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应对恐怖事件防范手册(共40页)_第1页
居民应对恐怖事件防范手册(共40页)_第2页
居民应对恐怖事件防范手册(共40页)_第3页
居民应对恐怖事件防范手册(共40页)_第4页
居民应对恐怖事件防范手册(共4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居民(jmn)应对恐怖事件防范手册序 言 恐怖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非传统安全(nqun)问题,也是我国安全面临的威胁之一。反恐斗争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利益、保障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使广大居民在面对可能发生恐怖威胁时懂得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危险,掌握自防自救及现场救治方法,沈阳市反恐办编写(binxi)了居民应对恐怖事件防范手册,本册包括“如何应对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的普遍性知识,以及如何应对“爆炸恐怖”、“生物恐怖”、“化学恐怖”、“核与辐射恐怖”的普及性专门知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册采用问答的形式,希望能对普有关反恐的科学技术知识

2、,提高居民的反恐应急能力起积极的作用。 1恐怖事件有哪些类型? 恐怖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袭击、劫持、破坏等。袭击如爆炸(对人员、建筑和车辆等目标的爆炸)暗杀自杀性袭击,生物、化学、核袭击信息袭击,投毒和纵火等;劫持如劫持人质,劫持飞机,劫持车辆等;破坏如破坏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或系统。 2公众如何判断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 公众平时应关注政府的有关宣传,阅读有关科普读物,提高对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的认识,了解恐怖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社会危害,提高警惕性,增强反恐怖意识。做好心理和应对技能方面的准备。在恐怖活动发生时,根据平时掌握的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的特点,及时发现

3、恐怖活动的征兆,识别可疑爆炸物和生物、化学、核与辐射等危险因素,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预防、举报和自防,尽可能将恐怖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对公众的伤害。 3应对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应做哪些准备? 公众应该关注国家有关反恐的政策和举措(jcu),包括: 一是确定反恐国家战略,完善(wnshn)反恐立法,实现与国际反恐立法的接轨。 二是完善国家反恐组织指挥体系(tx),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三是制定反恐的规划和计划。 四是重视和发挥情报在反恐中的作用。 五是加强反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专用设备和材的储备 六是加强反恐怖科学研究。 七是加强反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专业力量建设。

4、 八是强化反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专业力量建设 九是深入研究城市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设施防护问题,建立日常防范措旋。 十是重视和强化军队的反恐职能。, 4出现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时个人如何防护? 一是呼吸道防护。立即佩戴防毒面具和其他简易呼吸道防护器材如特制的聚氯乙烯纤维轻便口罩、防尘口罩等。在紧急情况下,用医用口罩、毛巾口罩及其他纺织品等捂住口鼻也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二是皮肤防护。穿戴制式防毒衣或布料防护服。不具备上述服装时可手扎紧“三口”(领口、袖口、裤口)。将上衣塞人裤腰或外扎腰带,颈部以毛巾围严及戴手套,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如外穿雨衣效果更好。此外,还可戴防毒眼

5、镜或周边密封的风镜对眼结膜进行保护。 三是可能时在现场专业救援人员指导和协助下口服解毒药物,注射解毒针,而后自行到就近医院治疗。 四是尽快撤离现场。如情况特殊,无法及时撤离时,进人专业救援人员指定的集体防护设施,或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进人较密闭的普通房舍。 5什么是爆炸(bozh)恐怖? 爆炸恐怖是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利用各种类型的爆炸装置(zhungzh),以隐蔽或伪装的形式对人员或各类设施进行突然攻击,造成破坏并引起社会恐慌的恐怖活动。爆炸是当代国际恐怖分子最常用、最普遍与最主要的活动方式。 6什么(shn me)是爆炸装置。主要分为哪几类? 爆炸装置是指用于破坏或杀伤目的的带有起爆系统(引

6、信)的爆炸物。按照爆炸装置的起爆方式和方法,爆炸装置可分为触发、非触发、延时触发和遥控触发四种。其中触发类包括机械触发、电触发、化学触发等;非触发类包括磁感应、光、声、温控、振动、水压和复合发火等形式;延时触发类包括机械延时,化学延时、物理延时和电延时等;遥控触发类包括无线遥控和有线遥控等。 7、常见的爆炸装置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爆炸装置主要由外壳、起爆系统(引线)和炸药等三部分组成。 (1)外壳。主要用于盛装炸药和引信。并使炸药装填成一定的形状、密度和尺寸,具有伪装、隐蔽、防水、防潮、增大爆破和杀伤效果的作用。由于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硬外壳和软外壳两种:常见的硬外壳包括铁桶、铁盒、铁箱、水

7、暖管件、玻璃瓶等;常见的软外壳包括各式提包、塑料袋、尼龙编织袋、纸袋、纸盒等。 (2)起爆系统。由各种器材或元件组成,能为起爆炸药提供一定能量的装置,是爆炸装置的核心部分,一般由控制组件、火工品组件及连接组件构成。控制组件是保证爆炸装置能够按照使用者的意愿发生起火或爆炸的部件,主要有明火类、机械类、化学类、电气类及电子类等五大类。火工品组件是在控制系统发生作用后,用以点燃或起爆炸药,以达到爆炸的目的,主要包括火雷管、电雷管、导火索、导爆索、火帽、拉火管等。连接组件主要指连接电源的导线及控制发火用的拉线、引线等。 (3)炸药。这是爆炸装置产生破坏和杀伤作用的能源。恐怖分子常用(chn yn)的炸

8、药主要有以下六个系列:以黑索金为主体(zht)的各类混合炸药;以硝化甘油为主体(zht)的各类混合炸药;梯恩梯或以梯恩梯为主体的各类混合炸药;以硝酸铵为主体的各类混合炸药;以氯酸钾为主体的氯酸盐类混合炸药;黑火药。 8什么是反爆炸检查,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反爆炸检查就是在一定范围、场合和时机,有组织、有目的地运用技术器材探测或人工检查、动(生)物识别等方法来发现或辨识爆炸物的行动。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主要有人工直观检查法、动(生)物嗅识法、仪器探测法和化学分析法四种。 9如何通过外观来识别“疑似爆炸物”? (1)看(观察):由表及里、由近而远、由上到下无一遗漏地观察。 (2)听:在寂静的

9、环境中用耳倾听,听被检物或被检场所内是否有可疑的异常声响。 (3)摸(捏):通过手感判断可疑重点部位是否暗藏爆炸物,必要时可借助棍棒来间接感觉。 (4)掂(称):装有爆炸物的物品,其重量一般与同类物品有一定的差别。在掌握了标准物品重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掂(称)被检物品的重量是否有偏差来判断是否为爆炸物。判断时还可借助一定器材如弹簧秤、天平等实施。 10哪些人员属应重点防范的“可疑人员”? (1)精神恐慌、言行可疑、伪装镇静者。 (2)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3)表现异常、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4)频繁进出隔离区、厕所、公用电话亭窥视检查现场、客机坪者。 (5)着装与其身份明

10、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合者。 (6)规定(gudng)的安全检查时间已过,匆忙赶到检查现场者。 (7)公安部门、安全检查站掌握的嫌疑(xiny)分子和群众检举的嫌疑分子。 (8)已经(y jing)通报的来自恐怖活动频繁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员。 (9)与公安机关通缉的人犯外貌特征相似的人员。 (10)与恐怖(犯罪)分子有联系的人员。 (11)职业、身份不明,所带证件、物品与其身份不符的人员。 (12)神态慌张、言行鬼祟、到处流窜、窥探重要目标、行动可疑者。 11如何对“可疑物品”进行安全检查? 一般以仪器检查法为主,辅之以人工检查法进行。其实施步骤如下: (1)使用x射线检查系统初检。在定位检查外设置一

11、个或若干个x射线检查系统(视受检物品流量设立通道式或便携式),如果要检查受检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可将检查系统设立在金属安金门旁,由引导员告知受检人将行李包裹放在X射线检查系统上检查;x射线检查系统的监视器旁配置l或2名执机员负责观察分析每个物品的x射线透视图像,特别要注意分辨电池、线路、炸药等危险可疑物品。 (2)开箱包复检。经x射线系统初检的物品,如没有发现异常现象可认为是安全物品。如在x射线透视图像上发现了违禁品和可疑情况执机员要提示开包检查员对这些可疑物品进一步检查。开箱包检查时既不要损坏箱内物品,也不能粗心大意放过可疑情况。 12哪些邮件可能属于“疑似邮件炸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属于可

12、疑信件。(1)表面:有油迹或异味的;用过多的胶水封口,或用绳子捆绑的;露出电线、线头或薄纸的;卷成筒状的期刊杂志,或两端有密实堵塞物的邮件。 (2)重量:重量与信封尺寸不符,重量不均,一边轻,一边重;超重等。 (3)硬度:比正常邮件要硬,尤其是在中间部分;手感或透视其内部有导线、雷管、电池类硬物的邮件。 (4)厚度:厚度较大(jio d)的邮件。 (5)署名:不写寄信人地址(dzh);只与收信人职务,不写姓名,或职务与姓名不符。 (6)书写方式:注明是私人、机密(jm)或亲启的信件;错别字较多,用繁体字或非规范化字;外国式语气。 (7)邮戳:与寄信地址不符:来自收信人不熟悉的地方,国外或国内不

13、平常的城市。 13恐怖分子通常将爆炸物设置在什么地点? (1)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内或其附近的一些地点,如党、政、军机关的办公地点。 (2)一些重大场合,如集会(会议)、演讲、检阅、演出、朝拜、参观、展览、游行等人员活动集中的现场。 (3)一些人口聚集的场所,如市中心、体育馆、会场、宾馆、运动员村广场、商场、影剧院、大使馆、居民楼、寺院、菜市场、医院、机场、车站、码头、学校等。 (4)行李、包裹、食品、手提包及其他日用品之中。 (5)宾馆、饭店或居所内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 (6)爆炸对象必经之处的桥梁、涵洞、隧道、路面等。 (7)爆炸对象乘坐的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内。

14、(8)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爆炸目的的某些特殊地点。 14恐怖爆炸装置主要采用哪些材料或器材进行伪装性包装? (1)包类爆炸装置主要用布、塑料布、编织类等软质材料制成的背包、提包、书包或旅行包进行包装。 (2)袋类爆炸装置(zhungzh)主要采用纸袋、塑料袋、编织袋、文件袋等。 (3)箱类爆炸装置(zhungzh)主要采用各种手提箱、包装箱等。 (4)盒类爆炸装置主要选择各种金属(jnsh)盒、点心盒、糖果盒、鞋盒等。 (5)筒(桶)听类爆炸装置主要选用铁筒、罐头筒、茶叶简等。 (6)玻璃瓶类爆炸装置主要选用酒瓶等。 (7)家用电器类爆炸装置主要采用收音机、录音机、播放机、电熨斗等改装。 (8)

15、儿童玩具类爆炸装置主要为布娃娃、布动物及电动和遥控玩具等。 (9)生活用品爆炸装置主要为打火机、水壶等。 (10)水暖管材料爆炸装置主要选用内径在40毫米以上铁管、三通管等改制。 (11)钢瓶类爆炸装置主要用灭火器外壳、各种高压气瓶和气罐等制成。 (12)简易包缠类爆炸装置主要用布包敷或用绳线等包缠。 (13)军用弹药壳类爆炸装置主要采用空炮弹头、地雷壳、航弹弹体、手榴弹壳制成。 (14)书刊类爆炸装置主要选用厚度在6毫米以上的书本、捆绑成摞的书本、卷成筒状的期刊杂志等。 (15)信件或邮件类爆炸装置主要为较厚或较重的信、贺年卡、生日卡、请柬及其他邮件等。 15在公共场所中。哪些部位有可能放置

16、爆炸物? 对于会场、礼堂等大型活动场所,主要有:主席台(舞台);休息厅;卫生间;工作间;灯光、电子显示、广播等系统;座席;供暖、供水、供气、空调等系统。 对于广场庭院,主要有:花坛;草地;假山;树林;灌木丛;通道;垃圾桶;果皮箱;翻动过的地面;修补过的墙壁;临时堆积的物品;树上、电线杆上悬挂的物品;灯杆底座;下水道等。 对于商场,主要有:柜台和收款台内;公共通道;垃圾桶;果皮箱;休息座椅;供暖、供水、供气、空调(kn dio)等系统;升降梯、滚梯等。 16在交通路线上哪些部位有可能(knng)放置爆炸物? (1)公路、铁路的弯遭、坡道(p do)、险道,以及铁路的道岔、辙叉等。 (2)桥梁的拱

17、洞、拱顶、桥墩、桥面、节与节的结合部、桁梁和钣梁等部位。 (3)隧道、涵洞及其出人口的两侧和顶部,隧道内排水沟、避车洞等。 (4)路面、路基有被破坏痕迹的可疑部位。 (5)路面上人为布设的可疑障碍物周围。 (6)复杂地形的道路两侧。 (7)候车(机)室、通道内交通工具停靠位置的遮蔽部位及附近遗弃的可疑物品。 (8)地铁的隧道、站台、通道、休息室、商务间,以及通风、照明、空调系统的遮蔽部位和站口等。 17在交通工具上。哪些部位有可能放置爆炸物? 对于船舶,主要有:座舱的遮蔽部位;通信导航设备;机械动力部分;各类舱室;油柜;工具房;各种管道;船围;厕所;公共场所等。对于飞机,主要有:机内、机外和货

18、物。机内主要是客舱、货舱、驾驶舱及各种辅助设备,如厕所、服务间、座位等。机外主要是飞机外表可设置和能塞人、趿贴异物的要害部分,如飞机的飞行起落架(仓)、油箱口、通风口、排气口、发动机、方向盘、减速板等,以及其他可能放置爆炸物的孔、洞、仓等地方。机内货物主要是货舱内的所有行李和物品,以及判断不清的可疑物。 对于火车,主要有:机车驾驶室;发动机;走行部;油箱;通道;客车、行李车的通风检修孔;座(铺)位底;行李架;行李间;卫生间;锅炉房;车箱结合部;电瓶箱等。 对于汽车,主要有:车内、发动机、行李箱等部位。车内主要是地毯(dtn)、座位、枕头、仪表盘等部位下面(内部)和烟灰缸、点烟器、收音机或VCD

19、、喇叭、车内灯具、手套盒及遮阳板等。发动机主要是水箱罩的空隙问、发动机左右侧遮蔽部位,离合器、加速器、方向盘、雨刮器、蓄电池、空气过滤器和电动装置。行李箱内主要是地毯、后座下面和工具箱、备用轮胎内等。 18普通群众一旦(ydn)发现“疑似(y s)爆炸物”时。应如何采取行动? (1)及时报警。应及时向就近的工作人员报警或通过周围的报警器向警方报警,并迅速将周围的人员疏散。报警时,最好不要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以免引爆无线电遥控的爆炸物。 (2)紧急处置。不要轻易翻动可疑物品;可能时,应根据爆炸物的情况及其所在位置分别采取不同的紧急处置方法:若怀疑爆炸物为遥控装置,可利用铁皮罩、铁桶、金属盆、铁锅

20、等就便器材将其罩住进行屏蔽;若为电起爆的爆炸物,且电雷管脚线外露时,应迅速将雷管脚线剪断;对于人体炸弹,有把握时应迅速将其制服;若为导火索起爆的爆炸物,未点燃时只需疏散人群,待警方来人处置;当导火索已点燃且外露时,应迅速判明燃烧的位置,在未燃烧的位置将其剪断或将其从药包中拔出即可;若来不及处置、随时都会发生爆炸时,应脸朝下且头部背向爆炸物就地卧倒,或尽量选择安全位置躲避。 (3)迅速撤离。应在工作人员或公安部门的组织下,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按规定的路线迅速、有秩序地撤离现场。撤离时不要相互拥挤,以免堵塞出口、发生骚乱或引起踩踏事故。 (4)封控现场。在专业人员进行排爆作业时,应处在警戒区之外。

21、爆炸物若处于露天情况下,警戒区的最小半径为炸药量在920千克的汽车炸弹为300米;炸药量在3一lO千克的行李炸弹为200米;炸药量在3千克以下的爆炸装置为100米;期刊、信件等微型爆炸装置为10米。并积极协助警方进行调查,向警方提供有利的线索。 19一旦(ydn)发生爆炸恐怖事件后普通群众应如何实施自救互救? (1)掩蔽。将发生爆炸时,应就近隐蔽或卧倒,护住重要(zhngyo)部位。 (2)灭火。就近寻找灭火器灭火,火势较大无法灭火时,用随身携带的口罩、手帕或衣角捂住口鼻;若在密闭空间内烟味太呛,可用矿泉水、饮料等润湿布块,防止(fngzh)因烟雾和毒气引起的窒息。 (3)撤离。如果发生大量人

22、员慌乱撤离,老人、妇女、儿童尽量“溜边”,防止被挤倒后踩伤;人员拥挤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徽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顺畅,以免窒息晕倒;若被挤倒,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把身子倦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和器官。 (4)抢救。有能力的人员应协助警方和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就地取材,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伤员时应注意使脊柱损伤病人保持水平位置,以防止移位而发生截瘫。 (5)协助。在警方对现场进行搜查以发现是否还有未爆炸的爆炸物时,应注意协助警方保持好现场,并及时向警方提供可疑人员、物品等线索。 20遇到汽车炸弹时。该如何处

23、置? 对于无线电遥控的汽车炸弹,其处置方法是:设置路障,阻止其接近目标;用大功率频率千扰器对汽车炸弹进行电磁波干扰,确保排爆人员安全;拆除接收器和破坏点火线路;将起爆装置移至安全地点分离电池、雷管和炸药。 对于用有线遥控的汽车炸弹,其排除方法是:只要将爆炸装置的供电或控制线路切断即可。 21遇以自杀性人体炸弹时该如何(rh)处置? (1)对已发现的人体炸弹恐怖分子,主要采取(ciq)政策攻心方法,争取使其终止恐怖活动。 (2)通过政策攻心但无效者,主要采用防爆网等措施制服恐怖分子,或采用激光器、高功率微波扫雷(so li)枪(炮)、霰弹枪等就地摧毁其爆炸物或将其击毙。 (3)若发现恐怖分子的爆

24、炸装置是导火索点火装置,按照前述的导火索已点燃和未点燃两种情况分别予以处置。 (4)若发现恐怖分子的爆炸装置是电点火装置,在制服恐怖分子的基础上,查明无防剪断保险或无其他线路后,剪断为雷管供电的电线,切断电源。 (5)若发现恐怖分子的爆炸装置是机械发火引信装置,且查明无诡计装置和反拆卸装置,可利用保险工具使引信失效,或从爆炸物中卸下引信,然后卸下起爆组件,分解爆炸物。 22遇到邮件炸弹时,该如何处置? 对于卷在杂志内的松发爆炸装置,其排除方法是:用绳捆紧松发卡,以防止撞击火帽,然后在火帽与雷管的连接位置用刀把杂志切断,去掉另一半,拔掉雷管。 对于书刊炸弹,其排除方法是:用小型X射线仪透视,探明

25、没有反拆装置,也没有两套电源后,保持两个钢片间的隔纸不动或设法固定住,再切断电源线,取下电池、雷管即可。 对于罐头盒炸弹,其排除方法是:经x射线透视后,探准接点的位置及其与盒盖连接的方法,并加以固定;然后在盒盖的其他部位用自动开盖设备取下一块直径不小于50毫米的铁盖,并插人排除工具剪断雷管脚线。这类炸弹以不采用人工法排除为好,应就地摧毁。 对于信件炸弹,其内通常装有扁状炸药、压扁的电雷管和钮扣电源,只要打开信封时掀动封舌,即可拉动电点火线路的两个接点,使其接通造成爆炸。由于其疑点较多,且有绳头外露,比较容易判断。此类炸弹用爆炸物摧毁器摧毁为好,不必(bb)排除。 23什么(shn me)是微生

26、物和生物毒素? 微生物就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如大肠杆菌、霉菌(mjn)、流感病毒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微生物。生物毒素是一类产生于或来自活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有毒物质,如肉毒毒素、蛇毒毒素、蓖麻毒素等。 24什么是生物战剂、生物武器和生物战? 生物战剂就是在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或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及生物毒素,旧称细菌战剂。生物武器由生物战剂、运载工具及施放装置三部分组成。生物战剂是生物弹药的装料;运载工具是将生物弹药运载到目标区的工具;施放装置是把生物战剂分散成有杀伤作用的气溶胶发生器或昆虫洒布器,也是把 生物战剂或毒素通过运载工具运送到目标区的容

27、器。 生物战就是指应用生物武器完成军事目的的行动,旧称细菌战。 由于生物战争的巨大危害,生物武器的使用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反对。1971年12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讨论通过了禁止发展、生产、储存细菌(生物)、毒素武器与销毁此类武器的公约,该公约于1975年3月26日正式生效,中国于1984年12月该公约使禁止生物武器和生物战争纳入国际法律范围。 25什么是生物恐怖活动? 生物恐怖活动就是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的生物产物对特定目标实施袭击的恐怖活动。生物恐怖袭击的对象主要是人,但也可能针对其他对象,如农作物、家畜等。如1990,1993年,日本奥姆真理教信徒在日本四度释放炭疽芽胞,由于他们使用的是日本当

28、时用于动物免疫接种的疫苗株,而没有造成伤亡。1995年3月该恐怖组织在东京地铁释放化学毒剂沙林,同时在东京等至少8个地方散布炭疽杆菌溶胶和肉毒素。生物恐怖活动在许多方面类似生物战争,但又与生物战争有本质区别。自从2001年美国姓炭疽邮件恐怖袭击事件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生物恐怖己成为人类社会安全和健康的最大威胁。 26生物恐怖(kngb)主要有哪些危害? 生物恐怖的影响面广,危害性大。生物恐怖袭击不仅严重危害目标区域内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极易引起大众心理恐慌,对社会秩序及社会发展(fzhn)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对人口集中、信息网络发达的城市,生物恐怖将致使人员大量伤亡

29、,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间接损失可能远大于直接损失。例如,生物恐怖对环境的影响。生物恐怖所使用的病原体要么是毒素要么就是有生命的生物体,袭击后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长时问内难以彻底消除。这样的污染环境就存在着难以防范的潜在威胁,可能成为使用禁区和疫源地,造成长远的巨大损失。 27哪些(nxi)场所最有可能成为生物恐怖袭击的目标? 生物恐怖的潜在袭击目标多种多样,其目的主要是制造尽可能大的危害和破坏,因此人群集聚地、政治敏感地区、重要军事目标及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性目标,如食品生产供应各环节、供水系统、交通系统、医院、学校等,都是发生生物恐怖袭击的高危地区。 28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

30、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003年肆虐我国等世界上19个国家和地区的SARS(国内又称非典型性肺炎)事件就是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在处置程序和现场救治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29发现生物(shngw)恐怖袭击的可疑迹象时应该怎么做? 发现可疑的生物恐怖袭击迹象时,首先应保持镇静,不能因为恐慌影响了正常的行为判断。其次应迅速通过电话报告所在场所的管理部门和所在地区的政府相关应急处理部门,最直接有效的力、法就是拨打110、119

31、、120等报告异常情况,请求支援,并寻求指导和帮助。再次应做好个人防护,立即离开污染(wrn)区域,不接触可疑物品。要尽快实施自我防护,如利用随身携带的物品遮蔽面部尤其是口鼻部位,遮盖或减少身体裸露部分。对于个人防护而言,专门的防毒面具、口罩、防护服、手套和靴子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的生物剂袭击。在特殊情况下,用高质量的一般制衣布进行覆盖也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如果怀疑受到污染或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就近去医院就诊或寻求帮助。 30发生生物恐怖袭击时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wpn)可以作为防护用品? 发生生物恐怖袭击时,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用品可以用于防护。例如,漂白剂、酒精、肥皂

32、、双氧水、 消毒液等可用于器具、手等消毒、灭菌;胶布(带)可用于密封窗户、通风口等,口罩等可用于遮挡病菌;在特殊情况下,甚至丝袜、毛巾等都可作为口罩、面罩使用,胶水粘贴报纸也可密封庇护场所。在这里,一定要高度重视水的作用。水既是人体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清洗品。利用大量水冲洗手和身体是减少污染、保持洁净的有效措施。 31在生物恐怖袭击现场,你该如何参与现场救护? 首先需要清楚生物恐怖袭击不同于其他恐怖或灾难,大多数病原体具有比较强的传染性,因此盲目参与现场救护既可能使自己受到伤害,又可能使病原体扩散,加重疫情。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自救和报警,如果已经发现或怀疑自己受到病原体污染,应该立即寻求专

33、业救援人员帮助处理或到指定区域等候。如果自己没有受到污染。那么应该在得到专业救援人员的允许后,在采取严密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才能参与救护。 32发生生物(shngw)恐怖袭击时如何做好集体救护? 根据具体情况迅速选择对外界环境有一定屏蔽作用的场所(chn su),如防空洞、地下室、建筑物等,并封闭裂缝、关闭门窗和通风装置;条件许可时受害者和被污染的人员(rnyun)应该在进人集体防护所前进行消毒,如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冲洗身体等;及时与外界联系,尽快争取外界援助;保持镇静,互相鼓励,保持信心,形成有秩序的群体,防止拥挤践踏。 33发生生物恐怖袭击时怎样做好室内防护? 避免外出,尽快关闭门窗、空调等,

34、用胶带、胶水等封闭墙壁、门窗缝隙,减少空气流通; 保持通讯畅通,尽快与外界联系,说明情况,了解外界信息,等候救援; 在不清楚生物恐怖袭击具体情况时,说量把自来水煮沸后再饮用或使用瓶装水; 打开电视机、收音机等,及时了解政府通告和救援情况 34发生生恐怖袭击时怎样做好室外防护? 迅速判断生物恐怖发生的情况,远离污染源和可能的污染区,避免乘坐人员密交的集通工具;带上口罩,或用手绢、毛巾等遮掩口鼻、避免或减少身体裸露;不食用不安全的食物和水;尽快到政府专门的救援地点进行消毒并服从他们的进一步处理(一般情况下,在不能排除可能受到污染的情况下,未经专门救援人员的消毒和允许不要回家);如果感觉身体异常,要

35、立即报告救援部门或告诉他人,争取及时得到救治。 35家庭如何做好生物恐怖袭击防御措施? 重视对生物恐怖防御基础知识的了解,平时应该阅读有关传染病防治和应对生物恐怖袭击的书籍、报刊,了解应对生物恐怖袭击的基本知识和防御措施。为了提高家庭应对生物恐怖袭击的防御能力,家里平时可以储备够家人消费一周的食物和生活保障物品,另外,胶带、手电筒、急救部门等单位的电话平时也应备着。应急物品平时要放置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便于寻找。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及时获得外部援助。 36发生生物恐怖袭击时基层(jcng)政府有哪些基本职责? 如果确定发生或怀疑发生了生物恐怖袭击,作为基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首先应该迅速向上级政府和

36、职能部门上报袭击情况,寻求支持;同时迅速成立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相关职能机构,如咨询、综合协调、通讯(tngxn)、警戒、消毒、信息、救援、医疗等,具体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要求职责明确、协调通畅;根本任务是迅速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疫情扩散,消除群众恐慌心理,防止社会秩序混乱,积极争取上级支援,尽可能早地减少危害。 37发生生物恐怖袭击时现场救护处置人员(rnyun)有哪些基本职责? 发生生物恐怖袭击后极易引起群众恐慌增加了处置困难,极易导致疫情扩大。因此现场救护处置人员既是战斗员,又是宣传员。保持沉着冷静,消除群众的恐慌;组织有序、果断处置,减少疫情扩散;根据分工,设立警戒线,明确污染区、

37、缓冲区和安金区,重点进行人员隔离、救治、疏散;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做好自我防护。 38当人员稠密地区受到生物恐怖袭击时如何做好应急处置和个人自救? 当人员稠密地区受到生物恐怖袭击时,应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如果条件允许,应该有组织地撤离到安全地方,然后接受救援人员对身体污染情况的检查。在人员密集的建筑物内部发生生物恐怖袭击时,要迅速打开所有疏散通道,尽快撤离污染区要尽可能利用广播、工作人员、指示牌等指导人员有序撤离。 个人自救的基本原则是迅速遮蔽口鼻,尽快离开污染区。在突然遭遇生物恐怖袭击时,要迅速利用随身携带的手绢、衣物、消毒纸巾等物品遮蔽口鼻,尽量防止或减少呼吸道吸人病原体。同时迅速寻找出口,通

38、过安全通道离开污染区。如果安全通道人流拥挤,要注意安全,防止挤踏。要帮助老、弱、妇、幼先行。如果有救援人员,要遵从他们的指导和要求。从污染区离开的人员要及时向救援人员或机构报告行踪,接受指导,不要擅自回家或流动到其他地方。 39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平时该如何(rh)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 根据学校和幼儿园特点制定(zhdng)应急预案,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知道预案内容,落实各部门和人员职责;保持应急储备物品的良好保存(bocn)和及时更新;开设反恐怖应急知识教育,增强工作人员反恐怖能力;组织演练,增强现场意识,查找问题并及时解决;抓好食品采购和制作的安全工作。争取饭菜留样;加强园区管理。严格限制无关

39、人员进出;闭园期间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名教室和自由活动场所情况,可疑物品要及时检查清理,无人房间及时上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议采取园区门口接送制度。 40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受到生物恐怖袭击时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很差,因此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发生生物恐怖袭击时在专业救援人员到来前要靠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人员到位,并迅速报告派出所、110等有关部门请求支援和处置;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组织、带领孩子尽快进人安全区域或房间,远离污染源,采取关闭门窗等措施防止病原体扩散在得到相关救援部门的指令后要积极遵从和配合专业救援人员指挥和处置

40、。在危险没有消除前,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必须关闭。 41在医院受到生物恐怖袭击时如何做好应急处理和个人自救?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隔离污染源同时报告有关部门说明情况,尽快取得支援;迅速设立警戒线,禁止病区人员自由走动,关闭病房门窗,防止疫情扩散;加强疏导,安抚恐慌人员,限制人员离开医院,禁止外面无关人员进人医院;医护人员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对致病人员实行救治;服从指挥,配合专业救援人员进行后续处置工作。 病人应该尽快采取(ciq)自救措施:远离(yun l)污染源,同时用口罩等物遮掩口鼻;服从救援人员指挥,末经允许不得擅自(shnz)离开医院;如果感觉身体不适,要及时报告医生寻求处理。如果病人不能行动

41、,要及时报告医生寻求妥善救援和处置。 42在地铁受到生物恐怖袭击时如何做好个人自救? 地铁作为一个比较封闭的特殊交通系统,区域狭小、人员密集、流动性大,是恐怖袭击的高发地区。 在乘坐地铁遭遇生物恐怖袭击时,及时采取个人自救措施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立即用手绢等物遮蔽口鼻,防止或尽量减少吸人病原体;其次应尽快报告家人和救援部门以获得帮助;再后要遵从地铁工作人员指挥,迅速离开污染源。非经列车工作人员允许,不要破坏列车玻璃和跳车。如果要离开地铁系统,须征得救援人员同意。 43地铁站、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如何做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的应急准备工作? 地铁站、机场、火车站是重要的公共场所,一般都有应对多种突发

42、事件的详细预案,其中包括应对生物恐怖袭击预案。要选择适当时机举行应急演练,锻炼应急队伍,加强薄弱环节;要加强站内、车厢和地道内安全巡视,发现可疑物品及时检查处理;保持电梯运转正常,走道畅通;安装监控和生物报警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站内要储备一定量的警戒线、担架、塑料薄膜、塑料袋、消毒剂及喷洒器械等物品;发现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同时加强现场指挥和疏导。 44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发生生物恐怖袭击时如何做好个人自救? 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一般场地大,设施内进出口多、通道多,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管理人员多,保安也比较多。因此,在这些地方遭遇生物恐怖袭击时,应该:尽量保持

43、镇静,寻找出口,尽快远离污染源和污染区;利用随身携带的手绢、毛巾、纸巾等物品遮掩口鼻,尽量减少病原体的吸人;要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人员在没有确定是否受到病原体污染的情况下要避免随意走动,不要到人员密集区域或回家;尽快报告有关救援部门获得救助。 45在火车、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jiotng gngj)受到生物恐怖袭击时如何做好应急处置? 在火车、公共汽车(gnggngqch)等交通工具受到生物恐怖袭击时,工作人员应该:立即(lj)停车,疏散人员;报告相关救援部门,尽快寻求救援;建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出警戒线,尽可能把可能受到污染的人员单独集中在一个区域,把可能没有受到污染的人员集中在另外一个

44、区域,两个区域要尽可能相距远一些;做好对旅客的解释说服工作,安定情绪,维持秩序;做好伤病员的紧急处置工作,减轻伤害,防止疫情扩散。 乘客也应该及时采取个人自救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恐怖危害,包括:尽快离开污染源,同时用随身携带的手绢、纸巾、衣物等物品遮蔽口鼻;服从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管理指挥,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接受检疫和消毒,未经救援人员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警戒区;报告家人自已面临的情况。 46在飞机上遭遇生物恐怖袭击时个人应该如何应对? 飞机是特殊的空中交通工具。在飞行过程中遭遇生物恐怖袭击时,乘客应该:遵从机组和空中服务人员指挥,保持镇静;尽快利用飞机上每个座位携带的氧气面具或随身携带的毛巾等物品遮

45、蔽口鼻,防止或减少吸人病原体;飞机降落地面后,服从机组人员和地面人员指挥,尽快撤离到指定区域等候进一步处理。 47在商业中心受到生物恐怖袭击时如何做好个人自救? 一般来说商业中心是人员密度最大的区域。人员流动的无序、缓慢,货架货柜的密集摆放,应急通道的狭小和指示牌不醒目等是我国大型商场的显著特点。在此环境下如果遭遇生物恐怖袭击,很容易发生人员拥挤践踏。商场一般楼层不高,因此面临这种情况时首要的自救措施是利用随身携带或就近货柜的手绢、毛巾、衣物等遮蔽口鼻,寻找出口标志,迅速离开污染区。如果携带有小孩,要拉着或抱着小孩撤离。非特殊情况不要冲撞玻璃围墙从高楼跳下。建议穿高跟鞋的女同志脱掉鞋子。到商场

46、外面后要及时寻求救援人员的检疫和消毒处理,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尽快就医。平时要养成进入商场自觉观察环境 的习惯,熟悉通道,便于紧急时尽快撤离。 48大型办公楼和商务中心如何做好防御(fngy)生物恐怖袭击的应急准备和自救工作? 大型办公楼和商务中心也是容易受到恐怖袭击的目标之一。这些地方一般建筑楼层比较(bjio)高,封闭性好,大多使用中央空调,人员多,但比较分散。为防御生物恐怖袭击,应该:制定(zhdng)应急预案并做好物资、人员的落实工作;加强外来人员管理,防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出大楼并在楼层随便走动,对进人楼内人员携带的背包、包裹等物品要进行检查;条件允许时办公人员要在办公室储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物

47、品,如口罩等;加强中央空调和通风装置进气口的安全防护措施。个人也应该及时采取自救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恐怖危害,包括:保持镇静,根据该设施的应急预案采取行动;佩戴防护器具:迅速撤离;接受救援人员的指挥和处理,如检疫等。 49单位收发室和个人收到可疑包裹时如何防止受到生物恐怖袭击? 通过邮寄包裹进行生物恐怖袭击是恐怖分子常用的方法。单位收发室和个人在收到意外或可疑包裹、邮件时,不要立即打开,建议先确定寄件人和寄件事实,然后再打开。寄件人和寄件事实不清楚的,可以作退回处理、报警或交给安全部门处理。 50邮局如何安全处理包裹防止受到生物恐怖袭击? 2001年美国炭疽邮件事件是典型的通过邮局发动生物恐怖袭击

48、的事件。要防御生物恐怖袭击,邮局应该尽可能通过特殊检查装置对收寄的包裹、邮件进行安全检查。在没有这类装置时,要仔细检查邮寄物品建议寄件人在邮局工作人员面前进行物品包装。对于粉末、浑浊液体类物品更要高度重视,严格检查。 51受到生物恐怖袭击时如何保障(bozhng)安全用水? 一般情况下利用自来水发动生物恐怖袭击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可以放心饮用。但是受到生物恐怖袭击时,水井(shujng)、池塘等水源可能会受到污染,最好不要使用,但瓶(桶)装纯净水、冰箱里面的冰块,甚至在特殊情况下抽水马桶蓄水槽里面的水和尿液,都是可以利用的。”另外(ln wi),为进一步确保饮用水安全,最好在煮沸510分钟后使

49、用。自来水、河水、池塘水、雨水等如果有可疑漂浮物、异味或异常颜色,则不能使用。 52。受到生物恐怖袭击时如何保障食物安全? 恐怖分子也比较容易选择通过食物供应系统发动生物恐怖袭击。食物为生活必需品,因此在发生生物恐怖袭击的情况下,要特别重视食物的安全。病原体在食物里保存时间更长,也更容易繁殖和扩散。在没有解除威胁前,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在自由市场购买蔬菜、水果、肉蛋、粮食等,应该在正规超市、商场等购买;尽量购买包装严实、标签规范的瓶装、袋装、筒装物品,避免购买散装食物;所有食物尽量煮熟后冉食用,不要生食。 53在旅行途中遭遇生物恐怖袭击时如何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出发前要随身携带一些基本的防护用品

50、,如口罩、胶布、手电筒、手套、医用酒精棉球等;到目的地以后,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长时间逗留;旅游期间尽量收看当地电视、广播,以便尽早获知异常情况通报;如果已经处在疫区,要尽快获得当地救援人员的帮助,未经当地救援部门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如果在国外旅游,要经常与国内保持联系,以便尽早获知异常情况通报;如果已经处在疫区,要尽快报告中国驻当地大使馆或领事馆,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报告当地华人社团,争取援助。 54如何加强(jiqing)残障人员应对生物恐怖袭击的防御能力? 残障人员由于有身体障碍,对意外事件的防御和应急能力较常人大大减弱。因此,为减少残障人员 受到生物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威胁,一般情况(qn

51、gkung)下要尽量减少他们到商场、电影院、集会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活动时间;外出时一定要有健康成人陪同,遇到生物恐怖袭击事件时尽量获得救援人员的帮助。 55生物(shngw)恐怖袭击可以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有没有防治措施? 生物恐怖袭击使用的工具就是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与疾病斗争的历史,科技在不断发展,预防和治疗病原体对人体伤害的措施也在不断发展。目前,绝大多数病原体所致疾病已经可以得到有效检测、鉴定、预防和治疗,如疫苗、药物、诊断试剂等。 56日常生活中应怎样做以减少生物恐怖袭击的威胁? 生物恐怖袭击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恐慌和混乱,因此恐怖分子选择的袭击目标一般都是安全工作相

52、对薄弱、人员比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典型的标志性建筑。因此,为减少生物恐怖袭击威胁,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应该尽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尽量减少在敏感场所的逗留时间。到人员密集区域和重要场所,要尽可能熟悉环境,特别是安全通道和出口。 57什么是化学恐怖活动? 化学恐怖活动是指恐怖组织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高危害性、规模化恐怖活动的行为。 化学恐怖活动作为现代恐怖主义的一种高技术化、高智能化的特殊形式,其杀伤力、毁伤程度、危害性与社会影响巨大,是一种突发性的重大化学灾害源,对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和环境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58化学恐怖活动有哪些类型? 化学恐怖活动一

53、般按行动(xngdng)程度(威吓拥有(yngyu)毒物实际袭击(xj)、预期后果(扰乱破坏人员伤害规模化伤亡)、技术手段(粗放简单技术高技术)、袭击对象(个体人员群体人员农作物及牲畜环境)、伤害程度(非致死致死大量伤亡)等归类。由于难以形成统一的分类,现代化学恐怖的分类一般采用综合分类法,即按照其实施方式和实际效果,将其分为威吓型、拥有毒物型和行动型化学恐怖活动。 59现代化学恐怖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现代化学恐怖活动是仅次于化学战争的重大化学灾害源,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威胁性等特点。 突发性:化学恐怖无论在时间、空间、地区上都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多数事件难以预测,防范和救援有很大的难度。 群体

54、性:化学恐怖常会导致大批人员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一般情况下,中毒者可达数十人、数百人,甚至波及数千人。迟发性毒害、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范围则更为广泛。 威胁性:化学恐怖诱发的后果不仅限于直接的人员中毒与死亡,其经济、政治、社会影响也不可低估,常会引发社会不安全感,以及引起其他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对社会正常运行构成威胁或破坏。 60化学恐怖事件中毒物有哪些使用方式? 投毒:将化学毒物混合于食物、水源或其他物品中,以期杀伤人员,污染、破坏环境,引起社会恐慌或造成其他危害。 布洒:通过工具或手工将化学毒物分散到一定区域形成危害。 爆炸分散:通过爆炸冲击对化学毒物进行(jnxng)瞬时分散,以扩散化学

55、毒物,形成伤害区。 破坏有毒化学品相关设施:在化学品研制、生产、储存、运输与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人为破坏,将产生严重后果。破坏化工设施可造成大面积人员(rnyun)中毒、爆炸、燃烧,诱发次生性化学危害。毒物以毒伞、毒针、喷射器、注射器等使用形式进行谋害、暗杀的行为也是较常见的一类针对个体的化学恐怖活动方式。 61哪些(nxi)目标易受化学恐怖袭击? 化学恐怖活动袭击以人员为其基本目标,更着重于对人员的伤害效果,特别是袭击群体性人员目标时,恐怖性强,对社会安定破坏性大。因而,群体性人员目标对化学恐怖活动来说,是具有高吸引力和高价值的象征性目标。其他攻击目标主要有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与群众密集地区、食

56、品与饮水等物流系统、有毒化工产品的生产与运输设施等。 62化学毒物的中毒途径有哪些? 化学毒物的中毒途径包括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进入眼内、消化道食入和伤口侵入等。 63化学恐怖袭击有哪些征兆? 当化学恐怖事件发生后,很难立即判定是否为化学恐怖袭击。相反,某些化学事故起初常会被误认为是化学恐怖袭击。因此。当不明化学事件发生后,大众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或其他专门通信网络了解事件的进展。 一般情况下,当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后,会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非常容易被观察到的症状,应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包括动物和植物)与人类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如出现不同寻常的颜色变化、闻到特殊气味,以及出现人

57、员和动、植物的突然死亡等现象。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员的影响见下表。 64什么是军用(jnyng)化学毒剂? 军用化学毒剂主要指一类用于军事上的、具有高毒性与特殊理化性质的化学物质,一般符合下列要求(yoqi):毒性强、作用快、毒效持久,施放后易造成杀伤浓度,能通过多种途径引起中毒,不易发现防护和救治困难,容易生产,性质稳定,便于储存。根据军用化学毒剂的性质、作用原理及战术目的,可按不同方法进一步分类。例如,按战术用途可分为致死性毒剂和非致死性毒剂、持久性毒剂和暂时性毒剂、扰乱性毒剂和牵制性毒剂;按作用快慢可分速效性毒剂和非速效性毒剂;按毒理作用可分为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窒

58、息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 65什么(shn me)是神经性毒剂? 神经性毒剂是美军装备的最主要的军用毒剂,因其分子结构是以磷为中心,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对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降解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故又称有机磷毒剂。按挥发度和主要的中毒途径神经性毒剂分两大数:G类毒剂,如沙林、梭曼和塔崩,易于挥发,以呼吸道为主要中毒途径,毒性大、潜伏期短、作用快,严重中毒者如不及时抢救可在短时间内死亡;V类毒剂,如vX,油状液滴,挥发度小,皮肤吸收为主要中毒途径,其气溶胶态也可通过呼吸道中毒,毒性比G类毒剂大。神经性毒剂中毒后症状发展迅猛,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现场急救措施:注射神经性毒剂中毒急救针(阿托品

59、和氯磷定);维持呼吸、循环功能;防止继续中毒,尽快撤离染毒区。 66什么是全身中毒性毒剂? 全身中毒性毒剂指氰类毒剂。是一类速杀性化学毒剂,作用快、持续时间短。氰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能大量生产,战时可直接作为军用毒剂。 全身中毒性毒剂是一类破坏人体组织细胞氧化功能、引起组织急性缺氧的毒剂,主要代表物有氢氰酸、氯化氰等。氢氰酸有苦杏仁味,可与水及有机物混溶,战争使用状态为蒸汽状,主要通过呼吸道吸人中毒。 67什么(shn me)是糜烂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又称起疱剂,是一类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引起局部炎症、吸收后能导致全身中毒的化学战剂。主要代表(dibio)物有芥子气、路易氏剂和氮芥,可以液

60、滴状态对地面及物体表现染毒,或以蒸汽、气溶胶状态使空气染毒。 糜烂性毒剂可通过皮肤(p f)、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接触途径中毒。主要损伤皮肤,出现红斑、水疱和溃疡性坏死,对眼、呼吸道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结膜红肿、失明和肺部黏膜性或伪膜性炎症,严重者出现肺水肿,甚至死亡。 急救措施如下:清洗染毒皮肤,以25一氯胺水溶液、5二氯胺酒精溶液和1:5漂白粉水溶液(禁用高锰酸钾消毒)清洗,lO分钟后以清水冲洗;清洗染毒伤口;冲洗染毒的眼部;以O5氯胺、2碳酸氢钠或清水漱口和灌洗鼻、咽部以清理呼吸道;误食染毒水或食物时,立即引吐及洗胃以清理消化道。路易氏剂中毒可使用特效抗毒剂二巯基类药物。 68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