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腾格里沙漠生态治理_第1页
凉州腾格里沙漠生态治理_第2页
凉州腾格里沙漠生态治理_第3页
凉州腾格里沙漠生态治理_第4页
凉州腾格里沙漠生态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凉州腾格里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凉州腾格里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凉州区林业局凉州区旅游局项目负责人:凉州区旅游局局长凉州区林业局副局长项目实施单位:武威旋风沙漠越野俱乐部项目实施负责人:武威旋风沙漠越野俱乐部总经理项目编制单位:凉州区旅游局项目建议书编制人:第一章概况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开发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开发建设的可行性第二章 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期限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期限第三章 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投资概算资金来源第四章 综合评价及结论第一章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凉州为纯农业区,是全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省的蔬菜生产 基地,历史上素有“凉州不凉米粮川”之称。但是

2、,位于凉州东北 部为腾格里沙漠,一直是造成风沙隐患,危害凉州及周边城市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历届 领导非常重视沙漠生态环境的治理,经过“南护水源,北阻风沙, 中保绿洲”的治理,沙漠化的状况发生了较大的改观,但沙漠化的 现状仍不容乐观。凉州东部沙漠区以红水河为界,分为东沙窝和腾格里沙漠两部 分。东沙窝位于石羊河、白塔河以东,红水河以西,九墩以南,区 内多呈新月形沙丘和沙链,比高2-5米。红水河东岸属腾格里沙漠 西南部,也称八十里和四十里大沙,海拔1500-1600米左右,靠近 沿岸多呈新月形沙丘和沙链,沙丘迎风坡朝向西北,坡度5 -20, 背风坡坡度28 -

3、34 ,沙漠内多呈固定沙丘,比高可达20米。东 北部的邓马营湖已干涸成为盐碱地和沼泽地。沙漠区气候干旱,降 雨稀少,蒸发强烈,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 7.5 C -8.0C,最热月平均气温21.7C,最冷月平均气温-8.5C,干燥度 4.5-5.00夏季干燥无风,春秋风沙大。在沙漠区主要生存的荒漠植被有:白茨、籽蒿、沙蓬、桦棒、 沙蒿、芦苇、梭梭、骆驼蓬等组成的沙生群落。目前,由武威旋风沙漠越野俱乐部投资,在红水河以东腾格里 沙漠开发沙漠旅游项目。现已投资255万多元,购置越野四驱汽车6辆、动力飞行器1架、沙滩摩托车4辆,现已完成沙漠基地土建 及内部装修工作,修建接待用房40间,安设

4、0.7KW风力发电机4 台,打通深水井1眼。为推进沙漠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建议建立沙漠生态治理志 愿者基地,开展以沙地改造、沙漠化治理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和 旅游活动。该项目拟建在长城乡红水河东岸武威旋风沙漠越野俱乐 部基地附近,规划项目布局呈东西长,南北宽。项目建设集中地段 红水河以东5平方公里范围内,沿岸为葱郁的沙枣林,沙漠区遍布 各种沙生植物,由于近年来防风固沙、种草植树,沙层基本被巩固, 该地段沙下均为土质层,适宜进行开发建设和生态建设。二、项目开发建设的必要性1、符合国家投资方向和有关政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 施,国家提出了石羊河流域治理的战略部署,重点治理石羊河流域 的生态环境

5、,很有必要利用这一项目引进国家补助资金,彻底改变 当地沙漠面貌。2、荒漠天然植物,特别是旱生灌木、半灌木,长期适应了干 旱缺水的生态环境。沙区天然植被是防止沙化的天然屏障。一般说 来,只要不是大面积的密集流动沙丘区域,沙丘上与丘间低地或 多或少残留有一些沙生植物种,即使其覆盖度仅有5%10%,但 一经封育,经过34年时间,蔓延的多年生植物即可控制地面风 蚀作用,完全可以形成固定流沙的植被层。天然植被一旦恢复起来, 具有天然下种更新的能力,比人工植被更加稳定。3、丰富的资源优势为人们旅游和休闲娱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多年来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双重作用,城东生态 环境日益恶化,保护植被、防

6、风治沙、阻止荒漠化进程已成为当前 工作的的一项重要任务。沙漠旅游作为凉州区特色旅游项目之一, 其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对我区保护生态环境,丰富特色 旅游项目内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4、生态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沙漠化的不断推进,凉 州乃至全国都受到了沙尘暴的袭击,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 了极大的损失,为此,利用开发沙漠旅游来保护和治理沙漠生态环 境,有效地遏制了 “沙进人退”的趋势,是当前我们工作的必由之 路。对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特色的旅游场所, 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5、科普教育的需要。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沙漠化的迅速推进是 凉州面临的严峻现实

7、。为此,我们通过建立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基 地,使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沙漠的形成和治理沙漠的艰辛, 了解凉州过去因为人为破坏环境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和凉州人民治 理沙漠保护家园取得的丰硕成果,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自立、自 信、自强的精神,从而加入到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队伍中,为凉州 治理沙漠治理做出贡献。1、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基地建立在沙漠边缘,其沙漠生态环 境治理活动,对市民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同时,也对改善沙漠周边 气候环境和涵养水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从当前旅游消费者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已不再单纯为参观文物古迹而旅游,而更多是为追求参与、互动的、能够展示个性、 放松城市紧张节奏、享受自然乐

8、趣而旅游,通过沙漠生态环境治理 志愿者活动,将大多数城市人吸引到沙漠生态环境的治理队伍中 来,对我区沙漠生态的保护和资源开发都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第二章 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期限一、建设思路今后应采取乔、灌、草结合,以灌为主;带网结合以带为主; 带间空地进行育草种草;把封沙育林、种草和提高植被覆盖率,作 为该地区长期的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1、在通过建立人工植被措施固沙造林前,采取封育,并适当辅 以人工措施,如补插多年生草本,半灌木种子,以促进天然植被 的恢复。2、封育天然沙生植被,保护好沙区天然植被,对其进行科学的 管理,使其恢复和扩展,就可避免出现新的沙化,已经沙化的土 地也可得到治理。3、固沙

9、林的营造密度要合理。流动沙丘上植被覆盖度达到40% , 就可以制止风蚀,固定流沙。二、主要建设内容1、进入腾格里沙漠5公里沙石路两旁种植桦棒、沙蒿等沙生 植物;2、沿途沙丘采取草格固沙形式,每年初春进行,草格种植梭梭、骆驼蓬、白茨、籽蒿等沙生植物;3、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基地附近,沿基地周围按40%的营造密 度栽种沙柳、刺柏等植物林带;4、沙漠深处沙丘采取封育方式,每年飞播和撒播各类种子形 式,补插白茨、籽蒿、沙蓬、梭梭、骆驼蓬等沙生植物,以促进 天然植被的恢复。三、建设期限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即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计划 分三期进行。第一期(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完成项

10、目规划、立项及 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第二期(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完成进入腾格里沙漠 5公里沙石路绿化、沿途沙丘草格固沙及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基地 附近林带建设工作,封育沙漠深处沙生植被;第三期(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完成项目沙漠区沙生植 物封育、再造等工作,初步恢复沙漠区天然植被。第三章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一、投资概算该项目预计总投资350万元,其中:路旁绿化投资40万元, 草格固沙投资100万元,基地绿化林带建设投资60万元,沙漠区 沙生植物封育、再造投资150万元。二、资金来源申请国家补助资金100万元,地方苗木补助50万元,企业自 筹解决200万元。第四章综合评价及结论1、项目建成后,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 既巩固了西北沙区治沙成果,又充分利用了沙漠独特的地理环境优 势,创出了一条以生态环境来开发旅游,以旅游开发来保护环境的 路子,对西北沙区沙漠生态工程建设和利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 用。2、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沙漠生态治理、旅游观光、 娱乐为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区,树立一个全新的沙漠绿洲形象,增 强沙区水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