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定义弥散气体分子不停的进行着无定向的运动,其结果是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发生净转移,这一过程称为气体弥散在肺内,O2与CO2在肺泡气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主要依靠弥散作用被动进行弥散量的概念 单位时间内,在单位压力差下,气体通过肺泡膜到达对侧的气体量弥散测定的历史1909年以前,肺是可以产生氧气的器官1909年,Krogh and Krogh共同发现肺泡和肺毛细血管内氧分压差,CO可以测定肺的弥散功能1950年,W.S Fouler将He作为指示气体加入测定的混合气中,确定了DLCOSB方法,广泛应用临床1957年及以后,Roughton-Forster建立公式,将弥散分为膜弥散和毛细血
2、管床两部分弥散的两种表达方法DLCO(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of lung) 弥散最初使用的一个概念,北美地区常用TLCO(transfer factor for carbon monoxide of lung) 弥散不但受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影响,还受毛细 血管血流量的影响,欧洲常用二、弥 散 过 程1.气相扩散(肺泡内气体弥散)气体弥散速率与其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气体的扩散速度(1/气体分子量) 分子量大的扩散速度慢O2的弥散速率略快于CO2肺泡直径100m,弥散过程仅0.002sCOPD时可达0.003s2.膜相扩散(气体通过肺泡毛细
3、血管膜的弥散)气血屏障的特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气血屏障):6层肺泡表面液层 肺泡上皮 肺泡上皮基底膜 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基底膜 毛细血管内皮总弥散面积:70m2 (50100m2)弥散厚度:肺泡膜薄部1um, 肺泡腔到红细胞膜5um 平静状态下:仅1/20参与气体交换弥散障碍的原因肺泡膜面积减少 肺泡膜厚度增加 弥散时间缩短肺泡红细胞毛细血管血浆PO2(KPa)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13.310.78.005.332.67 00 0.25 0.50 0.75正常与肺泡膜增厚时Hb氧合所需时间示意图(1)静息时血液流经肺泡的时间 (2)运动时血液流经肺泡的时间0.34s(1)(2)正常肺泡膜面积减
4、少或厚度增加时间(S) 分压差扩散面积温度气体溶解度 扩散距离分子量扩散速率 1).气体的分压差:分压差大扩散快空气肺泡动脉血混合静脉血PO21501029340PCO20.3404046PN26002).肺泡膜的扩散面积:扩散面积大,扩散快 安静状态下,肺泡扩散面积40m2 运动时肺泡扩散面积70m2 疾病状态时下降3).气体分子量和溶解度: 溶解度高,扩散快 分子量大,扩散慢4).扩散距离肺泡膜的厚度(反比关系) 0.1,疾病状态下变得非常长 厚度增加 (间质水肿、膜增厚、肺水肿 ) 扩散下降5).温度 液体温度上升,溶解度上升扩散快6).肺血流量与通气血流比 右心搏出量60ml/每搏0.
5、75s 流经肺泡膜 O2交换所需时间0.25-0.3秒, CO2交换所需时间0.4秒 故时间上有很大贮备潜力。如果血流量下降,通气不变,气体交换的总量下降CO2扩散率/ O2扩散率 O2分子量/CO2分子量=32/445.6/6.6 在肺泡气O2的扩散率稍大于CO2但由于CO2溶解度 /O2溶解度=0.592/0.0244=24.3/1.0 (Herrys law 赫利定理)CO2扩散速率 /O2扩散速率 =(5.6/6.6)(0.592/ 0.0244)=20.6/1.0膜两侧PCO2 =6mmHg,PO2 =60mmHg正常情况下, CO2 弥散量仅为O2的2倍气体与Hb结合的速率( )
6、Hb:珠蛋白、原卟啉和二价铁离子(Fe2+)肺泡毛细血管内的血容积( Vc)CO与Hb结合的速率是O2的210倍3.血相扩散(气体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影响红细胞摄取CO和O2的因素每ml血CO摄取率()的影响因素1、同样的化学条件下进行测定,不同的人、红细胞数目相等时没有显著差异2、增加CO量将使CO成比例的增加Hb浓度减少将使CO减少3、肺泡PO2增加则DLCO降低,因CO与未氧化的Hb反应4、肺泡二氧化碳(CO2)增多或pH减少可引起CO轻度增加5、温度降低将使CO降低影响红细胞摄取CO和O2的因素影响肺毛细血管容量(Vc)的因素随肺血流、透壁压增加而增加或以前关闭的毛细血管重新开放的数量增
7、加而增加。 随肺血流、透壁压减少而减少或毛细血管破坏、关闭而减少血液O2与CO2解离曲线弥散的计算DLCO的倒数称之为阻力阻力可分成两个组成成分:1、CO通过肺泡膜的弥散阻力(1/ Dm)2、毛细血管床全部血容量CO摄取阻力(1/Vc)(是气体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根据阻力1、2,得出以下等式:1/DLCO = 1/ Dm + 1/Vc弥散的计算 肺泡内阻力0肺弥散总阻力 肺泡毛细血管膜阻力 (1/Dm) (1/DL) 肺泡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内阻(1/VC) DLCO的倒数称之为阻力 (1) 影响DM因素 膜表面积 膜厚度 膜成分变化(2) 影响的因素 Hb浓度 PCO2 PO2 Ph温度检测气体
8、的基础压力变化(3) 影响VC的因素肺血流量等,多为生理因素,且有可逆性如果肺泡没有充气,毛细血管固有的、反射性的反应是使该区域血流减少,使血流分布到肺的其他区域,使其弥散量增加1、参与循环的肺毛细血管数量可增加2、已处功能状态的毛细血管可以扩张3、肺泡出血 三、 弥散的测定1.肺摄入三种气体的比较测定弥散需要使用可以可逆地结合血红蛋白的气体从肺泡进入肺毛细血管的特性(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的时间为0.75秒)O2 肺毛细血管内分压和肺泡内分压平衡时间为0.25秒; 研究用测定DL 摄入量和弥散量、血流速度有关N2O 肺毛细血管内分压和肺泡内分压平衡时间为0.1秒; 肺血流测定 摄入量主要与血流速
9、度有关 CO 在肺毛细血管内一直保持低分压 弥散功能测定 摄入量主要与弥散量有关CO的特点无色、无味、无刺激性CO透过毛细血管膜的速率与O2相似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O2的210倍除大量吸烟者,血浆中CO含量接近零 CO的摄取从不受血流的限制CO弥散量乘以1.23即为O2的弥散量大量吸入CO可引起严重的组织缺氧吸入0.3CO,一口气法仅吸入约2.5mL的CO,重复呼吸法吸入7分钟,吸入约105mL的CO血液半衰期 5 6 小时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CO法的肺弥散量=从肺泡弥散至血液的CO ml数/min /平均肺泡CO压-平均毛细血管血CO压因此CO法测定肺弥散量必须测定以下三个值:1、每分钟从
10、肺泡弥散至血的CO ml数;2、平均肺泡CO分压;3、平均肺毛细血管血中CO分压 2.测定方法a. 单次呼吸法(DLCOSB) 患者平静呼气至残气位,继之吸入测定气体0.3CO、10He、20O2及N2的混合气至肺总量位,屏气10秒后呼气,去除水蒸气,连续测定呼出气中CO和指示气体的浓度,计算CO弥散量测定过程患者的良好的理解与配合缓慢呼气至RV位吸气迅速,健康者2.5s,有气道阻塞4s吸入气量90FVC屏气时间911s呼气匀速,曲线平滑,呼出气时间不小于4s抛去气体0.751L,或0.5L(VC坐位立位(5)运动 弥散量增加 长时间大量运动后,弥散量均降低 (6) 体温 体温降低,弥散减少
11、体温升高,弥散升高(7)吸烟 可使弥散量减少(8)血红蛋白 Hb每下降1g,弥散量降低7(9)肺泡O2分压 PAO2在60600mmHg时无显著变化 PAO240mmHg时增加 长期高浓度吸氧,弥散量降低(10)肺泡CO2分压 PACO2增加,弥散量增加(11)胸腔压力 胸腔压力增加,弥散量降低(12)高原 居住高原可使弥散量增加(13)妊娠 早期弥散量不变或增加 中期略低 产后比分娩期略增加(14)不同的测定方法有所不同 单次呼吸法比潮气末CO测定法测定值高四、临床应用适应症全身性疾病肺部受累情况的评估化疗、放疗对肺损伤的评估手术治疗前、后安全评估间质性肺疾病的评估、疗效观察、疾病程度鉴别哮
12、喘和COPD体检禁忌症近期有心肌梗死、心绞痛 咯血、气胸CO中毒严重低氧血症神经肌肉疾病致口唇不能包紧咬口饱餐、运动后吸烟24小时内DLco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国际标准60% -正常值下限40%-60%40%国内标准80%-120%60%-80%40%-60%40%60结果判定结果判定DLCO140%预计值为增高可能引起弥散减少的疾病监测肺内疾病的改变监测肺外疾病的改变监测肺内疾病的改变间质性肺病的评估和疗效观察哮喘、支气管炎、COPD的鉴别诊断全身疾病的受累情况(类风湿、皮肌炎等)手术、化疗和肺损害药物的评估胸廓畸形肺内孤立性病变肺血管疾病(肺栓塞)监测肺外疾病的改变糖尿病甲亢肾功能改变应用博来霉素、前列环素等药物的监测肝功能改变可能引起弥散增加的疾病肥胖,过度肥胖弥散减低哮喘,严重的哮喘弥散减低红细胞增多症左向右分流病情严重时弥散减低弥散受损的诊断弥散损害很少能引起二氧化碳储留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通过肺泡膜弥散比氧容易 肺泡气和混合静脉血的最大二氧化碳分压差别较小(4-6mmHg)弥散受损的诊断弥散受损:CO弥散距离加长?弥散表面积减少?目前还没有办法能区分开!仅能通过组织学来区别!吸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企薪酬制度管理方案(3篇)
- 之典型劳资争议案例分析
- 三只松鼠案例分析销售营销经管营销专业资料
- 福田商务面试题目及答案
- 智慧研策与智能定位:大数据助力房企业务发展的几个案例思考
- 康复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风险代理面试题目及答案
- 普洱市墨江县教育体育系统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
- 抚松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调音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课件
- 大型化工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青蓝工程师傅指导总结
- MBTI人格理论教学课件
- DB65∕T 2810-2009 核桃玛仁糖-行业标准
-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 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征信业监管问题探析
- 超市生鲜棚格图分析模板
-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计算软件
- 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厂设计 车间布置设计PPT课件
- 烟囱图集(上)05G21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