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19课辛亥革命_第1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19课辛亥革命_第2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19课辛亥革命_第3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19课辛亥革命_第4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19课辛亥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同盟会建立中华民国成立1905 年1912.1.1 年1912.2.121912.3.11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19课辛亥革命高一学案 总第19个班级 姓名 学号批改日期:学习目标重点关注1、了解中国国同盟会的创立和孙中山三民 主义的基本内容。2、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经过,认识 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趋势。3、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理 解其历史意义。4、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 束学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意义及其局限 性。1、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2、武昌起义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中华民国建立【时空坐标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得时约法颁布【深入研读教材】

2、同学们首先看教材引言部分 容。,了解革命军的作者是谁?这本书论述的主要内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一个内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1、清末新政(1)背景:(2)内容:(3)结果:2、孙中山的革命斗争(1)成立兴中会:(2)创建同盟会:成立纲领(3)组织反清起义3、清末预备立宪(1)过程:(2)结果:【关注历史纵横】清末新政内容,理解新政和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解读【误区警示】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而不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国。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深入理解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和三民主义的的关系】民族主驱除勒虏、恢复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创立

3、民平均地盟除 三民洞义驱同 盟会纲治地位IS民权主义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核心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补充和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归国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发展评价三民主义(进步性必局限性)(1)进步性: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提出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的的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 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 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指导。(2)局限性:民族主义没有彻底地、明确地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规定的国民一律平 等,总统和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无法实现的;民生主

4、义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地地所有制,而是用改良的的办法,没有和农民的要求联系起 来。三民主义的局限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民民民主革命任 务。【说明】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地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也是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另一 种表述方式,二者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关注学思之窗】分析三民主义积极意义及局限参考答案:【教师拓展】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开始?参考答案:【概念解读】立宪运动【总结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二个内容: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首先同学们思考保路运动是怎么回事?并思考保路运动与武昌起义的关系。

5、2、完成下面的表格时间事件1911.10.101911.12.291912.1.11912.2.121912.2.151912.3.113、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涉及到哪几个方面?是什么性质的宪法?它的颁布有 何意义?4、【误区警示】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未推翻封建制度,革命后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本课的最后一个内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K学习聚蛆华买平第熟近代中闺次比较定生意 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r犯宜俊看解决近代1、首先关注学习聚焦.如何回答辛亥革命既有成功 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2、关注【思考点】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对中国近代化的

6、作用)3、有人说辛亥革命被称为中国国版的“光荣革命”你如何理解?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袁行需等中华文明史丛书书名 TOC o 1-5 h z _ 从一脚和万邦,到“海内一规”-先果的政洎文明 餐土与老题一一先心的将成文里 一一二疏w后支商一一宪票加精律文明一 二一涯场与涯安一二寿川线升南北朝的砒治.文明一族芨与右扑一一禹女”普南北朝的捌豆区明一蛀也与玄堂一H双”借南北前明tit持文*. 一 1与再造ntf至明中叶的政治文蜩速憧与续jft mi唐蕖明中叶的翎质文明墨工jgg拓一读前至明年叶第精撞支萌 一里越送一一明11叶登 史堇子至的”滔其明 一一传亲与蓟亘

7、一鲂下肝更早聿玄磊的物麻立明H表与助型一一砂河可可玄革金 耐糖丽京眄历史著作的书名往往可以勾勒出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请在材料中任意选择一本著 作,结合史实对其书名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书名:波峰与波谷一一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阐述:波峰是指秦汉时期的政治。秦完成统一,虽二世而亡,但之后的两汉疆域得到拓 展,对边疆加强了管理,维持了近四百年的稳定和统一。同时,秦以皇帝制度为核心,废 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建立一整套的官吏选拔、考核、监察制度,正式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汉承秦制,不断加以完善。创立中朝,削弱三公,加强皇权。 实行推

8、恩令,派遣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察举和征辟制,大量选拔德才兼备的人 才,完善官僚制度。总之,秦汉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第一个高 峰。波谷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政治。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在政治制 度上,门阀土族崛起,九品中正制强化了土族对权力的世袭支配,贵族政治回潮。儒学低 落,玄学、佛教、道教流行,在此背景下,皇权的独尊和神圣被淡化。由此可见,魏晋时 期,国家政治状况掉入低估。综上所述,波峰与波谷的书名非常准确地描述了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状况。示例二:书名:集成与转型一一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阐述:集成指明清时期的文化总结。明清是中国封建社

9、会的晚期,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多集 大成者的成就。思想上,基于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及反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伟大思 想家。他们反对君主专制,重视商业、提倡经世致用。这既是对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 承,也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科技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总结性的科技 巨著,如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农学著作农政全书等。文学艺术上,古典小说达 到高峰,红楼梦等文学巨著问世,融各派所长的京剧产生。总之,明清时期的文化集 往昔之大成,出现了文化的高潮。转型是主要指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的思想变革。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 向西方学习成为救亡图存之道。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魏源成为第一批开眼

10、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科技。60年代的洋务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潮,引领了洋务运动。90年代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维新派打着传统思想的旗号,认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才是救亡之道。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终结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由此可见,近代以来,中国思 想经历了巨大的转型,传统思想越来越受质疑,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推动了社会的转 型。综上所述,该书用集成来描述明清的文化,用转型来概括近代的思想状况符合时代特征。【解析】 【详解】本题是小论文试题,考查学生提取获取信息、提出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材料提供了一组 丛书的书名,

11、设问提示了书名的作用:勾勒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试题要求学生用 史实阐述书名的内涵,即根据书名提示的某一阶段的历史特征,用史实加以说明。解题过 程中,要准确理解书名的含义、所属知识模块(政治、经济、文化)及时间阶段。小结要 对书名及阶段特征进行提升,史实运用要准确无误,阐述要有逻辑。评分说明:任选一书 名对其两个词阐述,小结。.对宋朝的褒贬对宋朝,史学界褒贬不一。史学家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用“积弱积贫” 一词评价 宋朝。而史学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的社会发展水平之高,在整个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的。 请论证你赞同的那位史学家的观点。也说说另一位史学家观点的可取之处。【答案】赞成翦伯赞观点:官僚机

12、构庞大,军队不断扩充,造成财政开支巨大,形成宋 朝“积弱积贫”局面。重文轻武,军事力量薄弱,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 由于军力薄弱,宋朝未能完全统一中国赞成邓广铭观点的: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 的局面,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海外贸易高度兴盛科学技术领先 世界,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写出另一人的一点“合理之处”(见上)【解析】 【详解】以赞成翦伯赞观点为例,即认为宋朝积贫积弱:根据所学知识,从冗官、冗兵、冗费以及 宋代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行动中败多胜少,同时结合宋代不是大一统政权角度分析宋 代积贫积弱。邓广铭观点的合理之处,根据材料“宋代的社会发展水平之高,在整个中国 古代是

13、空前绝后的”可知,邓广铭主要侧重宋代的经济文化角度看待宋朝,结合所学知 识,可以列举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科技成就突出等内容证明邓广铭结论的合理之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了 “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出版了 “中国现代 化问题”特辑,并对发起讨论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编辑之言指出:“中国现代化” 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无(母)宁说它是一个八九十年来的宿题。须知今后 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

14、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 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 9篇,将社会 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 1篇,主张非资本主义的 3篇,主张计划经济的1篇,主张兼采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 1篇,主张受节制白资本主义的1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1篇,未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只是提出具体主张的8篇。据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评分参考】观点:层次三:观点明确、合理(2分)。层次二: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分)。

15、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 TOC o 1-5 h z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历程及镜况(2分);20世纪三十年代国内背景,包括民族危机严重,国内经济落后等(3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背景,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分)。(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2分)表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分)。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分)。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分)。【解析】【详解】观点:据材料“申报月刊发起了 “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可知

16、,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评述:据材料“申报月刊发起了 “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可知, 1933年申报月刊就“中国现代化问题”发起讨论。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另一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据材料“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可知,材料强调了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据材料“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

17、标的1篇”可知,在这次“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中收到了 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给中国现代化提出了诸多的方案,大致有两种,即欧美方案 (走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方案。.钱玄同的转变材料一 一九O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 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摘自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态度的变迁 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

18、保全中 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果要 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 袁世凯称帝。摘自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问题:根据材料,评述钱玄同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转变。【答案】钱玄同的转变水平l :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并能从中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水平2: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水平3:只能就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展开讨论。【解析】【详解】转变,根据材料一 “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 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材

19、料二“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 保全中华民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方面评述钱玄同对传统文化态 度的转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是有得有失的。第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第二,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第三,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第四,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在这一国家,这一地 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未必尽然。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5年)等整理运用古代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各国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