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广州绿地中心项目期工程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二O一一年三月 广州绿地中心项目期工程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工程地点:广州市白云新城AB2910001地块委托单位:广州绿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勘察阶段:详细勘察职 责姓 名签 名项目负责温海生报告编写陈金福 温海生审 核王 辉审 定王 辉总工程师凌秋贤院长陈鸿敏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二O一一年三月目 录 TOC o 1-2 h z HYPERLINK l _Toc290360270 第一章 前 言 PAGEREF _Toc290360270 h 1 HYPERLINK l _Toc290360271
2、 第一节 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290360271 h 1 HYPERLINK l _Toc290360272 第二节 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要求 PAGEREF _Toc290360272 h 1 HYPERLINK l _Toc290360273 第三节 依据的技术标准 PAGEREF _Toc290360273 h 1 HYPERLINK l _Toc290360274 第四节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 PAGEREF _Toc290360274 h 1 HYPERLINK l _Toc290360275 第二章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290360275 h
3、 2 HYPERLINK l _Toc290360276 第一节 场地地形、地貌及地层结构 PAGEREF _Toc290360276 h 2 HYPERLINK l _Toc290360277 第二节 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PAGEREF _Toc290360277 h 2 HYPERLINK l _Toc290360278 第三节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PAGEREF _Toc290360278 h 4 HYPERLINK l _Toc290360279 第三章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290360279 h 5 HYPERLINK l _Toc29036028
4、0 第一节 气象 PAGEREF _Toc290360280 h 5 HYPERLINK l _Toc290360281 第二节 水文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290360281 h 5 HYPERLINK l _Toc290360282 第四章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PAGEREF _Toc290360282 h 6 HYPERLINK l _Toc290360283 第一节 地质构造 PAGEREF _Toc290360283 h 6 HYPERLINK l _Toc290360284 第二节 场地土地震效应 PAGEREF _Toc290360284 h 6 HYPERLINK
5、 l _Toc290360285 第三节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PAGEREF _Toc290360285 h 7 HYPERLINK l _Toc290360286 第五章 岩土设计参数和地基基础方案的建议 PAGEREF _Toc290360286 h 7 HYPERLINK l _Toc290360287 第一节 岩土设计参数建议 PAGEREF _Toc290360287 h 7 HYPERLINK l _Toc290360288 第三节 基础设计及施工建议 PAGEREF _Toc290360288 h 8 HYPERLINK l _Toc290360289 第四节 基坑开挖及支护
6、 PAGEREF _Toc290360289 h 8 HYPERLINK l _Toc290360290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PAGEREF _Toc290360290 h 10附表1、钻孔数据一览表3页2、场地厚度、埋深、标高统计表1页3、砂(粉)土液化判别成果表1页4、场地等效剪切波速计算表1页5、土工试验分层统计表4页6、标准贯入试验分层统计表14页附图1、图例1页2、广州绿地中心项目用地红线地形图 1张3、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张4、4-2层强风化岩层顶标高等值线图1张广州绿地中心项目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 PAGE 10 页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第一章 前 言第一节 工程概况受广
7、州绿地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其拟建的广州绿地中心项目期工程场地进行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新城AB2910001地块,北邻横四路(齐乐路),南靠白云一线,西临云城西路,东至云城东路;占地面积39780m2,建筑面积280144m2。拟建塔楼1幢,楼高47层,建筑物高度约200m;连体裙楼1幢,楼高6层,建筑物高度约30m;拟设地下室23层,基坑开挖深度17.0518.75m。结构形式为塔楼采用框架筒体混凝土结构,多层商业及公共建筑采用框架结构。第二节 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要求勘察目的主要是对建筑物地基作出适应性评价,为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及不良地质作用的整(
8、防)治工程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建议。勘察任务主要是:1、查明场地地貌的形态、发育阶段和微地貌特征及场地地下物(如有无古河道、人工洞穴或其他人工地下设施等)分布情况等。2、判明建筑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如岩溶、滑坡和高边坡的稳定性等),并确定其位置、深度及范围,对地基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3、探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腐蚀性及补给情况、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等水文地质资料,确定地下水最高水位,并对地下水腐蚀性提出防治措施。4、按钻孔位置图,提供各钻孔柱状图、地质剖面图、标贯试验、土岩样试验资料等。5、岩石地基应提出各岩层的极限承载力外
9、,尚需提出不同岩层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6、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并分别给出桩基础的桩周摩阻力及桩端承载力极限值,入岩桩的桩端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并提出桩型。7、根据建筑物和场地地质情况,提出经济合理的基础设计方案,并提出有关基础设计的承载力指标。8、支护工程应查明开挖范围及邻近地下水特征,各含水层和隔水层、层位埋深和分布,查明施工过程中水位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影响,提出降水方案,并提出采取措施的建议。本次勘察钻孔数量、钻孔位置及技术要求主要由委托方和设计方提出,勘察技术要求如下:1、钻孔数量:本工程共布设钻孔83个,其中控制性勘探孔(技术孔)33个,一般性勘探孔(鉴别孔)50个;钻孔编
10、号为ZK36ZK118。2、钻孔位置:本工程钻孔位置绝大部分布设在拟建工程的水平投影范围内,具体分布情况及位置参见钻孔布置图。3、钻孔孔深:控制性孔孔深为入较完整微风化岩35m,一般性孔孔深为入较完整中、微风化岩3m。4、原位测试:对所有钻孔的土层(包括全、强风化岩)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当实测击数50击或出现反弹现象时即可终止标贯试验。5、取土岩样:技术孔取土样作室内常规测试,取适量岩样作室内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实验。6、取水样:场地内取地下水水样进行工程水质简项分析。7、拍照:对钻孔岩芯及场地景观拍摄数码彩色相片。第三节 依据的技术标准本次勘察工作按照本工程勘察合同及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的要求,
11、依据以下的技术标准执行: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3、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版);4、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8、建设部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9、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范(DBJ/T15-
12、20-97);10、参照其他有关的规范和规程。第四节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1. 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钻孔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进行测放,坐标及高程系统为广州市城建坐标及高程系统。以R1: X: 35266.360,Y: 38112.243,H: 14.606;R3: X: 35390.013,Y: 37983.029,H: 12.77作为坐标及高程起算点。勘探野外施工采用XY-1型钻机,采用锤击、回转钻进,套管、泥浆护壁,全孔取芯并拍摄彩色照片。全部勘探孔均进行原位标准贯入试验,技术孔进行土(岩)样品采取,采取水样进行水质简项分析,室内试验由我院实验室(CMA单位)承担并提供试验成果报告。2. 勘
13、察工作布置根据以上任务和要求,我院于2011年3月13日组织6台XY-1型工程钻机进场施工,至2011年4月3日完成外业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如表1.1:勘察工作量统计表 表1.1序号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工作目的1孔位测量组日1放定钻孔位置并测定孔口高程2钻探孔数个83控制性技术孔33个,鉴别孔50个进尺米2118.353原位测试次464原位测定地基土工程性能4样品采取及试验原状土样件80室内测定地基土工程物理性能扰动土样件2测定土的腐蚀性能岩样组17测定岩石天然状态抗压强度水样件2测定地下水腐蚀性能5简易水文观测、抽水试验次83测定地下水埋深及涌水量6岩(土)芯彩色照片孔83保存岩芯及地貌照片
14、野外勘察工作由我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地质编录,各项技术资料整理、分析和成果报告通过逐级检查验收,所提供的勘察成果质量可靠,可作为本建设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工程地质依据。第二章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第一节 场地地形、地貌及地层结构场地地貌单元为三角洲平原地貌类型,除局部地段较低洼外,地形较平坦,表面大多为人工回填杂填土,原为机场跑道及空地。场地上覆地层主要为杂填土层、冲积层和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下统(C1)页岩、粉砂岩及灰岩,地层结构较简单。第二节 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根据钻探揭露,场地上部第四系(Q)土层,按其工程特征、成因类型和沉积层序可分为人工填土层(Qml)、冲积层(Qa
15、l)、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下统(C1)页岩、粉砂岩及灰岩。现将各岩土层分布情况及其工程特征从上而下分述如下:1. 人工填土层(Qml) 层序号杂填土:灰色、灰黄色,组成物较杂乱,以回填的粘性土、砂土、碎石土为主,部分钻孔顶部多为砼地面,本层土的性质不均匀,多为欠压实状。本层除ZK49、ZK62、ZK69、ZK73、ZK78共5个钻孔外,其余各孔均有揭露。层顶标高10.9814.74m,层厚0.503.60m,平均1.41m。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次。实测击数N为8击,校正击数N为7.77.9击,平均7.8击。由于本层性质很不均匀,故不适宜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2. 冲积层(Qa
16、l) 层序号本层为广花凹陷盆地冲积平原区,主要为粘性土及砂土。(1)粉质粘土、粘土 灰黄、褐黄、褐红色,湿,可塑状,组成物主要为粘粒、粉粒,局部含较多中粗砂粒。本层在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有62个钻孔揭露,层面起伏,分布不均匀。揭露厚度0.9512.00m,平均3.69m;层面埋深0.503.60m;层顶标高9.7513.29m。本层取土样22件,其天然含水量为19.0%43.3%,平均为31.6%,孔隙比e为0.4581.140,平均为0.786,液性指数0.290.71,平均为0.47,压缩系数av为0.240.67 MPa-1,平均为0.47 MPa-1;压缩模量ES为2.316.4
17、6 MPa,平均为4.03MPa;直接快剪c值为16.224.4kPa,平均为20.0kPa;直接快剪值为11.123.2,平均为15.1;取2组土样进行渗透试验,渗透系数为7.2110-6cm/s4.5910-5cm/s,平均3.8310-6cm/s。查表求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220kPa。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71次,实测击数N为515击,平均9.6击;校正击数N为4.813.2击,平均8.9击,数理统计击数为8.6击。查表求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230kPa。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及室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及现场鉴定情况,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6
18、0kPa。(2)淤泥质土 灰黑色,饱和,流塑,含腐植质,局部分布,仅ZK51共1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5.10m;层面埋深0.50m;层顶标高10.48m。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次。实测击数N为3击;校正击数N为2.8击。查表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70kPa。根据室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及现场鉴定情况,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为70kPa。(3)细砂 本层以细砂为主,次为中、粉砂,灰黄、灰白色,饱和,松散状,主要成分为石英,次棱角状,含少量粘粒、粉粒。本层仅ZK51ZK53、ZK60、ZK61、ZK64ZK69、ZK71、ZK73ZK75、ZK82、ZK83、ZK
19、87、ZK89、ZK90及ZK97共21个钻孔有分布,揭露厚度1.208.60m,平均3.18m;层面埋深0.705.60m;层顶标高5.3812.55m。本层取砂样5件进行筛分试验,其筛分结果为粉砂1件,细砂2件,中砂2件;取1组样进行渗透试验,渗透系数为1.9810-2cm/s。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9次。实测击数N为711击,平均9.5击;校正击数N为6.710.5击,平均8.9击,数理统计击数为8.5击。查表求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140kPa。根据室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及现场鉴定情况,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40kPa。(4)粗砂 灰黄、灰白色,饱
20、和,稍密状,主要成分为石英,次棱角状,含少量粘粒、粉粒。本层仅ZK58、ZK59、ZK61ZK63、ZK67、ZK69、ZK70、ZK72、ZK76及ZK77共11个钻孔有分布,揭露厚度0.605.60m,平均2.38m;层面埋深0.707.30m;层顶标高6.7811.20m。本层取砂样1件进行筛分试验,其筛分结果为粗砂;取1组样进行渗透试验,渗透系数为4.6510-2cm/s。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次。实测击数N为1113击,平均11.8击;校正击数N为10.212.2击,平均11.1击。查表求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190kPa。根据室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及现场鉴定
21、情况,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80kPa。(5)粉质粘土 灰黄色,湿,可塑状,组成物主要为粘粒、粉粒,组分较均匀。本层局部分布,仅ZK51、ZK59、ZK64、ZK72、ZK83、ZK90及ZK97共7个钻孔有分布,揭露厚度1.604.00m,平均2.40m;层面埋深2.707.70m;层顶标高3.2810.02m。本层取土样2件,其天然含水量为31.7%41.3%,平均为36.5%,孔隙比e为0.4460.987,平均为0.716,液性指数0.430.59,平均为0.51,压缩系数av为0.380.64 MPa-1,平均为0.51 MPa-1;压缩模量ES为2.265.23MPa
22、,平均为3.74MPa;直接快剪c值为20.723.5kPa,平均为22.1kPa;直接快剪值为11.813.3,平均为12.6。查表求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230kPa。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次。实测击数N为813击,平均10.3击;校正击数N为7.010.8击,平均9.2击,数理统计击数为8.1击。查表求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220kPa。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及室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及现场鉴定情况,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60kPa。3残积土层(Qel) 层序号本层为粉砂岩、页岩风化残积土,根据状态分为可塑及硬塑状的粉质粘土、粘土。(1)可塑状粉
23、质粘土、粘土 灰黄、褐黄、褐红、灰黑色,湿,可塑状,组成物主要为粘粒、粉粒,局部含少量岩碎屑。本层在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有62个钻孔揭露,层面起伏,分布不均匀。揭露厚度1.2013.30m,平均4.84m;层面埋深0.5012.50m;层顶标高-0.1112.57m。本层取土样21件,其天然含水量为16.7%43.4%,平均为32.1%,孔隙比e为0.4301.353,平均为0.919,液性指数0.250.66,平均为0.46,压缩系数av为0.250.66 MPa-1,平均为0.49MPa-1;压缩模量ES为2.237.10 MPa,平均为4.26MPa;直接快剪c值为17.528.6
24、kPa,平均为21.0kPa;直接快剪值为11.515.9,平均为13.6。查表求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190kPa。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90次。实测击数N为515击,平均11.6击;校正击数N为3.914.0击,平均10.0击,数理统计击数为9.6击。查表求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260kPa。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及室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及现场鉴定情况,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60kPa。(2)硬塑状粉质粘土、粘土 灰黄、褐黄、棕红、灰黑色,湿,硬塑状,组成物主要为粘粒、粉粒,局部含较多岩碎屑。本层在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有69个钻孔揭露,层面起
25、伏,分布不均匀。揭露厚度1.7521.90m,平均10.59m;层面埋深3.7018.10m;层顶标高-5.059.37m。本层取土样29件,其天然含水量为21.3%41.2%,平均为30.6%,孔隙比e为0.6291.236,平均为0.955,液性指数0.170.25,平均为0.22,压缩系数av为0.170.52MPa-1,平均为0.37MPa-1;压缩模量ES为3.669.58 MPa,平均为5.65MPa;直接快剪c值为19.135.9kPa,平均为26.5kPa;直接快剪值为10.522.9,平均为17.4。查表求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200kPa。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
26、13次。实测击数N为1629击,平均20.4击;校正击数N为11.522.0击,平均15.2击,数理统计击数为15.0击。查表求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285kPa。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及室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及现场鉴定情况,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为200kPa。4. 石炭系粉砂岩、页岩(C)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按风化程度基岩划分为2个风化岩带:全风化粉砂岩、页岩,层序号;强风化粉砂岩、页岩,层序号。(1)全风化粉砂岩、页岩 浅灰黑色、褐黄色,原岩结构构造已经完全破坏,岩芯呈坚硬土状,局部夹少量强风化岩块屑,岩芯遇水易软化。本层分布不均匀,层厚变化大,仅ZK39等23个
27、钻孔有分布,揭露厚度0.6019.20m,平均9.33m;层面埋深9.8032.40m;层顶标高-20.022.33m。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50次。实测击数N为3146击,校正击数N为17.433.1击,平均22.4击,标准差为2.9击,变异系数为0.13,修正系数s为0.97,标准值21.8击。根据室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及现场鉴定情况,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为400kPa。(2)强风化粉砂岩 、页岩本层局部地段有分布,褐黄色、灰黑色,原岩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局部夹中风化岩块,岩质软,遇水易软化。本层分布不均匀,层厚变化大,仅ZK36、ZK39ZK41、Z
28、K43、ZK47、ZK48、ZK75、ZK82、ZK83、ZK89、ZK103、ZK105、ZK112、ZK114及ZK115共16个钻孔有分布,揭露厚度0.9013.05m,平均4.38m;层面埋深8.00347.90m;层顶标高-35.524.87m。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8次(其中2次反弹不参与统计),其实测击数N为5464击,平均60.2击;校正击数N为32.253.1击,平均44.7击,标准差为7.1击,变异系数为0.16,修正系数s为0.87,标准值39.0击。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及现场鉴定情况,推荐本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500kPa。5. 石炭系灰岩(C1)
29、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按风化程度基岩划分为2个风化岩带:中风化炭质灰岩,层序号;微风化灰岩,层序号。(1)中风化炭质灰岩 呈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含炭质,裂隙发育,岩芯破碎,部分岩芯有溶蚀现象及钻进时有漏水现象。本层层面起伏变化大,半数钻孔有分布,揭露厚度0.1012.50m,平均3.77m;层面埋深7.4042.50m;层顶标高-29.834.60m。本层取中风化岩样5组,其天然抗压强度单值范围为9.614.5MPa,平均值为11.7 MPa,建议frk=8.0 MPa。本层岩石属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根据室内试验,结合地区经验及现场鉴定情况,推荐本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
30、为2000kPa。(2)微风化灰岩 本层层面起伏变化大,半数钻孔有分布,揭露厚度1.026.21m,平均3.59m;层面埋深9.6056.00m;层顶标高-43.622.40m。本层取微风化岩样13组(其中2组异常值不参与统计),其天然抗压强度单值范围为21.959.8MPa,平均值为37.9 MPa,建议frk=30.0 MPa。该岩属较软岩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根据室内试验,结合地区经验及现场鉴定情况,推荐本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为6000kPa。第三节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1、不良地质作用:本次勘察于场地内揭露有土洞、溶洞。(1)土洞本次勘察于ZK81、ZK92、ZK
31、104、ZK111、ZK117共5个钻孔揭露有土洞,洞顶埋深12.3032.80m,洞底埋深13.0034.30 m;洞顶标高-19.64-0.19m,洞底标高-21.14-0.89m;洞高0.705.00m。本场地揭露的土洞属空洞及全充填型土洞,是由于残积层上覆于基岩顶界面,由于地表水的淋溶作用及岩溶裂隙水的潜蚀作用,导致接近基岩面的土层软化,最终形成土洞。全充填型土洞宜采用袖阀管注浆处理方法,未充填型土洞冲填砂和灌注砂浆与袖阀管注浆相结合的处理方法,使洞内充填物与洞外介质固结成为一个整体。土洞在工程上的危害主要是: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会出现漏浆以及在重大冲击力作用下塌陷等现象。建议在基础设计
32、、施工时,充分考虑其不利影响。(2)溶洞本次勘察于ZK39、ZK61、ZK69、ZK71、ZK108、ZK110、ZK117及ZK118共8个钻孔揭露有溶洞,洞顶埋深9.1038.20m,洞底埋深10.4040.20 m;洞顶标高-25.272.74m,洞底标高-27.271.44m;洞高0.404.80m。溶洞在工程上的危害主要是: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会出现漏浆以及在重大冲击力作用下塌陷、增加施工入岩难度等。建议在进行桩基设计、施工时,充分考虑其不利影响。2、特殊性土:本次勘察于ZK51揭露有淤泥质土,在设计中应考虑其不利影响。第三章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第一节 气象场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33、(一)季风:夏季以东南风为主,东、南南东方向次之,冬季以北风为主,东、南、东南方向次之。全年最多风向为北风,其次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1m/s,历年最大风速35.4m/s,大于或等于8级风的日数平均每年5.8天,平均每年有1次台风在本区登陆。(二)气温: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无严寒,历年平均气温21.8C,最高气温38.7C(出现在1953年3月12日),最低气温0C(出现在1957年2月11日),气温35C的日数平均每年5.3天。广州各月气温统计值(单位: 统计年代:1990-1999年)项 目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平均最高气温18.318.721
34、.626.129.531.732.933.031.729.125.521.1平均最低气温10.912.015.319.822.825.225.825.824.321.016.912.7日平均气温13.914.818.022.425.627.928.728.727.424.520.516.2(三)降雨:广州市除冬季受干冷的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外,其余时间都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部分时间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6121909毫米之间。全年降水多集中在4 9 月。4 6 月为前汛期,这一时期暖湿的偏南季风气流相当旺盛,当北方冷空气侵入时,高空常配合低压槽、切变线,使空气对流激烈,频频产生暴雨或大暴雨
35、,降水量急剧增多;7 9 月为后汛期,主要受西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影响而降暴雨或大暴雨。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49份为雨季,降雨量1392mm,占全年82%; 5、6月份,降雨量589mm,占全年的35%。历年最大降雨量2516.7mm(1975年),历年最低降雨量1158mm(1956年),年平均降雨量1702.5mm。历年各月一次连续最大降雨量275.3mm(1955年6月5日6日);一日最大降雨量284.9mm(1955年6月6日);一小时最大降雨量83.9mm(1975年5月11日)。最长连续降雨日数为33天,降雨量为884.0mm(1975年4月28日5月30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
36、0.1mm降雨量日数,平均每年150.4天,最多达172天(1961年)。(四)雾:每年14月为雾季,占全年70%,78月份一般无雾,平均每年雾日为5天,历年最长雾的天数为12天(1975年)。广州各月各天气出现概率(1990-1999年)天气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轻雾62%72%85%84%75%64%53%63%64%49%52%51%雾2%4%11%8%1%1%0%0%0%1%0%2%霾27%22%18%14%9%3%5%12%17%27%36%35%雷暴1%7%10%22%29%45%45%42%22%5%1%1%(五)湿度:每年月平均相对湿度变幅在698
37、6%。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3%,最小相对湿度为3%(1959年1月16日)。第二节 水文地质条件一、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富水性勘察范围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中的孔隙型潜水和基岩中的裂隙水。粉砂岩基岩中裂隙发育部位,透水性一般,富水性有限,灰岩基岩裂隙溶洞水赋存于裂隙和溶蚀、溶洞中,其地下水较为丰富。细、粗砂层主要分布在低层建筑区,透水性较好,分布较连续,场地地下水水量较丰富。高层区土层透水性差,富水性弱,为弱透水层或相对隔水层。本场地的地下水贫乏中等。场地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为地表水的下渗和地下水侧向渗流补给。场地地下水排泄为地下侧向渗流排泄和地表蒸发排泄。二、 地下水位勘察期间测得钻孔的
38、地下水位深度为0.703.80m,标高为8.1812.03m。三、 地下水质及其对砼的腐蚀性评价本场地环境类型及水的腐蚀性评价: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0.1的规定,本场地地下水处于各气候湿、很湿的弱透水层和湿润区强透水层中,场地地下水环境类型属类。本次勘察于ZK66及ZK97号孔各取水样1件作工程水质分析,试验结果详见分析成果报告表,据水质分析结果主要指标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2、第12.2.4规定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3.2.1。地下水水质腐蚀性分析结果及腐蚀性评价表 表3.2.1取水样孔 号pH值侵蚀
39、性CO2(mg/L)Mg2+(mg/L)Cl (mg/L)SO42-(mg/L)总矿化度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干湿交替)ZK667.08.7510.6969.1353.79347.49微腐蚀性微腐蚀性ZK977.010.410.9456.7249.95308.59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四、地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计算和选定:1、各土层渗透系数:本次勘察于ZK66及ZK83号钻孔做了简易抽水试验,具体情况如下:ZK66:稳定水位2.85m,下落滤水管管长10.0m(滤管深度范围0.609.40m),抽水动水位降深3.95m,涌水量Q=1.36L/s(116.6m3/d)
40、,连续抽水2小时,停止抽水后,地下水水位经10分钟恢复原位,恢复较迅速。ZK83:稳定水位2.10m,下落滤水管管长6.00m(滤管深度范围2.505.50m),抽水动水位降深3.20m,涌水量Q=1.13L/s(97.6m3/d),连续抽水2小时,停止抽水后,地下水水位经23分钟恢复原位,恢复较迅速。相邻钻孔水位未发现变动,无法进行抽水过程影响范围观测,如需确定影响范围的大小,需作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场地砂层厚度较大,透水性较好,含水量较丰富,特别是中(细)砂,在水动力的影响下,会产生流砂及坍塌现象,故对基坑边坡的稳定及地下室基坑开挖施工会带来较大影响。本场地部分取样品作室内渗透试验:
41、于层取土样做渗透性分析,其渗透系数为7.2110-6cm/s4.5910-5cm/s,为极微透水层微透水层,含水性差;渗透系数为1.9810-2cm/s透水性较好;渗透系数为4.6510-2cm/s,透水性好;建议渗透系数取6.0010-5;建议渗透系数取5.0010-5;(2)地下水抗浮力设计水位:场地内砂土主要分布于低层建筑区,高层地段各主要土、岩层虽为弱透水层,考虑到南方多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根据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第5.1.4条及其条文说明的规定,并根据邻近场地开挖基坑的实际情况,本场地内的地下水对基坑底产生上浮力作用的程度不宜忽视,抗浮力水位宜定在室
42、外地坪高处,或者根据场地实际坡降由结构工程师进行调整,完善地表排水系统,严格阻止地表水及泉水渗入到基坑底部造成对基坑底板产生抗浮力作用。五、土的腐蚀性本次勘察于ZK38、ZK46孔各取浅部土样1件进行土的腐蚀性分析,试验结果详见分析成果报告表,据分析结果主要指标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2、第12.2.4、第12.2.5规定,土的腐蚀性分析主要结果及判定结果见表3.2.2。土的腐蚀性分析结果及腐蚀性评价表 表3.2.2取 样孔 号pH值HCO(mg/Kg土)Cl (mg/Kg土)SO42-(mg/Kg土)Mg2+(mg/Kg土)Ca2+(mg/Kg
43、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干湿交替)ZK387.01103948545微腐蚀性微腐蚀性ZK466.91283464648微腐蚀性微腐蚀性第四章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第一节 地质构造在区域上场地位于粤中拗陷区三水盆地与东莞盆地交接边界,北东、北西向区域性断裂构成区内构造主体格架。距拟建场地较近、规模较大的主要有东西向的三水断裂、瘦狗岭断裂,北东向的广从断裂,根据国家1:5万区域地质普查资料,场地内没有区域性大断裂和活动断层通过。第二节 场地土地震效应一、抗震地段类别通过对场地地质、地形及地貌的分析,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二、场地类别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
44、规范(GB 50011-2010)第4.1.3条规定,场地应进行实测剪切波速测量,由于本次勘察未进行剪切波速测量,建议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估。根据钻探揭露及区域地质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7.4042.50m。经对ZK56、ZK73、ZK98号钻孔计算(见附表4),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se为195209m m/s,在140250m/s之间,依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及场地覆盖层厚度判定:浅层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均属类。根据场地岩土特征、厚度和承载力,按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标准判定,勘察场地范围内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特
45、征周期0.35s,场地土类别属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属对建筑物抗震不利。三、地震液化问题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4.3.4-1式,本次勘察揭露的饱和砂土,按标准贯入试验方法进行液化判别,2-3层细砂、2-4层粗砂为不液化土。详见附表3:砂(粉)土液化判别成果表。第三节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一、 场地稳定性评价场地地形起伏较小,地貌较简单,场区内无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稳定性较好,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变化较大,透水性较好,含水量较丰富。场地内特殊性岩土较发育,拟建建筑物楼高647层(30m200m),根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46、GB50021-2001,2009年版),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二、 场地适宜性评价场地拟建塔楼47层,裙楼6层,设23层地下室,本场地内各岩土层均匀性及对拟建建筑的适宜性评价如下:1、素填土:分布广,层厚不均匀,欠压实,工程特性较差,不能直接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浅基础持力层。2、粉质粘土:分布广泛,可塑状,有一定承载力,不宜作为拟建高层建筑物地基基础持力层,可作为多层商业及公共建筑浅基础持力层。3、细、粗砂层分布于北部低层建筑区,基坑开挖时会发生透水现象,应加强该侧的防水止水支护措施。4、粉质粘土:局部分布,可塑状,
47、有一定承载力,埋深较大,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浅基础持力层。以上土层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5、残积层粉质粘土,有一定承载力,分布广泛,埋藏深度大,不宜作为多层商业及公共建筑浅基础持力层。部分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6、全风化粉砂岩、页岩层,埋深大,承载力较高,分布较广泛,但层位变化很大,不宜作为拟建高层建筑物桩基础持力层,可作为多层商业及公共建筑预应力桩基础持力层。7、强风化岩粉砂、页岩层,承载力较高,分布较广泛,但层位变化很大,可作为拟建多层商业及公共建筑预应力桩基础持力层。8、中风化炭质灰岩层,承载力较高,分布较局限,且层位变化很大,不稳定,不宜作为拟建高层建筑物桩基础持力层。9、微风化石灰岩层,
48、分布较广泛,承载力高,可作为拟建高层建筑物桩基础持力层。第五章 岩土设计参数和地基基础方案的建议第一节 岩土设计参数建议根据现场土质鉴定、原位测试及室内岩土力学性质测试资料,综合给出以下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参数建议表4.1。第二节 基础类型选择场地内拟建建筑物为47层塔楼及6层裙楼,设23层地下室,其上部荷载较大,对沉降要求严格。根据拟建建筑物荷载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建议拟建建筑物采用以下基础类型。1、浅基础对于荷载较小的裙楼等多层商业及公共建筑,基底土层(粉质粘土或风化岩)承载力较高,分布较广(局部存在软弱下卧层),若能满足拟建建筑的荷载要求,可作为其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基础类型可采用筏板基础
49、。若天然地基无法满足拟建裙楼的荷载要求,裙楼基础可采用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可采用CFG(螺旋桩)或夯扩桩,基础类型采用筏板基础,即采用桩筏联合基础。注意事项a、应对浅基础持力层作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进一步确定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及变形模量Eo值。b、基坑(槽)开挖后应避免基底被水浸泡软化,并及时施工垫层封底。2、桩基础对于荷载大的高层建筑,建议采用桩基础。当裙楼场地土层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亦建议采用桩基础。选取钻(冲)孔灌注桩,以中风化炭质灰岩(层序号5-1)或微风化石灰岩(层序号5-2)作为桩基础持力层。第三节 基础设计及施工建议一、 天然地基建议以可塑状粉质粘土或全风化岩作
50、为持力层。必须作充分的基础验槽工作,并进行荷载试验以最终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同时结合轻便触探探明地基土的均匀性。由于风化岩土层具有浸水软化的特点,基础施工期间应做好持力层的保护,保持基槽干燥、防止地基土受扰动,以免降低地基土承载力。二、桩伐联合基础建议地基处理宜处理至全风化岩或强风化岩,其CFG桩或夯扩桩桩长根据剖面图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来确定,若采用人工复合地基浅基础(如CFG桩)时,在地基加固处理工作完成后,地基竣工验收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复合地基检测工作,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保复合地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三、 钻(冲)孔灌注桩当使用钻(冲)孔灌注桩时,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根
51、据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第10.2.4条的规定确定,即按下式估算:Ra = Uqsia LiC1ffP Ap + U 1C2frshr式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U、U 1桩截面周长和桩嵌岩段截面周长(m); qsia第i层桩侧的摩阻力特征值(kPa); Li第i层土层的厚度(m);hr桩嵌岩深度; frs、 ffP桩侧岩层和桩端岩层的岩样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 Ap桩端横截面面积(m2); C1 、C2系数;建议以微风化岩作桩端持力层。单桩承载力高,建筑物沉降易于控制,其对地层及上部荷载要求的适应性强,但施工期相对较长,施工技术管理要求高,施工产生的余泥较多,对环境会产生一定得影响。由于中风化岩有溶蚀及破碎的不均匀现象,采用嵌岩桩应查明中风化岩的完整性及连续性,建议施工前做基桩超前钻探。第四节 基坑开挖及支护拟建场地设23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17.0518.75m,据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现场踏勘,拟挖基坑四周均有建、构筑物(地铁站在场地西侧)及场地外的地面地下有电缆、水管等线路通过,建、构筑物与场地的距离均在10m以内,西面约20m为云城西路及地铁站,其余面均有道路,本场地不具备放坡开挖的条件。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
- 2025-2030全球车辆燃油油位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电积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直接空气捕获和储存(DACS)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多层土壤传感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阻燃塑料薄膜和片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医用手指康复训练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化学谷物熏蒸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业胶囊填充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度院感管理工作计划(后附表格版)
- 励志课件-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 化肥销售工作计划
- 2024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限公司招聘精英1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2025中考英语作文预测:19个热点话题及范文
- 第10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讲义)(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版)解读 2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一):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 GB/T 3030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