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正义简史读书笔记_第1页
分配正义简史读书笔记_第2页
分配正义简史读书笔记_第3页
分配正义简史读书笔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配正义简史读书笔记社会工作2班胡莺10032080看本书书名的时候就给自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分配正义具体指什么?就 是我们现在所关心的分配公平问题吗,读后才清楚分配正义是指穷人有权得到由 国家保证的一定量的物质财富,跟我理解的意思有点出入。作者围绕着这一问题 追根溯源地进行辨证阐述,并且更深刻地透析了为什么要坚持分配正义,怎样实 施分配正义。这本书虽然只讲述了分配正义这一个问题的简要历史,可能由于是 翻译过来的原因,再加上作者大量的引语和博辩,让我眼花缭乱,读来十分不容 易,读到一半的时候思绪才慢慢开阔,随着作者的思路游走,并质疑思考,觉得 此书在梳理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把正义问题阐述得更加系

2、统全面科学了,有助于人 们更清楚地把握和认识分配正义问题。读完后,感觉此书在编写上简洁连贯,范围广泛,文笔轻松飘逸,主题具有 很高的创造性和趣味性,容易激发讨论和思考,提出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可能性。 论证时旁证博引、知识丰富、令人信服,让我印象深刻,所有这些都在非常简练 的篇幅内完成,在我看来的确很了不起。只是由于自己所读的政治哲学类书籍确 实较少,对于书中有些思想家的思想难免理不清头绪,欠缺思考。我对分配正义 概念的理解是国家有义务对社会成员的财产进行再分配,穷人有权利获得基本的 物质生活保障,推而广之,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制度性的救济,以维持生存 发展的需要。这本书全面描述了分配正义从亚

3、里士多德到现代的整个发展过程。 作者指出,分配正义的当代含义一一穷人有权得到由国家保证的一定量的物质财 富,是现代概念,主要来自亚当斯密和康德的著作。人们没有弄清楚正义和慈 善的区别,是造成这种思想的主要原因。作者把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前现代时期、十八世纪的关键转 折时期和现代时期。前现代的分配正义的标准是美德,分配内容是政治地位而不 是物质财富,救济穷人是慈善而不是正义问题。绪论中指出了分配正义这同一个 人概念在不同时代含义不同。现代意义上的分配正义,要求国家保证财产在全社 会分配,以便让每个人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物质手段。因此,分配正义被理解为任 何财产权的正义所必须的,因而它也包

4、含着对私有财产的拒绝。不管怎样,人们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认识到,任何物品的分配都应该给予所有的人,仅仅因为他是 人,就突出强调了人人平等的思想,获得物质财富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分配正 义这个问题到如今在世界上都还没有得到很完美的处理和解决。作者写此书的目 的就是要反对那种无政府主义,认为现代政府有义务使每个穷人得到一定的物质 保障,至少思想上能升华,认同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使之能够像普遍正义那样 自觉地去遵守。第一章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拣了前现代时期五个与分配正义最相 关且颇具争议性的话题来帮我们理清分配正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作者用一种批 判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即指出洪特和伊格纳季耶夫对

5、自然法传统的理解偏 离了正确的方向,阿奎那和他的追随者并没有承认穷人对物质财产的任何权利, 尽管斯密没有使用“权利”这个词,但是他是针对穷人提出这个现代方法的关键 人物。集中讨论了阿奎那、格劳秀斯、普芬多夫和洛克对于“穷人和富人之间的 正义”关注的程度。“分配正义”这个才最初来自亚里士多德,他把正义进行了 两次划分。首先把正义分为“普遍正义”和“特殊正义”。慢慢地,“普遍正义” 包括了所有的美德,而“特殊正义”则从属于政治机构和司法裁决的特殊范围。 其次,他又区分了“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分配正义要求根据美德按比例 分配荣誉或政治职务或金钱;矫正正义要求做错事按造成的伤害程度给予受害者 赔

6、偿。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分配正义的观点中,美德是必不可少的 因素,由此给后人对分配正义的理解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而格劳秀斯引入了“附 加正义”和“属性正义”的区分,附加正义管理人类法律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 视图满足的主张相应地被称作“法律权利”和“严格权利”;而属性正义拥抱所 有“那些有自己目的为别人做好事的美德,如慷慨、激情、管理事务上的先见之 明等”。还多次提到“爱的法则”比如为潜在的商业伙伴提供充分信息,为国家 捐躯,对贫穷的欠债者仁慈等,都是按“爱的法则”要求来采取行动的例子。但 是他的属性正义等同于笼统的社会美德,而不是我们向穷人表现慷慨的社会美德 中的一种形式。他的理解使

7、人把分配正义当做慈善或善行的同义词。人们很容易 地认为,分配正义从定义上被看做是无法强制的美德,而不是正义本身的一部分。 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对慈善与正义做了一个区分。他认为,正义能够而且应该要求 我们遵守,而慈善不应该,破坏正义会造成积极的伤害,而不慈善只不过剥夺了 人们的一个好处。正义是任何人任何地方都必须履行的义务,而慈善的责任更多 地属于朋友、亲属、同胞,而不是陌生人。这样就能帮助我们去更好地认识区分 慈善行为和正义行为了。普芬多夫创造了“不完美权利”和“完美权利”这两个 词,并把前者与普遍正义联系起来,后者与特殊正义联系起来,完美权利比不完 美权利被更强有力地严格实施是有道理的,但这些都

8、留下了让国家把更大的、更 少强制性的不完美权利纳入民法的可能性。他为功利主义者开辟了道路,这些人 只担心国家对穷人的资助是否符合公共利益,而不考虑它属于慈善还是属于正义 的范畴。在必需品权利的争议方面,阿奎那认为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他人财产应当是合 法的,应该给予穷人帮助,但他自己对“紧急情况”没有进行很好地界定,关心 的是上帝的法庭,这种出发点是脱离现实的。格劳秀斯遵循阿奎那的观点,他说, 在紧急需要的时候使用别人的财产不仅仅是爱的法则的延伸,而且是来自确定财 产只需原则的真正权利。休谟认为富人在道德上有义务分给穷人一些多余的东 西,但是富人没有履行这个义务并没有违反正义,在如何实施正义的问题上

9、,他 并没有提出任何新观点。这时期很多思想家都赞成废除私有制,但从本质上都没 有承认穷人应该摆脱贫穷。废除私有财产,取消贫富差异的理由,还是社会和谐、 生活简朴,而不是正义。再谈到济贫法,我们很容易误解分配正义的现代概念隐 藏其中,其实不然,因为这种体制把救济当做慈善的工作而不是正义的体现。救 济的接受者主要是宗教团体的一员,而不是公民或个人,对穷人的帮助是出于宗 教动机,而不是世俗的承诺;在实践中,它只是认定穷人在某些情况下应该得到 救济,而不是因为作为某个政体中的成员,更不是因为人类的一员就理应得到帮 助。读到第二章发现令人吃惊的是,一直以来,贫穷都被看作上天对穷人的惩罚, 直到十八世纪,

10、人们还普遍认为贫穷是使那些天生懒惰、卑贱的人努力工作的必 要条件。是卢梭、亚当斯密、康德帮助许多大众改变了对贫穷、人性和人类平 等的观点,这些思想很容易帮穷人争取到他们改得的一些东西。是休谟和斯密首 先指出使穷人受苦的不道德,并把它理解为为保护私有财产权所付的代价。本书的第三章就探讨了四大思想派别很长时间内把分配正义排斥正在哲学 思考之外的某些原因。随着一系列政治革命,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对分配正义这个问题的关注也随着日益增强。这种观念在20世纪中后期已 成为了世界的主流,并以世界人权宣言等形式固定下来。功利主义很可能 把人在这个世上的存在分解为了一堆堆好的、坏的情绪,而不考虑情

11、绪主体的差 别。所以,快乐才可以不加分别地计量和加总。既然情绪(而非个体或其他什么) 是最根本的存在,将快乐最大化就成了理所当然的正义法则。马克思对人类的看 法非常独特,他把人类看作密不可分的整体,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 所以他说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也正因为 此,分配没有意义,“我们”其实就是“我”。弗莱施哈克尔在论述不同思想家的 分配正义时进一步关注了隐藏其后的逻辑脉络及全思想根源。看起来有关正义的 观念与对人类和世界的认识紧密相关。而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一脉相 承的。价值观是另两者的延伸,审美观可能是人隐秘气质的表现,也许最为根本。 人们选

12、择相信某种世界观,主要基于自身的审美偏好。分配正义的实质是社会通过正义的制度和政策来分配收入、机会和各种资 源,以帮助那些迫切需要社会正义来帮助的人。谁是最需要社会正义来帮助的人? 人们凭直觉就自然知道,弱势群体是最需要社会帮助的人。他们的收入最低,工 作最不稳定,拥有最少的社会保障,生活非常贫困,对福利拥有最低的期望。基 于平等的要求,我们应该在分配中把平等放在第一位,即使这会妨碍福利水平的 提高;基于福利的要求,我们应该最大程度地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即使这会导 致不平等。这样看,分配平等是分配正义的前提。但很多时候平等实现的可能性 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因为每个人努力勤奋的程度不同,因此获得的

13、报酬就不会是 一样的,就算当出自正义的救助使一些财富拥有较少者在一段时间内与其他人拥 有了同样多的财富,但还是可能出现新一轮的不平等循环。导致不平等的原因是 什么? 一类是社会条件或家庭出身,例如:在中国,与出生于贫困农村的人们相 比,一个出生在大城市的人通常拥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好的社会处境;另外一类则 是自然天赋,例如:有些人天生聪明或健壮,有些人则天生愚笨或羸弱,前者一 般会比后者拥有更多的收入并处于更好的状况;第三类是抱负和努力程度:在其 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有抱负和更努力的人们通常也会有更多的收入。就前两 类原因来说,一个人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或者具有什么样的自然天赋,这完全是 偶然的,

14、因而从道德的观点看,这不是应得的。而第三类原因使得贫富差距出现 从根本上来说是平等的,一个人所获得的财富当然与自身所拥有的能力成正比, 因此并不能简单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再 次出现差距是必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未必不是件好事,就像我国的基本分配 政策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就公然承认了分配不均的社会现实。 而国家制定这样一个人分配政策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 利益的权利和自由,如果分配的结果对人们产生了激励,人们愿意更勤奋地工作, 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那么下一次他们就会有更多的东西来分配。差距 会激励教贫穷者通过自己的不断

15、努力,尽力赶上那些在前面富起来的人。假想一 下,如果所有的人都拥有相同的财富,没有贫穷与富有之分,那人们谁还有动力 去工作,所有的人都只想去消费,那谁来提供消费的物品呢,这是件很恐怖的事 情。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的分配原则是按需分配,当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 真有这个可能性吗?也许有,但我觉得这这可能性不大。人们的需求是无限大的,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分等级的,当第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 之后又会不自觉地去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人们的需求无止境,所以按需分配 是不太可行。无论一个社会多么发达,贫富差距不可能消失。所以只能说不平等 的分配是现实的,但它不是正义的;平等的分配是正义的

16、,但它是不可能的。对 于我们目前努力建立的和谐社会来说,如果社会分配出于各种原因而只能是不平 等的,那么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必须能够被弱势群体所接受。也就是说,一种不平 等的分配只有在能够得到弱势群体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被看作是正义的。这个时候,政府适当的介入有利于这种矛盾的缓解。就等于在穷人和富人之 间多了一种调和的手段,在一个贫富差距迅速扩大、贫困现象依然存在的社会, 完善社会救助,提升社会救助的制度化水平,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甚至 可以说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虽然现在各国政府都在尽力完善社会救济制度,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很多还是出于人道观上的怜悯,或者说 是一种宽容,把穷人当做一种特殊群体看待,与其他人相区分开,这样就不可能 避免社会在他们身上贴上穷人的标签。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价值取向选择受益人。 如有过错的人或劳改犯本人及其家属往往被另眼相看。一些地方政府规定,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家里不准有吸毒、赌博人员,不能违反计划生育条 例。穷人享有社会保障是一种权利,还是一种恩惠?如果是一种权利,那么符合 条件的人,就有权请求国家或政府给予某种待遇。当国家或政府不履行给付义务 时,穷人可通过法律的执行强制实现其权利。相反,如果它仅仅是一种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