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十八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0_第1页
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十八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0_第2页
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十八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0_第3页
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十八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0_第4页
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十八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巴黎先贤祠栖身于先贤祠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的条件非常苛刻。许多享誉世界伟人,如巴尔扎克、莫泊桑、笛卡尔,至今仍不得其门。即便是有幸入室的伟人、通常也很难觅到一个宽敞的位置。所以卢梭与伏尔泰堪称是备极哀荣。这两位思想家葬于最显要的位置,并各自享有一个偌大的墓室。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第18课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观点,概括启蒙思想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

2、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1、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2、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材料三 :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5、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自信3、政治: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一、背景二、概况1时间: 1718世纪2实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思想的思想

3、解放运动。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推向高潮(中心)扩展到其他国家3指导思想:材料: 所谓“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他们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人教版必修三(人的思考和判断)理性主义1“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C(一)兴起:英国(17世纪)(二)高潮:法国(18世纪中叶)(三)扩展:法国其它

4、国家三、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二)高潮: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8世纪中期)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法)16891755论法的精神1、孟德斯鸠(1)代表著作:论法的精神(2)思想主张: 材料一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1、反对封建君主专制2、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议会)(国王)(法院)三权分立分权与

5、制衡思考: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有何作用?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为资产阶级提供了治国的方案作用: 材料一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3、法律不能违背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1、反对封建君主专制2、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2、伏尔泰(1)地位: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这是

6、雨果对伏尔泰的评价。(2)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3)思想主张 (3)思想主张材料一 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伏尔泰材料二 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其他)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 伏尔泰 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3)思想主张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

7、的。 伏尔泰 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卢梭(1)阶级:代表18C法国平民和小资产阶级利益(2)代表作:社会契约论卢梭的棺木与伏尔泰相对而立,居于先贤祠墓群的中心位置。其棺木设计为乡村小寺庙模样以表明他师法自然。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着卢梭的思想点燃了革命的燎原烈火。卢梭 (3)思想主张: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卢梭材料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有权力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倡导“天赋人权”主张“人民主权”说(主权在民)

8、(3)思想主张: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卢梭材料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有权力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 倡导“天赋人权”主张“人民主权”说(主权在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社会不平等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康德(17241804)(三)扩展:法国其它国家1、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康德 康德准确的“作息时间” 康德深居简出,一辈子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年去世为止,从未离开过家乡,而他一生中只有一次离家到一个一百公里外的城市旅行的经历,在格尼斯堡这个滨海小镇度过了他漫长的一生,因此德国诗人海涅说,康德是没有什么生平

9、可说的。 生活具有严格规律是他一生事业的保证。康德每天生活极有规律,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一生中过着一种简单而又严谨有序的教学和研究的书斋生活。 他有一别于常人的作息时间安排:4:45 仆人叫醒康德。康德命令:无论他怎么赖床,仆人都必须把他从床上提溜起来。这是康德一生中最激烈的斗争,但每次都以仆人胜利告终。5:00 喝两杯茶,抽一斗烟,备课。康德严格规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终生不变。但是,随着年纪增加,烟斗越来越大。7:009:00 在一楼教室上课。9:0012:45 写作。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完成于这个时间段。12:

10、45 下楼待客。对迟到的客人一律赏以长脸。13:0016:00 康德生活中的惟一高潮:与自己点名邀请的友人共进午餐。16:0017:00 散步。之后看书到22点。康德的书房温度要求恒定15度。22点一到他立刻上床,且终生沾枕头即着。康德睡觉,铺床和盖被子都有严格程序。 康德坚持不懈地恪守作息时间,生活极有规律,十几年如一日,准确到引起人们普遍惊讶的程度。 康德的生物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当地小镇上的人家都以康德的作息时间,校准自家的钟表。每天下午四点,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当他读到法国作家卢梭的名

11、著爱弥尔时,深为所动,为一口气读完,康德破天荒第一次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没有出去散步。这使得他的邻居们竟一时搞不清是否该以教堂的钟声来对自己的表。 (1)思想主张: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强调人的重要性,人不是工具;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自由要自律(2)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四、启蒙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内容):1.崇尚理性2.反对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3.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平等4.描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蓝图 材料一: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柏克:法国革命论 材料二: “这场革命,导师是卢梭”,“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是马背上的卢梭 。

12、”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五、启蒙运动的影响1政治上: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勇敢的心苏格兰人民的追求自由之路告诉你,我的孩子,在你一生中,有许多事值得争取。但,自由无疑是最重要的,永远不要带着脚镣,过奴隶的生活。 马丁路德金 I have a dream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真正站立起来,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坚信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2.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成为人们最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美国

13、独立战争材料三: 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政治制度材料三: 岳麓版历史必修理性之光严复将论法的精神一书,以法意为名译成中文出版。(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3.世界: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 康德五、启蒙运动的影响1、政治: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2、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3、世界: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

14、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2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CD体验高考: 4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A 3“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15、”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C 5. 17、18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都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A BC DC以下为附加内容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以下为附加内容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

16、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四川抽样调查:26% 举家外出农户20% 留守农户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陕西抽样调查: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63% 妇女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

17、度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新生代农民工76% 不愿再回乡务农85% 从未种过地(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

18、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种

19、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历史使命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 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0、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活农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