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培训PPT幻灯片课件_第1页
双体系培训PPT幻灯片课件_第2页
双体系培训PPT幻灯片课件_第3页
双体系培训PPT幻灯片课件_第4页
双体系培训PPT幻灯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1 主要内容一、双体系背景介绍二、风险分级管控三、隐患排查治理四、双体系验收标准22022/7/19双体系背景介绍风险 分级 管控隐患 排查 治理风险 隐患 事故失 控客观存在必须消除失 控不能容忍32022/7/19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68号)发布日期:2017.1.18 实施日期:2017.5.1第19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第20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42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万元

2、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五)未按照规定建立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地方法规的强制性双体系背景介绍42022/7/19二、风险分级管控术语和定义风险分级管控52022/7/19(一)术语和定义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什么是风险 ?1流星撞地球严重性?生物灭绝可能性?6500万年前电脑辐射严重性?

3、脱发、头晕、视力下降可能性?时时刻刻措施:无措施:防辐射膜、防辐射服、仙人球、多休息重大风险?可接受风险?62022/7/19什么是危险源 ?2(一)术语和定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不良的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一个携带了SARS病毒的人,可能造成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患上SARS,因此携带了SARS病毒的人就是危险源。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等72022/7/19(一)术语和定义什么是风险点 ?3风险

4、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一个小区楼道里,堆放着的纸箱子。这些箱子本身不构成危险,因为它不是地雷,但是它是风险源,因为一旦楼道失火将会造成重大人身和财产损害。82022/7/19(一)术语和定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4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

5、以确定的过程。风险分级管控 ?5风险分级 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风险管控 为有效管控风险,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以程度等因素而事先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92022/7/19评价风险辨识危险源划分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策划风险控制措施评审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宜性控制措施实施情况验证收集资料确定辨识的方法和范围风险分级管控的步骤102022/7/19风险点确定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工贸企业风险点划

6、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产车间或装置、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对于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工序、设施、部位进行细分。2、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112022/7/19危险源辨识辨识方法1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现场观察查阅相关记录询问交谈获取外部信息事故树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针对设备设施等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 进行危险源辨识。122022/7/19危险源辨识确定工作危害

7、分析的生产场所和区域对确定的生产场所和区域进行工序(包括辅助设施作业活动分析)划分(关注风险点)对每个工序进行工作内容分析确定每进行一项工作内容可能存在的危害类型 (第一类危险源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从人、机、物、环、管方面,分析导致危害发生的途径及原因(第二类危险源,可考虑GB/13861的内容)危险源的表述:第一类危险源、事件及其原因、潜在后果辨识步骤2132022/7/19危险源辨识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灾

8、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重大风险辨识142022/7/19危险源辨识对企业内各个生产单位的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尽可能自下而上地开展;必要的准备,包括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等的资料收集和学习;工作表格等工具的准备等;案例引导;及时对成果进行确认、指导、调整。注:如果企业规模较小,人员的安全素质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相对较弱的,可以由企业成立的工作小组实施。注意事项3152022/7/19风险评价与分级风险矩阵评价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危险指数法(RR)职业病危害分级法风险评价方法1162022/

9、7/19风险矩阵评价法(LS)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L可能性;S后果严重性;R风险度。R=LS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可能性,可从两个角度:固有风险:指该危险源现实如果存在,该危险源导致后果发生的可能性。示例:皮带轮无防护罩导致人员机械伤害。可能性是指:如果在没有防护罩的情况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现实风险:是指现场实际状态下,该危险源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少。即:皮带轮无防护罩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风险评价与分级172022/7/19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风险评价与分级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

10、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182022/7/19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

11、风险评价与分级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直接经济损失停工企业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100万元以上部分装置(2 套)或设备重大国际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50万元以上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3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万元以上1 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地区影响2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1万元以下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公司及周边范围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192022/7/19风险度(R)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无五级:1、极其危险2、高度危险3、显著危险4、轻度危

12、险5、稍有危险风险评价与分级202022/7/19风险值风险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A/1级极其危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B/2级高度危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12C/3级显著危险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 年内治理4-8D/4级轻度危险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1-3E/5级稍有危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需保存记录风险评价与分级212022/7/19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以所评价的

13、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D=L E C风险评价与分级222022/7/19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风险评价与分级232022/7/19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风险评价与分级242022/7/19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风险评价与分级252022/7/19危险性分值(D)风险评价与分级262022/7/19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IV、V级

14、。第级(稍有危险)为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中可以按IV。其他危险源则按评价出的IIV级风险度,直接对应相应的IIV风险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风险评价与分级272022/7/19风险管控个体防护措施培训教育控制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应急处置措施282022/7/19风险管控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辨识步骤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一级、二级风险可由公司直接监管,风险点所在车间总体管控,班组、岗位负责责任范围内容的危险源管控;三、四级风险点可由车间级监管,班组、车间管控;四级可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 292022/7/1

15、9三、隐患排查治理术语和定义1234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验收302022/7/19(一)术语和定义什么是事故隐患 ?1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风险点事故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失控状态隐患危险源312022/7/19什么是隐患排查 ?2(一)术语和定义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16、什么是隐患治理?3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322022/7/19隐患排查治理的步骤风险点危险源确定排查点分级排查隐患隐患上报验收分级治理 隐患分级332022/7/19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关系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识别评价的 “风险点、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通过隐患排查,可能发现新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而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体系342022/7/19(二)隐

17、患排查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聘请专家隐患排查各级主要负责人履职排查隐患排查的方法1每一种检查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标准)及检查频次,各级负责人要制定履职清单。352022/7/19(二)隐患排查隐患排查的频次2综合性隐患排查 公司安委会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性隐患排查 各专业委员会每季度进行一次班组级隐患排查 班组要在班前、班中、交班前认真进行检查巡查。车间级隐患排查 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生产工艺特点,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每周进行一次;分厂级隐患排查 至少每月一次,由厂长或分管厂领导带队进行一次隐患排查362

18、022/7/19(二)隐患排查隐患排查的范围2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概括来说: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建设、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伤害。停工、生产、开工时可能发生的泄露、火灾、爆炸、中毒。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在敏感地区进行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重大污染。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理活动(包括停用报废装置设备的拆除、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以往生产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372022/7/19(二)隐患排查隐患判定的标准4是否是隐患,应以

19、该风险点中危险源的风险是否达到了企业“不可承受”的水平,即是否为“不可承受风险”。具体判定时应考虑以下方面: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规范的要求;不符合针对风险点制定的“典型控制措施”;不符合主管部门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提出的特定要求;不符合企业制定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要求;违反企业采取的且证明有效的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追求;其他。382022/7/19根据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可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二个等级。(二)隐患排查事故隐患分级5一般事故隐患,是指易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且整改难度较小,在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

20、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对重大隐患,相关行业可制定重大事故隐患目录。392022/7/19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查范围(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参见附录A。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以各类基础管理项目为基本单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参见附录B

21、。(二)隐患排查402022/7/19重大事故隐患:(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涉及重大危险源且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涉及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且长期滞留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场所,存在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涉及液氨制冷、粉尘防爆、有限空间、冶金煤气和高温熔融金属等危害和整改难度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的。(二)隐患排查412022/7/19(三)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22、,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专业治理、公司治理。由隐患发生单位确定治理责任人,如确认无能力实施治理,则应向公司申请实施专业治理或公司治理。一般隐患的整改1隐患排查人员向存在隐患的部门、车间、班组下发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由隐患整改责任单位负责人或班组立即组织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时限等内容。422022/7/19(三)隐患治理重大隐患的整改2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或难以整改的隐患,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车间应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经论证后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单位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对于简单易行的整改措施,也可参照一般事故隐患的整改要求实施。432022/7/19(三)隐患治理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3对无法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车间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涉及重大事故隐患还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442022/7/19(四)隐患治理验收一般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隐患治理效果的验收由隐患提出单位或人员实施,由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车间组织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