做到密闭周边掏 槽见硬帮、硬底、硬顶,并接实。3、维修后墙面应平整,并勾缝抹面,做到无裂缝、无重缝、无 空心4、施工完毕后要确保不漏风。5、对施工作业场所杂物进行清理。三、组织措施(一)施工组织为合理安排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应尽量减少或避免相互影响, 使各环节紧密衔接,确保工作安全有序进行。故在密闭维修期间,由 矿长助理统一安排;调度指挥中心协调;各相关科队配合。通风队负 责维修、砌筑;综合服务队负责物资运输;安检科负责派人安全检查。(二)工期安排维修作业前至维修作业完成。四、安全技术措施1、所有施工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认真

7、学习本安全技术措施,了 解并掌握施工流程和熟悉避灾路线。2、每次开工前,必须由带班长、安检员和瓦检员检查现场安全 状况,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3、施工地点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严禁在盲巷内施工作业。4、施工地点必须安排专职安检员、瓦检员和带班长。5、带班领导、带班长、安检员、瓦检员入井必须携带便携式瓦 斯检测报警仪。6、临时加强支护必须牢固、可靠,预先支设。7、严格执行“先支后修”,不得“边修边支”,更不得“不支便 修”。8、护身板支设斜撑圆木嵌入底板深度不得小于200mm,并掩埋。9、瓦检员除在开工前外,随时检查密闭前的气体浓度,各种气 体浓度均不得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值,否则停工撤人至新鲜风 流巷道内。10、施工地点密闭墙前必须按规定要求设置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 仪。11、带班长和安检员随时检查施工地点安全状况,不安全不得施 工。12、高空作业必须搭设脚手架,且支设稳固,作业人员佩戴安全 防护绳,且固定牢靠。13、施工人员密切注意顶、帮和密闭墙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 工撤人。14、如施工地点顶、帮有活研、掉渣时,必须先清理,清理后方 可进行其他作业。15、维修密闭墙严格按永久密闭墙构筑标准要求执行。16、严禁任何人员私自启封密闭墙或进入受损严重的密闭墙内。17、维修密闭前,若密闭墙有裂缝,必须先进行勾缝封堵,防止 瓦斯逸出。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