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百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百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百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百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百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基因I和基因在某动物染色体DNA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I和基因可能决定动物的同一性状B基因I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II的表达C基因I和基因可能在多种细胞中都表达D基因I和基因在转录

2、时不存在A和T配对2下列有关活细胞共同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B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C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 DNAD都能增殖但增殖方式不一定是有丝分裂3小明在寒冷的冬季,没吃早饭就去学校,结果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等症状。关于此生理反应的表述,不合理的是( )A此时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B全身颤抖是因为骨骼肌收缩以加速热量产生C此时小明同学体内血糖含量有所下降,细胞产热不足D小明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4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会发生的变化是( )A流感病毒在血浆中快速增殖B效应

3、T细胞可裂解流感病毒C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D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并分泌大量抗体5某农田弃耕后,发生了从草本到灌木阶段的演替。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域群落区别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B调查该区域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C该区域草本和灌木的垂直分层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D该区域的某两种动物之间可能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6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型配子。等位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4、时未分离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BC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_(填“能”或“不能”)调节植物基因组的表达。基因表达的最后过程在_(填细胞结构)中完成。(2)下图是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棉花根和茎生长的影响。据图分析,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的作用特点分别是_。(3)提供一定数量的棉花幼苗,以此为材料,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4)动植物生命活动都有激素调节的方式,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

5、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动植物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为一种_分子在起作用。8(10分)某生态农场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农场的总能量指的是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构建生态农场的实践意义是_。(2)生态农田中的蝗虫、螳螂、青蛙之间相互传递着大量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的作用。(3)除沼渣和粪尿等外,管理者还需向生态农田施用一定量的化肥,才能使其正常运转和长期发展,其原因是_。9(10分)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1)科研人员测

6、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_(填“降低”或“升高”)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这一变化会引起叶肉细胞间的_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2)科研人员推测,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发生损伤,导致_速率下 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D1 是对光系统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使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 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 D1 蛋白含量,结果如图 1 所示,分析可知午间较强光照使细胞中_,导致_活 性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午

7、睡”现象。(3)水杨酸(SA)是一种与植物抗热性有关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 D1 蛋白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可推测,SA 能_(填“减弱”或“增强”)较强光照造成的 D1 蛋白含量及光系统活性降低程度,_(填“缓解”或“加剧”)小麦的“午睡”现象。10(10分)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2)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和_之间。导入家蚕细胞

8、后若要检测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是否表达,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3)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4)“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原理。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这又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11(15分)如图1、2分别为DNA分子结构及复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DNA分子中的_交替连接,排列

9、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图1中由构成的称为_。(2)从图2可以看出,DNA复制有多个起点, 其意义在于_;图中所示的A酶为_酶, 作用于DNA结构中的氢键。DNA复制所需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至少答出两项) 等。从图2还可以看出DNA复制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合成的,而另一条子链是_,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冈崎片段)再通过_酶相互连接。(3)若将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DNA分子用32P标记,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被标记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1、等位基因

10、是指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地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表达。【详解】基因I和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不是等位基因。但生物的一个性状可能由多个基因决定,因此基因I和基因可能决定动物的同一性状,A正确;基因和基因、基因和基因产物、基因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基因I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II的表达,B正确;若基因I和基因是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C正确;转录时,碱基互补配对为A-U、T-A、C-G、G-C,因此基因I和基因在转

11、录时存在A和T配对,D错误。故选D。【点睛】理解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染色体和性状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B【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详解】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所有的活细胞都有细胞膜和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B、所有的细胞都能够进行细胞呼吸,但是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如

12、无氧呼吸发生在先不着急,且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B正确;C、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且细胞结构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D、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D错误。故选B。3、A【解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全身颤抖是因为骨骼肌战栗以增加热量引起的,B正

13、确;C、小明同学没吃早饭,此时体内血糖偏低,细胞产热不足,C正确;D、小明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D正确。故选A。4、C【解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

14、: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在血浆中繁殖,A错误;B、效应T细胞可裂解靶细胞,不能直接裂解流感病毒,B错误;C、T细胞接受刺激后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C正确;D、记忆细胞不能分泌抗体,要分化为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D错误故选C。5、B【解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详解】A、物种

15、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B、标志重捕法应用于调查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可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C、草本和灌木的垂直分层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C正确;D、该区域的某两种动物之间可能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如蟾蜍和蜘蛛,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的有关内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详解】如果性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未分离,会产生一个不含性

16、染色体和一个含有两个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产生两个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和两个有两条性染色体的配子;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单体没分开,也可以产生没有性染色体的配子,故正确错误;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正常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单体没分开,产生型配子。故正确错误;答案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能 核糖体 IAA表现出两重性,GA表现无两重性 将长势基本一致的棉花幼苗均分为4组,分别用等量蒸馏水、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激动素(KT)、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和激动素(KT)的混合溶液进行相同的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

17、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每株棉花的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并求平均值进行比较 信息 【解析】1.激素调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3.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

18、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4.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含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详解】(1)植物激素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调控植物生命活动,基因表达的翻译阶段在核糖体中进行。(2)由图可知,IAA的生理作用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即两重性,而GA的生理作用没有表现出两重性。(3)根据实验目的: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可以确定本实验的自变量

19、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因变量是棉花主根的长度及单株侧根数,无关变量保证相同且适宜。据此分析设计实验如下:分组编号:需将长势基本一致的棉花幼苗均分为4组,给与不同处理:分别用等量蒸馏水、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激动素(KT)、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和激动素(KT)的混合溶液进行相同的处理,观察并记录: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每株棉花的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并求平均值进行比较。(4)由分析可知,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在起作用。【点睛】熟知激素调节的作用与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

20、键!熟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入饲养场中的能量 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农产品输出会带走大量的元素,沼渣和粪尿等不足以将元素都归还农田,因此需要施用化肥以维持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平衡 【解析】1、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如无废弃物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协调

21、与平衡原理(处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考虑环境容纳量)、整体性原理(考虑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系统性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3、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沼液返还农田、鱼塘,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饲养场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详解】(1)流经该生态农场的总能量指的

22、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入饲养场中的能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构建生态农场的实践意义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2)生态农田中的蝗虫、螳螂、青蛙之间相互传递着大量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3)除沼渣和粪尿等外,管理者还需向生态农田施用一定量的化肥,才能使其正常运转和长期发展,其原因是农产品输出会带走大量的元素,沼渣和粪尿等不足以将元素都归还农田,因此需要施用化肥以维持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平衡。【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意义和信息传递的作用

23、,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9、降低 CO2 光反应 D1蛋白的含量降低 光系统 减弱 缓解 【解析】植物蒸腾作用旺盛会导致叶片气孔开度下降,气孔开度下降又引起细胞吸收的CO2减少,导致叶肉细胞间的CO2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图1显示,较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图2说明喷洒适宜浓度的SA会减弱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降低,对小麦的“午睡”现象起到缓解作用,据此,若要减少“午睡”现象提高小麦产量,从外源因素考虑,可喷洒适宜浓度的水杨酸,从分子水平考虑,可通过提高D1蛋白的含量来实现,据此作答。【详解】(1)午后温度较高,植物蒸腾作用旺盛,植物会降低叶片气孔开

24、度来避免过度失水,这会导致叶肉细胞间的CO2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2)强光照引起光系统发生损伤,会导致光反应的速率下降;图1中数据显示,强光照会导致D1含量下降,因此“午睡”原因可能是午间较强光照使细胞中D1蛋白的含量降低,从而导致光系统活性降低。(3)根据图2中D1蛋白含量所示,可推测经SA处理后,能减弱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统活性降低程度,缓解小麦的“午睡”现象。【点睛】本题以“环境条件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背景,结合反映实验处理和结果信息,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阅读题干,提取有效

25、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判断,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10、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启动子 终止子 分子杂交技术和抗原-抗体杂交法 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 物质循环再生 整体性 【解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从分子水平上检测目的基因的方法:(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PCR技术的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

26、定DNA聚合酶(Taq酶)等。3、生态工程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详解】(1)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

27、处理动物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2)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终止子位于目的基因的尾端,故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可采用分子杂交技术,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3)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4)“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