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命题:沈文婕 审核: 陈雄 校对:刘文迁(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4分)波兹曼的诅咒周国平(1)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2)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3)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
2、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 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4)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
3、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5)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
4、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6)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香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1、第(1)段中“难道我们真的要把
5、自己娱乐死?”的意思是_。(1分)2、第(5)段中,作者以我国电视文化为例的意图是_。(2分)3、文末,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3分)_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当前电视文化席卷天下,作者及时介绍电视文化批判理论,对沉溺于电视娱乐文化潮流中的人当头棒喝,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和社会责任感。B电视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区分是本文展开论述的基础,论述两种文化时作者采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使文章观点鲜明,逻辑严密。C波兹曼声讨电视文化,是因为娱乐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电视上的一切都必须以娱乐方式表现出来,
6、电视垄断了一切,“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D本文多用“不在于,而在于”、“再也不可能有”等句式和“无可辩驳”、“决不会”等词语,从而使文章富于严正直率的论辩色彩。E文章开头巧借书名发出“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这一“喝问”,峭拔警心,以“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结尾,巧妙点题,而“诅咒”一词更是振聋发聩。5、请根据文中信息,为把我们自己娱乐死一书写一段不超过80字的简介。(4分)_(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2分)文赤壁(1)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
7、。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_,羡长江之无穷”。(2)江山如画,逝者如斯!(3)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4)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
8、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5)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6)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7)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
9、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8)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
10、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淹渍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9)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
11、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6、请将第(1)段空格处的名句补全:“_,羡长江之无穷”。(1分)7、第(5)段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_8、第(6)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人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二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根据文意,“主观情绪”指的是_;和“客观环境”指的是_。(2分)9、纵观全文,第(7)段划
12、线句中“一连串的阴差阳错”具体指哪些内容?(3分)(1)_(2)_(3)_10、以下对本文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第(1)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突出了作者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B第(3)段写山壁上的红色涂料,是为了批判当代人的粉饰媚俗。C第(4)段写长江地貌发生变化,呼应了前文的“逝者如斯”,也反衬了后文写苏东坡作品和精神的不朽。D作者认为,苏轼靠他艰难玉成的品质、豪放超拔的风骨和信笔纵情的才华在“文战”中获胜不朽。E作者借游览“文赤壁”作为全文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苏轼的生平、分析苏轼作品,来走近苏轼的思想情怀。(三)默写。(5
13、分)11、(1)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_?(庄子秋水)(2)_。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3)试玉要烧三日满,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4)_,望极春愁,_。(柳永蝶恋花)(5)_,故能成其高;_,故能成其富。(韩非子大体)(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13题。(5分)小 园【清】 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 = 1 * GB3 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 = 1 * GB3 寒花:菊花。 小立:静立片刻。12、以下对本诗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颔联境界开阔,以层次分明的色彩来展现绚烂山光。B颈联运用“幽竹”
14、“寒花”两个典型意象,显示诗人的孤清高洁。C尾联化用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并以月出的凄清之景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D尾联虽言“小立”,但作者实已站立许久,不忍离去。13、首联中“动”、“窥”两词颇可品味,请选择其一进行赏析。(3分)_(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3分)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
15、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体通史。(1分)15、解释加点字:(4分)(1)素悍勇而轻齐( ) (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3)夹道而伏,期曰( ) (4)暮见火举而俱发 (
16、)16、与“士卒亡者过半矣”的特殊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源泉混混,不舍昼夜(孟子离娄下) B以为莫己若(庄子秋水)C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D客有吹洞箫者(苏轼前赤壁赋)17、翻译下列句子:(4分)(1)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_(2)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兼行逐之。_18、根据文意,庞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_(六)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11分)可楼记【明】高攀龙(1)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可以宾月
17、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2)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目观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3)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不足矣,斯无所不乐矣。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极力以营苑囿,而止于岁时十一之游观耳,将焉用之?(4)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足以寄吾意而止。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 = 1 *
18、 GB3 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又其赘矣。【注】 = 1 * GB3 与物为耦:如同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一样。19、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的一项是( )(2分)A. 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B. 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C. 凡为山水者一致也。D. 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20、第(2)段中,作者详尽地述说自己年轻时曾经“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是为了强调_。(2分)21、第(3)段画线部分连用三个“极力而”,作用是 _ _ 。(2分)22、本文虽然名曰“记”,但只是略写了可楼的位置、特点和建成经过,实则重在寄
19、托作者的心态(限填4字),表达作者_的观点。而课本中游褒禅山记一文,通过写游历华山洞的经过,阐发了_的人生哲理。(用自己的话概括)(5分)(七)作文。(4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记者采访一位名人的母亲时说:“您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800字。(3)不要在文中透露个人信息。交大附中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一、(14分)1、难道我们真的要让文化走向娱乐而导致其衰亡?(或“我们不能让文化走向娱乐而导致其衰亡”。)(1分)
20、2、以读者熟悉的现象为例来论证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是世界性问题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也更有现实针对性。(2分)3、作者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是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作者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是指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如果放任娱乐至上的倾向,波兹曼的话就将应验。(3分)4、BC(4分)5、要点:作者信息(1分)、主要内容(2分);语言:简洁、准确(1分)答案示例: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由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撰写的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该书的主要观点是,电视这一排斥思考的媒介将文化转变为娱乐,这种趋势已使文化灭亡。二、(12分)6、哀吾生之
21、须臾(1分)7、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眼前“文赤壁”的景物描写过渡到对苏轼人生经历的叙写。(2分)8、主观情绪: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失意与悲愤以及不计较得失的旷达情怀。(1分) 客观环境:“赤壁”一带壮阔的自然景观以及与赤壁相关的那段英雄辈出的历史背景。(1分)9、(1)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 (2)苏轼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 (3)本来是“赤鼻”苏轼却误以为是赤壁 (答出一点给1分。答“苏轼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苏轼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也给分)10、BE(4分)三、(5分)11、(1)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2)红藕香残玉簟秋 (3)辨材须待七年期 (4
22、)伫倚危楼风细细 黯黯生天际 (5)太山不立好恶 江海不择小助四、(5分)12、C(2分)13、“动”:“动”字静结合(或“以动写静”)(1分)地展现了微风吹动水面、使树影摇动的景色,表现出小园中景物富有情趣的特点(1分),抒发了作者对小园的喜爱之情(1分)。窥”:运用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光与园中美景相映成趣,(或答“运用移情的手法,将作者对小园的流连、欣赏写成山光对小园的窥视”),并从侧面表现出园中景物的可爱、优美(1分),抒发了作者对小园的喜爱之情(1分)。(任选一个字赏析均可)五、(13分)14、纪传(1分)15、(4分)(1)向来 (2)向着有利的方向 (3)约定 (4
23、)点起,点燃16、B(2分)17、(1)行军一百里去和敌人争夺利益的,有可能使上将军挫败。(2分,得分点:百里、趣、蹶)(2)(庞涓)于是放弃了步兵,只和他的轻锐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2分,得分点:补充主语、轻锐、倍日兼行)18、庞涓失败的原因,一是轻敌,二是被假象所迷惑而作出错误的决定。(2分)六、(11分)19、A(2分)20、以前一直没有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地方,突出对景物的不同看法在于不同的心态(2分)21、通过反复(或排比),强调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应该适可而止(2分)22、知足常乐(1分) 表达作者事物只要能寄托意趣就可以心满意足的观点(2分)做事必须要有意志力(2分)第
24、四大题小园赏析:黎简(17471799) 清代诗人。字简民,一字未裁,顺德(今属广东)人。因喜其境内东樵(罗浮)、西樵二山之胜,故自号“二樵”。他还取东樵432峰、西樵72峰之意,把居室命名为“五百四峰堂”。 黎简诗、书、画、印方面均有较深造诣,其诗能自成一格,对清代中叶岭南诗歌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黎简个性狂傲狷介,自称“狂简”,自刻印章“小子狂简”。据传当时名动天下的袁枚到广州时欲求一晤,黎简拒之门外,其狂傲如此。首联写园内之景,一正写,一侧写。小园内有一小池,池水清澈,池边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倒映池中。傍晚时分,微风乍起,池中树影摇晃,婆娑荡漾。水的静,影的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山
25、光”泛指山中各种景物,一词写尽秋山美景。唐人张旭有“山光物态弄春晖”,常建有“山光悦鸟性”之诗句。但山光虽美,小园中景物更具风情,故有“山光窥短墙”。本为小园主人透过短墙欣赏“山光”,诗人却巧妙变换角度,运用拟人手法,写“山光”因好奇园中美景而探头探脑,窥视园中。不但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而且从侧面突出了园中景物之富有魅力。此句与王安石的“两山排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颔联由园内而至园外,视野放远,境界开阔秋天的山村黄叶满山。这种黄,是成熟的金黄,并非枯槁的褐黄它黄得亮,也黄得润,给画面涂上一层亮色,片片金黄的叶如只只飞舞的蝶尤其是在斜晖的映照下,一半明艳,一半阴暗,色泽层次分明,尽显山光之致。颈联又回到写园内,写翠竹之幽,寒花之芳。幽竹静立,人亦静立,人心澄明、淡定、从容。“寒花”即菊花,凌霜傲放,清香袭人。此二句诗人撷取“幽竹”“寒花”两个典型意象,一为劲节,一为傲骨,显示诗人的高风亮节,孤标傲世。尾联“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诗句故设重字,造语别致。“小园”“小立”两个“小”字一指范围,一指时间。为何“宜小立”?只因月已如霜。虽曰“小立”,然诗人自“斜阳”至“新月似新霜”,也立之太久,陶醉于眼前美景而不忍离去。新月新霜乃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之象征,于是一个孤清高洁的诗人形象就跃然纸上。 这首诗设色明丽,开阖自如,取象秀雅,风格清峻,体现了黎简孤傲高洁的情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房屋抵押民间借贷借款协议文本3篇
- 2025年度平板车租赁运输合同风险评估与控制
- 个人租房合同标准版可打印
- 二零二五年度处理男子外遇妻子怀孕离婚抚养权纠纷调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家居项目报建代理与智能家居合同2篇
- 2025年度铁矿石进出口关税及税费缴纳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版矿产资源租赁居间代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事业单位廉洁从业监督员聘任合同
- 2025阿里巴巴智能物流机器人研发及销售合同3篇
- 2025年度供应链金融投资担保协议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56张)
-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
- 发电机停电故障应急预案
- 接电的施工方案
- 常用药物作用及副作用课件
- 幼儿阿拉伯数字描红(0-100)打印版
- 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报告模板
- GB/T 12173-2008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 新媒体研究方法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2020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