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应对_第1页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_第2页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_第3页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_第4页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全文)内容提要多哈会议的成果有限,说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 努力面临重大困难,陷入自1988年国际社会启动气候变化相关 谈判和应对进程以来的最低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国 均将成本一收益平衡当做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应对框架和机制的 重要决策依据。其具体体现为碳排放覆盖率的参与度,这成为影 响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成本一收益平衡的理 论模型,本文论证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和机制进展的双重均 衡方程指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仍停留在相对稳定的 低(收入)水平均衡状态上。很显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 程中,必定还存在一个可以带来高收入和高福利的高水平均衡点。

2、 国际社会目前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寻找和确定从低水平均衡点迈 向高水平均衡点的临界点并实现突破,推动各国提高参与度,推 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向高水平均衡点迈进。XXP476XXAXX1006-1568-( 2021)04-0042-15自1988年国际社会在加拿大多伦多首次召开半官方的气候 会议,到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多哈会议(COP18/CMP8),有关气候变化应对的国际谈判已走过25年 历程。多伦多会议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碳减排目标,即以1988 年的排放水平为基准,到2021年全球减排20%,这一目标史 称应对气候变化的多伦多目标”。现在看起来,这一目标显然 过于理想化。因

3、为在2021年多哈会议最终通过的决议里已经找 不到明确的全球碳减排目标,更多的则是希望”、“理应”、“自 愿等字眼。这意味着,经过25年的努力,国际社会在应对气 候变化和碳减排上的意愿和进展可谓是不进反退,尽管全球的碳 排放水平已经远高于当年。因此,颇有必要对既有的具体应对策 略特别是指导国际社会气候变化应对实践的理论加以总结和检 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各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框架和机制的决策依据。一般认为,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有效性 根本上取决于各国的参与度,国际社会最终之所以能达成这样或 那样的决议,也正是因为决议必须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各国的参与 度。因而,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里

4、程碑,最初的京都议定 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才将其生效条件设定为55%的排放 比例,也就是附件一 GJ名单中至少有足够占到全球排放总量55% 的GJ和地区加入该议定书,其规定的各项条款才能真正生效。需要指出的是,决定各国参与度的,是各国对参与全球气候 变化治理的成本一收益计算;换句话说,成本一收益计算是各 国气候变化外交的决策基础。例如,美国参议院在讨论表决议定 书时有过这样的阐述,任何(气候变化)国际协议都必定会对 国内经济产生系列的金融(经济)影响。具体而言,所谓的经 济金融影响实际上指的便是成本与收益,即加入气候变化的相 关国际协议究竟会给美国带来怎样的收益,同时又增加怎样的成 本。也就是

5、说,美国唯有在明确了这样的成本一收益关系后才能 做出是否加入议定书的推断和决策。对此,在美国国会一次有关 气候变化的听证会上,与会参议员在回答为何美国仍没有加入气 候变化国际协议的问题时解释,因为美国还没有弄清楚国际气 候变化协议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各种影响。基于上述逻辑,本文将以成本一收益分析为切入点,分析缘 何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停滞不前,认为这一现状恰好是出 于成本一收益考虑导致的各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低水平均衡。 基于对更高水平平衡存在的乐观推断,本文认为,国际社会需要 进一步推动各国提高参与度,使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向更高水 平的均衡迈进。一、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成本收益计算国际学

6、术界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成本收益分析 主要通过建立各种经济学模型进行测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方法 是利用一般均衡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一定时期内(如到2055 年或者2100年等)的经济增长、能源利用、碳排放、气候变化 模式、气候变化影响以及各种碳减排和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等因素 作为变量纳入到模型中,同时给予各个变量以各种参数,然后计 算出在不同排放及减排情景下的碳排放价格,以及由此产生的成 本与收益。以动态综合气候一经济模型(DICE,Dynamic IntegratedClimate-Economy Model)的研究为例,笔者对在2021年12 月国际社会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

7、进行了成本 收益分析(表1)。在这一模型中,成本和收益的计算依据有三 个:一是在哥本哈根协议的气候变化应对路径下,全球及各 国由于受气候变化影响而造成的直接净损失,净损失的含义其实 已经包括了成本和收益两方面的因素;二是在哥本哈根协议下,全球及各国设定的减排路径和 政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减排支出成本,这个成本大小与协议 的规定有着很大的关联,包括技术变迁、经济增长、社会福利都 会受到减排过程的极大影响;三是在哥本哈根协议下,根据XX通过同一模型模拟出 来的碳排放价格(包括碳税和碳排放权的交易),以及各国要达 到各自碳排放配额范围所需购买的额外碳排放量,最终计算出一 个全球及各国用于支付额外碳排放

8、配额的成本。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各国在哥本哈根协议下的碳减排配额分配并不均匀,考 虑到各国减排能力的差异,会出现富余和不足两种情况, 因而这项成本对于一些GJ为正,而对于另一些GJ则为负。当 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其总额为零。按照这样的计算框架,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得出的结论是哥本哈根协议下到2055年全 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直接总支出为16,470亿美元。这个支出水 平究竟是高还是低呢?在稍早的同系列研究中,诺德豪斯通过同 一模型对各种气候变化应对情景下的支出成本进行了核算。他根 据性质的不同将总支出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气候影响损失和 减排成本,比较的结果是:从

9、最优应对情景下的低成本,一直到 不采取任何措施以及设定过高减排或温度操纵目标情景下的高 成本;第二部分的支出来自碳排放配额的购买,其中碳排放价格 决定了最终的购买支出,而不同气候变化应对情景意味着不同的 碳排放价格。XX对此进行了排列,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应对的 策略越激进,国际社会未来承担的碳排放价格就越高,这也就意 味着不同GJ为完成减排目标必须为购买额外的碳排放配额付出 更高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限于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进展上的极大不确 定性,诺德豪斯及其他经济学家和气候变化研究小组,如政府间 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斯特恩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 应对成本一收益的计算结果在数量上未必是

10、完全精确的。但从不 同情景的排列顺序来看,他们的结论在逻辑上是站得住脚的,即 对应不同的气候变化应对和进展情景,国际社会将共同承担不同 的成本和收益。那么从成本一收益的视角出发,我们如何进一步 理解不同气候变化应对及进展情景的主要区别呢?是什么关键 因素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框架的成本与收益?理解这些问 题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国际气候变化应对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 一收益模型。二、碳排放价格、参与度与成本一收益分析按照诺德豪斯和理查德托尔等人有关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的 分析,应对气候变化的净成本影响主要有三个来源,即:气候变 化的直接影响,碳减排进程的影响和碳排放价格的影响。对全球 而言,前两种来源的影

11、响总体上体现为正的净成本,而碳排放价 格对净成本的影响在名义上是在各国间相互抵消后为零。但实际 上,全球碳排放价格有两个源头:碳税和碳交易,如果全部的碳 价格都以碳税的形式体现出来,均衡状态下碳排放价格应等同于 碳减排的边际成本,从而意味着一国为本国配额之外的碳排放支 付了成本。如果进而将气候变化对全球造成的损失影响纳入碳排 放价格的计算范围,即完全而充分地将气候变化的外部影响内化 到碳价格中,那么碳排放价格更可以成为衡量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框架成本收益的指标。就此而言,在不同全球性气候变化应对框 架的路径下,会产生高低不等的各种碳价格,也就体现了全球为 这些不同的气候变化应对框架所支付的净成本

12、水平。如果给予碳价格以新的含义,即把气候变化影响和碳减排支 出都折算为碳排放价格,然后将碳排放价格作为衡量全球性气候 变化应对框架成本一收益的标志性指标,则可对以往在一般均衡 基础上所得出的成本收益比较结果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列。以诺德 豪斯在其研究中设定的15种气候变化应对情景为例,在给定时 期内且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对15种情景加以重新排列(图 1)。这个新的排列说明,如果仅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来看,不管国 际社会采取何种减排策略和路径,都会从初期的最低点然后慢慢 上升。但如果采取横截面的比较,不同情景间的区别就一目了然, 根据前面的分析,碳排放价格的区别实则也代表了各种气候变化 应对机制在成

13、本收益上的区别。从图1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气候变化应对机制导致碳 排放价格越高,其成本也就越高。如相对议定书的应对机制,能 将全球气温上升操纵在2C范围内的应对机制明显成本更高; 同时,相对于不包括美国碳排放的议定书而言,能够覆盖美国碳 排放的议定书的成本就更高。如果进一步比较导致碳排放价格的各种应对情景,可以发现, 各种应对情景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各国的参与度不同,或者说是对 全球碳排放的覆盖度不同。因此可以认为,参与度是决定碳排放 价格及应对机制的成本一收益水平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议定书的应对机制,还是设定2C的升温限制,其本 质都是全球碳排放的覆盖面大小的问题。从绝对意义上讲,应对 机制的

14、覆盖度越高,则碳排放价格会越高,尽管从应对的结果看 也会越有效。但问题在于,在国际社会中,应对机制的覆盖范围 并非取决于碳排放价格或者应对有效性,而取决于各国对应对机 制的认同度,具体表现为参与度。可依据官方表态将参与度分为 三类参与、不参与和有条件参与。以各国对议定书的态度为例, 美国属于有条件参与,欧盟属于参与,中印等进展ZG家属于不 参与。又以哥本哈根协议为例,中印也都加入了有条件参与 阵营。需要指出的是从非官方角度衡量的参与度相对更为复杂, 因为市场、部门或地区的参与度与官方表态未必一致,导致实际 的参与度发生变化,而市场最终形成的碳排放价格反映的正是实 际参与度。这样,可将图1中的纵

15、轴换成参与度,进而用不 同的方法观察15种不同应对机制和情景间的区别,从最低的参 与度到最高的参与度,决定了具有不同特性的应对机制和情景。将参与度与应对机制的上述关系应用到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机制的实践中,并从1988年国际社会开启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 谈判到2021年多哈气候大会落幕期间选取几个重要节点,便可 发现,基于碳排放覆盖率的各国气候变化实际参与度的差异以及 变化,决定了应对机制和目标的变化起伏(图2)。在图2中,尽管操纵21升温的应对情景要求较高的参与度 (接近100% ),并被哥本哈根协议所确认。但该目标并没 有被具体落实,在哥本哈根协议中体现为碳排放覆盖率的全 球参与度非但没有提高

16、,反而因为资源减排机制而有所下降。因 此,从1988年至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参与度一直在递 减。同一时期,国际市场的碳价格也在持续下滑,进一步说明国 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的总体意愿呈减弱趋势,印证了基 于成本一收益衡量方法的气候变化应对机制在不同阶段对净成 本水平评估的演变过程。三、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的成本一收益模型本节将对气候变化应对的成本一收益模型加以考察。在下文 所应用的函数中,Cost指应对气候变化的总成本,Benefit指应 对气候变化的总收益,Y指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产出或福利水平, Commitment指各国在不同时期(i)的参与度或碳减排承诺水 平,ert指各期的贴现

17、程度。()成本函数:Cost二f( Commitmenti) ert ;在技术进步、气候变化趋势、经济进展等因素都给定的情况 下,国际社会开展气候变化应对合作的成本(现值,下同)取决 于各国的参与度或承诺程度。既有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参与度的 提高,国际社会将在参与度较低时(参与初期)付出更大的增量 成本,但在参与度较高时(参与后期)成本上升趋缓。换句话说, 成本函数的曲线将是递增和凸起的,即先快后慢,即图3中的成 本曲线。最终,如果全球各国全部参与到合作框架中,那么成本 将被固定在某个最高点上,不会无限增加。这是因为,一旦在全 球建立有效合作机制操纵碳排放,将全球温度的变化操纵在一个 可承载的

18、范围,那么碳排放价格便不会再继续提高(如图3), 应对成本也就会趋于停滞。(二)收益函数:Benefit二f ( commitmenti) ert ;同样的,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开展气候变化 应对合作的收益也取决于各国的参与度。根据相关研究和上述分 析,参与度的提高会给全球带来更多的收益。当然,收益曲线的 特征有别于成本曲线。首先,在参与度较低时(初期),因为漏 出”效应的存在,提高合作水平带来的全球收益增长速度较慢; 一旦合作水平达到特定水平,随着漏出”效应显著下降,全球 碳排放相关政策的有效性也会显著提高,如碳税、碳交易等。此 时,全球将从合作中获得更大的好处,并出现快速的增长

19、;这意 味着,收益曲线总体将呈现出先慢后快的递增性(图3中收益曲 线)。收益曲线的第二个重要特征在于:在初期,由于各国参与度 较低,相应国际框架的收益水平将低于成本水平,甚至在某些极 端情况下收益为负。但随各国参与深入,收益曲线会以更快的速 度攀升,在达到特定参与水平后将超过成本曲线。这个参与水平 也就是一个均衡的参与度。收益函数还有第三个特征,即在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后,收益 的增长速度极有可能出现下滑,即增长速度放慢并逐渐向成本曲 线靠拢(图4中收益曲线),这会使收益曲线出现变化(如图4)。 这样便会改变成本一收益曲线间的关系,出现了两个均衡点。可 把第一个均衡点(Q1)称之为低水平的参与均衡

20、,第二个均衡 点(Q2)则称之为高水平的参与均衡。(三)均衡条件第一,当成本曲线高于收益曲线时,称之为参与不足 (Under-commitment),此时全球将为之付出净成本,从而推 动参与度的继续提高,一直到两者相等为止;第二,当成本曲线低于收益曲线时,称之为参与过度 (Over-commitment),此时全球将从更高的应对参与水平中 获得净收益。尽管如此,但参与度不会继续提高,而是向反方向 进展即出现下滑,一直到净收益为零时。这主要是因为,当参与 度过高时,一方面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净收益增加本身会削弱各 国在此领域的继续投入及参与积极性,凸显其他部门投入的短缺 和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投入过

21、度;另一方面,尽管全球的总收益 继续增加,但在地区分布上,收益的分配显然是不均匀的,因此 也会形成和增加进一步提高参与度获得更多净收益的各种政治 经济障碍。第三,两个均衡水平的比较。根据上述分析,对全球气候变 化应对的收益曲线进行仿真,则会出现先凹后凸的结果。相对于 固定的成本曲线,这导致了一低一高两种均衡水平。在均衡条件 都成立的情况下,两个均衡水平都可以帮助国际社会实现参与 度的优化。也就是说,在这两个参与度水平上,至少在气候变 化应对部门内部都足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显然,低水平参 与度上的均衡尽管实现了部门的稳定,它对全球总产出和总福利 的益处则低于高水平参与度。双均衡条件:Y二f(

22、 Commitmenti) ert由第三点讨论而来的,需要引入第四个条件,即考虑了两部 门产出的一般均衡条件。如果将各国气候变化应对参与度纳入到 整体福利考虑,参与度会通过影响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内部成本 收益均衡,继而影响其他部门的成本一收益均衡,最终作用于 总体福利水平。在目前的科学认知水平和进展阶段上,气候变化 应对的参与度对经济增长总福利现值存在递增影响。但以一般均 衡的现有分析为基础,有理由相信,气候变化应对参与度并非始 终增加经济总福利,因为在参与度高于特定水平后,无论气候变 化应对部门内部的净福利如何变化都会反作用于经济总体福利, 从而导致既有成本一收益关系逆转,如图5所示。这样,

23、两个均衡的参与度便产生了不同的福利影响,低水平 的均衡参与度带来较低的产出水平,高水平的均衡参与度带来较 高的产出水平。从产出水平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低收入均衡, 并非理想结果,而后者则可以带来更优的福利。全球气候变化应 对的进展历程其实就是一个既寻求成本一收益均衡,同时又实现 更高产出水平的过程。总体而言,当前的国际气候变化应对框架 更加接近于低收入的均衡状态廊各国在自身成本收益核算的基 础上,“自由地确定各自的参与度,先是通过2021年的多哈 气候大会进行了初步确认,然后到2021年在进行反馈和总结, 届时形成新的国际应对框架,进一步强化和固定气候变化部门内 部的均衡。从全球角度看,这一均

24、衡并非最优。如图5所示,如果参与 度提高,总体产出和福利水平也将更高。问题在于,一旦低收入 的参与度均衡状态在确立后迅速得到强化甚至被固定,那么打破 这一均衡、推动参与度提高并实现更优化的产出和福利水平将很 困难。有两种可能局面将推动实现这一突破。第一,夕卜部条件变化,如气候变化程度加剧、国际社会对应 对气候变化的偏好增加、各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应对的认同提高及 技术进步等,都会同步提高气候变化应对不同参与度上的成本 (或降低收益),从而推动成本曲线上移(或使收益曲线下移), 迫使最优的均衡参与度向右延伸。这种情况相对于外部条件发生 变化后,气候变化应对部门的估值水平有所提高,从而增加了各 种投入

25、的相对价值,使参与气候变化应对进程可带来更低的机会 成本和更高的总产出和福利。第二,也存在内生机制推动参与度提高的可能,最主要的是 参与国/地区/部门带来的示范效应。在现实世界中,各国/地区/ 部门对于气候变化应对的参与呈现极不均匀的状态,有的出于自 发,有的则仅仅跟随。这样,参与度本身存在着微小变动的可能: 主要出于各种内生原因和激励因素,参与度会不断提高,这一提 高本身会带来收益和成本,而一旦参与者从中获得净收益,就有 可能对其他未加入者形成示范效应,进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当 然,如前所述,考虑到均衡条件,由示范效应导致的更高参与度 所形成的额外净收益在最初阶段未必会推动参与度继续提高辰

26、而可能使参与度下滑回落至均衡水平。但这里面存在一个临界 点”挪在某些关键性的GJ/地区/部门加入到气候变化应对进程, 或执行了某些标志性的减排政策后,参与度的提高便难以逆转, 从而加速向下一个均衡点即高收入均衡水平汇聚,并在这个均衡 点上逐步稳定下来。基于参与度边际产出递减规律,产出函数有一个重要的假定, 即100%的参与度未必导致产出最大化。正如IPCC的第四次评 估报告所指出的,国际社会面临多种可供选择的排放及减排情景, 从一切照旧”(Business as usual)到最为积极的应对情景, 其排序正好是从最低的参与度(=0),到最高的参与度(四、模型的应用以上理论模型分析对当前国际社会的气候变化应对实践有 着两方面的重要解释意义。一方面,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应对框 架上的进展路径将受以下两种情况约束:其一,沿着本部门内部 的净收益曲线移动,随着世界各国参与度的提高,国际减排应对 框架的净收益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图6),基于双均衡的存在, 因此该曲线将呈现出倒U型的形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