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离别的诗词_第1页
写离别的诗词_第2页
写离别的诗词_第3页
写离别的诗词_第4页
写离别的诗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南浦另U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别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具体解释。一: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感情或相思之情。叙写朋友间深挚情意,主要通过典型的场 景语言,声音、动作、或想象来传达离情别意。如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 东、李白诗送友人、白居易诗南浦别等。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

3、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赏析: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浥,湿润的意思。客舍是羁旅者的伴侣, 杨柳是离别的象征,它们通常和离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今天由于朝 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这 是一场深情地离别,而非“黯然销魂”的离别。诗句中的“轻尘”、“青青”、“新”等词语轻 柔明快,加强了轻快富于希望的情调,以乐景衬挚情。这首诗精心选择了离别的典型场景一 雨后柳色青青的渭城来烘托气氛,并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的劝酒词来抒情达意:离别的 依依不舍、深情体贴的叮咛及殷殷祝愿,化作一句“再干了这一

4、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 见不到老朋友了”。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达到了顶点,强烈而深沉。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赏析:诗歌的首联点告别的地点,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并肩缓辔,不愿分离。远处青翠的 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 对“东城”。“横”字勾勒青山的静态,“绕”字描写白水的动态,景色廖廓秀丽。首联即写成 工丽的对仗。颔联、颈联切题,写别离的深情。此地一别,离人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飞转,到 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浮云游子

5、意,落日故人情”, 诗人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迹,以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 东西;一轮红日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隐喻使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尾联两句 情意更切,“挥手”是分离时的动作,“班马”是离群之马,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 频致意,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 情。以马鸣萧萧,烘托出缱绻情意。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赏析:诗作开头写“渡头杨柳”点明送别之地并烘托送别气氛。行客稀少现环境的冷清,反 衬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二句中“向临圻”写归江东,点题

6、。友人乘船而去,诗人诗人恋恋 不舍,望大江两岸,春满人间,芳草鲜美,桃红柳绿。诗人顿觉自己心中的无限惜别之情就 像眼前这春色无边无际,进而突发奇想:让我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 一起扑向你,跟随你归去吧。诗人将别情融入到奇妙的想象之中,感情蕴藉而深沉。南浦另U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赏析: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南浦就和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屈原在九歌中就有“送美人兮南浦”的诗句,江淹别赋中也有“送君南浦,伤如之 何”的句子。诗的前两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以景衬情。“凄凄”渲染别情,“袅袅”倍 添秋意。前者写内心凄凉愁苦,

7、后者写秋景黑首淡萧瑟。秋风萧萧,木叶飘零,秋风愈紧,别 意愈与浓。此时此景,怎不叫人倍增离愁。而全诗最传神的动作是“看”字,分手后,离人登舟而去,他却频频回首来看,别离时刻的 千种相思,万般离愁,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更何况每一次回首都让离人肝肠寸断。 想看不忍看,明知伤心又不得不看的矛盾心情,把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意表现得淋漓尽 致。而诗歌末句的“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劝慰,让我们不难想象诗人如何强抑自己的 感情,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经无以复加了。以上几首诗都通过生动地细节描写,来抒写对离人眷恋不舍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或以动作、 心理传情,或以语言、声音达意。描写形象传神,离情真挚感

8、人。二: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如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高适诗别董大及李白诗赠汪伦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赏析: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工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 的三秦大地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二句中“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泛指 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又为迷蒙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 颔联写惜别之感,表达含蓄“跟你离别的意绪呀!”不直说,立刻改口转折:“我和你一样远 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别离又是客中之别

9、,何必伤感呢!颈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铸就千 古名句:“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心心相印,就算远在天涯,相隔千山万水,但情感交流也如同 近邻一般。”诗句意境开阔,音调爽朗,一洗悲酸之态。尾联以劝慰作结。歧路,岔路也,古 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无为,不要的意思。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 子,抹眼泪,像小儿女那样情意绵绵。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赏析:唐人送别诗中,那些凄清缠绵、留恋低徊的作品固然感人,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 自肺腑的诗作,以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豪放健美的色彩。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作。诗的前两句

10、写眼前之景,纯用白描手法,曛,曛黄,指 夕阳西沉时景色。日暮黄昏,黄云千里且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出没 寒云。此等景象,气象雄浑,意境悲凉。使人顿生沦落之感,游子何之之意。似有壮士啸响 于耳侧。眼见别意凄酸,似将拘于俗套,景物描写仿佛在为抒情蓄势?是写恋恋不舍的离情 还是写真挚的友谊?都不是,高适却把临别赠语说得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莫愁前路无知 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因为是知音,说话才直率豪爽,不必含蓄委婉;又因其沦落,才化希 望为慰藉,并在慰藉之又充满信心和力量。诗歌语言质朴无华,却如一轮灿阳喷薄而出,情 感炽热,让人荡气回肠。恰如诗家所谓“为壮士增色,为游子拭泪”。三

11、:借送别言志诗。这一类送别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 抱。如李白诗梦游天姆吟留别、陆龟蒙诗别离、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等。其中 以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最有名气。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王昌龄因不拘小节先后两次被贬,一次被贬岭南,归来后任江宁丞,本诗写作于此时, 正值众口交毁之际。几年后被贬到更为遥远的龙标。当时他的朋友辛渐从江宁到润州(今镇 江)再到扬州,然后北上到洛阳(诗人的故乡)诗人和朋友在润州的芙蓉楼分别。赏析:诗的首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无边无际的愁网。“入”字描摹出夜雨悄 然而至的动态。

12、夜雨增添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别离的气氛。寒意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 透在离人的心头。(因离情满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自可想见。)清晨,天色已亮辛渐将登舟北 归。使人遥望江北远山,想到行人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作者融情于 景,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茫平野之上的楚山之上,明写山孤,实写人孤。“玉壶”象征高洁 清白的品质,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平安健康,而是传达了自己冰清玉洁, 坚持操守的信念。诗的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历来为人传诵。附:别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

13、别何足叹。四: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如骆宾王诗于易水送人一绝。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赏析: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事,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 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送于易水,“渐离击悲筑, 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陶渊明咏荆轲)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 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首句中“此地”即 诗题中的易水,前两句概括了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对荆轲的深 深崇敬之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句式对仗仗,后

14、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 寓情于景,景中带比,称颂荆轲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还隐含着诗人对现实 环境的深切感受对荆轲式英雄的思慕。诗句中用“已”和“犹”两个虚词,使句子变得 自然流利,音节舒缓,读来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五: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如李白诗渡荆门送别,杨万里诗晓出净慈 寺送林子方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 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

15、 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 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 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 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 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 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 流露出对景物的喜爱

16、之情。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首送别诗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和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不同。诗作写告别故乡,而非送 别朋友,并别具一格地写出了故乡山水陪伴诗人、万里护送的动人情景。构思巧妙,形象奇 伟,想象瑰丽,意境高远。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青年李白出蜀过荆门山,不远万里,放舟东下,直赴 荆门之外的楚国故地。古朴原始的楚地风情,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着神往外界 的李白。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出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舟随水相对挺出,船行甚急, 扑面而来,转瞬即逝。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

17、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随”字化静 为动,生动传神,给人应接不暇之感;入句写水,船过荆门,平原开阔,作者视野为之一开。 “入”字平中见奇,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用语贴切,力透纸背。颈联上句写晚上明 月倒映水中,皎洁如镜。“飞”字,动感十足,既写出了 “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随形之感, 又反衬船行之速。下句写日间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嵌一“结” 字,拟人生情,引人联想,这一联感受新奇,想象天真,色彩斑斓,意境奇丽,充分表现出 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兴奋喜悦之情。尾联呼应标题,点明主旨。李白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蜀地 生活,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

18、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 次离别,他怎能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 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形离不离,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这首诗题为 送别,实则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以故乡水对自己万里送行的深情厚谊,反衬自己思乡深情, 言有尽而意无穷。苏慕遮列女仁智图 几多忧, 几多愁, 几多泪水, 只往心里流, 一夜未眠君知否? 明早又要, 送君到村头。曾经问,何所求?语重心长, 劝君莫远游。夜阑独上最高楼, 四面寒风, 一人苦等候。天仙子客使图当年雄心曾万丈, 独自流浪到远方。 分手时候莫悲伤。 夕阳下, 话桑沧,奈何两眼泪汪汪? 云外谁把山歌唱? 歌声带我入梦乡。 虽然相隔千万里, 天不老,地不荒,今宵共此明月光。虞美人相逢欲诉心头语,都被风吹去.金鸡啼唱古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