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3_第1页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3_第2页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3_第3页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3_第4页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8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通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当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2、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贡献。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学生学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对科技革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与认识。这是学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但是学生缺少对第三次科技内在的联系和整体的把握,在教学中老师要通过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五、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史料教学法、讲述法、分组教学法六、教学资源1.教师教学用书2.自制多媒体课件3.学习网站人民教育出版社 H

3、YPERLINK 睿课堂互动教学平台 HYPERLINK 6 64.神舟十号王亚平太空授课(奇妙物理现象大揭秘)视频片段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神州十号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视频。教师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神舟十号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片段,宇航员能在遥远的太空给我们上课,主要归功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航天技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次科技革命。(二)学习新知1.自主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国家、标志、核心、原因各是什么?(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2)国家:美国(3)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4)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5)原因:第二次世界大

4、战结束后,战时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取得突破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国家的支持和推动【设计意图】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的相关问题交给学生自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设计抢答环节,营造平等竞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相应历史信息,丰富知识结构,拓宽学生视野。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适时点拨,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一分为二看问题

5、的能力。合作探究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重点)教师提问: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并概括。材料一: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年)蒸汽机电动机无线电雷达原子能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移动电话激光技术8465351565441问题:该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众多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

6、术的革命。材料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问题:该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设计意图】运用史料教学法,把问题抛给学生,遵循“论从史出,史从证来”的原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解决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难点)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材料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材料一: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1914-1938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总共增长了52%;战后从19461970年,同样是25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

7、了大约4倍。说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材料二: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时,从事制造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说明: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说明: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突破难

8、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抢答环节,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三)课堂小结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又一次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科技发达程度的高低,将决定这个国家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成败。中国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发奋学习,让中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设计意图】教师总结,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四)评测练习1.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以上史实表明:(

9、 )A.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C.科技进步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以及罗辑思维能力。材料讲述的是,在二战期间,各个国家为了战争的需要,纷纷发展高新技术武器,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在战后,军用科技迅速转为民用,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A正确。2.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网络技术C.航天技术 D

10、.生物工程技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这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典型特征。所以答案选B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B.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使用C.航天技术的广泛使用 D.原子能的广泛使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有。故答案选A。4.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五一”小长假期间,家住中山的梅小姐去桂林旅游游,她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

11、中,哪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A.坐大巴到达白云机场 B. 乘飞机到桂林C.用微信向朋友晒照片 D.乘游轮玩漓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有关知识的识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用微信向朋友晒照片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坐大巴、乘游轮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乘飞机和第二次科技革命有关,故答案选C。5.“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中国探月工程亦称嫦娥工程,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启动,整个计划历时20年。规划为“绕、落、回”三期,已经圆满完成二期工程,转入三期。嫦娥五号作为三期工程“主打星”,将于2017年左右在海南文昌

12、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完成探月工程的重大跨越带回月球样品。人类登月活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原子能领域 B.航天技术领域C.计算机领域 D.生物工程领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人类登月活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航天技术领域。所以答案选B6.过去从发明到大规模地运用,照相用了122年,电话用了56年,而现代的电视只用了5年,激光用了2年。这种现象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13、)A. 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B.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C.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D. 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有关知识的认识。题文中的 “现代的电视只用了5年,激光用了2年。”,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科学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速度逐渐加快。这说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故选A。7.伦敦奥运会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网络武装起来工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技术的有( )原子能技术网络技术航天技术蒸

14、汽技术 :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点。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蒸汽技术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符合题意,故选B。8.英国人肖恩马洛尼说:“它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知识。”文中的“它”是指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原子能技术C航天技术 D生物技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知识”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故选A。二、材料解析题城市信号灯

15、发展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材料二】1914年,英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个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材料三】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

16、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请回答:(1)“煤气信号灯”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这项发明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发现和发明使“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的出现”成为可能?(3)“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主要依赖于什么技术的发展?科技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同

17、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依据材料三说说科技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哪些问题?【答案】(1)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2)电力;电灯 (3)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交通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噪声;环境污染等【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材料问答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试题分设三个小问进行考查。(1)此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中的最重要的发明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被发明出来以后,带动了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明,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机器动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此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内容。从材料二“1914年,英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

18、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的出现有赖于电力的发明与广泛应用有关。(3)此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内容。第一小问,从材料三“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可以得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或网络技术;第二小问,从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可知,科技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交通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噪声;环境污染等问题。【设计意图】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中的习题,达到及时反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目的。教师利用睿课堂平板互动课堂教学系统进行学生答题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点评。布置作业:完成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时间理论标志时代板书设计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特点影响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国家:美国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一:成果多,科技转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