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吞咽障碍的评定、康复治疗及健康教育 脑病科 李沛 前 言 中国的饮食历史宽广而深远,并对人类的饮食给予了很大影响。 作为人,饮食是生命的粮食,是生命的希望,是构成人思想和人格的基础。 摄食-吞咽障碍会导致肺炎、引起脱水等严重的医学问题。 同时剥夺了人的基本需求“食之愉悦”,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从世界范围来看,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是一个崭新的领域。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1986年,这一领域的国际学术杂志Dysphagia才得以创刊。 现状:治疗手段最近才得以整理,而临床医师们无一不在摸索中前进。 吞咽障碍即“吞入咽下的障碍”。 历来医学上大多以“吞咽的障碍”之观点来讨论。 然而
2、,最近从康复角度来看,把吞咽障碍更广义地理解为“进食障碍”较为合理。 综合表示了摄入食物系列行为的“摄食”一词和表示形成食块并吞咽过程的“吞咽”一词,称为“摄食-吞咽障碍”。一、摄食-吞咽功能解剖脸部、口腔有关肌肉的作用和神经支配口轮匝肌闭拢口唇面神经颊肌向外拉嘴角、闭拢口唇笑肌笑时向外侧拉嘴角,形成酒窝咀嚼肌(咀嚼、搅拌、食物形成)咬肌闭拢下巴三叉神经颞肌使下腭向前向后运动翼内肌两侧同时作用时抬高下颚,一侧作用时使下颚对侧偏翼外肌两侧同时作用时抬高或突出下颚,一侧作用时使下颚对侧偏腭肌(食块的口腔内保持、 向咽部移送、鼻咽腔闭锁)腭帆张肌收紧软腭,扩张口峡三叉神经腭帆提肌抬高软腭,扩张口峡舌
3、咽迷走神经腭垂肌抬高并收紧腭垂,扩张口峡腭咽肌降低腭帆,收缩口峡腭舌肌 舌肌(咀嚼、食块形成、食块送吞)舌内肌:起改变舌形的作用舌纵肌沿舌部前后方向走向,使舌前后运动舌下神经舌横肌沿舌部左右方向走向,使舌左右运动舌垂直肌沿舌部上下方向垂直走向,使舌上下运动舌外肌:改变舌头位置颏舌肌突出舌部舌下神经舌骨舌肌向后下方拉动舌根茎突舌肌向后上方拉动舌根舌骨肌(伴随舌骨运动上下移动喉部, 参与吞咽反射)舌骨上肌:在舌骨上部运动,提高舌骨二腹肌前腹提高舌骨、口腔底,舌骨固定时降低下腭三叉神经二腹肌后腹提高舌骨和舌根部面神经下颌肌骨肌提高舌骨、口腔底,舌骨固定时降低下腭三叉神经茎突舌骨肌向后上方拉动舌骨和舌
4、根部面神经颏舌骨肌向前上方拉动舌骨舌下神经舌骨下肌:降低舌骨甲状舌骨肌拉近舌骨和甲状软骨,帮助吞咽时喉部抬头和闭锁舌下神经C1肩胛舌骨肌向后下方拉动舌骨颌神经(C1-C3)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向下拉动甲状软骨发挥咽部功能的肌肉的作用和神经支配纵行肌:提高咽部茎突咽肌抬高并扩张咽部舌咽神经咽鼓管咽肌提高上咽侧壁环状肌:收缩咽部咽上缩肌咽部蠕动式运动迷走神经咽中缩肌咽下缩肌参与发声与吞咽甲咽部发声时收缩咽部环咽部作为上部食管括约肌安静时持续收缩,食块通过时松弛食管肌肉的作用与神经支配食管上部为横纹肌、下部为平滑肌迷走神经内侧的轮匝肌蠕动运动奥尔巴哈神经丛外侧的纵走肌 二、摄食-吞咽功能的发生机制
5、摄食-吞咽障碍指食物从被认知开始,经口腔、咽部、食管到达胃部的全部过程。 先行期(认知期) 准备期摄食-吞咽的5期- 口腔期(第1相) 咽部期(第2相) -吞咽的3相 食管期(第3相)摄食-吞咽过程期与相的不同:“期”表示运动的进行状态 “相”表示食块的移动状态1、先行期 即认识所摄取食物的硬度、一口量、温度、味道、气味,决定进食速度与食量,同时预测口腔内处理方法,直至入口前的阶段。 这一阶段包含对食物的认知、摄食程序、纳食动作,是下一阶段要进行的食物咀嚼、吞咽的必要前提。 脑干部障碍导致的意识障碍、额叶障碍导致的摄食程序障碍等常会使摄食-吞咽发生问题: 症状: 摄食开始困难,摄食行为中断;
6、食欲低下,异常; 左侧进食残留; 狼吞虎咽,什么都入口,异食; 使用食具的方法失用; 进食时强迫哭笑; 吞咽开始困难; 不能抓取食物,不能纳食; 讨厌口内入物。 2、准备期、口腔期 准备期:指摄入食物至完成咀嚼,为吞咽食物做准备的阶段。 口腔期:指把咀嚼形成的食块送入咽部这一个吞咽过程。 食块开始向咽部移动的一刻,或舌部为把食块送入咽部开始运动的一刻,称为口腔期的开始。 而食块越过口峡部的时刻,称为咽部期的起点。 准备期之后的摄食-吞咽过程开口 纳食 口唇闭锁口腔内保持液体: 食块形成半固体:以舌、腭挤碎食块形成 向咽腔移送固体:咀嚼 食块形成 3、咽部期 食块通过反射运动由咽部向食管移送的阶
7、段。 食块通过口峡进入咽部,之后瞬间发生一连串的吞咽反射, 正常情况下,在几秒钟内,食块被送往食管,这一瞬间呼吸运动停止。 防止误咽的结构 一是吞咽反射开始之前和完成之后,咽内不存留食块; 二是吞咽过程中误咽防止结构的正常运动。 吞咽反射的神经结构末梢感觉感受器(分布在舌根、喉后壁、前腭弓、扁桃体、软腭等)主要经过,孤束核(末梢感觉信息的汇总)延髓网状结构的吞咽中枢(吞咽运动程序)运动神经元(疑核、舌下神经核、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经过,xii吞咽有关肌肉上位中枢(大脑皮层) 4、食管期 蠕动运动把食块由食管向胃部移送的阶段。 食管入口处和贲门处有括约肌,防止食块从胃部逆流。 下咽的括约肌
8、为环状咽肌,贲门处的括约肌又称为食管胃括约肌。 食管通过蠕动运动来移动食块,但这种运动会因各种疾病而变得软弱无力。 三、引发摄食-吞咽障碍的 病因和危险因素1、器质性吞咽障碍:发生在口腔、咽、喉部的恶性肿瘤术后,由解剖构造异常引起的吞咽障碍。器质性吞咽障碍的原因:1、口腔咽部病变 肿瘤 肿瘤术后 炎症性疾病(多为急性):急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周围脓肿/急性会厌炎/咽后脓肿/咽喉结核2、口腔、咽外病变 颈椎骨刺引起的压迫甲状腺引起的压迫3、食管病变 粘膜环导致的狭窄纤维性狭窄 恶性肿瘤导致的狭窄 食管炎、溃疡 食管裂孔疝 4 、食管外病变 纵隔内病变 2、口腔咽部功能性吞咽障碍的原因:中枢神
9、经障碍 脑血管障碍、变性疾病、炎症、肿瘤、外伤、中毒、延髓空洞症末梢神经障碍 多发性脑神经炎、白喉、肿瘤、外伤神经肌肉接头处疾病肌病 重症肌无力症、肌原性肌萎缩症、胶原病、代谢性肌病、淀粉样变性肌病心理性障碍 癔病食管的功能性吞咽障碍蠕动运动障碍 逆流引起的运动障碍 食管痉挛 药剂等食管括约肌功能异常 特发性失弛缓症 帕金森病等肌力低下 胶原病 肌病等心理性2. 引发摄食-吞咽障碍的代表性疾病脑血管障碍神经、肌肉疾病帕金森病 脑血管障碍引发的摄食-吞咽障碍,在急性期并发率相当高,占脑血管障碍患者的40%左右,这一时期,摄食不当很容易导致误咽性肺炎,因此,有必要及早对摄食-吞咽障碍加以注意和处理
10、。 随着疾病的自然恢复,大多数情况下摄食-吞咽障碍会逐渐好转,但如果到慢性期摄食-吞咽障碍还有残留的话,这表明恢复情况不好,需要专门治疗的参与。 大脑半球病变中,一侧性病变在数周内自然恢复的病例较多,若存在两侧性病变的则呈假性球麻痹状态。 假性球麻痹在准备期、口腔期障碍严重,咀嚼、食块形成、食块移送困难。 球麻痹由殃及脑干部延髓吞咽中枢的病灶引起,障碍主要发生在咽部期,特征是吞咽反射的诱发极其软弱甚至消失。 甚至口腔期没有障碍,即使有也很轻微,球麻痹往往误咽情况突出,多数病例治疗困难。 引起球麻痹的脑血管障碍代表性疾病有瓦伦贝格综合征。 由于喉部抬高不够,且食管入口处扩张状况不好,环状咽肌不够
11、松弛,导致食块在咽部滞留,常发生吞咽后的误咽。 神经、肌肉疾病导致摄食-吞咽障碍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弛缓性肌力低下和不随意动作等运动。 弛缓性肌力低下主要的疾病是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延髓空洞症等神经性疾病 末梢性神经病 重症肌无力症 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硬化症 摄食-吞咽障碍及其病态: 咽缩肌、食管入口处括约肌、喉闭锁肌的麻痹、弛缓会发生问题。 咽缩肌和喉闭锁肌的障碍尤其容易引起误咽,导致呼吸器官感染。 口腔期的障碍可通过半流食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治疗:首先必须把握基础疾病的预后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的处理 要点:经口腔摄取该持续到什么阶段。如果屡患误咽性肺炎且构音障碍严重,可施行喉摘除术。多发性肌
12、炎、皮肌炎的处理 要点:通过食物形态等补偿性手段来观察病情。疾病慢性化、环状咽肌的纤维化导致弛缓不全时,也可考虑做环状咽肌切断手术。重症肌无力症的处理 要点:注意避免饭前说话以免引起吞咽肌过度疲劳。抗胆碱酯酶颇有疗效,可在饭前少剂量肌肉注射或以喷雾器小剂量投入使用。 运动过多、异常紧张 要的疾病是亨廷顿病、张力障碍等神经变性疾病。 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等肌病、硬皮病等引发软组织病变的疾病等。 摄食-吞咽障碍及其病态 、不随意运动 、环状咽肌弛缓不全等 、食管平滑肌的纤维化 帕金森病 (1)摄食-吞咽障碍及其病态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变性疾病,肌肉硬缩、震颤、动作缓慢是其三大特征。 摄食-吞咽障碍的
13、程度与运动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的成比例。 准备期、口腔期、咽部期均受障碍,准备期、口腔期障碍居多,它们使舌部和咀嚼肌运动受障。咽部期障碍,有环状咽肌通过障碍和咽部通过延长。 3、影响摄食-吞咽障碍的主要因素1)气管切开管限制喉部上抬运动吞咽时喉闭锁减弱声门无法闭锁且声门加压减弱,使咳出力减弱由于切开管使呼气到达了上部,流入气道口的唾液和食块无法咳出气囊的压迫有时会引发食管通过障碍2)鼻饲导管置留 由于异物置留引起的慢性刺激和口呼吸引的粘膜干燥,会使咽喉受损,产生感觉变化,咳嗽反射等受限制。唾液分泌亢进难以保持鼻腔清洁妨碍吞咽运动患者常会感觉导管不适而自行拔掉限制日常生活行动夜间会引起胃食管逆流)
14、药剂引起摄食吞咽障碍的药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对平滑肌和骨骼功能障碍有副作用的药物:抗胆碱药、三环系抗优郁药、钙拮抗药使下食管括红肌降压的药物:抗帕金森病药引起口腔干燥的药物:抗胆碱药、健胃药、感冒药等4)误咽由于呼吸道的感觉障碍,即使误咽也不会噎食,被称为不显性误咽。进行胃肠道营养,夜间仰卧时胃部存留物逆流也会引起误咽导致肺炎。5)脱水、低营养处于脱水、低营养状态就会降低吞咽功能。6)高级脑功能、智能、意志如果认知、行为、集中力、记忆力、情感功能等方面有问题,除先行期外,还有可能在准备期、口腔期使障碍恶化。7)躯干、颈部的姿势保持躯干的稳定性影响颈部位置,而颈部位置影响口腔面部功能
15、中的运动功能。8)废用综合征吞咽肌肌力低下、颌关节挛缩、进食中易疲劳、体位性低血压、坐姿保持困难、集中力低下、味觉嗅觉低下、食欲意志低下等。9)义齿10)年龄四、检查和评价1、摄食-吞咽障碍的鉴别并非所有吞咽障碍患者都能被发现,发现者不限于主治医生,也可以是护师、康复治疗人员或家属。急性患者若一直处于鼻饲状态,吞咽性炎往往被忽略。另外,人们对高龄患者的吞咽、营养状态往往关心不够。在对待上述疾病患者或高龄患者时有必要探究摄食-吞咽障碍的可能性。 有摄食-吞咽障碍的主要症状噎食:什么时候噎食咳嗽:进食中及食后是否多咳,是否夜咳痰的性状及量:食物残渣是否多,开始进食是否多痰咽部异样感、食物残留感胸口
16、食物堵塞感喉部酸液回流声音:食后有无变化食欲是否低下进食内容变化:是否只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进食时间延长:口内总塞满食物吞咽不下进食方式变化:脸朝上进食、和着汤汁进食、食物从口中洒落进食时疲劳体重减轻、脱水:其他原因不明时尤其要注意屡患吞咽性肺炎口腔内污物2、检查和评价摄食前的评价(1)基础疾病的把握及发生经过摄食吞咽能力脑血管障碍、炎症、脑外伤肿瘤、末梢神经障碍、变性疾病奇形、中毒、肌病重症肌无力症、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硬化症(2)全身状态 注意有无发烧、脱水,有无低营养、呼吸状态、体力、疾病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3)意识水平(4)高级脑功能 检查语言功能、认知、行为、注意力、记忆力、情感或智
17、力水平有无问题。进行训练时关键的两点是:思想能否沟通,注意力能否保持。如这两点有问题会成为训练指导的障碍。(5)摄食-吞咽功能口腔功能的观察口部开合、口唇闭锁、舌部运动、有无流涎、软腭的上抬、吞咽反射、呕吐反射、牙齿状态、口腔内卫生状况、构音、发声、口腔内知觉、味觉等。吞咽功能的观察反复唾液吞咽测试 决定吞咽功能的要素分为吞咽反射的引发性和吞咽运动的协调性,其中吞咽反射的引发,可推断为由喉部上抬来完成。吞咽反射引发低下经常成为假性球麻痹等功能性吞咽障碍的问题所在。饮水测试 让患者喝下两三口一茶匙水,如无问题,以药杯盛30ml温水递给坐着的患者,让其“象平常一样喝下,”观察患者饮水经过,并记录所
18、用时间、简况、细节。 简况:、可一次喝完,无噎呛、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分两次以上喝,且有噎呛、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 细节:记录患者特有的可观察事项:啜饮、含饮、水从嘴唇流出、边呛边要勉强接着喝、小心翼翼地喝等等。诊断:简况,5秒内,正常范围简况,5秒以上;简况,可疑简况、,异常 2、摄食过程评价先行期:意识状态、有无高级脑力功能障碍影响、食速、食欲准备期:开口、闭唇、摄食、食物从口中洒落、舌部运动、下颌、咀嚼运动、进食方式变化口腔期:吞送、口腔内残留咽部期:喉部运动、噎食、咽部不适感、咽部残留感、声音变化、痰量有无增加食管期:胸口憋闷、吞入食物逆流 3)辅助性检查
19、()录像吞咽造影检查法 ()其他辅助性检查内窥镜检查超声波检查吞咽压检查 五、康复的实际操作1、拟定摄-吞咽障碍训练目标评价VF等原疾病口腔功能咽部功能 患者智力功能其他治疗、对策运动疗法体位、食物形态手术、其他结论(5)经口腔-不需调整(4)经口腔-需调整(3)经口腔经插管(2)经口腔经插管医学性(A)安定(B)不安定感染、窒息、脱水、低营养危险情况处理护理人员 拟定计划时,必须明确: 短期内达到什么目的、最终达到什么目的。拟定摄-吞咽障碍康复目标应配合训练计划最终目标所确定的生活方式,来计划“以哪种形式补充必要营养,预防肺炎”。单纯经口腔摄取、经口腔摄取和替代性营养法并用、单纯替代性营养法
20、。 摄食-吞咽障碍的等级、重病无法经口腔1、吞咽困难或无法进行,不适合吞咽训练2、误咽严重,吞咽困难或无法进行,只适合基础性吞咽训练3、条件具备时误咽减少,可进行摄食训练、中等病经口腔和补助营养4、可以少量、乐趣性地摄食5、一部分(1-2餐)营养摄取可经口腔进行6、三餐均可经口腔摄取营养、轻度病7、三餐无可经口腔摄取吞咽食品第一经口腔8、除特别难吞咽的食物外,三餐均可经口腔摄取9、可以摄取吞咽普通食物,但需要临床观察和指导、正常10、摄食-吞咽能力正常进食需要帮助时加上A字(如:7A)目标定得太高会带来挫折感,相反,目标太低又会流于形式2、摄食-吞咽障碍训练 训练可分为不用食物、针对功能障碍的
21、间接训练(基础训练)和使用食物同时并用体位、食物形态等补偿手段的直接训练(摄食训练)1)间接训练法(1)间接训练的目的与适应对象间接训练从预防废用性功能低下、改善摄食-吞咽相关性器官的运动及协调动作入手。(2)间接训练的采用在综合评价患者症状的基础上,明确各个患者问题所在,确定准确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训练开始时,应注意向有关人员传达诊断结果、训练目标、训练计划,统一整个医疗小组的方针、对策。此外,重要的一点是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说明摄食-吞咽障碍的病态,使他们理解功能训练目的并给予协助。(3)代表性间接训练法实际操作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训练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障碍不仅阻碍咀嚼和
22、吞送,对咽部期吞咽反射的开始也有很大影响。、口唇闭锁、下颌开合当肌肉高度紧张,咬反射残留时,可对高度紧张的肌肉进行冷刺激按摩和牵伸疗法,使咬肌放松。当咬肌紧张低下时,可对咬肌进振支刺激和轻拍。、舌部运动颈部放松头部和躯干的过度紧张会妨碍舌部及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降低吞咽控制能力及咳出误咽物能力。前后左右放松颈部,或做颈部通过左右旋转运动以及做提肩、沉肩运动,重复此运动。寒冷刺激法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时吞咽反射延迟或消失是吞咽障碍患者常见的症状。寒冷刺激法能有效提高软腭和咽部的敏感度,使吞咽反射容易发生。、流涎对策颈部唾液腺的冷按摩以1日3次、1次约10分钟的频率施行于麻痹一侧,直至皮肤稍稍发红。
23、构音训练吞咽障碍和构音障碍的程度并不一定等同,但往往并存。通过构音训练可以改善吞咽有关器官的功能。呼吸训练呼吸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呼吸控制能力来控制摄食-吞咽时的呼吸、为排除气道侵入物而咳嗽:强化腹肌,学会快速随意的咳嗽。、强化声门闭锁、通过学习腹式呼吸来缓解颈部肌肉(呼吸辅助)过度紧张、改善胸廓可动性腹式呼吸缩口呼吸 用力法用力法是一种强化声门闭锁的方法,当上肢着力、胸廓固定时,两面三刀侧声带会有力接触,用力法正是利用了这一现象。具体方法是:按住墙壁或桌子大声喊,或两手在胸前交叉用力推压,边用力边做抬起坐椅的动作边发声。咳嗽训练咳嗽起咳出误咽食物的作用,吞咽障碍患者由于肌力和体力下降
24、,声带麻痹,咳嗽会变得无力。咳嗽训练有强化咳嗽、促进喉部闭锁的效果。门德尔松手法 食管入口自制扩张通过喉部向前上方移动及食管入口处环状咽肌的弛缓来实现。当喉部上抬不够 、食管入口处扩张困难时,可用此手法来强化喉部上抬。具体方法:对于喉部可以上抬的患者,让其空吞咽并保持上抬位置。对于喉部上抬无力的患者,治疗者可按摩其颈部、上推其喉部,来促进吞咽。即使喉部上抬无力,只要开始抬高,治疗者即可用置于环状软骨下方的手指推住喉部并固定。首先让患者感觉喉部上抬,上抬逐渐变为可能之后,再让其有意识地保持上抬位置。球囊导管间接空气扩张法对于食管入口处由于障碍导致不能吞咽的咽部吞咽障碍患者,在决定施行咽部肌切断手
25、术之前或患者不愿动手术时,可偿试此方法。吞咽模式训练通常情况下,呼吸在食物通过咽部的瞬间无意识地停止之后再吐气。但摄食-吞咽障碍患者中不少人不能正确掌握呼吸和吞咽的时机以致误咽,因而必须让他们把注意力转向有意识的呼吸。对有这种误咽的患者可按下列步骤训练,直至吞咽模式自动化。a、从鼻腔深吸一口气,然后完全屏住呼吸。b、空吞咽(空吞咽2-3次为极限,可在确认口腔卫生后用少量水来进行)。c、吞咽后立即咳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b与c之间有要吸气,否则会吸入残留在喉前室的食物,产生逆反效果。促进吞咽反射的方法用手指上下磨擦甲状软骨至下颌方的皮肤,可引起下颌的上下运动和舌部的前后运动,继而引发吞咽。此方
26、法可用于口中含有食物却不能产生吞咽运动的患者。12、其他低中频率通电疗法:肌电图生物反馈 2)直接训练法直接训练以安全管理和口腔卫生为基础,随着间接训练速带来的功能改善,以阶梯式推进,是一种综合性训练(1)直接训练的适应对象和安全管理是否适应直接训练的判断基准是:不受刺激也处于清醒的意识状态,全身状态稳定,能产生吞咽反射,少量误咽能通过随意咳嗽咳出。实际进行训练时要使用食物,所以要经常进行安全管理,以观察症状和确认安全,注意有无误咽和肺炎。安全管理的最终判断责任在于医生,但训练过程中把握症状、交流信息,必须由跟患者相关的全体医务人员进行。(2)直接训练的采用要把握患者本人对摄食的愿望及病症的理
27、解,加深其对摄食训练意图的理解,再开始训练。(3)直接训练的实际操作食物形态柔软,密度及性状均一有适当粘度,不易松散通过口腔和咽部时容易变形不易粘在粘膜上摄食姿势30度仰卧、颈部前倾的姿势。采取这种体位,可以利用重力使食物容易被摄入和吞咽。颈部伸展时咽部和气管成直线,呼吸道张开,容易引起误咽。而颈部前屈时咽部和气管间有了角度,不易误咽。此外,前颈肌肉放松有助于吞咽。有麻痹的情况下,最好采取“健康-侧在下,麻痹-侧在上”的半仰卧位,颈部朝向麻痹侧,重力作用下食物落至运动正常的健康一侧,使吞咽顺畅。选用餐具应选择匙面小、难以粘上食物的汤匙。用普通杯子的话,颈部伸展过多,有导致误咽的危险。一口量一口
28、进食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问题过多的话,食块不仅难以通过咽门,残留在咽部时,还会加大误咽的危险。过少的话,有时会使食物在感觉、运动有障碍的患者口中操作困难,吞咽反射无法发生。定速指导患者及护理人员调节器整进食速度,使患者以合适的速度进摄食、咀嚼和吞咽。吞咽的意识化引导患者有意识地进行过支习以为常的摄食、咀嚼、吞咽等到一系列动作,了止噎呛和误咽,这种方法称为吞咽的意识化。摄食训练阶段性推进法注意事项注意发烧、呼吸状态、痰量等,配合功能恢复的程度,逐步改变口腔摄取次数、饮食内容、摄食姿势等摄食构成要素。阶段性提高的基准首先是在适当时间内无噎呛、安全准确地摄取提供的食物(30分钟内摄入70%)在此基础上
29、增加提供次数、一次进食量,进而改变食物形态,以此达到阶段性推进。 经口腔摄取阶段分类例1、无法经口腔摄取,只能冷刺激2、只能吃零食(1次)(乐趣性地)3、1日1次经口腔摄取(半固体食物)+替代营养法4、1日2次经口腔摄取(半固体食物)+替代营养法5、半固体食物3次经口腔摄取+液体替代营养法6、软菜3次经口腔摄取+淮体或粘液体7、1日3次固体、液体均经口腔摄取咽部残留食块支除法吞咽运动无力时,食块常常不能一次吞下,残留在口腔和咽部。、空吞咽、数次吞咽“空吞咽”指口中无食物时吞咽唾液,“数次吞咽”指吞入食物后多次进行“空吞咽”,通过“数次吞咽”去除咽部、食管的残留物。、交替吞咽让患者交替吞咽固体食
30、物和流食。、点头式吞咽颈部后屈时会厌谷变窄,可挤出残留物,接着,边反方向做点头动作,边吞咽,可去除残留物、侧方吞咽转动或倾斜颈部,会使同侧的梨状隐窝变窄,挤出残留物。 环状咽肌弛缓不全的对策 颈部前突法 即稍稍抬高下巴、颈部前突进行吞咽的方法。此时,梨状隐窝和食管入口处自动扩张,对环状咽肌弛缓不全的患者见效。 、球囊法 、一侧吞咽 在患者偏瘫侧,肩部以枕垫高、颈部趄向同侧吞咽时,麻痹一侧的咽部变窄,相反,正常一侧的咽部扩张,食物容易通过正常一侧。3、安全管理1)防止摄食训练国的误咽当患者进行摄食-吞咽时,必须时常注意发生误咽性肺炎和窒息的危险。对误咽性肺炎的对策要特别注意以下3点:(1)消除、
31、减少误咽摸索最佳吞咽方法,选择安全食品。(2)减少细菌的误咽、胃液的逆流注意进食前后的口腔内卫生,进食后,上抬头部,预防胃液逆流。(3)防止肺炎的发生关键是要通过响应入、水分补给、排痰训练、咳嗽练习来提高咳出能力,改善自身状态,增强抵抗力。摄食-吞咽障碍训练中的安全检查项目是否采取防止误咽的体位进食时间是否加长吞咽前后声音的性质噎食状况如何摄食训练后的抽吸是否正常咳痰有无增加(痰的性状和量)有无发烧呼吸状态是否恶化胸部听诊的变化检查结果(炎症指标:CRP、血沉、白血球,贫血、营养)体重的增减2)气管切开管的管理对已经施行气管切开的摄食-吞咽障碍患者来说,首先应和主治医生商量气管切开是否真正有必
32、要。如果切开管可以拔掉的话,应建议拔掉。如果有必要安装切开管,训练前应抽出限制喉部运动的囊气中的空气,充分进行口腔清洁、冷按摩、口唇及舌部运动、呼吸和排痰训练等间接训练。3)胃肠道营养法(导管)的问题确保必要的营养和水分,对于治疗摄食-吞咽障碍极其重要。鼻饲、胃肠道营养法用途广泛、方法简便、短期内易于管理,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各种弊端。因此要求医护人员要谨慎考虑适用对象。胃肠道营养法的种类和特征种类优点缺点方法1、持续性(CC)经鼻胃(NG)法经鼻食管(NE)法经鼻十二指肠(ND)法一次插入可长期管理;护士无需每次注入都插入导管,患者无痛苦;常感导管不适而自行拔去;难以保持鼻腔清洁;导管压迫使皮肤
33、和粘膜产生溃疡;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外观上给人以重病感;妨碍吞咽运动;限制日常生活;2、间歇性(IC)经口食管(OE)法经口胃(OG)法经鼻食管(NE)法经鼻胃(NG)法除注入外,无插入导管的不适;减轻重病感;每次进食时进行,可作吞咽练习;每次注入都要插入导管,费事且患者痛苦插入口1、从鼻腔插入经鼻胃(NG)法经鼻食管(NE)法经鼻食管(NE)法经鼻十二指肠(ND)法当前的护士已习惯即使咽部反射击强烈的患者也可插入有损伤鼻腔粘膜的危险对护理者来说手法有难度鼻腔污物有被带入咽部的危险2、从口腔插入经口食管(OE )法经口胃(OG)法无鼻腔插入的疼痛无损伤鼻腔粘膜的危险对无抵触的患者可顺利插入咽部
34、反射强列的患者插入困难口内运动或舌部挤压常会拜拔出导管有力咬会使用权注入速度变化,导管破损顶端位置1、胃经鼻胃(NG)法经口胃(OG)法适合于大多数无法经口腔摄取的患者适合于食管逆流的患者不适合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患者需要较长注入时间有时会发生腹泻顶端位置3、十二指肠经鼻十二指肠(ND)法胃食管逆流腹泻减少适合于胃食管逆流患者插入手法困难顶端位置2、食管经口食管(OE)法经鼻食管(NE)法接近生理性食导体流程、胃食管逆流和腹泻减少食管蠕动把食物送至胃部,缩短注入时间能得到吃饱的满足感不适合于食管内逆流患者间歇性经口腔、胃肠道营养法的顺序和方法使用12-14F、末端为圆形的导管,长度只需到达食管中部、约40cm即可。导管若太细太软,容易在口腔至咽部之间打卷。对咬反射强烈的病例可让患者咬信硬片后插入。用完后用水洗净,阴干后保存。使用期根据所有导管及使用频率而定(1周-数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合同终止协议
- 木材公司销售合同
- 平面模特拍摄合同
- 电力施工劳务合同
- 漫画助理外包合同
- 油漆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无人机物流配送运营合作项目合同
- 商丘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行社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管理学院《高阶地质资源勘查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文华学院《地理科学类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定融认购协议合同范文
- 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产品选用指南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知识试题
- GCP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砸墙合同协议书(2篇)
- 2024加油站操作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GB/T 5267.5-2024紧固件表面处理第5部分:热扩散渗锌层
- 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
- GB 17353-202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防盗装置
-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