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_第1页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_第2页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_第3页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_第4页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设计与教学研讨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福荫 E-mail: Tel:指导思想 让每位教师成为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创新者! 3 教学研讨课程地位课程目标模块主题体系建构内容选择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内容标准教材体系概念导图教学策略教学案例人工智能初步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选修模块: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 必修模块: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学习各选修模

2、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人人学有价值”。建议该模块在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2学分。 课程地位 课程目标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 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 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 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信息技术基础学习内容与目标双向细目表。 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的获取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处理与交流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主题以“认知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理念, 建构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教学体系建构实验教科书不是以学科线索编写, 而是以学生认

3、知线索编写。突破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学科体系, 不是计算机操作手册, 而是“认知规律技术特点社会发展”相结合。从“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教育” 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教学体系建构 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教学体系建构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对“4个主题”内容重新建构。以“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的逻辑线索呈现学习内容。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 “信息技术与社会” 的内容融合到各章、节中,与具体学习内容 紧密结合,从而加强学生对信息社会责任感与 提高教学效率。 以“技术人文生活”三位一体的理念, 选择粤教版教材内容 在教学范例的选择上, 注意范例的

4、人文性和生活性, 以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教学内容选择 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教学内容选择信息技术基础内容选择选择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倍感亲切。如:文明班评优活动 我的家乡 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教学活动设计以“多样性选择性开放性”三位一体的理念, 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活动以使提供不同地区、学校和不同发展潜能的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要面向全体学生 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教学活动设计 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过程中, 教科书以“革命先驱-孙中山”作为范例, 配套光盘

5、提供了范例作品的许多素材和半成品, 要求学生完成该作品的制作, 并另外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教材内容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1.2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2.1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2.2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2.4 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材内容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3.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4.3信息的发布与交流4.4 综合活动:我的家乡教材内容第五章 信息资源管理5.1认识信息资源管理5.2

6、使用数据库5.3 剖析数据库5.4 综合活动:世界文化遗产之旅第六章 信息安全6.1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6.2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6.3 综合活动:信息技术与社会问题辩论会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一)(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1.2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一)(1)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四)(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四)(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第二章信息的获取2.1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7、一)(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2.2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四)(4)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2.4 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一)(2)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

8、取网上信息。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3.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二)(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二)(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

9、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二)(1)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二)(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

10、程内容标准4.3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二)(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四)(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4.4 综合活动:我的家乡(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二)(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二)(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

11、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二)(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二)(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第五章 信息资源管理5.1认识信息资源管理(三)(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5.2 使用数据库(三)(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

12、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5.3 剖析数据库(三)(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5.4 综合活动: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三)(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第六章信息安全6.1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四

13、)(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四)(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6.2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四)(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各章节与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四)(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四)(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6.3 综合活动:信息技术与社会问题辩论会意图:针对信息技

14、术活动中容易模糊的问题展开辩论,澄清有关问题,提高信息活动能力;也希望对全书进行一次回顾。教材体系注意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必修模块内容与初中内容的衔接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必修模块与各选修模块内容的联系与衔接强调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 教材体系必修模块内容与初中内容的衔接初中阶段已初步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并尝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高中阶段则更强调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和 综合信息素养的提升。教材体系必修模块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第一章是全书其他各章的总领第二、三、四、五、六章则围绕信息的获取、加工、 表达、交流、管理、安全维护的线索展开,前面内 容为后面作铺垫。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

15、工信息的表达信息的发布与 交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安全与各章关系 1.1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来源:书籍、客观事物、 电视、广播、网络、人信息的载体形式:文字、图像、 图形、声音、符合、动画、 视频 传播途径:面对面、书报刊、 电报电话、音像制品、广播电 视、网络等 接收方式:视觉、听觉、触觉、 嗅觉、味觉 产生作用:形成印象、产生判 断、引起行动、无作用 教材体系第一章是全书其他各章的总领 激发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与各章关系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多形式表述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第一章是全书其他各章的总领

16、教材体系2.1.3 采集信息2.1.1使用搜索引擎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4.1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4.2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5.3 剖析数据库6.1信息安全及其维护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教材体系必修模块与各选修模块内容之间的相互衔接信息技术信息传播要素基本特征信息来源信息载体传播途径接收方式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对象与手段的关系 第一章概念图信息的获取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信

17、息的鉴别与评价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保存信息采集信息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信息的时效性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合法下载网络的信息他人事物本身媒体访问/讨论/交流/调查观察/实验/体验/调查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直接访问网页 使用搜索引擎 查询在线数据库第二章概念图用通用工具软件加工与表达信息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日常文本的加工要点报刊类文本的加工要点版面设置 正文样式 文字效果 添加图片 页面设置 输出文本1.需求分析 2.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1.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 2.图表数据的转置 3.图表类型的灵活运用表达什么信息 加工信息给看 加工成什么样

18、子 选择什么工具 怎样加工整体规划 内容设计 结构设计 版面设计图片的处理与合成 文本素材的选取与加工 动画的构思与制作 声音的处理与加工 视频的处理与加工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明确任务 需求建立表格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利用图表分析结果形成报告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第三章概念图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使用信息智能处理的工作过程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使用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信息发布效果的评价信息发布的方式信息交流的方式用手写板输入汉字的工作流程网络机

19、器与人对话的简单原理机器翻译的工作过程信息发布的各种方式 网上发布信息 信息发布的道德规范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 第四章概念图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在存储、管理和检索信息方面的优势归纳、提炼可以发掘出新的信息统计分析 分析数据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思想和方法归纳、提炼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手工管理方式计算机管理方式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主题树方式数据库方式文件方式 超媒体方式第五章概念图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范信息安全问题信息系统安全 及维护计算机犯罪及预防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网上道德规范信息安全法律

20、法规1.物理安全 2.逻辑安全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国内法律法规 2.国外法律法规第六章 概念图教学策略 减小学生基础水平存在的差异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在信息技术课程必修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教师要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同时可以将基础较好的学生转变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协同完成学习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共同发展。 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问题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动机。 例1:信息及其特征北京申奥成功,刘翔世界冠军 例2: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开心辞典

21、”比赛 例3: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文件信息的加密教学策略 反对死记硬背,不迷信教师、不迷信书本,强调开拓 学生思维与视野,在学习过程中多角度看问题,提高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 多角度讨论: 信息 信息来源 信息特征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论奠基人 香农 指的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教学策略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它是区别物质与能量的 笫三类资源。 -控制论的奠基人 维纳 两个人交换手中的一个苹果, 每个人手中还是一个苹果。 两个人交换所掌握的一份信息, 每人便拥有两份信息。 教学策略 信息(Informatio

22、n )来源,可以 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获取信息 从他人、面对面获取信息 从印刷、音像、电脑、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 真实世界 文字世界 虚拟世界 教学策略 信息特征 传递性、共享性、处理性、相对性 时效性、真伪性、依附性等。信息依附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不是 事物本身,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 某种载体才能呈现出来。例如,选举某位同学当班长, 表示“同意”这一信息, 可以用:举手、鼓掌、 在该同学的名字旁边画圈 或按“同意”的电子按钮等。教学策略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 发展而来。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 信息素养是“

23、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 技术和技能”。与现在的信息素养理论相比,这个定义只是一 个原始雏形。 教学策略 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信息素养总统 委员会”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 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有效 利用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迅速扩展 到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逐渐成为 信息时代的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2022/7/20教学策略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宏观信息素养: 研究各种信息素养中观信息素养:研究各种媒体素养:媒体素养微观信息素养:研究电脑、网络媒体素养传统媒体素养:研究印刷媒体素

24、养 听、说、读、写能力现代媒体素养:研究电子媒体素养教学策略媒体素养(Meida Literacy) 除了具有传统素养的听、说、读、写能力外, 还要具有批判性地选择观看、收听, 并能正确解读报纸、杂志、广告、 广播、流行音乐、影视、电脑、网络、手机等 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了解媒体如何传输信息、 媒体自身如何运作、 媒体如何影响现实。 具有创作媒体作品的能力。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 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 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电子音像技术 卫星电视广播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 仿真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等 -教育部中小学

25、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教学策略 传统技术 语言、体态、文字 书籍、杂志、报纸 音像技术 摄影、幻灯、投影、电影 广播、录音、电视、录象 信息处理技术 计算机技术:超媒体 交互视窗 整合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资源共享 通信交流(ICT) 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传感技术是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是扩展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通信技术是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微电子技术可以低成本、大批量地生产出 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精读的微电子机构模块, 扩展了人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 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和问题内容,使其具有知识技能 的层次性、实践对象的适应性、对思维的启迪性、 内容的选择性和开放性、蕴含的人文性。 例:5.1认识信息资源管理,共有5种学习任务供学生选择。教学策略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的过程,加强课堂活动的管理和 监控,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例1: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例2:制作多媒体作品“我的家乡” 例3:世界文化遗产之旅 例4:信息技术与社会辩论会教学策略反对单纯的技能训练,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会归纳与 反思,构建自己的认识概念图。构建丰富的可生长的课程资源。教师、学生、家长 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