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24当前我国通货膨胀(tnghu pngzhng)的成因分析 基于传导(chundo)机制的统计分析模型西安财经学院 赖明慧(mnghu)、孙若愚、张幪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6813955 一、引言 PAGEREF _Toc296813955 h 2 HYPERLINK l _Toc296813956 二、文献综述 PAGEREF _Toc296813956 h 2 HYPERLINK l _Toc296813957 (一)西方学者通货膨胀成因理论综述 PAGEREF _Toc296813957 h 2 HYPERLINK l _T
2、oc296813958 (二)国内学者通货膨胀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296813958 h 4 HYPERLINK l _Toc296813959 三、我国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基本描述 PAGEREF _Toc296813959 h 5 HYPERLINK l _Toc296813960 (一)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机制分析 PAGEREF _Toc296813960 h 5 HYPERLINK l _Toc296813961 (二)通货膨胀的国内传导机制分析 PAGEREF _Toc296813961 h 5 HYPERLINK l _Toc296813962 四、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
3、因分析 PAGEREF _Toc296813962 h 6 HYPERLINK l _Toc296813963 (一)变量选取 PAGEREF _Toc296813963 h 6 HYPERLINK l _Toc296813964 (二)数据选择 PAGEREF _Toc296813964 h 7 HYPERLINK l _Toc296813965 (三)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PAGEREF _Toc296813965 h 9 HYPERLINK l _Toc296813966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PAGEREF _Toc296813966 h 10 HYPERLINK l _Toc29681
4、3967 (五)模型设计 PAGEREF _Toc296813967 h 11 HYPERLINK l _Toc296813968 (六)参数估计 PAGEREF _Toc296813968 h 12 HYPERLINK l _Toc296813969 (七)模型检验和修正 PAGEREF _Toc296813969 h 13 HYPERLINK l _Toc296813970 五、结论与建议 PAGEREF _Toc296813970 h 18 HYPERLINK l _Toc296813971 (一)结论 PAGEREF _Toc296813971 h 18 HYPERLINK l _To
5、c296813972 (二)政策(zhngc)建议 PAGEREF _Toc296813972 h 20 HYPERLINK l _Toc296813973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96813973 h 21 HYPERLINK l _Toc296813974 附录(fl) PAGEREF _Toc296813974 h 22摘要(zhiyo)从2009年7月开始(kish),我国此轮的通货膨胀逐步(zhb)显现,2011年3月CPI上升至5.4%,国民切实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建立了带有滞后变量的差分方程模型,找出了当前
6、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引起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公众预期且该预期自变量的系数较大,说明此轮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惯性,这样的结果也符合目前政府实施的各种抑制通胀的手段收效甚微的现实。除此之外,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外汇储备作为次要原因分别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和货币供给传导机制引起我国本轮通胀的发生。最后本文依据估计模型所得到的结论给出了传导机制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构框图。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统计回归方法和滞后变量模型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建立了动态的差分方程模型并作出了通货膨胀传导机制定量分析的结构图。关键词:通货膨胀 传导机制 成因分析 差分方程模型AbstractChinese
7、inflation has gradually appeared since July 2009. On March 2011, CPI rose to 5.4 percent. All the residents truly feel the pressure of inflation.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we have analyzed the infl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differential
8、equations with variable delay model to identify the reasons for Chinese current inflation. It was found that our current inflation is mainly due to public expectations, it leads to inflation inertia. And the large variable coefficient of expectation shows the strong inflation inertia. This result is
9、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current reality that the policy which published by government have little effect against the inflation. Meanwhile, both foreign exchange and raw material purchase price as secondary causes,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money supply and price transmissi
10、on mechanism cause the current round of inflation in China. Finally, this paper giv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lock diagram based on the estimated model.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combine the statistical regression model to estimate the lagged var
11、iables and methods of empirical analysis. Moreover, this paper also gives the eventual establishment of a dynam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model and mad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fl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Key words: Inflation, Infl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alysis on the c
12、auses of inflation, Differential equation model一、引言(ynyn)今年(jnnin)1月-5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HYPERLINK /macro/macro_indicator.html?id=E0007 t _blank CPI)平均(pngjn)上升5.2%,CPI持续高位运行,其中,5月同比涨幅达到5.5%,已创34个月来新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表示,当前价格总水平高位运行,今后个别月份涨幅还可能会较高,这位负责人预计今年6月份物价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份。一些机构、专家预计6月份CPI可能突破6%,通货膨胀的压力随之进一步加大。
13、从去年下半年我国开始执行稳健货币政策以后,央行已经连续11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并辅之以4次加息。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每一次公布CPI数据之后,央行随之便会提高银行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今年6月最近的一次更是“快速反应”到了数据公布的当天。央行持续地、不间断地提高准备金率,其目的自然是希望以此来回笼市场上的过多货币,从而使炒作势力失去物质条件,使物价降下来。然而现实已经告诉我们,这些措施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是准备金率在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CPI数据也在不断提高,两者似乎成了没有什么关联的事物。这说明,目前由CPI走高所反映的通货膨胀,并不像我们先前所认为的完全是由以往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过多流
14、动性所引起,而是有更深刻、更复杂的原因。那么在物价上涨的表象之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这些原因分别是通过怎样的传导机制引起通货膨胀的?不同的原因对通货膨胀的贡献各自有多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选取2009年7月到2011年3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为我国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基本描述分析,第四部分为建立差分方程模型进行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建议。二、文献综述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问题一直以来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这方面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同时也得到很多很有意义的结果。以下我们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的研究分别进行阐
15、述。 (一)西方学者通货膨胀成因理论综述西方经济学家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主要有:货币数量论、需求拉动论、成本推动论、结构型通货膨胀论、输入型通货膨胀论、预期通货膨胀论。1、货币数量论。所谓货币数量论是指,认为货币供给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这一理论的基础就是芝加哥学派的奠基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指出的,“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是一种货币现象”。因为货币供给的增加会通过各种途径导致总需求的膨胀,当总需求超过潜在产出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因此,货币数量派的政策主张是治理通货膨胀的必须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的发行量。2、需求拉动论.与货币数量论略有差异的是,持有需求拉动论观点的经济学家认
16、为,总需求的膨胀不仅仅可以由货币扩张引起,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说,这种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产出所引起的.显然(xinrn),需求拉上型的理论前提是总供给曲线是既定的。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引起总需求变动的看法是不同的.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是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唯一重要因素。因此(ync),在总供给曲线既定的条件下,货币供给变动就是价格变动的唯一重要的原因,从而也是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而凯恩斯主义则认为除了货币供给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如政府购买、税收、出口等的变动,都可能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3、成本推动论。如果说通货膨胀仅仅是由于总需求
17、过大而产生的,那么应当出现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后(zhhu)。这就是说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同时存在,但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所出现的“滞涨”现象却颠覆了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理论。因此,经济学家们开始对供给所导致的通货膨胀进行了研究,并由此提出了“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即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上升引起了总供给曲线的上移。成本上升的因素有很多,所以相应的通货膨胀类型又可以细分为许多种。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都是在供求的交替作用下产生的,而且都与较高的货币增长率相联系。因此虽然能够在理论上区分开来
18、,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这两者是很难区分的。4、结构型通货膨胀论.如果说前面两种论述的是总量方面的通货膨胀原因,那么结构型通货膨胀则主要强调从经济结构的失衡方面去寻找通货膨胀的原因。典型的结构型通货膨胀论者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结构性失衡所引起的。由于这种失衡使得某种商品或要素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并通过各种机制传导至其他商品和要素.从理论上来看,结构型通货膨胀论是对ADAS模型的一种超越,但是其理论基础却不是传统经济学中的结构型通胀论。对于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货币总量不变,那么某些商品或要素价格上涨将使得另一些商品或要素价格下跌,从而总体价格水平不变。或者说,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条
19、件下,结构性因素只能导致相对价格的变动而不会导致总体绝对价格的上涨。5、输入型通货膨胀论。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开放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开放的程度越大,发生的概率越大。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递途径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国际市场存在通货膨胀,会刺激对出口国家出口商品的需求,从而使出口增加;与此同时出口国对国外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少,这样就会扩大该国贸易顺差,从而总需增加引起通货膨胀;第二,货币供给量增加引发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第三,因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使得基础资料的输入成本提高,相应造成进口国物价上涨,引发成
20、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就中国而言,典型的输入型通胀论是指国际原材料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通过贸易渠道,使得本国进口价格上升和本国通货膨胀现象的发生。不过输入型通胀论的成立依赖于一些假设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安排和价格接受者的小国地位这两大条件。输入型通胀论的核心是强调开放因素对于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开放因素最终必然体现在总需求、总供给的变动上。因此,它与前述的理论并没有本质性的矛盾。 6、预期通货膨胀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理性预期学派从货币主义学派中分化出来,预期型通货膨胀理论被提出并推广。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shchng)条件下,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
21、在的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时将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直至其达到预期价格以上。这种在市场预期心理作用下发生的通货膨胀被称之为“预期(yq)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预期如何(rh)形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们在形成预期时是“向后看”的,即主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形成对未来的预期,这种观点被称之为“适应性预期假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们在形成预期时是“向前看”的,即主要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分析有关变量发展变化的可能,从中形成对未来的预期,这种观点被称之为“合理预期假说”。(二)国内学者通货膨胀研究现状在衡量通胀的指标数据方面, 运用我国现行编制
22、的各类价格指数,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状况进行了分析,将我国测度通货膨胀的指标分为生产范围内与消费范围内两类,认为生产范围内的价格波动必然会引起滞后一期或多期消费价格的波动。在需求面因素中,目前学术界对于货币供给方面的通货膨胀诱因分析较多,其中李军 在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长期与短期关系分析中谈到,短期内较高的货币供给不一定会造成短期内较高的通货膨胀,但在长期来看,过多的货币迟早会通过未来的通货膨胀体现,对于中国货币供给与通胀的短期关系则仅简单的解释为中国经济体制下各种不规范行为的综合结果,以上结论并未在实证方面给与相关论证。而伍志文 则提出一个三部门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即金融资产囤积假说,认为在考虑到金
23、融资产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后,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将会消失。另外,近期学术界对我国通货膨胀诱因的研究多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黄新飞、舒元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国内投资引发了通货膨胀率上升,而贸易开放度抑制了通货膨胀。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是影响长期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FDI对外汇储备的冲击存在正向作用且效应呈递增趋势;王于栋、杨昊晰 ,第3期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通货膨胀诱因在历次通货膨胀中的作用,最终得出了通货膨胀率与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支出、净出口和广义
24、货币供给量M2等通货膨胀诱因间的量化模型;任栋、周惠杉通过建立广义货币供给量M2、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CPI增长率的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CPI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GDP、固定资产投资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并利用模型对我国未来通货膨胀进行预测;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课题组(2005)认为我国通货膨胀与国内货币发行量、经济发展速度、投资增长速度、财政收支和居民收入增长等经济指标关系密切。三、我国通货膨胀传导(chundo)机制的基本描述为了得到造成通货膨胀的各种原因,须对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从总体上看,分析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可以分为(fn wi)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机制和国内
25、传导机制分别(fnbi)来进行说明。(一)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机制分析从理论上说,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价格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 以及总供给总需求传导机制(陈全功、程蹊) 。1、价格传导机制。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涨会直接影响我国的进口价格。如果进口品是消费品, 那么, 在一价定律和价格示范效应的作用下,国内同类消费品价格也将上涨。如果进口品是能源、资源、技术设备等生产资料, 那么, 根据成本加成定价原理, 工业品出厂价应当涨价, 最终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我国此轮通货膨胀发生的一个重要国际背景就是同时期国际市场能源、大宗商品、贵金属价格上涨迅猛,通过此类产品的进口,增加了
26、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2、货币供给传导机制。当外国货币供给扩张超过货币需求后, 不仅造成该国通货膨胀, 多余的货币还将通过该国收支逆差向外输出。这样, 本国由于顺差而国际储备膨胀, 基础货币因外汇占款的增加而被迫扩张,通过货币的乘数效应,引发国内通货膨胀。近期,一方面美国政府推行一系列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美元流动性过剩,一部分热钱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涌入我国;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近些年来一直存在贸易顺差,央行因为强制结汇政策,导致需要对冲大量外汇占款而被动增发基础货币。3、总供给总需求传导机制。外国过剩的总需求促使该国进口需求增加, 反过来又刺激本国出口需求, 通过贸易乘数的作用, 国内总需求也在膨
27、胀,在本国劳动力充分就业和产能饱和的情况下,拉动物价攀升。例如,美国因为国内过度消费政策而产生国内过度需求,刺激美国的进口需求,从而刺激我国的出口需求以及总需求,打破我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对物价上涨起到了推动作用。(二)通货膨胀的国内传导(chundo)机制分析通过观察近些年来,特别(tbi)是2008年以来的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和现象,可以将我国此轮的通货膨胀传导机制概括为四个方面:价格(jig)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总供给总需求传导机制、通胀预期传导机制。1、价格传导机制。农产品是基础产品,一方面作为重要的必须消费品,另一方面又作为加工最终产品的中间产品,其价格上涨会连带其他产品价
28、格一同上涨。近些年来,由于受自然灾害频发和部分游资炒作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出现大幅上涨,部分农产品涨幅惊人,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为CPI的上涨做出了重要“贡献”。2、货币供给传导机制。货币论的数量方程式是: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产出,即MV=PY。两边取自然对数,再对时间求导得各变量增长率关系m+v=p+y,在v和y不变的假设条件下,货币增长率m的变动必然引起价格变化率即通货膨胀率p的变动。一国货币当局的货币超发和整个银行系统信用膨胀所导致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推动了通货膨胀率的上涨。近几年来,我国信贷规模不断放大,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货币超发对物价水平会产生一定影响。3、总供给总需求传导机制。经济
29、学界普遍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物价的上涨。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正处经济繁荣期,物价上涨作为经济增长的副产品,必然出现。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繁荣期,由于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较高,社会主体的投资热情高涨,投资需求迅速大幅增长。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是以粗放式型的高投资模式推进的,表现为加工工业和非生产性建设的扩张和投资增长过快,致使煤、电、油、原材料的供求出现矛盾,交通运输极度紧张。所以在现有技术上生产能力已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过旺的投资需求无法增加供给,就只能造成总需求膨胀,从而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缺口造成了农产品和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增加了物价上涨的压力。4、通胀预期传导机制。
30、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主要是“适应性预期”,即以比较近的一个时间段通货膨胀水平的变化趋势为判断依据,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当通货膨胀水平出现上涨趋势的时候,公众会自然地依据最近一段时期内物价的变化趋势对未来的物价上涨形成预期,并根据这种预期来进行决策,而当这种决策具有一致性时就会对下一期的宏观经济走向产生影响,这也是通货膨胀目标值执行的理论依据,即央行提前公布下一期通货膨胀的目标值,从而引导公众产生良性预期。当公众形成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之后,为了防止货币贬值,公众就会进行投资和消费,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使投资产品和消费品的价格进一步上升,并且羊群效应会加剧这种情况,最终反映到CPI上就是
31、通胀逐步强化。四、当前我国通货膨胀(tnghu pngzhng)的成因分析(一)变量(binling)选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选取以下指标,原材料、燃料(rnlio)、动力购进价格指数RE,外商直接投资指数FDI,外汇储备指数FER,净出口额指数NEX,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由于GDP没有月度数据,用工业增加值近似代替),固定资产投资指数I,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A,流通中的现金指数M0,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数M1,广义货币供给量指数M2。另外,描述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在模型当中采用自回归的形式表现。表4-1 通货膨胀及其各个传导机制的指标选取 传导机制指标选取符号通货膨胀率居民消
32、费价格指数CPI价格传导机制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RE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A货币供给传导机制外汇储备FER外商直接投资FDI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给量M2总供给总需求传导机制净出口额NEX国内生产总值(用工业增加值代替)GDP固定资产投资I(二)数据选择与处理1.数据选择考虑到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发生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图4-1显示的是从2008年1月到2011年3月我国的CPI指数:图4-1 CPI时序(sh x)图通过观察图4-1发现,从2009年7月开始,我国的CPI逐渐(zhjin)显示出上升的趋势,通货膨胀逐渐显现,CPI
33、具有长期递增的趋势。故本文(bnwn)所有变量均选取从2009年7月到2011年3月的月度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2.数据处理一方面,CPI、RE、A和GDP的数据都是以指数形式存在,而其余变量数据都是绝对数。为了分析的便利性,需要将指数数据转化为绝对数数据。原始指数数据为同比增长率,各个月度指数是以上年同期为100。将月度同比增长率换算成月度环比增长率,设2009年6月为基期值=100,由此计算出各月度的绝对数。另一方面,为使数据平稳,不产生大的波动,所有数据均取自然对数。对数化之后的新序列分别记为:LNCPI、LNRE、LNA、LNFER、LNFDI、LNM0、LNM1、LNM2、LNN
34、EX、LNGDP、LNI。以下为各个变量与CPI的时序图,所有数据取月度环比指数=(当月变量值/上月变量值)%。通过观察时序图,可以从定性分析的角度观察出各个变量与CPI之间的大致关系。图4-1 各个变量(binling)与CPI的时序图由图4-1可以发现,CPI存在长期的递增趋势,各个解释变量中同样存在长期递增趋势的,可以初步判断可能(knng)会对CPI的长期增长产生贡献。(三)时间(shjin)序列平稳性检验在以往对时间序列数据的经济计量建模中,都暗含这时间序列存在着动态稳定的假设。而实际上,经济时间了序列常常都是非平稳的,基于稳定假设下对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可能会产生伪回归的问题,本文
35、使用单位根检验来确定数据是否为平稳序列,具体实现方法是ADF检验。表4-2 ADF平稳性检验结果汇总变量ADF检验统计量1%临界值5%临界值结论LNCPI-2.190362-4.498307-3.658446非平稳DLNCPI-5.603392-3.831511-3.029970平稳*M0-3.134996-4.498307-3.658446非平稳DLNM0-5.172177-2.692358-1.960171平稳*M1-2.086525-4.532598-3.673616非平稳DLNM1-4.586447-3.831511-3.029970平稳*M2-2.058860-4.498307-3.
36、658446非平稳DLNM2-4.298320-3.831511-3.029970平稳*LNI-3.930161-4.498307-3.658446平稳*LNGDP-3.325168-3.920350-3.065585平稳*LNNEX-5.930664-3.920350-3.065585平稳*LNA-2.342468-4.498307-3.658446非平稳DLNA-4.418229-2.692358-1.960171平稳*LNFER-0.997354-4.498307-3.658446非平稳DLNFER-3.878571-3.831511-3.029970平稳*LNFDI-4.244544-
37、3.808546-3.020686平稳*LNRE-3.589644-4.532598-3.673616非平稳DLNRE-2.020171-2.699769-1.961409平稳* 注:*、*、*分别(fnbi)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shupng)下。 由以上结果(ji gu)可以看出,除了LNI、LNGDP、LNNEX和LNFDI以外,其余各变量的时间序列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ADF检验中都存在单位根,即为非平稳序列。并且,这些变量的一阶差分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单位根假设,即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变平稳。将取一阶差分之后的新序列记为:DLNCPI、DLNM0、DLNM1、DLNM
38、2、DLNA、DLNFER、DLNRE。(四)格兰杰因果检验为了对我国通货膨胀的诱发指标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首先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找出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诱发指标,从而分析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思想是:考察一个变量x是影响另一个变量Y的原因,就是看变量X的过去和现在的信息是否有助于改进变量Y的预测。对我国CPI与选取的各个通货膨胀的诱发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4-3 格兰杰因果检验汇总原假设H0F统计量P值是否接受H0DLNM0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0.271820.9072接受CPI不是DLNM0的格兰杰原因1.718800.3002接受DLNM1不是C
39、PI的格兰杰原因3.704170.1143接受CPI不是DLNM1的格兰杰原因4.782000.0773拒绝*LNI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0.963540.4072接受CPI不是LNI的格兰杰原因0.721090.5047接受LNNEX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0.263500.7748接受CPI不是LNNEX的格兰杰原因3.037190.1044接受DLNA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0.169960.8455接受CPI不是DLNA的格兰杰原因0.224620.8019接受DLNFER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5.099160.0383拒绝*CPI不DLNFER的格兰杰原因1.942480.1825接受L
40、NFDI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3.294570.0883拒绝*CPI不是LNFDI的格兰杰原因2.071190.1694接受DLNRE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5.381130.0198拒绝*CPI不是DLNRE的格兰杰原因1.152010.3463接受LNGDP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3.219630.0731拒绝*CPI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1.338510.2961接受DLNM2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7.635510.0357拒绝*CPI不是DLNM2的格兰杰原因2.076590.2494接受注:*、*、*分别(fnbi)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shupng)下根据格兰杰因果
41、检验(jinyn)的结果,可以从众多的变量中挑选出是CPI格兰杰原因的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它们是DLNFER、LNFDI、DLNRE、LNGDP和DLNM2。(五)模型设计设在第t月通货膨胀率为,外商直接投资指数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外汇储备指数为,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广义货币供应量指数为。假定在较小的时间段t,t+t内,所有因素的变化率与通货膨胀的变化率成线性关系,也就是当时间间隔t充分小时,可将所有变量的变化量可换成微分则有 两边同时对时间求积分可得 (4.1)各变量对数前面的系数叫做被解释变量对相应解释变量的弹性系数。把上述关系式去掉对数符号可得下式 (4.2)其中,常数项
42、。本文即对模型4.1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估计,最终转化为对模型4.2的估计。(六)参数估计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1进行参数估计,其中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采用自回归的形式表现。经过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尝试,根据检验的结果筛选出各变量最优的滞后期数,找到了模拟效果最好的模型形式,估计结果如图4-2所示:图4-2 模型估计(gj)结果根据以上(yshng)输出结果,可以建立通货膨胀成因(chngyn)的差分方程模型: (4.3)去掉方程4.4中的差分符号,估计方程即可写成:如果单纯从显著性水平、拟合优度来看,这个模型是一个很理想的模型。在方程4.3中,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都很显著,并且相应的概率
43、值Prob.p。在满足古典回归假设的前提下,应用最小二乘法(OLS)所得到的估计是线性最优无偏的。但是关于任何一条古典回归假设的违背,都将导致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不再具有上述良好的性质。回归模型是否满足古典假定的诊断包括:1.多重共线性诊断:相关分析图4-3 相关分析结果根据以上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不高,因此可以认为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2.残差序列异方差诊断:对线性模型OLS估计所得到方程4.3的残差序列进行异方差检验,Eviews6.0中增加了多种异方差检验的方法。异方差检验的原假设:回归方程4.3的OLS估计所得到的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备择假设:残差序列存
44、在异方差。各种方法检验的结果汇总如表4-4所示:表4-4 异方差检验结果检验方法检验统计量P值检验结果Breusch-Paganz-Godfrey异方差检验6.4025570.2690不能拒绝Glejser异方差检验6.9482140.2245不能拒绝ARCH异方差检验0.7404170.3895不能拒绝White异方差检验9.0114970.1729不能拒绝各种检验(jinyn)结果显示,各检验统计量相应的概率值P值都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ync)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认为(rnwi)方程4.3用OLS估计所得到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异方差。3.残差序列自相关诊断:LM检验检验序列相关最常用
45、的D.W.统计量检验仅适用于检验扰动项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当方程存在滞后被解释变量(因变量)时,D.W.检验不再有效。这种情况可以利用Breush-Godfrey LM检验(Lagrange Multiplier,即拉格朗日乘数检验),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存在高阶自相关,并且在方程中存在滞后因变量的情况下,LM检验仍然有效。首先,观察回归方程4.3的残差图,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残差序列的变化有相似的波动。图4-4 残差图然后,计算残差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偏自相关系数和Q统计量。计算结果如图4-5所示。图4-5 残差序列分析结果Autocorrelation和Partial
46、Correlation列显示的分别是是自相关系数图和偏自相关系数图。虚线之间的区域是正负两倍于估计标准差所夹成的。如果自相关值或偏自相关值在这个区域内,则再显著性水平为5%的情形下与零没有显著区别。Q-Stat和Prob.分别是Q检验统计量值和其相应的概率。由上图结果可知,Q统计量在2至12阶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可以初步判断OLS估计所得到方程4.3的残差序列存在序列自相关。最后,采用LM统计(tngj)量进行检验(p=2)。LM检验(jinyn)原假设:直到p阶滞后不存在序列(xli)相关,p为预先定义好的整数。备择假设:存在p阶自相关。得到结果如图4
47、-6所示:图4-6 LM检验结果LM检验统计量(Obs*R-squared)=6.4709,其相应的概率值P值=0.0393小于检验水平=0.05,因此,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可以认为OLS估计所得到的回归方程4.3,其残差序列存在序列相关性。因此回归方程4.3的估计结果不再有效,必须采取相应的方式修正残差的自相关性。4.模型的修正与估计采用Newey-West一致协方差估计。所得到的结果如图4-7所示:图4-7 Newey-West一致协方差估计结果Newey-West一致协方差估计的参数估计值都很显著。与最开始的方程估计结果相比较,所得到的系数估计值是相同的,但考虑到残差序列的
48、相关性,使用Newey-West一致协方差估计时,参数估计量的标准误差(Std.Error)变小了。标准误差越小,说明回归系数估计值越精准,即修正后的参数估计的标准差和统计量比之前的模型更加有效和可靠。故经过修正(xizhng)之后得到(d do)差分(ch fn)方程模型4.1最终的回归估计为: (4.5)该方程即为最终估计出来的差分方程模型。去掉方程4.4中的差分符号,估计方程即可写成:经过变形,将模型还原得到最终的估计方程为:5.预测根据以上的分析,所建立的差分方程模型4.5是合适的,因此可以用它来进行预测。预测的主要思想是使得预测误差的方差达到最小。利用所估计的的差分方程4.5对201
49、0年2月至2011年3月的DLNCPI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图4-8所示:图4-8 模型预测结果图4-8中,DLNCPI表示的是原始的CPI取对数之后进行一阶差分的原始数值,DLNCPIF表示的是对DLNCPI的预测值。由图4-8可以看到,差分方程模型4.5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差距不大,说明预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下图显示的是原始序列(xli)DLNCPI以及对其进行预测之后的DLNCPIF序列的图形对比:从图形中可以看到,根据(gnj)差分方程模型4.5而得到的预测值曲线与实际曲线之间差异不大,说明建立的模型4.5还是很理想的。图4-9 原始(yunsh)序列DLNCPI及预测序列NCPIF曲
50、线对比上图中,DLNCPIF表示的是根据估计模型4.5得到的对DLNCPI的预测拟合值。对该预测对比图形给出几何解释: 故根据以上公式推导可知,对差分方程模型4.5预测得到的DLNCPIF是通货膨胀率的环比指数。右图显示的是该公式推导的几何意义。图4-10 预测结果(ji gu)评价图4-10显示(xinsh)的是预测(yc)曲线、其加减两个标准差的带状域以及预测估计值的统计特征。6.模型评价经过修正之后,最终估计得到的差分方程模型4.5,它反映了各当期解释变量对CPI的滞后影响。模型估计的过程,是根据估计检验从而筛选出最优的滞后期数,结合了统计回归的方法和滞后变量模型的估计方法。模型的不足之
51、处在于,样本量较小,这有可能导致参数估计精度的降低。若能增大样本容量,由此估计得到的模型可能拟合效果会更好。五、结论与建议(一)结论经过模型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之前的理论分析,得出我国此轮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为价格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总供给总需求传导机制、通胀预期传导机制。1. 在方程4.5中,的系数分别为0.381365和0.618635,并且该预期自变量的系数较大,说明此轮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惯性,出现了“预期的自我实现”,这样的结果也符合目前阶段政府实施的各种抑制通胀手段收效甚微的现实。这是通胀预期传导机制。2.在方程4.5中,令,表示t-3到t-4期的变化量,其系数是0.12624
52、7,即增长1%,增长0.126247%。说明外汇储备的变化量和通货膨胀正相关,但是出现了3个月的时滞,这通过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影响通货膨胀。3. 在方程4.5中,令,表示t-1到t期的变化量,其系数是0.165784,即增长1%,增长0.165784%。说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变化量和通货膨胀正相关,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影响通货膨胀。4.关于异常数据(shj)的解释:的系数分别为-0.011897和0.007077,数值太小,说明(shumng)二者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显著。且的系数为负,与理论分析(fnx)不符,可能是由模型可选样本量较小造成的。的系数为-0.288343,说明广义货币供
53、应量时滞为1个月的变化量对通货膨胀具有反向作用,这与理论分析不符。可能的原因一是模型样本量较小,二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时滞较长,这导致的系数只有数学意义而无经济意义。5.根据以上结论的分析结果,结合定性分析各传导机制如何引起通货膨胀以及定量分析各变量对通货膨胀的贡献大小,做出了引起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的传导机制的结构框图,如图5-1所示:图5-1 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结构框图(二)政策建议前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通货膨胀传导机制及其指标体系,并且分析了各个传导机制及其指标影响通货膨胀的作用原理。下面就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预防和治理的政策建议:1推行通货膨
54、胀预报制,正确引导引导公众预期本文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公众的通胀预期对此轮通货膨胀具有0.381365和0.618635的正向诱发系数,可知其对通胀影响作用较大。为了引导公众对通货膨胀形成良性预期,建议在我国政府及地方各部门利用其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和信息数据网逐步建立全国乃至各地区通货膨胀预报机制,对未来短期内的通胀状况做较为准确的预报,引导公众预期向良性方向发展。通过制定未来一期通货膨胀的目标值并面对(min du)公众发布,引导居民对通胀形成较为准确的预期,根据理性预期理论,当未来的某个宏观变量被公众准确地预期到之后,它对经济的影响就不存在了,以此削弱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消极影响。同时,加大宣传力
55、度,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通胀观念,公众对于通胀的正确认识也有助于政府增强其控制宏观经济走向的能力。2增加央行基础货币投放(tufng)渠道,改善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通过前文模型实证分析知,我国外汇储备FER对我国通货膨胀具有0.126247的正向诱发作用。随着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增大和速度的加快,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央行必须不断被动地投放基础货币(hub)来对冲外汇占款,从而影响通货膨胀率。因此,我国只有积极培育和发展货币市场,增加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才能将完善、高效的货币市场作为中央银行进行对冲操作和市场化宏观调控平台。3政府利用宏观调控对企业实行价格补贴
56、,同时限制企业盲目投资本轮通货膨胀一个重要表现为原材料、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能源和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引起企业产品出厂价格的上升,进而带动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政府可以适当对这类企业进行价格补贴,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从而缓解物价上涨。同时,在本轮通货膨胀中促使我国对原材料、能源等需求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部分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过猛,紧接着发生“煤电油运”供求紧张。因此,政府应当在经济增长率尚在适度范围内、价格攀升趋势刚刚露头时就及时采取行政干预措施,限制企业盲目投资。当然,这种行政干预应当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在调控力度上应改变以
57、往主要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式调控,而是遵循“适度从紧”的原则,有保有压,不仅可以切断通货膨胀的惯性机制,防止部分部门过热的现象向经济体中其他部门扩散,而且在抑制过热部门的盲目发展的同时还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通过适当的控速降温治理通货膨胀,并使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内实现平稳较快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参考文献1刘元春.中国通货膨胀成因(chngyn)的研究及缺陷M,20082张禹.对通货膨胀进行测度(c du)的价格指数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0)3李军.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长期与短期关系(gun x)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4449
58、4伍志文.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反常规关系:理论及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传统货币数量论面临的挑战及其修正J.管理世界,2002(12)5黄新飞.基于VAR模型的FDI与中国通货膨胀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7(10)6王于栋、杨昊晰.中国三次通货膨胀:周期划分与因素检验.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7任栋、周惠彬.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及其误差修正模型.商场现代化,2005(452)8陈全功、程蹊.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路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2):51一569 柳永明.通货紧缩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40-27010 王光伟.货币、利率与汇率经济学M.北京:清华
59、大学出版社,2003:44-4511 余珊萍.论开放经济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J.东南大学学报,2002,4(3):45-5212 孙婉洁、臧旭恒.试析外资流入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J. 经济研究, 1995,(9):60-6613 范爱军、陆颖.引进外资与通货膨胀的关联分析及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1995(9):67-7114 戴书松.论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影响通货膨胀的条件J.财金贸易,1999(6):18-1915 叶兵、刘恒军. 我国国际收支、国际资本流入与货币政策效应计量分析J. 湖南大学学报, 2000, (4):126-12916 J.A.Frenkel ,H.G.Johnson.The
60、 Monetry Approch to the Blnce of Pyments ,Allen &Unwin,London,1976.102-15817 Michael R. Darby.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Inflation: Its Economics and Its Politics 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81, 72(2): 185-2118 约翰伊特韦尔, 默尔 米尔盖特, 彼得纽曼.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6:900-1011PAGE PA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厂类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企业年会筹备计划方案2025年
- 2025年安管年度工作方案
- 2025年湖南桃江一中高三下-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燕京理工学院《就业与创业指导及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四校2025年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附加题含解析
- 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阶段性调研测试物理试题无附加题含解析
-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及检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生锈与防绣课件
- 年标准二手房买卖合同6篇
- 5.1 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反恐职责和制度
- 《2025年拍卖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与解析》
- 设备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解密汇编 英语解密之单词辨析
- 2025年消防应急救援指挥考试题库:消防应急救援指挥员现场救援与指挥试题
- 专题11 浮力 课件中考物理复习
- 2025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第二讲-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讲稿
- 《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