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7_第1页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7_第2页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7_第3页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7_第4页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通过分析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设置一问一答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能够直观感知历

2、史,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近代中国屈辱外交以及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培养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另外,还要让学生知道,现在中国作为一只重要的国际力量,要积极承担大国责任,要努力为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而努力。 【教材分析】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下第五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这为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本课承接15课,着重介绍了70年代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成就,它和本单元其它两课一起概述了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的成就。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了一年半的历史学习,对于中国古代以及中国近代的

3、外交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比较学习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及探究学习能力。所以对于本课中涉及到的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可以采用分析史料以及探究学习等方式进行突破。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史论结合、总结归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导入 师:首先我们来看两张合影。左边的这张是1928年溥仪和侵略中国的日本军官的合影;右边的这张是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和其他与会领导人的合影。第一张合影中,日本军官的脸上是挂着微笑

4、的,第二张合影中,各国领导人也是面带微笑的。然而,虽然同样都是微笑的表情,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两种笑却是截然不同的。第一张的笑昭示了近代中国外交上的屈辱,而第二张的笑则显示了现代中国外交上的辉煌成就。那么,在外交方面,中国是如何一步步的实现了这华丽的逆转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一起来了解一下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1分钟) 授课 【第一部分】 梅开三度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师:(过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方面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到了70年代,我国的外交工作更是实现了重大的突破,人们习惯称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5、为“梅开三度”。历史的镜头定格了三个洋溢着笑容的瞬间,这三个瞬间就和70年代中国的三大外交成就有关。分别是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和中国重返联合国。(写板书) 一、中美建交 师:首先来看一下中美建交。之前我们有学到,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美国对于新中国 是什么态度? 生:学生回答(敌视、拒绝承认等) 师:中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才开始缓和。而尼克松则是第一个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总统。(展示尼克松走下飞机与周恩来握手图片并讲解)1972年,尼克松乘飞机抵达中国,带着微笑与前来迎接的周总理亲切握手。他的微笑与握手都是在向中国传递着友好的讯息。但是,尼克松在飞机上的时候,表情是这样

6、的(展示另外一张尼克松在飞机上表情凝重的图片)。这就说明,美国对于中国态度的转变,是经过深层次的利弊权衡的,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愿意与中国化敌为友呢?(展示材料,与学生共同分析) 生:分析材料,思考后回答问题 (一)中美建交的原因师:出示材料一(美苏争霸三个阶段,教师简单讲解美苏争霸三个阶段,引发学生思考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与美苏争霸有什么关系?)生:思考后回答(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师:(过渡)所以,美国主观上是想和中国缓和关系的。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客观原因让美国不得不和中国缓和关系。我们来继续看材料。师:出示材料二(两张图片,第

7、一张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于中国的封锁,而第二张则反映了建国后到196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两个图片对比,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生:思考后回答(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师:出示材料三和材料四(两则都体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于中国的看法,他当时是如何评价中国的呢?)生:思考后回答(美国意识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大作用) 师:(过渡)出于这些考虑,美国决定与中国改善关系。但是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两个国家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结果。那么中国又是为什么要和美国缓和关系呢? 师:出示材料五(反映出中苏关系恶化)生:思考后回答(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应对来自苏联的严重威胁) 师:出示材料六(有关台湾问

8、题,引发思考中美关系的缓和对于解决台湾问题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生:回答问题(缓和中美关系,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师:(小结归纳中美关系缓和原因)所以,经过和大家共同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和美国最终决定摒弃前嫌,实现跨洋握手,主要都是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而中美关系的缓和对于两国长远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二)中美建交的过程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中美建交的过程。主要注意以下四个时间点。1971年4月;1971年7月;1972年;1979年。 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找到四个时间对应的重大事件。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

9、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师:(引发思考)为什么尼克松总统72年访华,72年中美没有建交,到79年才建交呢? 生:思考后回答 师:教师解释主要原因是中美关于台湾问题没有谈妥。展示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了什么立场之后,中美才建交?中美建交公报是在1978年12月签署,公报中还宣布中美双方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所以中美最终建交是在1979年。 二、中日建交 师:中美关系的正常化,震惊了世界,也震惊了日本。由于日本在二战后,一直追随着美国。所以当日本意识到中美关系缓和的动向之后,也积极谋求与中国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声明中写道:“日本方

10、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正是基于日本政府对历史抱着反省和道歉的态度,中日之间才能一笑泯恩仇,两国关系才能逐步发展起来。 生:对应课本,划关键信息。 三、重返联合国 师:其实在中美谋求缓和关系的时候,还发生了下面一段有趣的对话。这一天基辛格结束访华行程,即将踏上返程的的飞机。当时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为基辛格送行。 生:分角色朗读乔冠华和基辛格的对话 师:乔冠华说完后哈哈大笑,让基辛格有点摸不着头脑。谁能给基辛格解除疑惑呢?乔冠华这个时候为什么哈哈大笑呢? 生:思考后回答(因为这个时候中国已经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了) 师:(展示联合国大会投票现场及

11、投票结果统计图并解释)就在基辛格返程的同一天,也就是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进行了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案的投票,最终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提案,中国得以重返联合国。(展示著名照片“乔的笑”)后来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代表大会的时候,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乔冠华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仰天开怀大笑。他的这一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师:乔冠华的心情就代表了当时所有中国人的心情,为什么重返联合国让中国如此的兴奋和激动?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联合国是一个什么样组织。(展示联合国会徽)这是联合国的会徽,其中世界地图代表着

12、整个世界,而橄榄枝象征着和平。联合国是一个致力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那么,中国和联合国有着什么样的渊源,为什么要说是重返联合国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生:带着问题看视频 师:(总结视频内容)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其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正当的、合理的,但是中国重返联合国之路,走的却十分艰辛。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非洲国家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中国最终能够重返联合国,证明了中国冲破了封锁,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3、师:(展示不同时期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图,过渡)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梅开三度,实现了中国外交上的重大突破。这一时期,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此后,新中国迈着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21世纪,在外交上,奏响了新世纪的凯歌。 【第二部分】新世纪的凯歌21世纪以来中国的外交成就 师:在新世纪的第一年,我国就在外交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图片中穿着唐装,微笑挥手的人们就是2001年来中国参加APEC会议的国家领导人,APEC会议就是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之前我们已经学过很多的会议。大家思考一下,要全面了解一次会议,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 生:学生活动。关于APEC会议一问一答你想知道的是?你的回答是?

14、(学生根据以往学习的会议,找出需要了解的会议要点并做出回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师:2001年,除了中国除承办APEC会议之外,还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国家城市命名的世界性组织。 另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再次承办APEC会议,2016年杭州G20峰会,2017年在厦门也即将召开金会议(列举成就)。由此可见,中国在外交事务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和骄傲。(德育渗透,通过外交上的成就,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 【第三部分】反思与前行 师:回顾历史,思考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5、有哪些呢? 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讨论后学生代表回答。 师:刚才我们说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作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我们希望微笑能够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人都能够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快乐生活。然而,和平的背后也有矛盾与冲突,在今天也仍然有人在战争的苦难中苦苦挣扎。(播放现代战争相关视频,重点突出战争下人民遭受的苦难)。这些人的脸上没有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恐惧悲伤与绝望,面对此情此景,你觉得,中国可以做些什么? 生: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面对现在的国际局势,作为在外交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要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积极为构建和谐发展的世

16、界环境而努力。习近平在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时也曾指出,国与国之间不应该互相侵略与破坏,而是要友好地交流,既要守护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在增进交流的基础上,互相促进,最终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这正如他在发言中引用的那句话说的那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小结】结合板书小结。 【中考链接】做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设计思路是用表情来贯穿整个课堂。导入部分对比两张合影中的微笑表情,引发思考: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学习。本课第一部分“梅开三度”的讲授,运用三张洋溢着微笑的图片引入,分别反映了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和中国重返联合国;本课第二部分“新世纪的凯歌”,运用APEC会议合影导入,合影中同样有微笑的表情。第三部分“反思与前行”,主要是对本课的升华,体现历史以古鉴今的作用。在这一部分中,教师播放一段有关现代战争的视频,在对视频进行小结的时候,也是从表情来切入,点出本节课看到了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