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18)_第1页
桃花源记 (18)_第2页
桃花源记 (18)_第3页
桃花源记 (18)_第4页
桃花源记 (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桃花源记教案 段九霞目标:1、 背诵全文。 2、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3、 初步学会利用注解来读懂文言语句的意思。 重点及难点:1. 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第一课时激趣导入,作者简介同学们:从古至今,人生在世,谁能事事如意?就包括同学们这样小小的年纪,像学习啦、与父母同学的相处呀,是不是处处都如自己所愿呀?当自己遇到这样苦恼的时候,你希望找到一个怎样的地方来生活呀?对,那就是世外桃源。今天,我们就随着陶渊明的神笔来探索一下神秘的桃花源吧!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

2、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散文以桃花源记、辞赋以归去来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因在家门口栽有五棵柳树,所以人们又称他为“五柳先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一)、自读课文 要求:1、结合课下注释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画出停顿不准的句子。2、组内核对校正字音。 (二)、听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 要求:边听边注意正音。 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三)、朗读练习: 组长组织朗读(形式组长依情况可齐读可轮流读)。 朗读时注意字音和停顿。 (四)、朗读展示 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全班齐读。 1、读一读、写一写、练一练。hu( )然 yn( )然 qin( )m( ) y( )

3、太守 bn( )纷 垂tio( ) 叹wn( ) 刘子j( ) 语( )云 便要( )还家2、对照注释,解释下列词语。为业: 夹岸:杂: 异:穷: 平旷:属: 悉:怡然自乐: 所从来:咸: 问讯:先世: 邑人:不复出焉: 间隔:皆: 语云:不足: 既:诣: 遣: 欣然:3、古今词义辨析鲜美:古义( )今义( )交通:古义( )今义( )妻子:古义( )今义( )绝境:古义( )今义( )无论:古义( )今义( )如此:古义( )今义( )缘: 古义( )今义( )延: 古义( )今义( )津: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辨析舍:便舍船( ) 屋舍俨然( )寻: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4、志: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5、朗读课文,翻译下列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思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四.朗读找成语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

5、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2、能力目标:背诵课文,领悟文章优美、简洁、精炼的语言特色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时安排: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句子翻译

6、,疏通了文义,世外桃源美不美啊?今天,我们再次进入这个美妙的世外桃源,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板书课题、作者)。二、品读课文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

7、了铺垫。)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

8、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

9、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

10、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

11、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渔人迷路了,会怎样?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

12、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2. 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环境良好、生活安定)离开、再寻桃花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似有而无、理想社会)三、问题探究:(1)分男女各读一段,比一比谁读的好要求:语句流畅、节奏合理、语速适中(2)根据“自学

13、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风桃花林。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奇丽美景)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曲折、隐蔽、幽深)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优美宁静)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乐幸福)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4、(民风淳朴、热情好客)6、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桃花源村?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7、陶渊明把桃花源写得这么美,这地方存在不存在?为什么? 不存在。因为渔人“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 8、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呢?明确:当时的社会黑暗纷乱,作者是借此表达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作者的精神寄托,也是广大人民愿望的体现,所以说这是作者的一个美丽的梦。四写作活动生活在东晋时期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的美好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那么,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已经拥有了幸福美好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五、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六、课堂小结为了追求光明和理想,我们的祖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