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课件_第1页
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课件_第2页
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课件_第3页
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课件_第4页
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以俄为师1.单元线索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器物层面维新派(戊戌变法):君主立宪革命派(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层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2.近代思想解放 一个共同目的:四个阶段及四个层次:四个特点:救亡图存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2 .从戊戌变

2、法到20C初,资产阶级学“制度”3 .1915年-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4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共从“走俄国人的路” 到“走自己的路”1 .体现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2 .学习西方和救亡图存相结合;3 .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4 .认识上经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由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原因: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西学传入中国。3.一、地主阶级1.抵抗派“开眼看世界”背景清朝危机四伏,西方资崛起鸦片战争的刺激代表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 源: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意义:关注世界;思想启

3、迪 【练习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 夷”。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A蒸汽机 B火车 C轮船 D汽车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实质:4.一、地主阶级1.抵抗派“开眼看世界”背景:“中体西用”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实质:实践: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不改变 前提下,利用 ,维护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意义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奠基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练习】5.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1.维新派(1)早期原因:洋务运动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的产生代表:主张:评价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行动经济、文化、政治王韬、郑观应等为

4、维新思想的发展奠定初步基础 【练习5】(2006重庆)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 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6.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1.维新派(2)发展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代表(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维新变法,君主立宪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用民权否定君权实践: 戊戌变法(1898年)意义:是思想解放潮流,起思想启蒙作用 西方资政治学说+传统儒家思想)(特点:民族危机加深民主共和2.革命派7.二、资产阶级3.激进派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资民主思想传播动摇了 统治地位;为 创造条件背景兴起内容评价(前期) 帝

5、国主义入侵;袁世凯专制 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局限:思想: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新青年和北大前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尊孔复古逆流 四提倡、四反对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偏向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性质:作用:8.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后期:1、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与愚昧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核心宣传马克思主义9.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作者代表作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敬告青年文学革命论狂人日记孔乙己文学改良刍议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

6、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0.进步性: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局限性:脱离广大群众没有提出反帝1、性质: 2、评价: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运动前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中国知识份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对东西方文化评价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错误倾向11.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意义:局限: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3)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4)促进了民众觉醒,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5)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基础6)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7)是辛亥革

7、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8)也是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2)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12.三、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过程(1)十月革命后传入(2)五四运动的促进(1)一批先进中国人成为马者(3)中共早期组织的宣传影响(2)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李大钊1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开始传入(新文化运动后期): 1918、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14.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1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开始传入(新文化运动后期): 1918、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

8、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2.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1)撰写文章:1919、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16.(2)成立社团: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 “俄罗斯研究会”(湖南)(3)组织建立: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4)创办刊物: 新青年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3.成为主流: 1921年、中共的诞生17.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主流思潮?这说明了什么?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其他思想的纷纷破产;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的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说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

9、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8.所属阶级主张实践活动学习层面特点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无产阶级中体西用洋务运动渐进的过程君主立宪,发展资维新变法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进行社革命师夷长技以制夷无 器物(技术)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制度与工运结合,建立中共,指导革命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19.(1)同:(2)异:(3)关系: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倡导者与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主要异同及二者的关系。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根本目的都是要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主要是为了“制夷”即抵抗外国侵略;洋务派“

10、师夷长技”则主要是为了镇压国内人民革命,但也包含抵御外侮的意图。林则徐、魏源的主张没有付诸实践,而洋务派则掀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思想主张的继承者和实践者。20.思考: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同:(1)都主张学习西方;(2)都为了国家的强大; (3)他们自强的目的都不能实现; 异:(1)阶级立场不同(根本);(2)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不同;(3)对外国侵略的态度不同2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洋务派学习西方器物维新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革命派激进派学习西方思想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无产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课堂小结:

11、22.时间派别代表人物代表阶级主张实践结果19C四五十年代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未实践19C60-90洋务派奕等地主阶级“中体西用”、“自强”、“求富”洋务运动最终失败19C末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戊戌变法最终失败资产阶级19C四五十六年代太平天国洪仁玕农民阶级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未实践实业救国23.时间派别代表人物代表阶级主张实践结果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资产阶级前期(三提倡三反对)后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0C初革命派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失败1915-19191917

12、-1919马克思主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24.总结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1)探索的广泛性; 2)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除义和团); 3)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技术制度(仿行立宪到主张共和)思想); 4)具有继承性; 5)具有曲折性。(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一方面是自身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的强大) 25.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

13、一件件搬近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1)按照梁启超对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的分期,请你列举“第一期”与“第二期”的主要事例或事件。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6.(2)“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最主要思想主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新文化运动。(3)根据梁启超的观点,简要归纳中国人学西方历程及其特点。由学习西方技术、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27.南京条

14、约签字仪式被迫走上了探索之路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并没有带来富强 康有为:中国果真强大了吗? 孙中山:民主政体并没带来民主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深入人心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8.(1)根据材料,请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主要面临着什么状况?(2分) (2)面对如此状况,中国有哪些阶层作出了反应?(4分)(3)各阶层应对中国面临的状况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外来侵略。(民族危机) 开明地主、农民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民主主义者、无产阶级。 向西方学习。 29.(4)各阶层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6分)开明地主:提出“师以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

15、洋务派:“中体西用”,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改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民主政体;激进民主主义者:再进一步提出要从思想领域全面反对封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采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迈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30.10. (2009浙江文综)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 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 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11.(2009广东)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 执行委员会

16、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 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 “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31.12.(2007广东理基)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 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 基础 13.(2005全国)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 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

17、学革命论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32.(2009浙江文综,2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主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18、)33.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34.(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他们认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

19、意识,培育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2)“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务实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主要关联。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35.2.(2009上海)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扶清灭洋” 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36.3.(2007海南) “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 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 恐不利

20、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4.(2008江苏)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 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 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37.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思想基础:西方思想的传入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发展4)社会基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38.为什么康有为的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有什

21、么特点?39.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40.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孔子改制考 A.

22、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B.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41.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42.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43. 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

23、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既已窃之矣,又惴惴然恐其主之或觉而复之也,于是其法与令毛而起,质而论之,其什八九皆所以坏民之才,散民之力,离民之德者也。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其所窃而永世。 严复辟韩44.A.魏源 B.林则徐C.洪仁玕 D.严复6.(2008广东)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 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 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7.(2008江苏)如果看到右侧漫画, 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45.8.(2009广东)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 千年受制于民贼

24、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 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9.(2009天津文综)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 “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46. 曾国藩(洋务派):“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47.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

25、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2009年山东文综(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48.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材料 一49.材料三:“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