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安徽卷)答案_第1页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安徽卷)答案_第2页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安徽卷)答案_第3页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安徽卷)答案_第4页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安徽卷)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PAGE 页码6页/总NUMPAGES 总页数6页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独家解析(安徽卷)语文试题答案1D【解析】A表述过于绝对,从全文来看,“技术崇拜”的领域不只是在大型文艺晚会中。B“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错,原文是“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C“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于文无据。2C【解析】原文是“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而不是必然。3A【解析】B原文是“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不能直接理解成“反对

2、”,且“势必”说法错误,原文是“可能”;C“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有误,文章第段在论述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时说“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D强加关系,原文中“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4D【解析】“殷勤”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情意深重”。5A【解析】A都是副词,表顺承,才;B连词,表目的连词,表结果;C代词,的人语气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6D【解析】“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错,原文为“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7(1)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

3、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关键词:“本”“刊”)(2)在资历老、声望高之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关键词:“大言”“势要”) (3)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气势豪放,在义理、事物、情态方面无所不包,想要说的意思都能透彻地表达出来。(关键词:“横”“包”“尽”)【译文】先生姓朱,名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来到都城,十三岁就通晓五经,很有善于写文章的名声。先生少年的时候才智超群,神采绝俗,品性超过一般的人,他和他的弟弟文正公朱硅,都有善写文章的名声,被天子赏识认可。等到他父亲去世,服丧期满,他不愿意出来为官,想要做游览名山大川这类的事情。恰

4、逢朱珪觐见皇上,皇上问到了朱筠,朱筠才不敢托病辞官,对他弟弟说:“你败坏了我的雅兴了。”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他又上奏章请求朝廷采集记录永乐大典散失的图书,皇上看了奏章,认为这个提议有不凡之处,于是命令开设四库全书馆,亲自写诗来记这件事。又因为十三经文字传抄错误很多,奏请朝廷仿照汉朝熹平与唐朝开成年间的先例,选择有名望的儒臣校正,在太学里立下石碑,要遵循圣谕慢慢实行,于是写了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藏在家里。这时皖、闽的士人听到这些言论,才知道讲授寻求这些根基性的知识,四海之内喜好学术能写文章的人都仰慕并跟随先生游学。戴震、王念孙等人,深通

5、经术训诂之学,他们没有得志之时都在先生的幕府,最终因为写文章闻名于世,大概都是先生引导他们的。先生性情刚直,憎恨邪恶,庸俗之辈不敢到先生门前,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如果有一点优点,先生都赞不绝口。他在都城,载着酒登门求教的人驾车留下的车辙都压断了大路;他所到的地方,跟随游览的人有上百人。在资历老、声望高之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他在安徽担任督学的时候,上奏朝廷表彰婺源以前的士人江永、汪绂等人,在乡里的贤能之人面前祭祀他们的牌位,来勉励这些追求朴学的士人。在福建,朱筠和他弟弟朱硅相互替换职务,在当时被传为盛事,拉住车辕跑着送别他的闽地士人,绵延数

6、百里不绝。之后文正公朱珪主持文化教育,海内的名流之辈都得到暗中提拔,这些人大多是先生所赏识的人,因此世人称引经据典喜好古代的人是“朱派”。先生一辈子考核研究古代事物,同时爱好金石文字,说是可以佐证经史。他写文章效仿司马迁、班固,特别擅长叙事。他书法上探究通晓六书,有着隋朝以前的体制格局。(家中)藏书万卷,家中客人常常满座,谈论的东西使世人折服。他到达名山大川,搜奇揽胜,都城的士人们传诵吟咏,直到现在都没有停止。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朱先生为人坦率心无城府,在家与兄弟友善,在外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若有过错,就总是掩饰。后辈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先生房中从早到晚不曾没

7、有客人,他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见闻广博、记忆力强而不衰减,还时常在闲暇时写文章。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气势豪放,在义理、事物、情态方面无所不包,想要说的意思都能透彻地表达出来。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教官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勉励别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情意深厚,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他想要写的书没有写成,有诗文集若干卷。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8 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9 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诗歌鉴

8、赏】本词描写南宋都城杭州市民暮春游览西湖的情景。清明一过,百花逐渐凋谢,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纷纷出城来到苏堤之上,尽情游赏。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终于随着游人的船儿默默地归去了。其中“番腾妆束闹苏堤”一句,描绘出入物形象和生活画面,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审美效果。本词抒写惜春之情,构思新颖,读来别有一番韵味。10 甲: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乙:芳与泽其杂糅兮 沉吟至今 各自东西南北流 玉露凋伤枫树林 唯见江心秋月白 梦人芙蓉浦11顶风破浪:奋战抗争,欢快得意。冲过急流:挑战凶险,超然生死。【解析】文章第段开头说“另有一

9、番奋战的乐趣”,后面部分具体阐释这种乐趣;这一段结尾部分也可以见到这种情感,即“何等欢快”。由第段第一句“急流也是一种挑战”,后面部分中“荡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义”,可得出冲过急流时的乐趣。12(1)荡舟人划桨灵活自如,得心应手。船桨犹如荡舟人身体的一部分:人舟和谐,融为一体。(2)长满荒草的小路,是通向历史、连接传统的路;荡舟人走过时,便与往昔旅者心灵相通,并从他们那里得到精神的鼓舞。【解析】理解第一句话时要抓住句中比喻手法的作用,即说明荡舟人划桨灵活自如。理解第二句话要抓住几个关键性词语:“小路”是连接历史和传统的路;“结伴而行”就是你能和往昔旅者心灵相通,获得精神鼓舞。13示例:(1)不

10、可删。结构上,段承接上文对急流中荡舟之乐的描述,并由此转入下文对独木舟之道的阐发,衔接顺畅自然;内容上,段所强调的敢想敢做的探险精神,是独木舟之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化。(2)可删。结构上,段首句可直接上承段,删去段,上下文联系更为紧密;内容上,段意在强调荡舟体现的探险精神,而此意已蕴含在上文关于荡舟之乐的描写之中,删去不影响文章内涵,且使文章意味蕴藉。【解析】解答这类题目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第段从内容上来说是继续强调荡舟所体现的探险精神,如果不删去,是对原文内容的深化;如果删去,前文已经提到探险精神,也不会影响文章主旨表达。在结构上,不删去能承上启下;若删去,不影响

11、第段和第段的衔接。14示例:(1)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划独木舟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荡舟的过程中既能感受荡舟之乐,欣赏自然之美,也能从自然中获得精神启迪。(2)独术舟之道即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荡舟人背着行囊,远离家园,漂流荒野,就能直面生活的本质,懂得简单就是幸福。从而获得精神的充实与内心的宁静。(3)独木舟之道即探险之道,就是崇尚一种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狂风暴雨和急流中,充满着变化多端、无法预测的险情,荡舟其中,能够真正感受自然的力量,激发出置生死于度外、抗争命运的勇气与豪情。(4)独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追求一种超越限制、摆脱羁

12、绊的自由境界。独木舟小巧灵活不受水域限制,荡舟人可以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充分享受划独木舟带来的自在与乐趣,体验到无拘无束的心灵自由。(5)独木舟之道即传统之道,就是通过体验传统生活方式来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当独木舟穿行于渐趋荒僻的水道时,荡舟人与往昔旅者精神相通,感慨古老明智的生活传统的逝去,并对现代人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 【解析】题目已经明确告知考生探究的方向即“独木舟之道”,而且还提供了探究的角度: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文章中谈到了探险、融入自然、生存、精神相通等方面内容。结合文本,任选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感悟,言之有理即可。15B【解析

13、】Abi,sh/sh,dn; By,chn,zh;Cln/lng,z,j;Dfi,tu,ro/no。16B【解析】A切磋;C雷阵雨;D克敌制胜。17A【解析】A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B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这里不能用来修饰国产智能手机。C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这里不能用来形容“专利申请质量”。D.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序号修改在“由”前加“是”后一组引号改为书名号删去“以上”“减少”改为“下降”18【解析】成分残缺,需要在“由”前面加上“是”。“2013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14、中的引号应为书名号。“约”和“以上”不能同时使用,删除“以上”。搭配不当,“阅读率”与“减少”不搭配,应将“减少”改为“下降”。19示例:同学们,展板上介绍的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口径有500米,像一只巨碗,安放在天然喀斯特洼坑中。它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能为我们探测遥远的天外之谜。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注意文体特征,要符合解说词的特征,能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将主要信息完整表达出来。其中主要信息包括名称、基本特征、位置特点、用途及意义等。另外需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20(1) (2)示例:甲:就地取材,讲求新鲜 乙:秉承传统,注重养生 【解析】解答第(1)题时要注重已有信息提示。由画线句前的“精于烧炖”,中的“主要方法”和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可知先后,从“加以木炭火单炖”可以判断在之后,从中连续的“烧”可以判断出的顺序,故(1)题答案为。解答第(2)题时,由“精于烧炖,讲究火功”可分析出所填内容的基本格式及其应具有概括性。然后由甲处后面的“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乙处后面提到的“传统”“滋补养生”,可分别得出答案。21【立意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