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目 录单元一 检测技术基础单元四 单元三 单元六 单元五 单元七单元八单元九单元二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磁电敏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元一 检测技术基础 传感器是借助于检测元件接收一种形式的信息,并按一定的规律将所获取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信息的装置。它获取的信息可以为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而转换后的信息也可以有各种形式。但目前,传感器转换后的信号大多为电信号。因而从狭义上讲,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一般也称传感器为变换器、换能器和探测器,其输出的电信号陆续输送给后续配套的测
2、量电路及终端装置,以便进行电信号的调理、分析、记录或显示等。在一个自动化系统中,首先要能检测到信息,才能去进行自动控制,因此传感器是首当其冲的装置。单元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1.2.1传感器的定义 我国国家标准(GB7765-87)中说,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我们的定义是: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这一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意思: 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它的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生物量等。它
3、的输出量是某中物理量,这种量要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等,这种量可以是气、光、电物理量,但主要是电物理量;输出输入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度程度。单元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1.2.2传感器的组成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组成框图如图1-1。单元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图1-2是一种气体压力传感器的示意图。膜盒2的下半部分与壳体1固接,上半部分通过连杆与磁芯4相连,磁芯4置于两个电感线圈3中,后者接入转化电路5。这里的膜盒就是敏感元件,其外部与大气压力pa相通,内部感受被测压力p。当p变化时,引起膜盒上半部分移动,即输出相应的位移量。 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的输出就
4、是它的输入,它把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在图1-2中,转换元件是可变电感线圈3,它把输入的位移量转换成电感的变化。 基本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简称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传感器只完成被测参数至电量的基本转换,然后输入到测控电路,进行放大、运算、处理等进一步转换,以获得被测值或进行过程控制。砖木结构建筑筑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单元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1.3.1分类 首先,按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可分为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等。 其次,按构成原理,可分为结构型与物理型两大类。 第三,根据传感器的能量转换情况,可分为能量控制型传感器和能量转换型传感器。 第四,按照物理原理分类,可分为
5、1)电参量式传感器。包括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等三个基本型式。 2)磁电式传感器。包括磁电感应式、霍尔式、磁栅式等。 3)压电式传感器。 4)光电式传感器。包括一般光电式、光栅式、激光式、光电码盘式、光导纤维式、红外式、摄像式等。 5)气电式传感器。 6)热电式传感器。 7)波式传感器。包括超声波式、微波式等。 8)射线式传感器。 9)半导体式传感器。 10)其他原理的传感器等。 第五,可以按照传感器的用途来分类,例如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 1、改善传感器的性能,可采用的技术途径有:差动技术,平均技术,补偿与修正技术,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稳定性处理等。 2、传感
6、器技术的主要发展动向,一是开展基础研究,重点研究传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二是实现传感器的智能化。 (1)用物理现象、化学反应和生物效应设计制作各种用途的传感器,这是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基础工作。例如,利用某些材料的化学反应制成的能识别气体的“电子鼻”;利用超导技术研制成功的高温超导磁传感器等。 (2)传感器向高精度、一体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越高,对机械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就越高,相应地测量程度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当今在传感器制造上很重视发展微机械加工技术。微机械加工技术除全面继承氧化、光刻、扩散、沉积等微电子技术外,还发展了平面电子工艺技术,各向异性腐蚀、固相键合工艺和机械分断技
7、术。 (3)发展智能型传感器。智能型传感器是一种带有微处理器并兼有检测和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型传感器被称为第四代传感器,使传感器具备感觉、辨别、判断、自诊断等功能,是传感器的发展方向。1.4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1.4.1 静态模型1.4.2 动态模型1.5.1 静态特性概述 人们总是希望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具有确定的对应关系,而且最好呈现性关系。但一般情况下,输出输入不会符合所要求的线性关系,同时由于存在着迟滞、蠕变、摩擦、间隙和松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使输入输出对应关系的唯一确定性也不能实现。考虑了这些情况之后,传感器的输出输入作用图大致如图1-3所示。图中的外界影响不可
8、忽视,影响程度取决于传感器本身,可通过传感器本身的改善来加以抑制,有时也可以对外界条件加以限制。图中的误差因素就是衡量传感器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1.5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1.5.2 线性度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输出 与输入关系可分为线性特性和非线性特性。从传感器的性能看,希望具有线性关系,即理想输入输出关系。但实际遇到的传感器大多为非线性。如图1-4所示。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 与满量程输出值 之比。线性度也称为非线性误差,用L表示, (1-5) 目前常用的拟合方法有:理论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连线拟合;
9、端点连线平移拟合;最小二乘拟合;最小包容拟合等。1.5.3 迟滞 1.5.4 重复性 1.5.5 灵敏度与灵敏度误差1.5.6 其他特性1.6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1.6.1 动态特性概述1.6.2 传感器的基本动态特性方程1.6.3 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 1.7 传感器的标定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标定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标定,1.8 检测技术基础1.8.1测量的分类1.8.2误差及其分类1.8.3误差的表示形式1.8.4有效数字及简算方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目 录单元一 检测技术基础单元四 单元三 单元六 单元五 单元七单元八单元九单元二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
10、感器磁电敏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单元二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图2-14 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2.6.1 电子皮带秤2.6.2 测力传感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目 录单元一 检测技术基础单元四 单元三 单元六 单元五 单元七单元八单元九单元二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磁电敏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元三 电感式传感器3.1 自感式传感器3.1.1 工作原理3.1.2 测量电路3.1.3 结构类型及特点3.1.4自感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3.2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工作原理3.2.1等效电路3.2.2测量电路3.3电涡流式传感器
11、3.3.1电涡流式传感器工作原理3.4压磁式传感器3.4.1工作原理3.4.2结构形式:3.4.3测量电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目 录单元一 检测技术基础单元四 单元三 单元六 单元五 单元七单元八单元九单元二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磁电敏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元四 电容式传感器4.1 工作原理和结构类型4.1.1 工作原理4.1.2 结构类型4.2 转换电路4.2.1 等效电路4.2.2 测量电路4.3 电容式传感器的主要性能、特点4.3.1 主要性能4.3.2 特点4.4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4.4.1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12、4.4.2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4.4.3 电容式测厚传感器4.4.4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4.4.5 电容式温度传感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目 录单元一 检测技术基础单元四 单元三 单元六 单元五 单元七单元八单元九单元二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磁电敏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5.1 工作原理单元五 压电式传感器5.1.1 压电效应及压电材料 5.1.2 压电式传感器 5.2 等效电路和测量电路5.2.1 等效电路 5.2.2 测量电路 5.3压电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应用特点5.3.1压电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5.3.2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
13、用特点5.4 影响压电式传感器精度的主要因素5.5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目 录单元一 检测技术基础单元四 单元三 单元六 单元五 单元七单元八单元九单元二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磁电敏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6.1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2.结构层1.面层3.顶棚层4.附加层传感器与检测技术6.1.1 工作原理单元六 热电式传感器6.1.2 基本定律6.1.3 热电偶的材料、结构及常用热电偶6.1.4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6.1.5 热电偶的串并联6.2.1 热电阻测温原理及类型6.2.2 热电阻的结构6.2.3 测量电路传感器与
14、检测技术目 录单元一 检测技术基础单元四 单元三 单元六 单元五 单元七单元八单元九单元二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磁电敏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7.1概述7.2磁电感应式传感器7.2.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7.2.2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基本特性 7.2.3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7.2.4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应用7.3 霍尔式传感器7.3.1霍尔效应7.3.2霍耳元件结构及测量电路7.3.3霍尔元件基本特性7.3.4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目 录单元一 检测技术基础单元四 单元三 单元六 单元五 单元七单元八
15、单元九单元二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磁电敏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元八 光电传感器8.1 光电基础知识8.1.1光电器件原理8.1.2光源和频谱8.1.3光的特性8.1.4常用光源及特性8.2光电效应8.2.1外光电效应8.2.2内光电效应8.2.3光生伏特效应8.3光电式传感器的类型8.4光纤传感器8.4.1光纤的结构8.4.2 光纤的分类8.4.3传光原理 8.4.4光纤的种类8.4.5光纤传感器的发展趋势8.4.6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8.5光栅传感器8.5.1光栅的构造 8.5.2工作原理8.5.3辨向原理和细分电路8.5.4细分技术8.6光纤光栅传感器8.6.1 光纤光栅传感器工作原理8.6.2 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8.7光电编码器8.7.1增量式编码器8.7.2绝对式编码器8.8固态图像传感器(CCD)8.8.1CCD的基本结构和原理8.8.2 CCD的应用8.9 感应同步器 8.9.1 感应同步器的结构与类型8.9.2 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8.9.3 数字测量系统 8.9.4 感应同步器的接长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速公路绿化带养护劳务供应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版企业委托个人负责合同签订与执行的授权书3篇
- 二零二五版企业间技术交流与保密合作合同3篇
- 高层建筑劳务分包合同(2025年度)合同变更与补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龙门吊租赁合同及设备操作手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油运输市场调研合同2篇
- 2025年度生态旅游区树木种植与景观提升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四商铺转型升级综合物业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商务车辆租赁合作协议6篇
- 2025年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项目股权质押担保投资协议3篇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TB 10010-2008 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黑色素的合成与美白产品的研究进展
- 建筑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金蓉颗粒-临床用药解读
- 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教案
- 2023-2024年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中级)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必刷500题)
- 藏历新年文化活动的工作方案
- 果酒酿造完整
- 第4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