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中期报告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中期报告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中期报告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中期报告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中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中期报告第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分析本课题自成立以来,开始着重于对第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和分析,经过对收集资料的分析和整理,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之一第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分析撰写完毕,汇总如下:第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情报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共发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269份。笔者还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同时也作了一些个别访谈;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心理问题调查表作为工具,涉及工作状态、工作压力、角色、人际关系、情绪等部分。在此次调查有效问卷269份中,其中男教师128人,女教师141人。(一)四成教师常常焦虑调查

2、发现,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9.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9.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3.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8.1%的教师感到压力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在被调查的教师中,高达42.5%的老师常常感到疲劳,38.1%的老师处于烦燥、焦虑之中,33.8%的老师出现了失眠或睡眠状态不好,30.6%的老师觉得不安。还有的老师出现了过敏、多疑、抑郁、精神不振等症状。因为情绪上的波动,38.4%的老师“有时会在工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21.9%的老师“感觉到上课也很烦”。无疑,他们把这种情绪带入了课堂。当老师感到自己情绪不良时,运动和睡觉成为老师舒缓的方式,

3、各占比例53.7%、41.5%。但有23.8%的老师找不到宣泄的方式、方法,同时,3.6%的老师对药物产生了依赖关系。专家解读: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心理产生问题或症状的最核心表现就是情绪上的反映。而不良情绪主要的表现症状是焦虑、抑郁、不安等。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小学教师产生焦虑、感到疲劳、不安等不良情绪比例都很高。同时,调查还显示,不少老师会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影响教学质量。这就说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视。一个人的情绪是无法控制的,只能调解。对于强度稍弱的不良情绪,老师选择运动、睡觉等方式进行缓解,这是正确的,这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如果强度很大且持续时间长,这时候老师需要通过

4、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控制进行调解。案例好强女老师患上癔症一位女教师,有一段时间,情绪发生了令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现象。如当她坐在办公室里,这时如果有同事来到这间办公室,没有和她打招呼,她就会感到非常难过,认为同事是不是看她不顺眼。甚至,如果有时感觉同事或领导冷落了她,她就会故意搞破坏,引起别人的注意。专家称,她患的是典型的癔症,这是神经病的症状之一。因为这位女教师个性非常好强,对学生要求很高,都要争第一。同时,她平时也非常在意同事、上级领导对她的看法。久而久之,她对自己估计过高,以自我为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二)八成老师压力巨大在座谈会和与教师访谈中发现,教师在学校里

5、的工作任务有4个大类18个项目,令人应接不暇。它们是课堂教学任务6项: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查阅资料、出练习题;学生管理任务3项:课堂纪律管理、学生行为管理、班级管理;学校布置任务5项:学习、进修、开会、管理某些仪器档案等、应付各类检查;课外教学任务6项:兴趣小组或活动课、各类补差、编资料、监考、教育科研。这些工作任务几乎是所有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那么,教师一天的工作时间有多长?调查显示,只有5.5%的老师“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下”,除此之外,51.3%的老师每天工作8-10小时,34.8%的老师每天工作10-12小时,还有8.4%的老师每天工作甚至达到了12小时以上。与此同时,2

6、6.5%的老师认为,自己的工作量已经是“超负荷”。对于工作的付出,有44.9%的老师认为自己“付出超过回报”。在对工作压力的调查中,只有3.5%左右的老师认为“没有什么压力”,另外八成左右的老师认为压力巨大。其中,60.1%认为“压力很大,但可以承受”,36.4%的人已“无法承受”。从研究教师工作压力的源头来盾,升学率当之无愧地成为“罪魁祸首”,收入低、工作量太大、人际关系紧张与同事竞争紧随其后,成为造成教师工作压力的四大原因。令人欣慰的是,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仍有78.2%的老师表示“能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也有17.6%的人“发牢骚,不情愿地工作”,4.2%的人想“辞职或提前退休”。

7、专家解读:中小学教师面对着升学率、职称评聘、同事竞争、教学成绩不理想等因素,往往产生巨大的工作压力。这种巨大的工作压力是造成他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主要外在因素。个性是心理出现问题的内在因素。从事教师行业的群体在性格上往往倾向完美主义者、敏感等,这样的个性造成他对事事都在意、追求完美、不容自己有小小的过失等。案例新手老师半年就打“退堂鼓”一位刚从师专毕业的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以及天性腼腆,几堂课下来,学生上课吵闹使他无法安心讲课,学生对他的冷漠与生疏,使他感到了深深的恐惧。开始,他还只是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到底该怎么去教学生?经过多次尝试之后,仍无起色。渐渐地,因为工作不顺利产生的压力使他失去

8、了信心,他开始问自己,自己是不是适合当老师?他变得越来越急躁。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半年里,他就开始打退堂鼓,想离开教师这个岗位,经常夜不能寐,精神不济。(三)教师地位受到撼动“尊师重教”是传统美德。那么,在老师眼里,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社会地位?统计显示,认为教师地位“一般”、“不太受尊敬”和“很不受尊敬”的比例竟然高达29.7%。超负荷的工作量、强大的压力、社会地位的变化影响了老师对本职业的喜爱程度。只有8.9%和30.6%的老师“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教师职业,37.1%选择“一般”,16.5%选择“不喜欢”,还有6.9%的老师“非常不喜欢”这种粉笔生涯。但是,如果再给老师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选

9、择“会”的比例仍超出“不会”的比例。专家解读:教师之的以出现本次调查结果中的低职业认同感、低喜爱度,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职业要求教师无私奉献,社会舆论也常把教师比喻成“红烛”、“人梯”等等,但是在目前社会急剧变迁的形势下,教师待遇之菲薄,工作之繁重,责任之重大,是其他行业所难以比拟的。一位长期处于严重工作压力下的教师,势必抱持着消极的情绪,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产生焦虑,易感到心力交瘁,甚至有放弃角色的意愿,进而可能直接降低教学热忱,间接影响学生身心平衡与发展。案例优秀教师毁于“一句粗话”某学校一名深受爱戴和尊敬的教师,因为面对一个“问题学生”,忍不住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了粗话。此事传出之后,一时间,这位

10、老师成为社会和市民的指责对象,人们纷纷谴责这位老师心态不正。这位老师陷入了无尽的困扰当中,他请了半年病假在家休养。半年后,他的心理还是没有脱离沉重的阴影,失去了先前的干劲,人也渐变憔悴。(四)家校关系不尽如人意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群未成熟的孩子或未完全成熟的孩子,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然而,20.6%的老师承认自己骂过学生,19.5%的老师会因情绪低落而上课没精神,还有的老师会偏心、因心中烦恼而迁怒学生。这些不当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了师生之间关系淡漠的现象。15.9%的老师认为,“对学生好,但是学生不

11、理解我”;21.7%的老师认为“学生在背后议论我,甚至说我的坏话”;24.8%的老师认为“师生关系淡漠”。同时,在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上,问卷结果显示,家校关系并不尽如人意。老师们认为,有些学生一出现问题,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向老师兴师问罪,26.3%的老师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还有21.2%的老师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闻不问,家校之间的联系几乎荡然无存。专家解读: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教师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有四方面:同事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家校之间。由于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尤其是实行学科成绩考核后,学科之间争时间,同教材之间资料保密,唯恐你考好了,我落后,影响到考核。

12、有时学生违纪违规,你批评教育他(她),不但不听,还顶撞你,向家长反映,有时家长还偏袒子女,教师两头受气。这些问题很容易造成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焦虑。二、根据调查所得的资料,我们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和分析,准确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一)理性认识教师的压力源,防止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绝对化教师的职业使命固然神圣,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不能绝对化地认为,教师有心理困惑就是不正常。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受压力有关,如果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至无法承受,就会产生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等就会由此而产生。所以,研究人的心理

13、健康,了解人的压力源是十分必要的。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成功、喜悦和悲伤,而这些情绪体验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的心理社会压力源所导致的。在众多的压力源中,与人更密切相关的是应激性生活事件或称为生活压力源。公认的生活压力源包括:生活中的重大改变,例如亲人亡故、患重病、失业、子女离家出走,或者恐怖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等。生活琐事,包括家用支出、工作职业、身心健康、时间分配、生活环境和生活保障等方面。教师的压力源与教师工作的特点密切有关。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压力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工作压力:具体表现在许多教师工作量满负荷,节奏紧张,而工作绩效慢,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

14、的劳动成果要到五年、十年以后才能真正体现。因此,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教师劳动的付出与回报在短时间内是不平衡的,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对职业怠惰。特别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逐渐降低。其二,家庭压力:教师家庭与其他家庭相比,在对子女教育和婚姻方面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有些教师面临这些家庭生活期望无法达到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挫折感。其三,社会比较压力:由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容易导致有些教师在与别人进行社会比较过程中,引起心理失衡。(二)客观认识教师心理问题的特点,防止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15、扩大化目前对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存在一种扩大化的倾向。调查结果有48%的教师在某些指标上呈现偏常。而对于一般正常人来说,由于外部压力源,完全可能在一个阶段在某些指标上偏常。比如,教师碰到自己的孩子要参加中考或高考,难免会出现焦虑情绪。因此某些指标偏常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能说是心理异常。(三)整体思考教师的个人成长,防止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孤立化人的素质包括三个层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或称为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这三方面的素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其中,心理素质居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中介层面,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情绪

16、低落会影响身体健康,所谓“积忧成疾”就是这个道理;气量狭窄、整天怨天尤人、悲悲戚戚,会影响人的道德境界和精神境界,真可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强调教师的师德建设必须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可能有高尚的师德,否则,只可能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第中学是一个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校,三、在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一)角色与自我的冲突。长期以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角色定位使教师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和责任,承担着多重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科研成果的创造者;既是学生群体的领导者又是学校领导的管理者;既要做班级的管理者又要当好学生的良

17、师益友;既要与家长、同行、领导打交道又要应付现实生活中的多种人际关系。如此种种,都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和随时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以体验学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而这种高度的自我调控能力又是一般人难以具备的,这往往是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另外,当前就业的压力又强化了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更是不断提升,希望理想的教师应是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的人,这种期望使得许多教师感到不应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脆弱以免破坏自身形象,这种心理定势导致教师难以和学生坦诚相处,不利于调节和疏导自己的情绪。 (二)表率与常人的冲突。古人云:“德高者可以为师”,在学生面前教师需要以榜样姿态和标

18、准化、规范化的形象出现。正是这种期望使教师往往以清高自居,过分注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刻意限制自己并关心各种细节;在学生面前要保持平静、耐心、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些话家长可说,但作为教师就不该讲。其实,教师也是人而不是神,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对工作安排甚至职业规范想不通的时候。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诸如学生调皮捣蛋、恶作剧、恩将仇报、逆反对抗、违纪犯规等不如意的事情。遇到这些使人气愤、烦躁情况时,教师还必须胸怀博大、沉着冷静,以约束控制自己的情绪。而这种矛盾和紧张的精神状态常会使情绪压抑,这些都是躯体化、强迫症的直接诱因。 (三)创造性与常

19、规性的冲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自己首先必须永葆青春激情、富有创新意识。然而,教师的劳动又具有常规性、重复性的特点。一门课讲几年甚至一辈子,难免产生单调、枯燥、乏味、郁闷的情绪体验和心境。新教师刚走上讲台往往满怀激情、处处新鲜,可几年教下来便感枯燥无味,当教师自己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没有了兴趣,学生怎能愉快地学习呢? (四)工作负荷与自身价值的冲突。在当前中学生入学进入高峰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只能长时间超负荷工作,69.7%的中青年教师周课时已超过16节(还不包括校外兼课)。而素质教育又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因此,中学教师除了备课授课批作业以及写

20、论文搞科研外,还要面临新教师上岗学习、普通话考核、教育学培训、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职称英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查、公开课比赛、学术论文写作、学历升级的学习与考试、日常工作五认真抽查、班主任工作培训与考核、升学统考成绩的考核等种种压力。这些超负荷的工作与多重责任又使他们无暇顾及家人,于是也常常由此产生自疚感。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看不到自己艰辛工作所创造的成果和价值,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有的同志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因为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这种高层次的需要便产生烦闷、压抑之类的心理问题。 (五)职业要求与个人能力的冲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

21、度大、速度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新的教学理念在挑战传统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付出数倍于以往的精力才能紧跟发展的形势。职业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个人能力一时难以适应便会导致焦虑感;另外,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评聘分开与竞争上岗还造成了职业不安全感;在考核评优、职务职称晋升中由于相关法规政策不配套,缺乏监督机制,以致出现诸多不公正现象导致挫折感;部分教师家庭面临着子女就业、爱人下岗及父母年老体弱需要照顾等实际困难导致压力感。 四、通过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初步找到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一).鼓励教师学会自我诊断、让教师本人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的指标:(1)正确的角色认知。恰当地认识

22、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2)具有键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4)抗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5)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6)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 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

23、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a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悦纳教师职业。既然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悦纳它,把它当作事业来追求,乐在其中,不要把它作为一种养家糊口不得已的途径,想法决定心态。b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悦纳学生。首先,教师要以人为本,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其次,要从学生的点滴成绩和逐渐成长中去体验快乐,和学生融为一体,置于学生之中,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这样既密切了师生关系又使自己拥有一个轻松的心境。请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只有做到了“敬业爱生”

24、才能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2) 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

25、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3) 合理安排生活,发展健康的生活情趣与态度教师的工作艰苦复杂,许多教师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往往会因为忙于追求某种目标的实现,而忽视生活的其他侧面。事实上,一个人的生活如果只是过分地去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而忽视另一些很重要的需要,就会产生许多本不该产生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发展健康的态度,是维持和保护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策略。首先,要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比如,饮食要均衡,休息要充分,要有适度的运动,要调节好娱乐活动,以舒缓、松弛自己的身心等等。第二,扩大生活的圈子,培养兴趣爱好。这不仅能放松身心,而且能使教师在工作之余得以提

26、高和充实。生活圈子狭窄,不去开拓社交渠道,固步自封、孤陋寡闻,把自己禁固在自我的小天地里,不仅失去了学习别人、吸取新鲜经验的机会,更容易产生压抑、自卑、自负、守旧等不良心理。久而久之,将形成心理问题。第三,遇事要乐观,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生了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念;受挫折,能沉着自控,保持心态平衡;被误解,能胸怀坦荡,克制,宽容。当感到自己的喜怒哀乐过了头的时候,能制怒、敛喜、移哀、释愁。这种随遇而安、冷静思考、泰然处之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当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但它对于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修养。(4) 处理好人际关系 我们工作学习在一个群体当

27、中,难免会与周围的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各种关系,所以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我们要乐观合群,以诚相待,学会关心他人,要关心了解他人,遇到矛盾和纠葛时,应尽量减轻对别人的刺激,灵活地调整关系。以和为贵,和谐才快乐!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不快,尽管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真诚,千万别玩“阴”的,既损人又不利已,得不偿失。 另外,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剂良药,它能使对方自责,并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即使真是对方的过错,也不必过于追究,应有限度地让步,它可以使自己的心灵获得解脱,减少心理失控,以致于做出不理智,令自己终生悔恨和痛苦的错事。 (5

28、) 寻求专业帮助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杰西德(Jersild,1962)等曾对来自小学、中学和大学的111名接受过心理治疗的教师进行了调查,以研究心理治疗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结果表明,95%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学生;89%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有更大心理承受力去接受那些有敌对、愠怒、反叛情绪的学生,并能更好地教育他们;73%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提高了他们走近那些畏缩、难以接近的学生的能力。接受调查的教师还说心理治疗使他们更喜欢自己的同事和伙伴,更喜欢本职

29、工作。(三)充分发挥学校行政管理的力量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除了前面谈到的教师自身的努力外,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得到各级行政领导的重视,只有通过自上而下的改变,才能更有效的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1) 教育行政部门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工作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保障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设置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机构,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专题调研,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辅导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努力减少形式主义和不良风气对教师造成的心理压力。在日常工作中,从校长室、工会、团委、教研组等各个部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真正意义上减轻教师的压力。比方说,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采用通用的检测量表或指标体系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验,并依据保密原则建立档案,使教师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完善自我,在客观标准的形式下追求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精神世界。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设立电话热线、信箱或在网上开辟虚拟咨询室。鉴于有些教师碍于脸面或虚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