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JGJ 201 备案号:J 201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Remote Monitor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Public Buildings(征求意见稿)201发布 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Remote Monitor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Public BuildingsJGJ XXX-201X(征求意
2、见稿)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年月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 北京目 次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82609128 1 总则 PAGEREF _Toc282609128 h 1 HYPERLINK l _Toc282609129 2 术语 PAGEREF _Toc282609129 h 2 HYPERLINK l _Toc282609130 3 基本规定 PAGEREF _Toc282609130 h 5 HYPERLINK l _Toc282609131 4 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282609131 h 6
3、 HYPERLINK l _Toc282609132 4.1 采集系统的设计 PAGEREF _Toc282609132 h 6 HYPERLINK l _Toc282609133 4.2 传输系统的设计 PAGEREF _Toc282609133 h 8 HYPERLINK l _Toc282609134 4.3 数据中心的设计 PAGEREF _Toc282609134 h 8 HYPERLINK l _Toc282609135 5 系统的施工 PAGEREF _Toc282609135 h 11 HYPERLINK l _Toc282609136 5.1一般规定 PAGEREF _Toc
4、282609136 h 11 HYPERLINK l _Toc282609137 5.2采集系统的施工 PAGEREF _Toc282609137 h 12 HYPERLINK l _Toc282609138 5.3 数据中心的施工 PAGEREF _Toc282609138 h 12 HYPERLINK l _Toc282609139 6 系统的调试 PAGEREF _Toc282609139 h 13 HYPERLINK l _Toc282609140 6.1 一般规定 PAGEREF _Toc282609140 h 13 HYPERLINK l _Toc282609141 6.2采集系统
5、的调试 PAGEREF _Toc282609141 h 13 HYPERLINK l _Toc282609142 6.3传输系统的调试 PAGEREF _Toc282609142 h 14 HYPERLINK l _Toc282609143 6.4 数据中心的调试 PAGEREF _Toc282609143 h 15 HYPERLINK l _Toc282609144 7 系统的验收 PAGEREF _Toc282609144 h 18 HYPERLINK l _Toc282609145 7.1 一般规定 PAGEREF _Toc282609145 h 18 HYPERLINK l _Toc2
6、82609146 7.2 采集系统的验收 PAGEREF _Toc282609146 h 18 HYPERLINK l _Toc282609147 7.3 数据中心的验收 PAGEREF _Toc282609147 h 19 HYPERLINK l _Toc282609148 8 数据结构与处理 PAGEREF _Toc282609148 h 21 HYPERLINK l _Toc282609149 8.1 数据的结构与编码规则 PAGEREF _Toc282609149 h 21 HYPERLINK l _Toc282609150 8.2 数据的质量控制 PAGEREF _Toc282609
7、150 h 21 HYPERLINK l _Toc282609151 8.3 能耗指标的计算 PAGEREF _Toc282609151 h 22 HYPERLINK l _Toc282609152 8.4 数据的展示 PAGEREF _Toc282609152 h 23 HYPERLINK l _Toc282609153 9 运行维护 PAGEREF _Toc282609153 h 25 HYPERLINK l _Toc282609154 9.1 一般规定 PAGEREF _Toc282609154 h 25 HYPERLINK l _Toc282609155 9.2 数据采集系统的运行维护
8、 PAGEREF _Toc282609155 h 25 HYPERLINK l _Toc282609156 9.3 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的运行维护 PAGEREF _Toc282609156 h 25 HYPERLINK l _Toc282609157 9.4 数据中心的运行维护 PAGEREF _Toc282609157 h 26 HYPERLINK l _Toc282609158 附录1 监测内容 PAGEREF _Toc282609158 h 27 HYPERLINK l _Toc282609159 附录2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技术要求 PAGEREF _Toc282609159 h 29 1
9、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发展,规范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的建设,制订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建设与维护。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建设与维护,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程、规范的规定。2 术语2.0.1能耗远程监测系统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of Building Energy Comsumption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是指通过对公共建筑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公共建筑能耗地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和
10、软件系统的统称。2.0.2 数据中转站 Data Transfer Station为了减轻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负载,优化网络传输效率,设立数据中转站。数据中转站采集并缓存其管理区域内监测建筑的能耗数据,并全部转发给上一级数据中心。数据中转站不负责数据的加工和处理,也不永久性存储数据。2.0.3 数据中心 Data Center数据中心采集并存储其管理区域内监测建筑的能耗数据,并对本区域内的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展示和发布。数据中心一般设在部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和监测建筑较多的城市,除部级外的数据中心应将各种分类汇总数据逐级上传到部级数据中心。部级数据中心设立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要任务是接
11、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中心上传的分类分项能耗汇总数据,同时也接受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数据中心等上传的能耗汇总数据。部级数据中心还负责针对上传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国家级的汇总数据和相关分析数据,以报告、报表形式,提供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2.0.4 分类能耗 Energy Consumption of Different Sorts分类能耗是指根据公共建筑消耗的主要能源种类划分进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数据,如:电、燃气、水等。2.0.5 分项能耗 Energy Consumption of Different Items分项能耗是指根据公共建筑消耗的各类能源的主要
12、用途划分进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数据,如:空调用电、动力用电、照明用电等。2.0.6 大数审核 Data Mining大数审核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审查,审查数据本身或数据变动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存在逻辑性、趋势性的差错;数据的数值是否出现错位和多位,以及小数点位置错误等情况。2.0.7 计量装置 Metering Device计量装置是用来度量电、水、燃气、热(冷)量等建筑能耗的仪表及辅助设备的总称。2.0.8 电能表 Electricity Metering Device普通电能表和多功能电能表总称。2.0.9 普通电能表 Ordinary Electric Energy Meter具有计量有功电
13、能和有功功率或电流的电能表。由测量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并能显示、储存和输出数据,具有标准通讯接口。2.0.10 多功能电能表 Three-phase Electronic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 Energy Meter由测量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除具有普通电能表的功能外,还具有分时、测量最大需量和谐波总量等其他电能参数的计量监测功能。2.0.11 最大需量 Maximum Demand在指定时间区间内,需量周期中测得的平均功率最大值。2.0.12 电能计量装置 Electricity Metering Device为计量电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
14、体(包括电能表、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等)。3 数据采集点 Data Acquisition and Collection Points建筑各分类能耗和电量各分项能耗相对应的数据监测点,可由计量装置直接计量获得或通过拆分与合并相关回路的计量结果进行计算获得地能耗数据项。3 基本规定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中心组成。数据采集系统由计量装置、数据采集器组成。数据传输系统是由有线网络(如Internet)或无线网络(如GPRS)组成,提供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数据中心由数据通讯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能耗监测系统软件组成。 监测对象包括各类
15、公共建筑的耗能系统与设备。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内容应包括监测对象建筑能耗数据。建筑能耗数据应根据能耗种类进行分类采集,其中电耗应根据用途进行分项采集。具体数据内容表见附录1。3.0.4监测对象的基本信息应包括建筑基本信息和附加信息。建筑中的电、集中供热(冷)及建筑直接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等能耗应采用自动实时采集方式,采集燃料(煤、油等)能耗数据和监测对象的基本信息宜采用人工采集方式,采集气、水数据可采用自动采集方式。3.0.5 用于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的计量仪器应经过计量检定。4 系统设计4.1 采集系统的设计4.1.1既有建筑在进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时,应调研建筑和空调系统概况,以变配电相关技术资料
16、、现状条件及业主提出的设计要求为基础,结合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进行方案设计。4.1.2 数据采集点应与建筑分类能耗的分类数量和电量分项能耗的分项数量对应。各分类能耗数据和电量各分项能耗数据宜由与其对应的计量装置直接计量获得,也可通过拆分与合并相关回路计量装置的计量结果计算获得。4.1.3 新建建筑的能耗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应与配电设计同步进行,实现电量分项计量,设计中应避免将不同分项用电设在同一配电支路上。4.1.4 实时采集计量装置应具有数据远传功能,应具有RS-485标准的串行通讯接口。 电能表应采用电子式、精度等级为1级及以上的有功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还应具有分时、测量最大需
17、量和谐波总量等其他电能参数的计量监测功能。4.1.6 水表、燃气表和热(冷)量表应符合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 188-2004)或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GB/T19582-2008)的规定。4.1.7数据采集器应支持通过通信接口对其所辖区域内各类计量设备上传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控制计量设备和与数据中心交换数据的功能。4.1.8数据采集器应具备2路及以上RS-485串行接口,每个接口应具备接32块及以上计量装置功能。接口应具有完整的串口属性配置功能,支持完整的通信协议配置功能,应符合多功能电表通信规约(DL/T 645-1997)、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
18、术条件(CJ/T 188-2004)、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GB/T 19582-2008)的规定。4.1.9数据采集器应支持以太网、ADSL拨号接入的有线通信方式或支持GPRS或CDMA协议的无线通信方式。4.1.10数据采集器存储容量应不小于16M。4.1.11数据采集器应支持现场和通过数据中心远程进行配置、调试和故障诊断的功能。4.1.12 数据采集器应采用低功耗嵌入式系统,功率应小于10W。4.1.13 数据采集器应支持根据数据中心命令采集和定时采集两种数据采集模式。4.1.14 数据采集器的采集频率宜为每15分钟1次到每1小时1次之间。5 建筑楼宇中宜设置用于布置
19、数据监测系统的设备间,面积应不少于20平方米。4.2 传输系统的设计4.2.1 计量装置与数据采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讯协议应符合多功能电表通信规约(DL/T 645-1997)或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GB/T19582-2008)的规定。4.2.2 数据采集器与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通讯应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网络。4.2.3 数据采集器应具有支持至少2个数据中心同时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4.2.4 数据采集器与数据中心建立连接后,数据中心应采用消息摘要算法第5版(MD5)算法对数据采集器进行身份认证。4.2.5 数据采集器上传到数据中心(或数据中转站)的远传数
20、据包应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并采用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进行加密。上传数据应带有采集时间戳和质量码。4.2.6 数据采集器上传数据失败或与数据中心连接断开时,必须在本地保存历史数据。与数据中心重新建立连接后,应进行历史数据恢复。4.3 数据中心的设计4.3.1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所规定得B级或A级要求,具体要求见附录2。4.3.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4.3.3 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他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4.3.4
2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4.3.5 采用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4.3.6 凡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4.3.7 数据中心应具有数据通信、数据库服务、数据处理、数据展示、数据反馈、数据上报、防火墙防病毒服务、存储备份功能、管理服务、不间断供电等功能。4.3.8 数据中心硬件设备的配置应依据数据中心的功能要求、所负担的监测对象及其采集的数据容量而定。4.3.9 数据中心在传输功能上应支持数据上
22、报功能,即支持由一个数据中心数据上报给另一个数据中心。4.3.10 数据中心应部署可实现监测功能的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和应用软件。4.3.11 系统软件应具有数据采集接收、数据采集网关命令下达、能耗数据处理、系统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同步、数据反馈、上传数据发送等功能。4.3.12 数据库软件应符合ANSI/ISO SQL-92标准的规定。4.3.13 应用软件应支持超文本信息系统信息组织方式实现数据访问功能。4.3.14 应用软件应支持数据中心可实现按设定数据采集频率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示功能。4.3.15 应用软件数据展示宜采用图表展示方式,宜直观反映和对比各项采集数据和统计数据的数
23、值、趋势和分布情况。5 系统的施工5.1一般规定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的施工,其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应齐全,并已通过会审和审批。监测系统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应包括以下内容:1 配电设备和计量系统设备布置图;2 低压配电系统表具安装位置一次线示意图,图中应含有出线开关额定容量、互感器变比、供电回路名称、表具位置及编号等内容;(1)表箱内表具的安装布置、数据采集通讯传输接线图;(2)表具接线原理图、低压柜端子布置图;(3)电缆清册:包括供给表具的电压、电流回路线缆、接地线、以及信号传输线缆;(4)设备材料表:系统所需的表具、表箱、数据采集器及所有安装所需材料。应做好隐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过程检查记录。系统施
24、工应符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规定。既有建筑的配电计量仪器安装应停电施工。维护或更换计量装置,可不停电施工。5.2采集系统的施工 采集装置的施工应符合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数据采集器的安装位置应安装在安全、便于管理与维护的位置。计量仪器与数据采集器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5.2.3 数据线路的施工和调试应符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的规定。5.2.4 采集装置的供电与接地应符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的规定。5.3
25、 数据中心的施工5.3.1 数据中心机房施工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和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的规定。5.3.2 数据中心硬件的建设等级应达到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所规定的B级或A级。6 系统的调试6.1 一般规定6.1.1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的调试,其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应齐全,并已通过会审和审批。系统调试阶段应逐点核对计量装置地址无误,逐项核对分类、分项能耗与现场计量装置读数,达到设计规定要求。系统调试完成应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投入系统试运行,应保存系统调试和试运行记录。6.2采集系统的调试数据采集
26、器的调试应包括以下内容:1 RS485通讯线应接驳于相应的串口端子上;2 应根据现场所分配IP地址及网关、DNS测试所分配IP地址的网络通畅情况;3 应根据从站设备通讯地址及从站设备通讯协议,配置位号组态、设置串口从站设备波特率、校验、挂接点等信息,测试相关位号值应与实际从站设备仪表的读数一致;4 设置数据采集器中心服务器IP地址、网关、掩码等网络信息,并查看数据采集器能否连接上数据中心服务器;5 数据采集器应根据具体项目,标识出此数据采集器的相关信息(数据采集器ID号、IP地址、子网、网关、及下位机版本号、型号等信息方便日后维护)。6.3传输系统的调试6.3.1数据传输系统调试包括计量装置与
27、数据采集器之间的调试和数据采集器与数据中心之间的调试。6.3.2计量装置与数据采集器之间的调试包括:1 检查确认计量装置通讯线是否连接,需要接电的计量装置是否上电,通讯线与数据采集器的通讯端口连接是否正确。2 检查确认通讯线已连接数据采集器相应的串口端子,标注现场总线通讯端子。根据计量装置通讯地址及通讯协议,配置位号组态、设置通讯端口波特率、校验、挂接点等信息。测试相关位号值与实际从站设备仪表的读数是否一致。3 测试数据采集器与计量装置之间的通讯。(1)根据DL/T 645-1997、DL/T615-1997规程,通过数据采集器按通讯地址测试能耗计量装置通讯是否正常。(2)根据国家标准GB/Z
28、19582.1-2004、GB/Z19582.2-2004、GB/Z19582.3-2004(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协议),通过数据采集器按设备MODBUS地址测试每台计量装置通讯是否正常(根据MODBUS-RTU协议及从站设备厂家所提供寄存器列表测试相应数据,与实际从站仪表读数是否一致)。(3)根据CJ/T188-2004、CJ128-2000相关规程,通过数据采集器,按设备地址测试每台从站设备通讯是否正常,与实际从站仪表读数是否一致。4 RS-485数据通讯线屏蔽层应接地,A+与B-应分别打好接线端子。RS-485通讯线应分别用标识牌标识。5 数据采集器与数据中心之间的调试:
29、(1)使用计算机根据现场所分配IP地址及网关、DNS测试所分配IP地址与互联网的网络通讯连接、网络带宽、网络延时等,确保网络通畅、稳定。(2)设置数据采集器现场所分配IP地址及网关、DNS,设置数据采集器要连接的数据中心IP地址等网络信息,并查看数据采集器能否连接上数据中心服务器。6.4 数据中心的调试6.4.1 数据中心网络、硬件和商用基础软件的调试。1 对局域网内计算机及路由器的IP进行规划,包括IP地址的获取方法、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和DNS地址的设定等。2 数据中心的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处理服务器等应设置固定的IP地址,临时接入的计算机的IP地址可通过路由器
30、自动获取,避免系统网络异常。 3 设定数据中心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处理服务器等设备的网络通讯配置。检验设备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能够正常连接互联网,服务器之间是否能够正常访问通讯。4 通过任一台服务器通过浏览器访问路由器的配置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密码登录配置界面。设置路由器(或者防火墙)的虚拟拨号用户名(账号)、用户密码。确保设定路由器(或者防火墙)在断开时自动重新连接。网络断开后连接恢复时查看是否能够自动拨号连接上互联网。 5 设定防火墙策略,针对网络安全设定网络访问策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DMZ安全区。一般应允许Web服务器、通信服务器连接互联网。 6 架设防病
31、毒主服务器,安装防病毒客户端。保证各服务器的客户端能够及时连接到主服务器并更新最新的病毒库。6.4.2数据中心能耗监测系统软件平台集成调试。 1 将能耗监测软件部署到对应功能的服务器上。配置网站(或者监测应用程序)到数据库的连接,采集、处理后台到数据库的链接,以及软件运行的环境参数,比如软件通讯端口、软件是否随计算机自动启动等,确认软件的运行状态正常可用。2 登录网站使用能耗监测软件各项功能或者监测其各项功能的使用,查看各项功能的运行是否正常。6.4.3数据中心集成调试:1 对数据的采集程序、数据处理程序、以及最后的数据发布做确认,确保通过数据查看终端能够查看分析采集数据,确保数据能够正常显示
32、,验证数据处理的正确性。2 检验能耗监测软件功能是否达到软件需求的要求,包括软件的相应速度和软件的兼容性等。安装需要的插件确保正常的现实功能。6.4.4 数据中心能耗监测系统软件应优先选用经过官方认定的软件,对于没有认定的软件,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确认软件系统能否在预计的压力下正常工作。7 系统的验收7.1 一般规定7.1.1 系统验收包括采集系统验收和数据中心的验收。7.1.2 能耗监测系统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验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系统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1 应完成楼宇分项计量装置安装;2 系统应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运行1个月以上。7.1.3 工程
33、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验收。7.1.4 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联合系统调试单位进行竣工验收。7.1.5 所有验收应做好记录,签署文件,立卷归档。7.2 采集系统的验收7.2.1 采集系统的验收包括采集系统硬件验收和数据验收。7.2.2 采集系统硬件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主控项目有:1 计量仪器、数据采集器、控制箱、线缆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一般项目有:1 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数据、计量仪器的读数及现场实际值应保持一致性和稳定性;2 数据传输、采集数据发送频率应达到设计
34、要求;3 计量装置安装应合理,其安装、接线及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7.2.3 采集系统数据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采集器上传数据正常、稳定,通过大数审核并符合设计要求;2 数据采集器接收和数据打包后发送正常并符合设计要求;3 数据分类、格式、编码符合设计要求。7.3 数据中心的验收7.3.1数据中心的验收条件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完成楼宇分项计量工程验收;2 完成数据中心(或数据中转站)机房建设,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安装和软件部署。网络传输应满足规定的网络性能要求,硬件环境应满足规定的信息安全要求,同时相应的服务器硬件、交换机和数据存储设备应满足规定的性能要求;3 完成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软件的第三方
35、检测。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防火墙软件、防病毒软件等。保证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软件的正确部署和安装,针对软件的初始化环境进行检测,并满足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4 能够正常接收楼宇能耗计量装置上传的数据并进行分项计算;5 能够按设定的时间要求和质量要求向上一级数据中心上传数据;6 设计、施工、检测资料齐全。7.3.2数据中心集成验收内容应包括机房建设验收,硬件验收,软件(商用软件和应用软件)验收,数据中转站/数据中心的运行维护制度验收,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主控项目有:1 机房验收各项硬件设备施工、装修、布线以及软硬件的安装完成情况。2 硬件验收根据硬件配置清单,逐项检查硬件的型号、配置、
36、数量、售后服务等情况。一般项目有:1 商业软件验收商用软件的配置、性能、防病毒或防火墙软件情况。2 应用软件(及能耗监测软件)验收应用软件的功能设计、数据计算、软件性能情况。应用软件应能够简单、直观的展示建筑能耗的主要信息,并反馈能耗异常情况。3 数据中转站/数据中心的运行维护制度验收运行维护制度的内容条款设置情况。8 数据结构与处理8.1 数据的结构与编码规则8.1.1数据的编码应保证数据可进行计算机或人工识别和处理,保证数据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支持高效率的查询服务,实现数据组织、存储及交换的一致性。8.1.2能耗数据编码和采集点识别编码宜采用细则层次代码结构。8.1.3 能耗数据编码宜至少包括
37、7类细则编码,包括:行政区划代码编码、建筑类别编码、建筑识别编码、分类能耗指编码、分项能耗编码、分项能耗一级子项编码、分项能耗二级子项编码。8.1.4采集点识别编码宜至少包括5类细则编码,包括:行政区划代码编码、建筑类别编码、建筑识别编码、数据采集器识别编码和数据采集点识别编码。8.2 数据的质量控制8.2.1 对监测内容应通过数据的有效性验证考察数据的质量状况。数据有效性验证应包括系统自动验证和人工验证。系统自动验证周期宜参考数据采集器采集楼宇数据周期设定,人工验证周期宜参考数据中心接收数据采集器数据周期设定。8.2.2系统自动验证必须包括电表有功电能验证的内容。8.2.3 通过系统自动验证
38、判断出系统功率出现错误数据时,宜采用人工验证考察和判定数据的有效性。8.3 能耗指标的计算8.3.1各分项能耗增量应根据各计量装置的原始数据增量进行数学计算获得。分项能耗日结、月结和年度数据均应根据各分项能耗增量计算获得。8.3.2能耗指标计算应至少包括下述内容: 1 总用电量为:总用电量各变压器总表直接计量值 2 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为:单位面积用电量总用电量/总建筑面积 3 单位空调面积用电量为:单位空调面积用电量总用电量/总空调面积 4 单位建筑面积分类用电量为:分类用电量直接计量值与总建筑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分类用电量分类用电量指标直接计量值/总建筑面积 5 单位空调面积分类用电量为:
39、分类用电量直接计量值与总空调面积之比,即:单位空调面积分类用电量分类用电量指标直接计量值/总空调面积 6 单位建筑面积分项用电量为:分项用电量的直接计量值与总建筑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分项用电量分项用电量直接计量值/总建筑面积 7 单位空调面积分项用电量为:分项用电量的直接计量值与总空调面积之比,即:单位空调面积分项用电量分项用电量直接计量值/总空调面积 8 建筑总能耗为:建筑各分类能耗(除水耗量外)所折算标准煤量之和,即:建筑总能耗总用电量折算标准煤量+总燃气量(天然气量或煤气量)折算标准煤量+集中供热耗热量折算标准煤量+集中供冷耗冷量折算标准煤量+建筑所消耗的其他能源应用量折算标准煤量8.
40、4 数据的展示8.4.1 省市级数据中心应用软件数据展示功能宜包括以下内容: 1 各类型建筑的数量、总建筑面积(包含全国总数和各市、各省的总数和分布情况等); 2 各省市不同建筑的平均用能情况; 3 各省市标杆建筑情况; 4 各省市各类型建筑的相关能耗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 5 不同地区同类建筑的相关能耗指标的比较; 6 本省、市同一类建筑的相关能耗指标的楼宇排序; 7 本省、市同一类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标杆建筑; 8 本省、市同一类建筑相关能耗指标低于平均值的建筑; 9 本省、市不同建筑的相关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8.4.2 应用软件对监测对象的数据展示功能宜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筑的基本信息,能耗监测情况,能耗分类分项情况; 2 各监测支路的逐时原始读数列表(实现远程抄表代替人工抄表,检测工作); 3 各监测支路的逐时、逐日、逐月、逐年能耗值(列表和图); 4 各类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石浮选工艺优化-石墨滑石选矿考核试卷
- 畜禽繁殖力与遗传改良研究考核试卷
- 纺织材料与纤维的研究与发展考核试卷
- 电脑系统优化与提速技巧考核试卷
- 笔的制造生产计划编制与执行考核试卷
- 嘉兴南湖学院《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CAD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咸阳市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创业策划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德市周宁县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乙)及答案
- 血站安全与卫生培训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中测试卷(提优卷)(含答案)
- 岩土真实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前的“加速度”高三下学期期中家长会
- 毕业设计(论文)-板材码垛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 销售人员合同范文
-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品牌管理塑造、传播与维护案例教学课件 品牌定位:元气森林
- 福建省泉州市2023年第29届WMO竞赛六年级数学下学期竞赛试卷
- 各国货币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