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传播学产生的背景及条件 (一)传播学诞生的社会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关于战时宣传经济发展的需要政治选举制度多种学科的发展(二)传播学诞生的条件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40年代的美国信息及信息的传播成为主导社会的重要力量大众传播高速的发展使研究者的视野更加开阔(三)传播学的学科来源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二、传播学研究的东西方各自的发展(一)西方:美国传统学派(经验学派)五位传播学奠基人1 、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家,“5个w的创始人”1927 年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48 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传播的基本过程5W理论W hg.wnn*.w men clifiTiTiolH 1 o Xr lioi
2、ti Wtttoct诳什么生道 1时谯1升么任果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开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拉斯韦尔的贡献: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过程, 开启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对形成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有着重要的影响。2、库尔特卢因(勒温)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是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主要从事“群体动力学”的研究, 即群体与个人的关系,传播媒介怎样影响群体。解决社会矛盾人格的动力论拓扑心理学原理卢因的贡献: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开启了我们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研究的关注。3、拉扎斯菲尔德美国社会学家,以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为基地,成为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
3、者。研究范围从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扩展到对政治影响的研究。人民的选择传播研究个人的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两级传播理论大众 传播意见领袖受众拉斯菲尔德的贡献:较深入地探讨了传播的效果,提出了 “两级传播的理论”。其理论假设采用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成为美国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法。4、霍夫兰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二战后在耶鲁大学主持“劝服传播和态度改变”的研究,被称为“耶鲁计划”。大众传播实验报告传播与说服说服的顺序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1912-1961) 霍夫兰的贡献: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其研究方法是“控制实验法”。5、施拉姆一一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1907-
4、1988)施拉姆的贡献:创办了四个传播学研究中心先后创办衣阿华大学传播研究中心,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心,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传播中心。编辑、出版了近 30部著作,约500万字。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与 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人、信息和传播媒介:人类传播 概论等。对传播学的研究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整理和研究,构建了传播学学科体系对传播学的研究进行了拓展:国际传播的研究(二)西方:批判学派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主要从马克思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1、法
5、兰克福派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为主体的一个学术派别。成立于1923年,着重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并以批判的态度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主要观点:将大众文化称作为“文化工业”代表人物霍克海默:社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用历史一社会的方法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现象作批判考察,其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尤为激烈。大众传播媒介是维护不合理 资本主义制度的得力工具,是造成人的全面异化的帮凶。法兰克福派的创始人一一霍克海默哈贝马斯:20世纪40年代以后法兰克福派的代表人物,注重对以电视文化为代表的大众 文化的研究和批判。公共领域的结构和转型文化与批判理论和实践法兰克福派的代表人
6、物一一哈贝马斯2、伯明翰学派:也称为“文化研究”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所的霍尔、莫利为代表。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的大众传播。70年代以来,伯明翰学派成为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流派。 代表人物霍尔:大众传媒之所以能够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 因为它有一种“赋予意义”的独特功能。文化研究一一两种范式意识形态与传播理论文化、传媒、语言电视讨论中的编码和解码斯图亚特霍尔莫利(1949-):是英国文化研究尤其是媒介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民族志电视观众研究是受众 研究的转型之作,也是媒介文化研究的经典。传媒、现代性和科技电视受
7、众与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大众传媒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驶政治统治等 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三)传播学发展的内涵1、两大学派的形成法一社会条件和思想来源经验学派批判学派社会条件:社会条件: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科学一进步一发展精神一价值一人性思想来源:思想来源:三大来源2、两大学派的形成一一差异与比较 研究内容:如何传播 Vs为何传播 研究方法:经验事实量
8、化统计Vs价值判断思辨分析研究取向:“只知拜佛” Vs “只想拆庙”传播学者E.M.罗杰斯的归纳:经验学派的特征经验的定量的功能主义的具体实证的注重效果研究(四)传播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 一、放眼看世界一一引进与进步1950年代的早期引入 关口北渭、张隆栋和王中等教授 复旦新闻系内刊世界新闻译丛 1970年代的正式引入 复旦新闻系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83年社科院新闻所编写的传播学(简介)学著作相继在大陆出版。报刊的四种理论(1983)、传播学概论(1984)、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1985)、传播概论:传媒、信息与人(1985)二、投身改革潮一一纸上谈兵与介入实际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的特
9、征批判的思辨的马克思主义的 广泛联系的 注重效果分析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批西方传播对传统新闻观念的冲击,新闻宣传媒介开始被称为“大众传播媒介”、从而回归并突出了媒介自身的特点。“信息”、“反馈”、“把关人”、“受众” “传播者”等一系 列概念的引入,给新闻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至“新闻” 一 “新闻传播学”对于媒介功能的重新认识。促使实现由传者向受者本位的艰难转变(受众理论影响);对效果理论的研究。三、洋为中用一一中国化与本土化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上提出的“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 自主创新”的16字方针;1986年,第二次研讨会更是明确提出了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
10、学”的目标;与此同时,传播学者还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传播实际出发,开展大规模的大众传播效果调查、受众调查、民意调查以及一系列专题调查,传播学界探索性的尝试: 四、世纪主题一一趋向多元与精致表现在学术研究上,就是分支方向的多元化和研究内容的日益深化。传播学学科本身的多元化也导致其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日益规范的各届研讨会1982 年,在社科院新闻所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参加人数和提交论文都非 常少。但正是在这次会议上, 学者们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 16字方针,从而确定了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会议还将开展传播学教育、研究提到 议事日程,对后来一系列相关工作的开展起
11、到了动员和组织作用。1986 年,在黄山召开的全国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上,已有学者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 传播学;1993 年,在厦门大学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上,则出现了一批与中国传媒实践结合起来的课题;1995 年,在成都召开的第四次研讨会开始关注传播学的学术定位,着重讨论传播学的 本土化问题;1997年,在杭州召开的第五次研讨会上,大陆、台湾、香港的传播学者首次欢聚一堂、共 同探讨;1999 年,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的第六次传播学年会,首次尝试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较规 范的国际会议的操作方式,规模、议题、质量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拓展,成为世纪之交名副其实的传播学盛会,主题:面向21世纪的信息与传播:中国与
12、世界;2001 年,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主题 -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研究: 创新与发展;2004 年,全国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主题:传播学研究一一融合与创新;2006 年,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主题-传播学研究:和谐与发展 影响深远的受众调查要论传播学对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受众调查的兴起。早在1979年,复旦大学七七级一批敏锐的学生,就曾用刚刚习得的传播学方法,尝试在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下开展调查,进行现在传播学很时兴的“受众研究”,当时正赶上林彪江青集团受审。他们抓住这一重大新闻, 及时调查受众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这一消息的。尽管调查规
13、模很小, 但因其时间较早而产生了一定影响。大规模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调查当属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发起的北京地区读者、观众、听众调查。不断擢升的学科地位传播学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早在1995年的国务院学科目录上就把新闻学和传播学并列为一个专门的二级学 科;1997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传播学列入博士、硕士专业目录,新闻与传 播学成为国家一级学科,这种学科地位的升格是传播学作为一门学问、一种学科正 式被国家和社会所承认的重要标志。较有代表性的译作包括:美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版1980)、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华夏版1989)
14、、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版1984)、美沃纳丁?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版1985)、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1987)、美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华夏版1989)、(日)竹内郁郎主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版1989)。外国传播学译著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大陆传播学寂寥的夜空。三、传播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传播科学传播理论传播研究(一)学科性质多学科、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即具有跨学科性质。(二)传播学的学科体系理论传播学历史传播学应用传播学(三)传播学的四大分支四大分支大众传播学 1人际传播学1
15、组织传播学 I网络传播学奥巴马“9.11 ”纪念讲话“哭泣可能持续一夜,但欢乐会在明早到来”四、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一)传播学的定义广义的定义: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狭义的定义:主要指大众传播学。研究大众传播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广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一切的信息传播活动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别的,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 运行规律的学科。狭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众传播活动狭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主要内容: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关系大众传播与受众的相互关系大众传播的传者分析大众传播的内容分析大众
16、传播媒介分析大众传播的舆论引导大众传播人才教育和培养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第二讲 传播学的基本问题传播学的定义及其特点传播的类型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从传播模式考察中国传播理念的转变一、传播的定义及其特点(一)传播的定义关于传播的定义大致有四种说法:共享说互动关系说符号说影响说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一一戈德互动关系说:“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一一格伯纳符号说:“运用符号一一词语、 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一一贝雷尔森和塞纳目的、影响、反应说: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
17、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一一霍夫兰传播的定义:传播是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活动(二)传播的特点共享性 社会性 目的性 互动性复杂性不可逆性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三)传播是人的社会性行为从人的二重性来看传播是人类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产物传播的符号形式及其意义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劳动创造的传播是一种社会信息系统二、传播的类型自我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
18、自我传播: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 是人的自我信息的交流活动,它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自我传播的发生机制:与人体的生理机制相关与人的能动意识和思维活动相关与人的社会心理结构有关 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的联系和区别组织传播里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组织传播的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统一行动危机公关与危机传播哈尔滨水污染事件松花江受污染,江边出现死鱼松花江污染带抵达哈尔滨地区温州动车事件郭美美炫富的微博2011 年6月21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 “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这个 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 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
19、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 理”,其真实身份也众说纷纭,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 很多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 网络传播:网络传播就是将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进行的人类整合式的信息交流活 动。网络传播的特点:互动性、自由性、匿名性、开放性、及时性、海量性、共享性、整合性、多 样性与人的社会心理结构有关三、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一)传播的过程及构成要素:传播者信息传播媒介 受传者 反馈 效果 噪音 (二)传播过程、结构、模式之间的关系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模式与现实 事物是有对应关系的,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
20、论 的一种阐释和素描。(三)传播的模式单向(线性)传播模式拉斯韦尔模式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What effect什么效果Who|What|V hich channell To Whom 谁I什么I渠道I向谁拉斯韦尔属于单向直线传播模式,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 (效果),却没有提供一个反馈的渠道。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香农韦弗模式传播的数学理论讯息 信号接收到的信号讯息信源一一一发射器一一一口 一一一接收器一一一信宿I噪源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另外,香农一一韦弗模式对一些技术和 设备环
21、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为以文 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基础。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传播是怎样运行的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讯息讯息译码者释码者编码者评析: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 行为的主体。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播过程互相连接性和交织性, 特点。缺陷:并把传授双方都看成是传播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平等或对等的关系中,与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 能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过程。德福勒互动过程模式发射器信源-信宿信道噪音接收器_.4信宿信源评价:接收器信道发射器克服了
22、单项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拓展了噪音的概念。 此模式适用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 播过程。不足: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不是只有噪音。 3、社会系统模式任何一个单一的过程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性质和结果也并不仅仅取决于过程的内部机制,相反,许许多多的外部因素和条件都会对过程本身产生重要的影响。运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看问题。赖利夫妇模式:初级群体讯息初级群体初级群体一c讯息R 一初级群体较大的社会结构受传者较大社会结构讯息总体社会因素c= 传播者 R=评彳:赖利夫
23、妇的系统模式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 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马莱滋克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 :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一一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传播者的人格结构、传播者的同僚群体、传播者的社会环境.影响和制约受传者
24、的因素一一受传者的自我印象、受传者的人格结构、作为群体一员的受传者(受众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 讯息内容的效果或影响、 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等;.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一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四、从传播模式理论考察中国传播实践(一)传播理念的变化:1、由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移2、由单一的工具功能向多元化工具功能转变(二)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1、报纸:扩版潮的“厚报时代”南方都市报的304版南方都市报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属系列报之一,创刊于1997年,是面向我国的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的群众所创办的
25、综合类日报,四开,平均每天出报100版以上,日均发行量已达175万份,是在广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的 4开日报2、电视:节目类型的增多:专题类节目、谈话类节目、访谈类节目、娱乐节目、婚恋节目电视频道的专门化今日综艺排行榜(来自百度风云榜)排名 关键词趋势今日搜索最近七日相关链接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康熙来了天天向上中国达人秀我们约会吧本山快乐营我们结婚了百家讲坛幸福魔方3、广播:直播类节目热线参与互动节目武汉交通音乐台的末班车广播的“窄播化”第三讲大众传播及其分类研究大众传播总论大众传播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受众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一、大众传播总论(一)大众传播的定义及特点1 、大众传播的定义是职业工作者借助
26、一定的媒介形式向不特定的社会大众进行的制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信息传播活动。2、大众传播的特点:传者是专业机构的经过专门训练的、有专业技能的职业工作者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形式大众传播的受众是不确定的社会泛大众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是公开性的传播,注重时效性和新闻性是制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传播基本上属于单向传播,反馈较为迟缓(二)、大众传播的媒介文化1、关于媒介文化的理解学者们对媒介文化概念的认识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顾名思义就是大众媒介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及其意蕴乃至格式”沙连香:传播学概论“指在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以媒介影响人的方式为主要原因而形成的亚文化。”蒋原伦:媒介
27、文化与消费时代“媒介文化概念的提出,则是另一种分类原创,它是强调文化的媒体呈现 方式,强调媒体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给予的巨大影响。”A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大众文化是相对于高雅文化而言的,泛指一切的通俗文 化,包括民间文化形式。(无锡泥人)(陕北剪纸)(绵竹年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众文化是 20世纪20年代以后兴起的与大众化社会的形式相对应的大规模的工业化产物。大众文化的主要生产者就是大众传播。此观点被称为是现代关于大众文化的理解,代表观点有西方:法兰克福派的“文化工业”伯明翰文化研究派“大众文化就是日常生活”“大众文化就是消费文化”英国学者民克史蒂文认识媒介文化“许多
28、现代文化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各种各样的媒介传播着古典的歌剧、音乐、关于政客私生活的庸俗 故事、好莱坞最新近的流言蜚语以及来自全球四面八方的新闻。这已深刻地改变了 现象学意义上的现代生活经验,以及社会权力的网络系统。”我国:蒋原伦:“媒介文化并不是以往精英文化或大众文化的简单变种,它虽然 吸收了传统的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资源和模式,但是媒介文化在根本上搅乱了传 统文化的这种分野和格局,它使得以往行之有效的各种文化划分标准失去了存在的 依据。”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 深度、模式化、易复制,按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
29、陈力丹:指以文化工业为特征, 以市民大众为主要消费者,以大众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化形态。B媒介文化(大众文化)的特点通俗性:受众数量众多,阶层广泛,大众文化产品浅显易懂,雅俗共赏。消费娱乐性:获得轻松愉快的休息和消遣。比如看电视连续剧。(韩剧:浪漫满屋)(台剧恶作剧之吻)消费性:其产品受市场规律的制约。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制作,是以市场需要为 依据的,带有一定的商品性。标准化、模式化:由于大众文化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文化产品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通过现代化技术大量复制文化产品。综艺节目的结构、类型、程序缺乏创新。2、对媒介文化所代表的大众文化的认识与评价积极作用大众文化可以向大众更好地进行文化
30、普及和教育。大众文化打破了文化等级特权,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塑造了大众与知识分子一种新型关系。大众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世俗性文化,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具有文化的可触摸性、开放性和颠覆性。大众文化的影响力具有广泛性,成为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发展力量消极作用大众文化是一种无深度文化,以制造快感的方式使大众迷醉,失去了深层次解读的欲望,成为“单向度人”大众文化过分迎合大众的趣味,生产“庸俗、低俗、粗俗、媚俗”的“文化垃圾”。污染媒介环境大众文化会导致丧失文化的创新性,“急功近利”地跟风,模仿、大量复制缺乏新意、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三)、大众传播的媒介环境1、对于媒介环境的理解学者
31、们对媒介环境的理解沙连香: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报纸、图书、录音录像设备大量进入 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一天除了睡眠和工作外,几乎在媒介中度过。媒介带来的信 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成为一种很起作用的生活环境。李普曼:将媒介环境称为“拟态环境”。他认为,在特定的时候,我们对虚构事件 的反映就像我们对事实事件的反映那么强烈在我们和真实环境之间,存在着一 个拟态环境,而我们往往是对这个拟态环境做出的反应。李彬:媒介环境是由真真假假的影像所组成的虚拟世界。大众媒介在我们同世界本身之间竖起一道不见实物只见虚影的隔离帷幕,即媒介环境。媒介事件和媒介人 物构成媒介环境的主体。我们对媒介环境的理解媒介环境
32、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媒介环境一一特指媒介构筑的信息环境广义的媒介环境一一包括媒介的物质设备系统、媒介组织机构以及媒介的信息系统2、从当代中国媒介现实来考察:媒介环境污染的问题虚假新闻/虚假广告娱乐泛化尼尔?波兹曼( 1931-2003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 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 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 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
33、,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关于泛化“娱乐”意识的过度泛滥 ,导致媒体走向了将娱乐“泛化”到其他领域、“异化”娱乐以及娱乐“弱智化”的误区。娱乐新闻的私秘化、炒作化电视剧的雷同化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媒介操守的偏离导致公信力下降从国际传播学术界考察,发源于美国的大众媒介公信力研究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与国外公信力研究走过“来源可信度”与“媒介可信度”的学术历程不同, 我国对媒介公信力的研究起源于媒介竞争和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学界侧重对媒 介公信力的现状、公信力与媒介竞争、媒介的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考察;业界侧重 于对媒介公信力的作用、如何造就公信力等方面展开研究。过度商业化
34、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以纽约太阳报的发行为标志实现了观点纸向新闻 纸的转变,从此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这一转变深刻改变了媒介系统的发展趋向和 媒介产品的形态及特征。媒介环境与媒介文化的关系区别:二者划分的参照不一样,形成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不一样联系:二者具有同一性。媒介文化是媒介信息环境的主体构成,媒介文化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媒介环境的健康。(四)、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奠基人的论述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环境监视功能:“瞭望哨”社会协调功能:实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同一社会遗产传承功能:首先,大众媒介强有力的渗透与覆盖,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发展,让语言的创造越来越快。再次,正是有了大众传
35、播, 人们才可以更多地接触到其它的文化,从中吸取精华,改进并完善自己的文化。赖特: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监视环境:大众传播定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包 括:一是警戒外来威胁,二是满足社会的常规活动。解释和规定:大众传播不是简单的告知, 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 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映。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定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 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
36、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 地位。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 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责任,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 社会规范的作用。“制度性压力”“麻醉作用”:把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流中,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不知不觉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文化传播娱乐华文广告的传播与文化冲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一儒、道、禅、墨、法、名、纵横、阴阳,它表现为 社会、生存意义及精神追求等方面的看法。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以儒家伦理 为基础
37、发展起来的东方文化发展取向是重群体、重道德、重实用。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在古代希腊文化和犹太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平民为主体的商业社会文化和市民文化。西方文化发展取向是重 个体、重科学、重思辨。(五)、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1、舆论的含义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social consensus)舆论产生的过程:问题提出社会讨论合意达成大众媒介:载体、喉舌、公众的精神纽带社会心理学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为了维护共同的社会利益和秩序,使每个人的行为与之协调,需要一定的行为规 范,来制约人们的行为。强制性的办法非强制性的办法2、构成舆论的要素公众:舆论的主体事情:舆论的对象
38、意见:舆论的内容3、舆论的特性集合性:是大多数人的集合意见倾向性:针对一事物所作的评价现实性:是对现实问题的评价自主性:舆论主体参与舆论活动,发表看法完全是自愿的,不受强迫的公开性:舆论是一种人们公开表达的意见、舆论的作用监督咨询调节无形调控的手在海湾战争之后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信息战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式,舆论控制和引导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爱国者”的角色舍弃真实“我不捏造事实,但是我可以选择事实。”充当了新闻事实和受众之间的“把关人”舆论盟友9.11事件之后,美国主流媒体显示出宽容的合作态度耐人寻味的话题: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影响舆论走向,已成为美国为首 的“文化霸
39、权”、“信息霸权”主义国家的战略手段。一切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充满“国家利益”和“爱国主义”的新闻报 道往往更能博得国内民众的好感,使媒体获得大批相对稳定的受众。(六)、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1、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水平又是一个国家或是社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大众传播从两个方面来影响社会:一个是传播媒介本身的发展、变化;另一个 是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传播媒介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媒介的发达与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一个新时代的产生都是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物,而每一次科技革命往往又是信息技术革命首
40、先引发的。传播媒介促进社会开放新的传播技术的不断出现,媒介传播内容的多元化, 这种趋势使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文化多元化,从而使世界文化进一步趋同。现代传播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世界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东西越来越多。传播媒介促进社会民主化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开放,世界文化趋于融合,因而各国政治也逐渐走向民主化。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媒介表达意见、传达声音、维护个人利益。传播媒介改变人的交往方式麦克卢汉:传播媒介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是区别人类社会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口头交流:耳朵的社会文字和印刷术:眼睛的社会电子时代:地球村2、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大众传播媒介会发生什么变化,对人类社会发
41、展影响会如何。传播媒介的影响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运作方式全球化:传媒全球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传媒的活动范围,二是指传媒的影 响力。传媒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和体现之一。科技发展和进步为传媒全球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和基础媒介全球化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卫星;二是通过互联网。媒介全球化的第一个障碍是语言问题,第二个障碍是文化传统、习俗、道德观念 等。地域文化现象数字化传播媒介的数字化,将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信息传播过程中, 使信息传播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数字化技术在大众传播中,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的收集与处 理;信息的储存与管理;信息的传输与接收产业化(商业化)传媒的商业
42、化,主要体现在传播媒介的经营管理上。所谓的商业化,是指传媒的运作和经营管理按企业化、集团化方式进行,信息传播业将成为一种产业。二、大众传播的媒介研究(一)关于媒介的基本含义媒介,一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手段、渠道(介质)二为媒介组织和机构(二)媒介的发展变化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传播革命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三)媒介的种类及特点1、媒介的划分:大众传播媒介/小众传播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传统媒介/新兴媒介(多媒体、媒介融合)2、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报刊:以文字、图片等符号形式诉诸于人的视觉系统的印刷媒介具有保存性、携带、阅读方便报道信息详尽、深入,但时效性较差对受众的文化程度
43、有一定的要求,不够形象生动印刷、出版有一定周期广播:以声音、音响、音乐等诉诸于人的听觉系统的电子媒介时效性强、覆盖面广不易保存,信息传播稍瞬即逝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有一定的感染力制作简单、易于传播报道信息不够详尽深入电视:以声音、音响、音乐、画面等诉诸于人的视听系统的电子媒介最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现场性时效性仅次于广播,制作复杂,成本较高传播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感染力强(四)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产生麦克卢汉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传播学者,20世纪60年代受到英民斯媒介理论的影响,着重考察和研究媒介技术、媒介及其发展对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 的重要
44、影响。发表了古登堡群英:印刷文人的诞生、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媒介即信息,在西方社会产生了争议性的较大影响。麦克卢汉(1911 1980):传播学家,文学学者,媒介环境学的开山祖师2、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改变了人类感官系统的比例,进而改变了人与世界联系和交往的尺度媒介打破了人类感官系统的平衡,重新塑造着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冷媒介”与“热媒介”麦氏是泛媒介观,他所认为的媒介不仅仅指大众传播媒介,他将一切与人类有关 的具有“介质”意义的都看作是媒介。如:足球、衣服、电话、铁路等等对冷一一热媒介划分的标准:是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及与此成反比的受众在信 息接受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信
45、息清晰度低、受众参与程度高的媒介为“冷媒介”,与此相反的为“热媒介”“冷媒介”:电视、电话、漫画“热媒介”:电影、广播、照片、书籍、报刊等“地球村”的概念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一一非部落化一一重新部落化的过程起主导推动作用的是媒介技术及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在电子媒介(主要为电视)的作用下打破了人类的时空界限,信息传递具有同一性,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好像变成了一个村庄“媒介即讯息”媒介传递的信息内容是由媒介的特性决定的媒介本身会引发社会的变化对麦克卢汉理论的评价提出了富有启迪性的媒介观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开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为后来者奠定了研究的基础过分强调“技术决定论”,忽视了人的
46、主观能动性研究缺乏逻辑性,论证不够严密(五)当代媒介的发展趋向1、人对媒介的过分依赖 :“容器人”、“网络生存”“容器人”这是日本学者中野收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 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 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 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 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2、媒介融合一一媒介化社会的到来电子政府:湖北省电子政府网(六)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媒介1、大众传播在
47、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化信息的集散地。是信息采集、生产、加工、传播的专业化组织。(在我国具有行政事业性质和商品经济性)大众传播具有“公共性与公益性”,作为公众的代言人是政治力量的(政党、政府)的共谋者,文化意识形态的工具。布什:9.11讲话2、大众传播在生产、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既是施控者,又是受控者施控者:“把关人”理论受控者:“报刊的四种理论”1947年,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 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怀特把这个概念引入传播学领域,并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大众传播的“把关”标准时间跨度强度价值明晰性文化接近程
48、度预期性出乎预料性连续性组合型社会文化价值“把关”过程的实质不仅止于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报刊的四种理论报刊的四种理论简介:作者塞伯特、彼得森和施拉姆。是一本专门研究传播 体制的书,是西方研究大众传播体制的一本比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著作。该书主 要探讨报刊体系差异存在的原因。集权主义理论:产生时间最早,出现在1617世纪。根据这种集权的理论,报刊的主要目的是支持统治阶级地位,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贯彻执行政府的政策,听命于国家管理。从所有制上说,无论公办、民办,都要获得当局特许无论官办、民办,报刊活动均有政府机构所控制政府对报道内容加以限制各种形式
49、的报刊都应成为统治阶级巩固其地位的有力工具,为国家服务是其本分。在集权主义理论繁荣指导下,报刊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许多不满政府控 制的报刊和个人受到政府的种种迫害。自由主义理论:产生于 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斗争取得的 成果,是与集权主义理论相对立的一种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 义的观点。从所有制上讲,大众传播媒介主要为私人所有,是私人经营的信息产业,以盈利 为目标。传播媒介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不依赖政府拨款,政府不得控制或操纵传播媒介的活 动。传播媒介的主要职能是报道新闻时事;为公众提供消遣娱乐材料;传播广告,介 绍商品,以便为传播媒介提供一个经济支持的基础,从
50、而保证财政上的独立;用来 监督政府的活动,以协助解决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传播媒介作为执行民主制度的监护者,要敢于揭发任何独断的或集权主义的做法; 报刊之间通过自由竞争进行淘汰。媒介之间、媒介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可通过法律调节;法院执行有关媒介的 法律,如果传播界有违法行为,可以通过法庭裁决。自由主义理论主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实行。社会责任理论:20世纪50年代首先产生于美国。主要是在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面对传播媒介过于自由放任的传播活动以及社会对传播界的 批评,美国社会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社会责任论对新闻自由重新作了解释,认为传播活动一方面应该是自由的,不受限制的
51、;另一方面,传播者应该对社会负责,对接受传播内容的公众负责。社会责任理论与自由主义理论不同的地方在于,社会责任理论建筑在积极自由基础上,追求积极自由,而自由主义理论则建立在消极的自由的基础上。社会责任理论一方面主张媒介可以自由活动,可以监督政府,另一方面也主张社 会公众和政府在必要时可以监督传播媒介,使其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理论产生于美国,但这一理论并未完全付诸实践。前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这是针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做出了理论概括,认为苏联的新闻制度是集权主义的表现形式,传播媒介是执政党手中的 工具,目的是巩固苏维埃制度。媒介全部归国家所有媒介执行党和国家政策,其职能在于宣传和鼓动
52、党和政府控制传播活动强调责任重于自由为了控制思想,禁止外国媒介在国内流通三、大众传播的受众研究(一)关于受众的基本含义受众: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收者或传播对象。受 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受众概念的基本含义: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主动接触、使用、享用媒介受众具有双重性:既是信息传播的对象(信宿),也是反馈的信源。受众具有“市场”性:把受众看做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如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也能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 某些行为特点。(二)受众的特点:广泛性、混杂性、分散性、隐匿性(三)关于受众研究的理论1,个人差异理论:
53、美传播学家德福勒提出,是以“刺激一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 为基础:各人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各人之间差异的形成, 虽然是由于先天条件的不同,更主要的是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环境的不同使得习得的价值观、态度等不同后天习得的不同,使得在认知、理解事物时方式不同2、社会分类: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这一理论认为,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职 业、生活方式等因素,可将受众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类别。由于同一社会群体的 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经验、持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对事物抱有类似的看法 和态度。他们大致会选择相一致或相同的媒介内容,并大致作
54、出相同的反应。3、社会关系理论:社会关系理论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 收行为的影响。作为受众,既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又属于各种社会团体,还要和别 的团体成员打交道。受众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 着他们接受信息的效果。4、受众的选择性理论选择性注意:指受众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对媒介的使用时有选择的,因此选择性注意也可以称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总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而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选择性记忆,指受众对所接受信息的基本倾向,即记忆那些与自己观点最一致的 内容。选择性
55、理论十分突出地显示着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解码过程,同时也表明受众解码的复杂性;传播是双向交流的过程,是信息共享的过程。5、“使用满足”理论:赫卓格1944年,对一个名为“专家知识竞赛” 的广播节目的11位爱好 者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发现了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 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贝雷尔森1940年读书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研究了受众读书的动机麦奎尔1969年对电视节目的调查研究从概念操作、受众样本抽选和数据分析都采用了一套严格的程序。 归纳了不同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抽出了它们之间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 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测。丹尼斯麦奎尔,著名传播学者。主
56、要著作有:迈向大众传播社会学,传播学,大众传播模式论,大众传播理论,媒介行为 “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是考察、解释受众为何接触、使用媒介,其动机是什么?怎样使自己的需求得到 满足的过程。受众接触、使用、享用媒介的三个过程传播学家E.卡兹等在1974年发表了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一文中, 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基本模式。 1977年,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这个模式做了若干补充社会条件媒介印象媒介接触 -满足类型需求J T 个人特性媒介接触可能性其他满足手段对“使用满足理论的评价”的评价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要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
57、,有重要意义:受众接触媒介是“能动性”的,纠正“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纠正了 40年代到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四)受众的反馈1、反馈的概念:指受传者对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反应,再把这种反应回馈给传播者 的过程。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概念,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
58、所谓反馈,就是一种能用过去的操作来调节未来行为的性能”在大众传播中,反馈是受众对传播者所传信息的一种反应,即受众回传给传播者的信息 2、反馈的本质在于使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交流的过程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 反馈3、反馈的类型从反馈的效果而言,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来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基本保持一致,对原来传播的信息可起到 增强作用。负反馈:反馈信息和原来输出的信息发生了某种偏离,对原来的信息可起到一种减弱作 用。从反馈的形式,可分为前馈、后馈前馈:大众传播机构为了提高传播效果而在信息传播之前采取的一种措施,比如座谈会 等,改进传播技巧,从而达到提高传播效果的目的。从反馈的
59、主体而言,可分为内反馈、外反馈从反馈的真假而言,可分为真实反馈、虚假反馈4、新闻传播的反馈特点延缓性 间接性受众不能直接地将信息反馈传播机构要了解受众的反馈,要通过第三者,因此传播者了解信息也是间接的 零散性累积性量化性大众传播的反馈往往是以数据来衡量的,如收听律、收视率、发行量等。四、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一)关于传播效果的基本含义传播效果,一层含义能够实现传播者的意图二层含义指传播的总体效果(二)效果的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传媒报道什么、不报什么,从什么角度报道都在影响我们对周围环境 的知觉与印象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通过舆论导向功能发挥出来,通过舆论引导形成新的价值和规范,又可以通过舆
60、 论监督来维护既有的规范和价值。3、社会示范效果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直接、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动(三)效果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1、20世纪20年代一一30年代,强效效果、“魔弹论”。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挡的强大压力,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物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反应; 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魔弹论”的观点与当时西方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有密切关系“魔弹论”的错误在于: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 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教育个人工作总结
- 半导体产业新征程
- 占用林地补充合同范例
- 卓越安全监控新篇章
- 公司正式合同范例
- 合伙维保合同范例
- 加工被子合同范例
- 小区托管转让合同范例
- 国家合同范例库查询
- 小区闲置房出租合同范例
- 高中数学《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课件
- 老年人视觉听觉护理课件
- 稀土及稀土发光材料简介
- 体格检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头颈部)
- 第十周国旗下演讲稿(教师)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讲红色故事
-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 《心肌梗死诊治流程》课件
- 2024届上海市风华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OBE理念下的课程目标设计
- 求职面试技巧培训课件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教学课堂实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