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学习情境2:侵染性病害防治 第1页,共65页。蔬菜主要细菌性、病毒性病害危害寄主 常见的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番茄细菌性斑疹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青枯病、软腐病等病害。症状 可侵染叶片、叶柄、茎、瓜条。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和半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圆形褪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外绕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干裂,形成穿孔(孔洞),茎和瓜条上的病斑裂溃烂,瓜条蒂部受害,甚至烂到种子上,有臭味,干燥后呈乳白色,并留有裂痕。第2页,共65页。一、黄瓜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
2、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子叶染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真叶染病,初为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部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病部质脆易穿孔,别于霜霉病。茎、叶柄、卷须染病,侵染点出现水浸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染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受害瓜条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病菌侵入种子,致种子带菌。第3页,共65页。第4页,共65页。第5页,共65页。第6页,共
3、65页。第7页,共65页。第8页,共65页。病原物: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一端生有15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2528,在4950下经10分钟致死。侵染循环: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带菌种子越冬,为翌年初次侵染菌源。传播特点:种子上的病菌在种皮和种子内部可存活12年,播种后直接侵染子叶,病菌在细胞间繁殖,借雨水反溅、棚顶水珠下落、昆虫等传播蔓延,从寄主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经710天潜育后出现病斑,潮湿时产生菌脓。 第9页,共65页。发生因素:带菌种子是发病的主要条件。田园不洁,连茬或连套种植,以及根茬过多,施肥未经充分腐熟
4、等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棚室内湿度过大,叶面结露或叶缘吐水,光照不足或长时间阴雨,有利于病原的扩展与蔓延。温度20-28,相对湿度大于70%,叶面结露或叶缘吐水,则发病快,另外,棚室前缘及棚内低凹处和有水滴处,往往形成发病中心,连阴雨天往往造成较高的发病率。防治方法:选用耐病品种。 从无病瓜上采种。 第10页,共65页。种子处理。瓜种可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还可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90分钟,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加强栽培防病,无病土育苗,重病田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生长
5、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保护地黄瓜重点抓生态防治,方法见霜霉病。须用药时可选粉尘法,5%百菌清每667m21kg/次。药剂防治:可选用210-4浓度的农田链霉素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防治,注意重点喷洒叶片的背面、茎蔓和瓜条,或选用铜皂液(1:6:700倍)进行喷雾防治。第11页,共65页。二、黄瓜细菌性缘枯病:是大棚黄瓜的一种重要病害。叶片、叶柄、茎蔓、卷须、果实均可受害。叶片:病斑为点状斑点,生于叶缘水控附近,水浸状,扩大为淡褐色不规则形斑,周围有晕圈,严重时产生大型水渍状病斑,由叶缘向叶中间扩展,呈楔形。叶柄、茎、卷须。病斑呈褐色水浸状。瓜条。由瓜柄处侵染,形成病
6、斑,黄化凋萎,脱水后僵硬,空气湿度大时,病部溢出菌脓。第12页,共65页。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叶缘发病症状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叶尖发病症状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发病株结瓜症状 第13页,共65页。病原物:为边缘假单胞菌边缘假单胞致病型,属细菌。菌落黄褐色,表面光滑,边缘波状。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有叶缘向叶中间扩展,呈楔形。可侵染黄瓜、南瓜。侵染循环: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病原从叶缘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传播特点。病原风雨、田间操作传播蔓延和重复侵染。发生因素:叶面结露时间长,缘枯细菌病的水浸状病斑出现越多,有的在病部可见菌脓。黄瓜叶缘吐水是引起该病流
7、行的重要水湿条件。第14页,共65页。防治方法:种子消毒: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h,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h,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农业防治:加强黄瓜制种基地的无病生产,选无病田,无病瓜留种。培育无病壮苗用无病土苗床育苗。注意适时防风、降低棚室温度,增加光照。增施腐熟有机肥,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发育。推广使用高垄、覆膜、暗浇水的栽培技术。注意适当轮作,清除病残体,及时翻晒土壤。第15页,共65页。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
8、750倍液,叶面喷雾,每隔7天喷1次药,共喷4-6次。常用农药还有农用链霉250mg/kg液,新植霉素200mg/kg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30%克菌康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保护地每公顷每次喷撒10%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或10%脂铜粉尘剂15kg。第16页,共65页。三、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1.症状: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青枯病发病急,蔓延块,发生严重时 造成植株成片死亡。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顶部、下部和中部叶片相机出现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 。第17页,共65页。病株萎蔫致死时间很短,死时植株仍保持绿色,仅叶片色泽稍变淡。第18
9、页,共65页。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 第19页,共65页。2.侵染循环越冬:病原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4个月,最长 可达6年之久。传播特点:病原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操作工具进行传播。从 寄主根部或茎基部皮孔和伤口侵入。3.发生因素气候因素。高温高湿诱发青枯病发生。土壤因素:病原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存,土壤含水量达到25%时, 有利于诱发青枯病。栽培因素:幼苗不壮,多年连作,中耕伤根,低洼积水,控水过重, 干湿不均,均可加重病害发生。第20页,共65页。4.防治方法 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与十字花
10、科或禾本科作物进行4年以上的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及豆科作物连作。整地时每公顷撒施石灰45-90kg。选择无病地育苗。夏秋育苗采用遮阳育苗。采用高畦种植;适当增施氮肥和钾肥。第21页,共65页。化学防治: 康地雷得是一种以防治植物青枯病为主的、广谱、多功能生物农 药,可采取浸种,定植初期苗床泼浇,发病初期进行灌根。 发病初期喷3%中生菌素60-800倍液。发病初期灌50%敌枯双可 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 倍液,或50%虎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 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隔7天灌根1 次,连
11、续灌2-3次。第22页,共65页。辣椒疮痂病是辣椒的一种主要病害,引起大量落叶、落花、落果,甚至毁种,使辣椒产量锐减。四、辣椒疮痂病 水浸状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深褐色渐变为黄褐色,边缘色深,中部颜色较淡略凹陷,有时有轮纹。 第23页,共65页。病斑边缘隆起呈疮痂状。茎部先现水浸状不规则的条斑,扩展后互相连接,暗褐色,隆起,纵裂呈疮痂状。 果实产生圆形或长圆形稍隆起的黑色疮痂,边缘产生裂口,潮湿时有菌脓溢出。病斑边缘隆起呈疮痂状。第24页,共65页。侵染循环 病原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病原与蜘蛛叶片接触后,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细胞间繁殖,致使表皮组织增厚形
12、成疮痂状。病原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带菌种子可作远距离传播。发生因素 甜椒和粗牛角形的辣椒发病最重。在高温多雨的6-7月份,尤其在暴风雨过后,伤口增加,有利于细菌的传播和侵染,是发病的高峰期。雨后天晴极易流行。氮肥用量过多,磷钾肥不足,加重发病。种植过密,生长不良,容易发病。第25页,共65页。防治方法种子消毒:先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种10分钟,捞起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或用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重病田块应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定植后注意松土,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改善田间通风条件,
13、雨后及时排水,降低湿度。生长期及时清洁田园,清除枯枝落叶,收获后,病残体集中烧毁。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洛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第26页,共65页。五、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开始呈水渍状小点,随后扩大成不规则斑点,深褐色至黑色,直径2-4mm,无轮纹,四周具有或无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后期可见发亮的菌脓。首先形成米粒大小的水浸状斑点,病斑逐渐增多,扩大,随着病斑的扩大颜色由透明色到灰色,再到褐色,最后形成黑色,形状由
14、斑点扩大为椭圆,最后病斑连片形成不规则形。 第27页,共65页。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 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第28页,共65页。侵染循环: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在种子、病残体及土壤里越冬。通过雨水飞溅和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发生因素:播种带菌种子能引起幼苗发病。在环境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有利发病。保护地番茄往往造成严重的危害。防治方法:检疫:该病是一个重要的种传病害,加强检疫,防治带菌种子传入非疫 区。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6温水浸种30分钟;使用1.05%次氯酸钠浸20-40 分钟或硫酸链霉素200mg/kg浸2小时,然后经水洗30分钟后供播
15、种使用。第29页,共65页。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滴灌和沟灌,避免喷灌和漫灌;与非 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发病的保护地采收时用硫 磺熏烟。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4% 洛氨铜水剂300倍液,或0.3%-0.5%的氢氧化铜进行防 治。每隔10天喷1次,连续1-2次。第30页,共65页。 主要侵染叶、茎蔓、豆荚和种子。幼苗:病苗出土后,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在着生小叶的节上及地片叶柄基部产生水浸状斑,扩大后为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幼苗即折断干枯。叶片染病,病叶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生暗绿色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变褐色,干枯变薄,
16、半透明状,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部常溢出淡黄色菌脓,干后呈白色或黄白色菌膜。严重时病斑相连,全叶枯干,似火烧一样,病叶一般不脱落。高湿、高温时,病叶可凋萎变黑。茎上染病,病斑红褐色溃疡状条形斑,中央稍凹陷,长条形龟裂。当病斑围茎蔓一周时,其上部茎叶萎蔫枯死。豆荚染病,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后卫褐色,病斑中央稍凹陷,常有淡黄色菌脓,病重时全荚皱缩。种子。发病时表面上出现黄色或黑色凹陷小斑点,种脐部常有淡黄色菌脓溢出。六、菜豆细菌性疫病第31页,共65页。菜豆细菌性疫病植株发病症状菜豆细菌性疫病雨天叶片发病症状菜豆细菌性疫病叶片发病症状 雨天叶片从中部发病症状 第32页,共65页。雨天叶片
17、背面发病症状叶片发病后期症状豆荚发病症状第33页,共65页。病原物: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疫病致病型,属细菌。短杆状,极生鞭毛1根,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30,最适pH7.3。菜豆细菌性疫病病原线图 第34页,共65页。侵染循环:越冬及初侵染源。病原主要在种子内部或附在种子外表越冬。病原在种子内能存活2-3年。播种带菌的种子,幼苗长出后即会发病。病原经植株的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传播特点:病原侵染子叶和幼茎后能产生菌脓,经风雨及昆虫传播。发生因素: 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风雨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多雾和雾重天气发病也较重。叶片上有水滴发病的重要条件。京城打水漫灌,肥力不足,偏施氮肥,植株
18、徒长,生长势弱,田间杂草丛生,均易引起发病。保护地通风不良,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病。蚜虫、红蜘蛛等发生严重的田块,发病重。第35页,共65页。防治方法:注意选用和选育抗病高产良种。特别注意寻找矮生菜豆抗病品种。无病田留种并种子消毒(45恒温水浸种15min,50%福美双可湿粉拌种浸种12h。)。加强水肥管理。结合防红蜘蛛和蚜虫,及早喷药预防,可减轻发病用10%浏阳霉素乳油或5%霸螨灵悬浮剂+抗菌剂401或21%喹菌酮可湿粉(1:1)1000倍液,即混即喷,或上述任一种杀虫剂1000倍液与硫磺链霉素150单位即混即喷。隔7-10d喷1次,3-4次,交替喷施,喷匀喷足。第36页,共65页。 是青菜的
19、一种主要病害。菜心部位先发病。发病部位为浸润半透明状褐色,后变为黏滑软腐状,最后菜株枯死,病部水分蒸发呈干缩状。有的从茎基部或叶柄处发病,引起全株萎蔫。青菜软腐病发病株症状七、青菜软腐病第37页,共65页。青菜软腐病发病后期症状青菜软腐病根茎部发病症状 青菜软腐病发病株症状 青菜软腐病发病株症状 第38页,共65页。青菜软腐病发病后期症状 青菜软腐病发病后期症状第39页,共65页。病原物: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细菌。菌体短杆状,周围有鞭毛2-8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青菜软腐病病原线图 第40页,共65页。侵染循环: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主要在病株、土中病残体哦害虫体
20、内越冬。传播特点:借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发生因素:植株在出现伤口后被侵染发病。第41页,共65页。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平整土地,清沟整畦,采取高畦栽培;实行沟灌,严防打水漫灌。农事操作中避免植株形成伤口。及时中耕锄草,保持土壤一定湿度。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生石灰和硫磺(50:1)混合粉150g/mg,土壤消毒,或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隔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第42页,共65页。 是洋葱的一种主要病害。鳞茎膨大期。在1-2片外叶的下部产生半透明灰白色斑,叶鞘基部软化腐败,外叶倒折,病斑向下扩展;假茎部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内部开始
21、腐烂,散发出恶臭。贮藏期:多从鳞茎颈部开始发病,手压病部有软化感,鳞片呈水浸状,并流出白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带有臭味的汁液。若鳞茎中心部发病则软化腐烂。八、大(洋)葱软腐病第43页,共65页。葱软腐病发病株葱软腐病洋葱头发病 第44页,共65页。病原物: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周生4-5根鞭毛,病菌子啊4-39范围内均可生长,25-30最适,50经10min致死。侵染循环:病原在鳞茎中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腐生。通过肥料、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经伤口侵入。发生因素:收获期遇雨易发病,低洼连作或植株徒长易发病。基肥不成分腐熟造成烧根为诱发条件。第45页,共65页。防治方
22、法:农业防治:与非葱类作物进行2-3年轮作。用无病床土培育壮苗,适期 早栽,勤中耕,浅浇水,及时排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氮肥 用过多。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氢氧 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隔 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及时防治葱地种蝇幼虫。第46页,共65页。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在整个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发生。 属细菌性病害,全株侵染。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
23、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图4-12),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图4-13至图4-14)。九、马铃薯环腐病第47页,共65页。第48页,共65页。第49页,共65页。病原物: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变种,属细菌。菌体短杆状,无鞭毛,单生或偶而成双,不形成荚膜及芽孢,好气性,革兰氏染色阳性。侵染循环:病原细菌在种薯中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下后,一部分出土的病芽病菌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进入新结薯块而发病。病菌通
24、过切刀带菌传染。发生因素:在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助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病菌在土壤中仅能存活很短时间,土壤一般不传病,但在土壤中残存的病块茎和病残体内存活时间较长,地温在1 822 0C时最适发病,地温超过31,高温干燥时发病受到抑制。常年连作地块,土质黏重,雨后易积水,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透性差,地下害虫为害严重发病较重。第50页,共65页。防治方法: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壤土进行种植,合理密植,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病穴处撒生石灰消毒。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种薯处理,播前淘汰病薯,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烂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也可采用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100kg种薯拌药210g;切刀应用75%酒精消毒,切块后的种薯用新植霉素5 000倍液或47%春雷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或用50mg/kg硫酸铜稀释液浸泡10分钟。第51页,共65页。蔬菜主要病毒性病害危害寄主: 主要危害黄瓜、番茄、辣椒,在日光温室中常见有黄瓜花叶病毒病、番茄蕨叶病毒病、番茄花叶病毒病、辣椒花叶病毒病、番茄条斑病毒病,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八上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 商都二中考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测验评讲教案
- 2025挖掘机设备租赁合同样本
- 电动机制造中的绿色制造与环保标准考核试卷
- 箱包品牌社区运营策略考核试卷
- 硫化锌纳米复合材料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 2025金融科技合作合同范本
- sop考试试题及答案
- 糕点店产品质量监控与改进考核试卷
- 小型货物提升机的设计
-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记录表样本
- GA/T 2015-2023芬太尼类药物专用智能柜通用技术规范
- 【甘蔗自动剥皮切断机的设计10000字(论文)】
- 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
- 用户思维培训课件
- 会员体系深度运营
- 省份简称课件
- 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特选参考)课件
-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工学院
- 切片机安全操作保养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