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题 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题 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题 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 2019年7月底 ,在泰国南部地区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 ,至少已造成366人死亡 ,200万人受洪水影响 ,以下图为“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分析曼谷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原因。解析从自然(地形、气候、位置等)、社会经济(人口分布、经济开展状况)角度分析。答案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 ,强度大;北、东、西三面地势高 ,汇水速度快;地处河口冲积平原 ,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受泰国湾海水潮汐顶托影响较大;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快 ,城市排水设施不够完善。2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 ,答复以下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两大地震带的名称

2、:_;_。(2)纵观全球性的火山带和地震带 ,其地理分布根本吻合 ,这反映出地震和火山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_特点 ,原因是什么?(3)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_。(4)图中A城位于_洋东岸的_(国家) ,它正处于_板块和_板块交界处 ,在该国西海岸的圣海伦斯火山 ,是一座著名的火山。解析第(1)题 ,据图中数字指示位置可知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第(2)题 ,地下岩浆只有沿着岩层的裂隙才能喷出地面 ,因此 ,地壳薄弱处往往是火山活动处 ,而地壳薄弱处多处在板块交界地带 ,所以 ,火山地震在空间上具有相关性分布的特点。第(3)题 ,我国恰好处在两大地震带之间 ,因此地震多发。第(

3、4)题 ,可联系相关知识答复。答案(1)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2)关联性(相关性)在地壳活动强烈的板块交界地带 ,地壳比拟脆弱 ,多断裂构造带 ,地球内部的能量容易从这些薄弱地带强烈地释放出来 ,表现为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3)我国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4)太平美国美洲太平洋32019年 ,非洲东部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乌干达及厄立特里亚等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 ,这些国家的局部地区出现了粮食危机 ,估计有1 200万人饱受饥荒之苦。阅读非洲东部示意图 ,答复以下问题。(1)请简要分析本次非洲东部这些国家大旱的自然原因。(2)面对干旱 ,这些国家在以后的开发

4、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解析第(1)题 ,结合影响降水的因素分析 ,干旱的原因主要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 ,考生在答复时可结合气温与蒸发量等因素分析。第(2)题 ,非洲东部地区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具有季节差异 ,区域开发过程中势必要涉及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答案(1)非洲东部地区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具有季节性 ,该地区位于赤道北部 ,夏季受信风影响 ,盛行热带大陆气团 ,降水少;气温高 ,蒸发量大 ,缺水;近年来气候异常 ,降水偏少。(两点即可)(2)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提高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国际合作 ,协调好河流上中下游的用水关系;培育良种 ,采用抗

5、旱品种;加强粮食储藏工作等。(其他答复合理即可)4以下图为19692019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 ,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 ,其中的原理是什么?解析第(1)题 ,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读图即可得知 ,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从纬度位置、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等方面分析。第(2)题 ,可从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的速度慢进行分析 ,这跟放烟雾增强大气逆辐射的原理是不同的。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

6、地北部地区 ,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2)水的热容量大 ,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 ,减轻冻害。(假设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5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 ,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以下图所示)。近年来 ,由于城区扩展 ,大量开挖山坡 ,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 ,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10分)解析黄土土质疏松 ,且垂直节理发育;夏季降水多 ,且多暴雨;由图中可看出 ,黄土与基岩属两层;如果大量开挖山坡 ,就会导致坡面地形不牢固 ,就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

7、 ,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 ,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 ,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 ,造成黄土滑坡。6以下图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 ,141.5142E)沿海区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 ,震中38.1N、142.6E ,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 ,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根据图文材料 ,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8分)解析海啸的势力强弱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及海湾形状、海底地形有关。答案(本次地震震级大 ,震源较浅 ,)甲地距离震中较近 ,海啸到达的时间短;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

8、部 ,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 ,受海湾形状影响 ,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 ,流速越快 ,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 ,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7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 ,地质剖面如以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 ,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 ,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2019年春 ,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 ,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解析据图示信息可知 ,该处岩层主要由沉积岩构成 ,分布上与水平地面有较大倾角 ,此为滑坡隐患一;道路工程施工将岩层完整的层理构造破坏 ,打破了岩层原有的稳定性

9、,此为滑坡隐患二;“岩锚虽然可加固岩层 ,但使岩层局部松动 ,更重要的是使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加之地表为表土、风化壳 ,相对疏松。此二者构成了斜坡上滑坡必备的物质条件 ,如遇降水、地震等诱发因素 ,滑坡灾害易发生。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 ,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 ,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 ,导致该段公路被毁。8读以下图 ,完成以下问题。中国局部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1)图示区域中 ,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解

10、析此题考查我国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以及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呈西南东北走向 ,尤以黄土高原最为严重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暴雨集中 ,植被稀疏易发生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地处两大地震交界地带 ,地壳活动强烈 ,多泥石流等。C地由于黄河含沙量大 ,河床高于地面 ,形成地上河。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春初、秋末易发生凌汛 ,且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夏季暴雨集中 ,故C地多洪涝灾害。答案(1)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2)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 ,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

11、壳活动强烈 ,岩石破碎;暴雨集中。(3)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 ,在春初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 ,河道淤积。9阅读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藏基地分布示意图。材料二灾害自救的几种方式。(1)在材料一中a、b两个救灾物资储藏基地中 ,应大量储藏的物资是 ()。A冲锋舟 B食品 C矿泉水 D棉衣(2)材料二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 ,不正确的选项是_;原因分别是什么?解析第(1)题 ,由图中经纬度可推知 ,a、b均在长江中游地区 ,这里多发生洪水灾害 ,应大量储藏冲锋舟。第(2)题 ,发生泥石流、水灾时应往高处逃;山崩、地震时要快速寻找平安的空间 ,蜷曲身体、降低重心 ,保护好头部 ,防止被砸伤;当火灾发生时浓烟上升 ,贴近地面可获得氧气 ,也能防止把浓烟吸入体内。答案(1)A(2)原因分别为: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会被淹埋 ,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10以下图是某种气象灾害年发生数占全球总数百分比区域分布图(虚线为海平面26.5等温线 ,括号内数值表示影响次数)。读图 ,答复以下问题。(1)加强对该灾害的_是减轻灾害的主要措施。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