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寅)处世(根据前贤老师讲稿整理,非本人智慧,仅供参考,如有不妥,祈望批评指教)前面讲孝顺父母,在家庭里面应该注意那些细节:在学校,应该注意的除了遵守礼节以外,还有学习的态度,以及自修的方法,这个都是很切合实用的。那么,今天就是讲处世,就是我们怎么样在社会上和人家来往,这个要靠大学问。除了理论的知识外,还要靠经验、阅历。我们这里是这么讲,但是要里面的内容啊,还是要靠大家随时注意。就是说,我们跟各种人物接触的时候,你要随时留意他的反应。(举例:人在社会上,士农工商各种类型
2、都不同,职业不同,心理也不同,心理上不同,你跟他交往的方法也就不一样,说话也不是一样的,拿一种话跟任何人讲是讲不通。比如我上课,有时候要讲的通俗一点,有时候又要讲的有文采一点,比如引用一些古文啊什么的。)(举例:在学校里说得是读书人的话,你到乡下跟种田的农夫讲文诌诌的话,他就是格格不相入。你在商场里讲的话带到学界谈,这也是不行的,所以这个要多注意。这个是包括整个求学的问题。)(举例:求学啊很难啊,譬如说我们老师(指李炳南老师),他老人家非常慈悲,希望我们都有成就。最低限度,我们拿古人注解的本子,我们自己能够看懂,能够有所辨别。这个辨别,是怎么个辨别法呢?就拿论语集解来说,历代批注这么多,如果不
3、是老师指出要点出来,那么我们很难选择。论语如此,其他的各经也是如此,都是这个样子。礼记、春秋、书经、易经、诗经,你翻开深入研究的话,笔墨官司打得凶得很呢。)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本质:不自赞毁他处世第一条我们一看就明了了,不要说人家的短处,反过来说,不要说自己的长处。虽是这么简单,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举例:论语卫灵公那一篇里面,孔子曾讲: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孔子自己讲,我对于人,对于一般人,我毁谤了谁了、誉是夸奖人家,我又夸奖了谁呢?毁,圣人是不会毁谤人的;但是夸奖人,圣人有时候有的,假如有所赞誉的,对某人有所赞誉,如有所誉者,其所有试实。我所夸奖的人,一定是名符其实,实实在在
4、的,不是虚伪恭维他。虚伪恭维他,圣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所以孔夫子不但不毁谤人,而且也不轻易地夸奖人。自己说自己的长处,那孔子更不必说了。孔子明明是圣人,他从来没有说自己是圣人。(举例:孔子曾与子路、颜渊这几位坐在一起谈天的时候,孔子叫他们盍各言尔志?你们说自己的志向。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所谓伐善,就是不要自夸自己,也就是说,不要说自己的长处。所以我们看这句话这么简单,为什么颜老夫子讲这个?其他人却很少讲到这一点,子路都不知道讲这句话。)我们想想看,可见得真正不说自己的长处,是相当有修养的功夫,为什么呢?普通人自己有了某种特殊的学问,特殊的技能,或自己在品德方面,比较高人一等,不知不觉当中
5、,自己显露出来,有点自己夸奖自己的情况,一般人都有这种情况。所以在孔门当中,颜子在说他志向的时候,特别说出毋伐善,不要夸奖自己的好处。(举例:没有高度的修养,不说自己的长处难,不说人家的短处也难。我们在跟人谈话当中,也是不知不觉说着说着,就把人家的短处说出来。这个我们各位之间,平时没有留意这方面,就不知不觉。你念了这两句书,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天跟人家谈话当中,自己检点检点,是否有这种情形?或者自己警觉之后,还没说出口,就先提醒自己。不要在不警觉时,让不该说的话冲出口。)说人家的短处,说自己的长处有什么不好?说人家短处,是妨碍人家,说自己的长处,是损了自己的德性。(况且弟子规有云:扬人恶 即是恶
6、 疾之甚 祸且做)所以学佛叫人不要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毁谤他人,这个是不许可的,一个学佛的人自赞毁他就完了。(举例:常常背后说人家短处,他的功夫怎么样?不但是没有功夫,而且还造口业,这个有因果关系。我们说人家一句坏话,人家不会不知道的。我们两个人在房间谈话,谈某某人的不好,人家不在这里,怎么知道呢?不要这样想法。只要一句话出口,总之对方是了解的。所以大学里面曾子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无论是在心里,或是口里的话,要时时有这样的警觉。就如同有十个人眼睛在看我们,在监视我们,我们不能一点不注意。)(举例:如果给别人知道我们说人家的坏话,对方不管有没有修养,总是不太高兴,有修养的人放在心
7、里面,没修养的人,他就要对你报复了,你说他一句坏话,他就要说你十句坏话。这样我们社会上遭遇的麻烦可多了,我们想做一点好事,人家也把我们破坏掉了。)(举例:咱们在社会上跟人交往,同学之间交往,背后不要讲他人坏话,特别是女同学爱东揭长西揭短、七个长八个短的,结果我们说完人家还得接上,不接上你不够意思啊。别人跟着你一起讲人过失,结果容易大家都伤了和气。)这个一定要注意,特别要防范这个事情。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内言不出于阃】家里的事是好事,是坏事都不要跟外人说。所以礼记曲礼称谓外言不入阃,内言不出于阃。阃就是门坎的意思。(举例:古时候,妇女都是住在家里面,不出门的,是闺中的。这就是说,古时候,
8、男子不在外面把家里的事往外面说。外面的事情呢?也不准许带回家来,跟家里妻子说。就是内外不要互相这么说。为什么不要这么说呢?比如家务事,古人有一句话家丑不外扬,家里有很多事情向外面宣扬,向外面说,总是不合适。你向外面说,人家也不能给你解决问题,毫无用处。)有时不但问题不能解决,反而引起更多家庭纠纷。所谓家庭之事,包括很广,有夫妻之间的事,家庭之间的事,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的友爱、家里的财产,经济的问题种种。你把这些家庭的事跟外人讲,往往破坏自己的门风,让人家看轻你家里的家教。古时候家有门风,家有家规,家务事在家里有家长作主处理。(举例:家里的财产,你把它说出来了,外面不良的份子,他知道你家的底细
9、,家务情形都了解了,他就找出机会来妨害你家里的事情。)(举例:家人的行踪,也不必让人家了解,男主人是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上班,主妇什么时候上街买菜,什么时候回来,这一天家里什么时间没人,真空状态,或是什么时候,我有一笔收入,这些情形一讲,小偷摸得清清楚楚,就选在这个时候偷劫,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所以这些事情不必跟外人讲。)举例:我们现在当然不能避免的,在古时候,妇女没有重大的事情,比如说,结了婚就是住在丈夫家里,非有大故,不能回娘家。大故是什么?娘家有丧事,或是重大的喜事,可以回娘家。没有这种情形,出了嫁就是在夫家,娘家都不轻易回家,何况是到别人家走动的,所以很少出入。拿现在拿讲,好像关在家里
10、是不好的。其实关在家,有它的道理,她在家里,就是教育子女,子女从小就在家里受家庭教育,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到学校受学校教育,这当中是一贯的,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是一贯的。这一贯的教育,从父母到师长,他们所说的话,所表现的行为,所做的示范,都是好的。苏洵夫人程氏 相夫教子,辅佐出丈夫苏洵,两个同事考中进士的苏轼和苏辙。苏轼中进士时年仅20岁,苏辙就更小了,才19岁。)【外言不入阃】这个人到了能够辨别是非的程度,然后才能看其他的书籍,接触外面的事情,他已经是定了型了,没有问题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里的事固然不必对外面讲,外面的事情也不用拿到家里来讲。(举例:讲给家里的小孩听到没有好处。外面社会的事情
11、很多,罪恶的事、抽烟的事情、杀人的事情、放火的事情、很多很多。大新闻在家里一讲,听起来这是奇闻啊!但是在心理上就受了影响。儿童的心理像一张白纸,听了什么,心理就有个印象,他就自己表演出来,就模仿了。电视机、网络是不是都是外面的事往家里说啊。之前常常听说山里的孩子单纯,那现在还单纯吗?有个大魔王,电视。这个“外言不入阃”古人非常重视,现在我们请了电视机、网络来专门干这个事。)所以古时候,人心厚道、风俗淳厚,他在心志没有定型时,不让他与外面接触。当然现在就很难了,现在一点点大的小孩子就看电视,这就没办法了。小的不懂,大小孩子在外面看看报纸,看看新闻,回来跟小的讲,这是没法避免的,家长就要注意家庭教
12、育,这要多费点心思,所以现在讲家庭教育很困难,外面的事情不在家里面讲,事实上办不到。现在那一家没有电视,没有新闻报纸?这就很难了。这是上一段,家里的事不对外面讲,这是避免很多的麻烦。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李炳南老师之解释:这口最了不得,是祸福之门。譬如说,战国时的六国成天闹乱子,都是苏秦与张仪拨弄的。苏秦与张仪什么也没有,东也拨弄,西也拨弄,各国互相打战,他从中取利,现在国际上就这么一套。)这话看起来也很简单,很容易了解,但做起来就不容易。口是祸福之门,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大半就决定在口。大家现在要学孔子的谨言慎行,少说话。 (举例:李炳南老师讲论语的时候,他引用易经里面的:躁
13、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他老人家说,一个人说话太多了,他的前途不会乐观,一辈子没有大发展,也办不了好事情。而且寿命也不会太长。见了面就说个不停,送到门外到街上还说,那有这么多话?未说话以前,礼记有说要安定辞,心里先打好稿子,何者在前,何者在后,要有次序,总之,说话要简要详明。)(举例:听了之后,当时一想,回忆我所接触的人,的确是如此,无论过去在社会上,在一般场合中,凡是碰到人自己就滔滔不绝,讲个没完的人,这就是烦躁之人。这种躁人,多半是前途不平,遭遇很多的挫折,而且想活到很高的寿命是不容易的。)事实上确实是如此,李炳南老师讲不是纯粹的理论,是经过事实观察,和经验累积得来的。我们一个人的身体是四大
14、假合,是因缘生法,因缘和合起来。这种因缘和合,在道家来讲,我们人身体有,精、气、神三种要素,精力、气体、无形的神这三种。同样的人应该都是一样,为什么有人寿命高,有的人寿命短。所以道家讲养生之道,要注重收敛,收敛自己的三要素。这种收敛,无论白天,或是夜间,他都讲这个用功的方法。夜间:在夜间睡眠前面讲过,老师也提示过,不要仰着,不要张口,气吐得那么大,这是不够卫生的。白天:在白天也是这样,在白天没有必要的时候,要闭着嘴,用鼻子呼吸,很均匀、很调和、很柔和的呼吸,我们一个人心理不正常,很急促,或是运动后很急促呼吸,很不正常,那对一个人身体里细胞损失很多。所以在白天没有必要时,不要多说话,把呼吸调得很
15、均匀。做事:在做事的时候,心理也要很定,不要浮燥。有些人他一面做事,一面心里着急,有些人做心里不想做的事情,越是不高兴,越是在做,心身两方面都是亏本。讲话:在遇到人的时候,把心里面一股闷气发泄出来到处讲,这个受到的损失更大。一个人要是真修,要做到心平气和,心里很平,气也很和,在心理很柔和,在生理方面也不会伤气。所谓这个口,话说得越少越好,说话不要多。说话的内容,无非是表达自己的心里,讲人、讲事,凡是牵涉到人与事,就关系到人的利害,关系事情的成败。这些话对人有没有害处?有没有好处?有修养的人,他的脑子稍为转一转就知道了。没有修养的人,或是一时没有注意,他冲口而出,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把人给伤害了!他
16、自己不考虑。不光是说话,写文章、发表各种言论也都是如此,杀了人家,往往自己还不了解。对方知道了,人家要报复我们;有时候虽然对方不知道他受了损失,但有因果上的报应,我们也逃不了,我们一句话,损了人家的名誉、权利,让人受了损失,这个在因果上,我们还是要负责任。这个责任对方虽不知道,我们还是有过。当然我们讲话时很小心,就有福了。福是什么呢?我们说一句公道话。佛法布施里有无畏布施、有法施,都是要用口说的啊!法施讲一切道理。讲经说法,不要违背经旨。为了人家在那里受了恐怖,我们仗义直言,给人家解围,给人家壮壮胆子,在精神上给人家一个支持,这个我们也是一种功德。所以我们的口,看我们怎么来用它。你用得好,就能
17、替人造福,自己也有了功德。用得不好,就造了口业,妨害了人家,也害了自己。(举例:在论语颜渊篇里面有一章讲: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焉?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君子讲质,讲本质,何必讲文呢?这个好像对人也没有损,可是他对人影响很大,所以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谈君子也!可惜啊!老夫子你这话说君子,说错了。君子不是如此啊!君子是文质彬彬,不是只讲本质,而不讲文的。当然只讲文而不讲质,这个不好;但是只讲质不讲文,这个也不好。所谓话丑理正,在此是不正确的,不是君子所为,君子应文质彬彬,两方面都好。)所以一定要评论君子,话说出去,错了以后呢?驷马难追,子贡说驷不及舌。用四匹马拉着车子追,也追不上!所以
18、一般就根据这句话,成为两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确如此。是非善恶,你一句话说出来就决定了,在论语子张篇,子贡说: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不可不慎也。君子一句话说出来,说得好人家就说你有智慧,一句话说得不好,人家就认为你没有智慧,所以看看这个重不重要呢?言语代表一个人的心理,修养学问都在这个话里包含,所以说这个言不能够不谨慎。而且颜渊问仁于孔子,孔子也是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然后颜子请问其德目,条目有四条,其中一条就是非礼勿言,说话要合乎礼。礼包含很多,恭敬人家,不要损害人家,这个都是。凡是不合乎礼的话,都不能说。(举例: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
19、,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细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再看佛家,佛法讲十善业,十善业的反面是恶业,你看看意三业,身三业,口四业。口是最重要的,它有四种业,这四种业仔细推敲看看,我们每天都表现出来。拿口业来看,现在人在社会上,一开口、一动笔,很有可能就犯上了口业,想想看是祸是福呢!他就种下了这个种子,所以我们这个口,是成就道业最重要的一环。(举例:在孔子家语面有一个故事,孔子到了周家去观礼,观礼到后稷,也就是周家的始祖后稷庙,到了庙的门口,发现有了金人的塑像,这个金人塑的口被封起来,很奇怪的,同时金人的背后,刻有几个字,也就是
20、铭,这个铭写的是古之慎言人也,说明这个金人是个慎言之人,也就是对言语非常谨慎,可见周家在研究这个学问。)古人讲这个礼,对于口非常注意,因此你无论讲佛法、讲儒家,都要守口如瓶,谨防口业,为什么呢?儒佛两家都是要注重修道的,你修道,口不好好的修,这个道也修不了。所以我们平时无论说话做人,都要注意口,不要造业,一造业就是因果,不能背了因果。说一句普通的话也可能会造业。我们说毁谤某一个人,固然是不可以,但你说了一句普通的话,虽没有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一个人,可是这句话说出来伤风败俗,也会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害了公众的心理,那这个罪过更大。(举例:现在做大众传播事业的人要特别小心,想做大众传播的事
21、业,包括电视、报纸、广播从业人员,最好都要学过佛的人。他们都懂得因果,知道怎么下笔,话在说出口之前,在写出去之前都要好好考虑,那么这种传播的事业,风俗不会坏。)可惜现在用人,哪里能够像我们的理想,都能够懂得因果道理。我们这个莲社,受到古德的庇荫太大了,不管社会上风气如何,情况如何,有一分力量就贡献一分力量,所以老师常常讲有共业,有不共业。共业如何,我们尽量影响共业,影响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那么最重要的是不共业,自己能不受外面坏影响,我们自己要有相当的功夫,再尽量地影响外面不好的环境。四、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这都是人情世故,我们老师曾写过一幅对子,人情练达是文章,人情
22、练达,通达人情世故,就是文章,就是学问。【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了失意的人,他各方面都受到打击,很不得意,或者是破了财,或者是丢了势,或是种种不如意,你见了这样的人,应该说点让他得到安慰的话。(举例:你要是说自己很得意,人家破了财,你却说自己中了奖券,人家失意你自己高兴,人家丢了差事,下了台,你说做了大官,自己得意了,这是教人家不堪忍受的。)我们读书、做人处世,就是要处处让人家受得了,假如我们自己处在那种境遇,我们看见人家尽说些得意话,表扬他自己非常得意,我们自己心里也很难受,为什么呢?一个人总希望比人家高明。(举例:现在的小学生,人家考的成绩差,他就很高兴,说自己都没努力,就好一百分。人家
23、有爷爷教,成绩很好,后来爷爷去世,全班都很高兴,终于死了。姐妹两个给别人讲作业,姐姐不告诉别人,妹妹告诉别人错的。)你们大家研究佛学,百法明门论中提到很多,论中提到众生都有烦恼,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根本烦恼里有傲慢,随烦恼有嫉妒,你讲这些话都容易挑起别人的烦恼。所以我们见失意人说得意语,把人家的烦恼引起来,这是自己不太好的,有亏于自己的德、厚道。对方已是烦恼,我们再说这话,使他更増烦恼,我们就是恼害众生。佛教是慈悲,慈悲的精神就是儒家讲的仁,仁道、仁厚。无论是学儒学佛,都要讲忠厚之道,不要让人家听了起烦恼。【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举例:一个五十岁的人见六十岁的人说我老了、我不行了,你说是老
24、年人,那个老年人比你年纪大,是那一个该死啊?那个六十岁的老人听了是绝对不高兴。)见老人不要说衰伤话。老年人,这个老师常讲诗的时候,男子悲秋,老人每逢秋天,天地之间的气象,人体与天地自然界之间,是息息相通,天地这个时候都是收敛,都是闭塞,身体也自然而然受影响,所以往往一到秋天,男子上了年龄,会有衰伤、悲伤的感觉。这种心情容易使然,向这种人我们再说一些悲伤、衰伤的话,更会使他哀伤。(举例: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是不错的,的确,你要看见七八十岁的人,和他说七十古来稀,对方听起来不好受,那就要变变方式,固然现在有一个流行的口号,人生七十才开始,这话大不合道理,但说出来给老人家听听,也未尝不好。懂得道理
25、的人,明明是不合理,但比听七十古来稀要好一点,这些话都是要注意。)李炳南老师谈到作寿,他最反对作寿,说作寿是拉警报,你们大家明白吧!怎么拉警报呢?到时候了,要预备预备,还不是这个样子!举例:有一个人九十几岁时作寿,开了一个宴会,正:有一位先生恭维他说:你活了快一百年啦,很好,这是多么好的话,譬如现在说人:你身体不要紧,没点病,即使有点病,那是百年的关系。这话令人听了应该就很高兴,反:可是对这位作九十六岁寿的老人说:你老先生看样子有百年的火候。作寿的人,喝了酒正高兴着,被这句话呆住了,还有四,五年可活!在座大家都不高兴,你那一条不好说?你会说:你活着一百年,还有什么不好?你说他活一百年为什么不欢
26、喜?你会说:你活着一百年,还有什么不好?你说他活一百年为什么不欢喜?你说其他人活一百年为什么会欢喜?一样的话,不一样的说法。大家有疑惑可以问。五、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交浅不可言深】交情浅的不可以讲深的,交是交朋友,交朋以不是一下子就很深。【举例:这个道理,道家讲,儒家也讲。1.庄子里讲: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君子交朋友淡淡的,像水一样。水的味道虽然淡,但却能细水长流,这是水的基本味道。2.小人之交,其甘如饴。甘是很甜的味道,浓得像酒,如酒一样浓烈,但那个味道不会长久。比如说再好的酒,放在外面不把它对起来,在外面风一吹,没好久味道就变没有了。现在有个流行词叫“闺蜜”,大家好好的想一下,是君
27、子之交,还是小人之交。】所以交朋友,一上来一见如故,三生有幸,真是不得了。可是过不了好久,情势一转移,彼此跟路人一样,甚至反目成了仇人。(举例:大家有没有发现,学了佛法,或者说学了传统文化,很多朋友就不联系了,原来天天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喝酒,随着你的转变,慢慢就不联系了。可能之前就是小人之交。比如我原来喜欢喝酒,就有很多一起喝酒,一起唱歌的朋友,后来自己学了圣贤教育不去了,慢慢也就断了联系,他们也约过,但慢慢就没人约我出去了。)小人是如此,君子不是如此。君子就像是论语公冶长篇所说的: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久而敬之,是受人尊敬,为什么善与人交?他知道交友的道理,开始的时候由浅入深,慢慢的
28、交往越久,朋友之间的友情越是浓厚,越是尊敬对方。注意:友情越是浓厚,越是尊敬对方。否则,很可能就是小人之交。那么“交浅不可言深”这个交浅,朋友在刚刚交往的时候,交情还不是很深,一见倾心,把所有的话都跟他讲了,将来一旦朋友的关系不能维系的时候,或者将来做不成朋友,成了仇敌了,那么你的毛病都给对方抓住了,这个不能不注重。朋友之间劝善规过,是交友很重要的意义,朋友之间不能劝善规过,那要这个朋友干什么呢。可是劝善规过也要有分寸,交情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话,交情不到那个程度,虽然你是一番好意劝他向善,改除恶习,但他接受不了,往往认为你是在教训他。这就是论语所说的: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人往往有
29、这种心理,所以没有到彼此信任度相当高,言语无丝毫隔阂之前,与人说话都要注意。不是所有该说的话,都可以不必考虑地说出来,在有些情况下,反而说出来没有效果,而且还会结怨。劝谏别人,我们在弟子规里面有提到方法:观察需要付出信任劝谏这五个步骤可能是很多人用生命换来的经验。这些都是古代劝谏非常有经验的人留下来的方法,古代对皇帝劝谏,一个不小心,可能连命都没有了,所以,古人的这些方法是非常的有依据的,因为可能都是用命换来的经验。所以这个大家要记好了。另外还有很多的技巧,所谓人情练达皆学问。说到劝谏。最著名的莫过于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谏。举例:1、不做忠臣做良臣。提到劝诫,我们一定会想到哪个大臣?唐朝的魏徵。魏
30、徵其实是个,我的感受应该是个很可爱的人。他一开始辅佐唐太宗,他都把话先讲在前头,很有语言的艺术。他就跟唐太宗说:皇上,我不要做忠臣,我要做良臣。唐太宗听了觉得很纳闷,为什么不做忠臣要做良臣?魏徵接著说:因为做忠臣都要被砍头,做良臣才不会没命。唐太宗一听就在那边哈哈大笑。其实唐太宗是个聪明人,他在那里哈哈大笑的时候他会想:忠臣都是被谁杀的?被暴君杀的;假如我把他杀了,那我不就变什么?变历史上的暴君了!所以,其实魏徵这段话已经让他自己这个命已经可以先保住了。 2、良臣敢言必有明君。魏徵也常常在唐太宗有些过失的时候,都对他直言不讳,他也常常提醒唐太宗,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人民可以拥护你,成就你的
31、功业,当你不爱惜人民,他同样可以把你推翻。所以,唐太宗也是时时战战兢兢治理国家。有一次魏徵进谏的很激烈,把唐太宗气得半死,然后气冲冲就跑回他的寝宫,边走边喊,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杀了他,就这样气冲冲走回他的寝宫。他的皇后就看到了,看到他气得半死,皇后心里想只有谁可以办得到?只有魏徵办得到。皇后马上就去换了非常端庄的衣服,很正式的衣服,换好以后就走到唐太宗面前,就跟他跪下来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唐太宗本来气得半死,对皇后这个举动觉得莫名其妙。然后皇后就说:皇上,一定有明主出现,明君圣主出现才有臣子敢这样直言不讳。结果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那我是明主!所以,一个太太对先生可有很大的影响,假如这个时候
32、皇后又进了魏徵几句谗言,我看贞观之治可能就改写了。 所以一个家的兴旺,一个朝代的兴旺,绝对都是非常多人的付出,非常多人的参与才可以做得到。我们明白这一点,在人生当中成就的一些事,一定要把功劳回馈给所有的人,一定是众志才可以成城。所以,唐太宗不止有魏徵,还有身旁皇后,这么多贤德之人的辅助。 3、魏征去世叹镜坏。后来魏徵去世了,唐太宗哭得很伤心,他说:我有三面镜子(以前都是铜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把他的衣服、帽子戴好;以史为镜,用历史来观照自己的施政,可以知兴替,怎么做才可以让朝代兴,怎么做会让朝代败,他可以从历史观照的到;以人为镜,用到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到他所
33、有的政策的得跟失,进而去修正。唐太宗说他有这三面镜子,而现在已经坏了一面,就是魏徵死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个贤明的君主一定是非常惜才、爱才,他才能够赢得这些大臣对他的信任。那一个智慧的企业掌舵人,那一定是非常惜才爱才的人,才能赢得员工真诚的付出,企业才能蒸蒸日上。所以交浅不言深的意思,包括很多很广,包括自己的、彼此的私事,学问、道德等等,你要看对方跟自己交往到什么程度,你说什么话,否则不但是失了言,也可能失了人,这两种都有所失,就如论语所说的: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个是交浅不可言深。注意,我们这里提到了两个判断是不是真正的朋友的标准:1
34、.友情越浓厚,越敬重。2.真正的朋友会对你劝善规过。【绝交不出恶声】朋友之间绝交往往是有的,绝交是绝了原来交往的朋友。朋友是五伦当中的一伦,也是道义的结合,跟家人父子不同。家庭中的父子、夫妇、兄弟,这是天伦,是不会分散的。君臣、朋友这两伦的交往,则是以道义来维持,彼此志同道合,当然交情会一天一天维持下去。如果有任何一方违背了道义,对方当然要劝告他,但始终劝告不来,只好作罢,那就绝交了。绝交后是否和现在一样,两个人互相对骂一顿,或对打一顿,然后彼此也就不往来了?小人才是如此啊,小人彼此骂了一顿,三天之后又为利害而相互结合,又言归于好,好了一阵子以后,利害又冲突,又互相骂一顿,这不是君子之道。君子
35、绝交是在不得已的时候,对方稍微有能够挽回的情势,他不轻易绝交,实在没办法挽回了再绝交,到了绝交时不出恶声,一句让对方听了有恶感的话也不讲,彼此也不过是淡淡的疏远而已。【举例:在史记中记载,燕家大将军乐毅,燕国派他攻打齐国,攻下了七十多城下来,只剩下莒城、即墨二城没下,齐国固守在那个地方,乐毅的军队就围困在两城之外,齐家部队知道燕家大军,乐毅名将在那儿统帅,想突围也不简单,所以齐家就用了反间计,派了人到燕王那儿,告诉燕王说,你知道为什么派了乐毅在那儿攻打我们齐国,开头那么快连打了七十多个城池,现在只剩下两个城,他为什么打不下来?而且在那里观守、观望,知道是什么用意吗?使者就对燕王说,你这个燕军有
36、个大将领,你将来的祸患不在齐国,而在你自己,言下之意,他这两城攻不下来,就是说他要倒戈相向,要降你的君位,这一听燕王就不得了了,赶快想撤换乐毅,把乐毅调回去。乐毅一想,既然君臣之间有了隔阂,受了人家利用,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他写了一封书信给燕王,留一句名言:古之君子,绝交不出恶声。交情虽绝,但彼此不出恶声,好来好往,写了一封信之后,他没回去燕国,到外国去了,他把他自己的心迹和一番忠诚,说得清清楚楚,说明他之所以不能回去的原因,是他已经中了人家的计策。】现在的人,绝交以后,到处说对方的坏话,有没有啊。离婚后的两个人,更是如此。网上经常爆出哪些明星离婚了,然后互相爆料对方的隐私,在网上大庭广众之
37、下掀骂战。有些明星朋友之间不交往,但大张旗鼓的骂对方,都是有的。这些都为社会做出了不好的示范。应该互相客客气气的。也就是说,君子之人他有修养,虽是到了绝交的时候,也不必说对方难听的话,这个虽是绝交,但君子厚道,总是希望将来对方听到了觉悟之后,还是能志同道合,还有余地,这是厚道的话。六、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侮辱人是不好的,无论什么人,地位高、低,就是一个乞丐,你侮辱他,他都受不了。【举例:礼记檀弓有一个故事,这个齐国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灾民,一个饥饿不堪的人走来,黔敖左手端饭,右手端汤喊着嗟!来食,这个人因为不肯接受,所以最后就饿死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上是给人家吃好的,但对方
38、听了是侮辱他,他就不吃你的饭,不吃嗟来之食。明明是走几步路就死了,他也不吃,他不受这个侮辱。在历史上受到侮辱,再加好几倍报复给人家的很多。为什么呢?儒家说:士可杀,不可辱。一个读书人,你杀他是可以的,你侮辱他是受不了的,这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不要侮辱人家。现在民主国家作战,俘虏对方的降帅、士卒,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就是不能侮辱,对别人快意侮辱的时候,你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记恨在心里。遭受侮辱对一个有志气的人来说,会引以为终身最忍受不了的奇耻大辱,他将来有机会的时候,那种报复会让你受不了。有时玩笑也是开不得的,这和污辱有连带关系。譬如你跟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开开玩笑或许无伤大雅,没什么关系。
39、可是这个人平时就是一本正经,没有幽默感,当你认为是在跟他开玩笑时,或许他当作你是在侮辱他,他就不能忍受,而且结下怨恨,这个在社会上是常常有的情形。有时候我们说一个笑话,想引起彼此愉快的气氛,可是对方并不是这样想,造成他的误解,那我们又何苦呢?划不来。所以不要随便开玩笑。【举例:在历史上,左传记载两个国家办外交,那个国家派的外交使者是个跛子,只有一个眼睛,而这个国家相同也找了一个跛子,有一个眼睛的使节来迎接他,好像很有趣啊!可是后来人家记在心里,回来以后找机会,找个问题,派了军队就把你的国家灭掉。原来只是增加兴趣而已,开开小玩笑,可是后果那么严重。】所以对方是个严肃的人,不管他是在什么地位,你说
40、话要小心,不可随便开玩笑,那是不行的。而且不论是任何人,开玩笑多了,就失之于轻浮,我们求学要注意庄重。论语孔老夫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总而言之,无论在什么场合,庄重一点比较好,轻浮了不太好,轻浮的办不了大事,到紧要关头,还是要仰赖稳重一点的人。所以庄重的人往往是办大事的。庄重的人他无论说话,无论做什么事,说一句就是一句,做一件事是一件事,他不会轻浮。有时候为了缓和气氛,开玩笑是难免的,但是要注意节度,这一层要特别注意。七、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这也是研究人的心理,残疾的人往往心眼很细,忌讳比较多,再一方面,残疾的人行动往往有所不便。比如,走路不方便要拄拐杖;或是眼睛不好,看不清楚;或是说话
41、发音习惯不健全,说话不很流利,有接不上的地方,遇到这些人,应该怎样呢?无论是儒家、佛家都要讲究仁慈、厚道。因此遇到这些人,我们尽量给他帮忙,能够扶他一把,譬如遇到这些人他上车不那么轻便,我们一定是让他先上,或是帮他上下车,他眼睛不好,我们也帮助他注意什么的,有危险的地方他注意,这就是存心厚道,所以要特别给予恭敬。论语卫灵公篇记载,孔子与鲁国的盲人乐师见面的情形,其所给予的特别关怀,令人感动: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孔子在接待盲人时,特别的细心关怀,当师冕快走到阶梯或是座位之前,孔子都会预
42、先提醒。当师冕坐下来之后,孔子立刻将在座的人,一一介绍给他,在座都有谁、坐在何处,俾其说话时有所顾忌,从这些细节都可以见到孔子的仁爱之心。在论语乡党篇也讲过,孔子见了这些人(残疾人)也要变色。所谓变色,这个很难讲,要自己细心体会,遇见这些人,在精神态度表现出一种关怀他,一种同情他,就是没有言语,用动作、表情让对方有一种感觉,感觉你对他一种亲切、关怀的味道,这些表现出来都叫变色,变变颜色。所以遇见这些人,要特别恭敬,因为他不是平常的人,他有某方面残缺的地方,特别需要人特别来帮助他、关怀他。【举例:有些医师刻意对患病的当事人隐瞒病情,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就怕人家说他的这个病很
43、严重,无可救药,有些病人一听心里很难过,本来病只有六、七分,一听这个话就增加到八、九分。所以病人有时候不是因为疾病死的,而是被周围的人吓死的。】昆明有个人,他奶奶当时在世,得了病,医院检查出来,本来还有说有笑的,结果一个亲戚悲伤的对她说,你这个病反正也治不好了,有啥好吃的就吃吧。很快就死了。确实是吓死的。八、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本质:存养厚道,养不忍之心。现在肩挑比较少了,过去肩挑小贩,都是推着车子,在菜市场里面,卖着水果、小菜,他一般都是从乡下运来的。古时候的市场与现在不一样,过去称为赶集,也就是每个月在固定的日子里,大家聚集到城市里来,另一个日子,又聚集到另一个地方去,凡是乡下的东西,
44、通通聚在城里的市集去卖,这种赶集的方式,都是人老远地从出产的地方,把东西用担子肩挑到城里来,很不容易的,必须出很多的力量。所谓小贩他的本钱很小,从一个地方把东西买过来,再卖到另一个地方去,只赚一点点微薄的利润。另外还有苦力,过去乡下交通不太方便,往往雇车夫给自己拉车,雇轿夫给自己抬轿子,这些人真是苦力。所以,肩挑小贩辛苦,本钱小,利润微薄;苦力出卖劳力,赚钱很少。你向肩挑小贩买东西,跟他讨价还价,雇车夫、轿夫之类的苦力,你还跟他讲价钱,给他很少的酬劳,都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人都是出卖他的劳力,赚的钱很少很少,你尽量地讨他的便宜,我们想想,究竟有能力买他的东西,能够雇他,说明我们的经济状况比他好
45、多了,能够多给一点,就给一点,不要讨他的便宜。拿现在来讲,虽然不是肩挑,他用交通工具,运到菜市场来,可是他终日在市场里卖东西,在那儿餐风饮露,夏天太阳晒得这么热,冬天风又吹得冷,我们住在家里,夏天有冷气,冬天门一关,暖和和地,想想他在市场那样辛苦,我们买个东西,还要贪他的便宜,这个心就是不仁。我们要处处存养厚道,养不忍之心!那么不但是对做小生意的人有好处,对于我们自己也是在存养厚道。所以印光祖师在文钞里常常提到,我们买东西时,对小买卖不要还价。当然,如果发现两处卖的价钱实在相差很多,我们也不必还价,下次到别处买比较便宜的就可以;但是如果二边的价钱相差不了多少,贵一点其实也没什么关系。九、施恩求
46、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本质:这个也就是厚道,帮助我们修道。【施恩求忘】佛法修菩萨道,第一个要布施于人,施恩于人。【举例: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儒家讲的道理很高深,一个人要体天地之仁。天地的雨露,让万物都能长生,我们人有能力的时候,要效法天地这种大德。【举例:看看人家过不下去了,我们要尽量地帮忙人家,救济人家,这是施恩。】施恩是不是说我有恩于你,你将来一定要报答我呢?不是的。我们给人家好处,当下就要忘记。【举例:忘记布施的人,忘记接受布施的人,忘记布施的物。这叫三轮体空。】【举例:不但我们读书人如此,大家看历史,韩信在少年没得志时,穷得没有饭吃,在河边钓不到鱼,正饿得
47、不得了的时候,河边有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洗衣妇女-漂母,送了一碗饭给韩信吃,而一饭救活了韩信的命。离开前韩信向漂母说出了感激的话,将来我发达的时候,要怎样的报答你。漂母听了就生气着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我送这碗饭给你是希望将来你报答我吗?不是如此啊!我只是看你现在受苦而伸手救济,不是求报答的。我们想想看,那个时候,一个河边洗衣服的妇女,都明白施恩不求报的道理,当然韩信后来还是报答了他。】【受恩必报】1.报恩于人在施恩者来说,自己不要求报;但是另一方面,受了恩的人,无论如何点滴都必须回报。【举例:韩信是汉朝的大军师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帮刘邦评定天下,王侯将相全做过,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48、。后来,韩信用千金报答漂母,古人都是如此。古时候的风俗是很浓厚,他从小就是这样学。这就是韩信的一饭之恩,千金报答。】2.报恩天地对人有恩,我要报恩;对于天地生长五糓,也思报恩。五糓当然是人种的,但如果没有天地,天不下雨,土地没有泥土,这个五糓长不起来。所以我们吃的五糓,虽然是自己用劳力种得,但在吃的时候感谢还是感谢天地的恩德。这种报恩之心,对任何人都该如此。我们受之于天地,受之于父母,受之于朋友,一切一切的,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在社会上任何有贡献力的人,都对我们有直接、间接的恩德,想到这里,才知道我们欠社会人群的太多太多了,而现在我们可以回报给社会人群的却非常少,想到这里感觉非常惭愧,
49、所以无论我们做哪一个行业,都要思兢兢业业地来报答所有人。【开罪于人需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至于开罪于人是难免的,我们智慧不到,考虑不周,不免有得罪于人的时候,当我们有意无意说的话,让人家听了受不了,伤了人家的心,或是我们做了有损害对方的事,事后知道自己不对了,一定要求解。不要把这个解看得那么单纯!我们说话向人家道歉,有时候人家还不愿意接受,所以除了用言语外,还要用行为,用事实证明我们不是有意要伤害他。这个解字,就是化解这个结的意思,让被我们所得罪的人,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十、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这里就是跟佛家所讲的一样,【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弟子规:能
50、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举例:现在的小朋友崇拜偶像,是亲仁吗?】十一、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有些人都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凡是任何事情都要事先有准备。【举例:人往往比较冲动,但后果很严重,常常都不是自己所能承受的。比如游泳,水平不好,水体不熟悉,一个猛子扎下去,可能命就没有了。】中庸上讲: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任何事情你事先有预备,这事情办起来,就一定能够成功,如果没有预备是不会成功的。在有些情形下,我们看到某人临时事情一来,他没有事先想到,也能把事处理得很好,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并不是临时靠他的天才,而是平时他有很深的修养功夫。日积月累有很多办事
51、的经验,临时事情来了,他可以应付自如,可以处理得了。这告诉我们,无论做事求学都要用心,随时都要预备临时突发状况。【举例:这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平时需养成静的功夫,遇到任何问题要冷静下来,稍微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要怎么办?怎么处理?有很多事的决断往往在一刹那之间,不可能让我们用长时间来研究、分析,所以在那一刹那间,心里要沉着,要镇静。这种沉着、镇静,都是靠平素修养练习来的。譬如说平时面对任何问题,都是拿做学问的态度来看,不是只看一个方面,要从好几个方面来看,所以临时遇到紧急问题要处里的时候,就不会只看一个平面,而是可以看出一个立体,要综合来看,那么临时处理的时候就会镇静,不会慌乱。再来,
52、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逞能,我们不能说什么事都做得到!虽然做不到,但一定是尽力想办法帮忙。弟子规有语: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千万不要好大喜功,承诺超过我们能力范围以外的事,如果我们勉强去做,往往会招来不好的后果。【举例:譬如朋友有一件事需要有人帮忙,当然我们有能力忙最好,如果没有能力却答应了他,对方天天指望我们办好,可是到时候我们实在是办不到,那不是耽误人家吗。假如我们不是轻易就答应他了,那他还可以另外再找别人!就不至于耽误他的事了。】所以自己有很大把握可以办到的,才可以答应人家,这并不是做事不热心,也不是对朋友讲道义,事实上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举例:古语说轻诺者,必寡信!一个人轻易
53、的答应人家,什么都没问题,结果最后什么都有问题,那就不好了。】十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本质:防患于未然,不让自己处于嫌疑之下。瓜是长在地上的,在种瓜的田里,为什么不纳履呢?履是鞋子,如果我们走在瓜田边,走着走着累了,想休息一下,把鞋子整理整理,这就不行了。因为你说是在穿鞋子,但人家远远看,以为你弯腰下去,是想偷他的瓜,所以瓜田不纳履。至于李是在树上,我们走过李树下,或走过桃树下、杏树下,上面结着就是果实,这时你把帽子扶正,人家远远一看,好像你想趁手摘他的李子,你说我明明是要把帽子扶正,可是别人会想,你为什么别处不扶,恰好在李树下才整冠呢?这理由辩解不清,所以这是要避嫌疑的。古诗有云:君子防
54、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前面二句是讲,君子对一切事都要防患于未然,不让自己处在嫌疑的情境之下。君子是一个读书明理之人,他一举一动都要防患未然,想到将来的后果。面临有嫌疑的时候也很难居处,有时候连圣贤都很难避免。【举例:孔子与弟子厄陈蔡时,在面临绝粮之际,好不容易弄到了一点米,请颜子煮一锅粥饭,正在煮的时候,忽然屋上掉了一片土块,颜老夫子看到土块掉下来,赶紧把它捞起来,而捞起来的粥丢掉实在很可惜,于是颜子就把粘了土块的粥饭给吃了,这一幕正好被子贡看到,他以为颜夫子平时很有修养,到了危难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居然失了节,修养就不到了,我们大家都还没吃,他就先吃了。于是到孔夫子那里去告
55、状,孔子说:别慌,你看事情不要这样冲动,我来问问他。孔夫子好意思直接问吗?当然不好直接问!他跟颜子讲:粥煮好了,我们先祭祀吧,等祭祀过后我们才吃!颜子说:不可能了,今天不能祭。孔子问:为什么今天不能祭?颜子才把原委讲出来。】所以,人情练达皆学问,问话也要有方法。在祭礼当中,凡是祭祀的东西,必须是事先没有尝过的,凡是尝过就不能祭祀,因为刚才掉灰尘下来,虽然不是存心先吃,可是但也算是尝过了,所以不能再祭神了,孔子这样一听才了解事实真象。这椿故事是在孔子家语里面。礼记曲礼是曲曲折折的意思,要通人情世故。所以礼仪当中,礼有揭疑的意思。凡是有怀疑、嫌疑的时候,假如不讲礼,专讲法律,凡是拿法律来问一问,那
56、多尴尬,多伤感情,而且也办不到的事情。可是如果一味地不好意思问,始终存在心里面,那也不行!所以委曲婉转,非常善巧方便的一问,很轻松地就把问题给解开了。从这件事我们知道,圣贤之间难免都有这些嫌疑,何况我们普通人。我们日常处在社会、处在团体,随时都会遭遇嫌疑问题,甚至家人父子之间。在过去历史上,皇帝往往跟他的太子之间也有很多嫌疑。大家读读左传就知道父子之间,往往因为皇后、妃子间的挑拨,就把父子间一点嫌疑事情挑拨起来。(举例: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错杀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被逼自缢。大量上层人物被杀,将近四十万人受到牵连,风声鹤唳,哀鸿遍野。导致国本动摇,甚至有学者认为巫蛊之乱是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57、。)所以,我们更好守礼,避免嫌疑。所以了解这一条是原则性、是一个比喻。我们社会上到处是瓜田李下。得特别注意守礼。【举例:例如我们拜访朋友,敲朋友家的门,如果没有人在家里,而他的门正好没锁,只是虚掩着,你只能在门边喊喊人,不能够进去。要是进去了,将来他家里面有东西丢了,那你的嫌疑很大,说不清楚。在过去抗战时候,军事行动最忌讳让一般人知道,有些人不了解随便问,别人会以为你在打听军事行动,以为你有什么企图,是不是替敌人来试探我的行动,这种情形都是有嫌疑的。】所以瓜田李下特别是告诉我们要避嫌疑,处世很难,自己要随时注意,要懂得礼。礼教导我们明了人情事故,让我们不要处于嫌疑当中。 十三、凡事要合理智,不
58、可偏重感情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理智,因为理智是讲公道的;凡是感情都是偏向私人的好恶。【举例:假如我们在公家做事,一切都要依法令规章来办理,要是遇到自己的好朋友来接洽公务,我们应该热心地为他讲清楚,这是应该的,可是不能超过法令的范围以外,如果超过了,那就是偏重感情,违背了理智。】理智是让我们替一切人平等办事,而感情则是专门替自己要好的人办,这时候公共的事务反而被我们摆在一边,这是不行的。不过人情也不能不讲,假如说替亲戚朋友办事,不妨害大众,当然可以。如果妨害到大家,这种事绝对不能办,人情也不能讲。这个是主要原则。【举例: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讲授中国通史。西南联大继承北大自由讲学之风,允许任何人来旁听。钱穆讲课时,结合现实,发扬国粹,因而听者云集,教室总是被人挤得满满的。椅子坐满了,人们就坐地上,坐在窗台上,再没办法的就倚墙而立。课后,仍有许多人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冬休安全应急预案范文(5篇)
- 童装市场趋势洞察-洞察分析
- 连接器-材料知识培训课件
- 关于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17篇)
- 六年级《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离合器设计
- 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天文元素运用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遇与挑战
- 健康生活家庭健身器材全解析
- 企业内部如何进行创新成果的评估与保护
- 2024秋国开《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234)试题及答案
- 叉车安全管理
- 考试安全保密培训
-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时事政治题库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数字化年终述职报告
- 消防车换季保养计划
- 股东会表决票-文书模板
- 肉牛育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 电力土建安全质量培训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