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特点--两晋、南北朝_第1页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特点--两晋、南北朝_第2页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特点--两晋、南北朝_第3页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特点--两晋、南北朝_第4页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特点--两晋、南北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特点(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两晋、南北朝 (公元280年公元589年)第四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筑两晋和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 民族的大融合时期。在这300年里,生产上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上也没有太多的创造和革新。但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更加圆淳。佛寺、佛塔及石窟寺的出现是本时期建筑最大的成就。本节内容提要城市邺城、洛阳、建康寺院永宁寺、建中寺佛塔永宁寺塔、嵩岳寺塔石窟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敦煌 石窟陵墓西善桥大墓、萧景墓、邓县 画像砖墓住宅、园林、建筑材料、技术和艺术城市

2、邺城城墙用砖建造,每百步建一楼,转角处建角楼。宫殿在大朝左右建东西堂,用于处理日常事务。洛阳从东周起,东汉、魏、西晋、北魏均建都于此。北倚邙山,南临洛水,地势平坦。有宫城和都城两重城垣。建康六朝都城,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面临长江,北枕后湖,东依钟山。(后湖玄武湖)原名金陵。秦置县,名秣陵。孙权在此筑石头城,改称建业。后避讳更名建康。故城在今南京市。寺院和佛塔永宁寺永宁寺是北魏后期都城洛阳的重要佛寺故址。当时位于北魏宫城的西南侧占地面积达9万平方米。它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毁。 永宁寺遗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遗迹为高大的土台。遗址于196

3、3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勘察。寺院围墙经勘察平面长方形南北305米东西260米。塔基位于围墙内正中部位平面呈方形。塔北有一片较大的夯土台基遗迹东西60馀米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以上为正殿基址据记载该殿豪华绚丽可与宫廷中的太极殿相比两侧向南延伸连接东西廊檐。围墙内正南又有一处殿基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围墙南壁正中是寺院的山门面阔7间进深2间正对著佛塔。门上原有门楼三层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又记围墙的东西北三壁亦各有一门均直对佛塔东西两门各有门楼二层北门无楼似乌头门遗迹今已不明。永宁寺遗址的山门佛塔及正殿均位于中轴线上而以塔为中心殿在塔後这是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典型布局。 乌头门,一种源远流长

4、的大门样式。它与古代两柱一横木的衡门属于同一系统,甲骨文“囗”字正是为其写照。宋代营造法式载有乌头门图样(图5)。乌头门还是世宦显贵的标志。寺院和佛塔永宁寺塔楼阁式塔永宁寺塔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在北魏国都洛阳城内,现已不存,遗址在今洛阳市东。据史料记载,永宁寺塔为木结构,九层,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136米左右,是古代最伟大的佛塔。永宁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层都有三门六窗。塔的装饰十分华丽,柱子围以锦绣,门窗涂红漆,门扉上有五行金钉,并有金环铺首。永宁寺塔已进行了考古探查,基础由夯土筑成,约百米见方,上有包砌青石的台基,长宽均米,高米,周边原有石栏杆,四面中部各有一斜坡道。塔身

5、四角加厚成墩,使塔显得十分稳定。塔建在永宁寺内中心,四周包围廊庑门殿,是早期中心塔型佛寺的代表。永宁寺塔嵩岳寺塔密檐塔河南 登封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为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嵩岳寺塔塔高米,底层直径米,内径5米余,壁体厚米,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宝刹组成。该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两段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其中下段高米,为上下垂直的素壁,比较简单,仅在四正面有门道;上段高米,为全塔最好装饰,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

6、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八面各砌出一座单层方塔形壁龛,各转角处砌壁柱。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匠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其内部则是一个砖砌大空筒,有几层木楼板。最高处有砖砌塔刹,通高米,以石构成,其形式为在简单台座上置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嵩岳寺塔的轮廓线各层重檐均向内按一定的曲率收缩,轮廓线非常柔合丰圆,饱满韧健,似乎塔内蕴藏着一种勃勃生气。塔体通刷白色,高高耸出于青瓦红墙绿树之上,为山色林影增添了一段神奇。石窟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他三大石窟是: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

7、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布局设

8、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昙曜五窟昙曜五窟昙曜五窟昙曜五窟昙曜五窟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的悬崖腰部,有东魏,北齐、隋、唐开凿的24个洞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3窟。现存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达十五窟。东魏石雕比例适度,形象写实

9、、逼真,生活气息浓郁。天龙山石窟敦煌石窟敦煌北魏石窟的壁画具有原始的粗犷风格。着色用笔雄健壮丽,朴实古拙,层层晕染,立体感很强。色彩方面,以褐、绿、青、白、黑为多,一般多在赭红色的底色上绘石青、石绿、黑等颜色。壁画题材多为本生故事及经变,色彩构图及用笔较粗犷,其中人物、佛、飞天的面貌、花纹等受外来影响较多。陵墓萧景墓表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辟邪南方人称貔貅又名天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传说中的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10、。 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墓表是陵墓神道的标志,萧景墓墓表由柱础、槽柱、方版、束柱、盖盘和蹲兽几部分组成,高约6米,整个比例匀称,造型优美。正脊两端的吻兽造型略如鸱的尾部,称之鸱尾庑殿顶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直棂窗一般为固定的,其闭合的方式一般是在窗的后部装推拉板,也称推窗,这样既可以保温,也可以防盗。卷杀 古建名词.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 收分建筑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柱脚、柱根)略粗,顶部(柱头)略细。这种根部粗、顶部细的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柱做出收分,既稳定又轻巧,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火焰纹卷草纹中国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