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登岳阳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岳阳楼是统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诵读单元的课文。该诗是高中阶段学生必 学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在小学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诗人杜甫“感事” 经典的代表性作品。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从公安到达岳阳时所作,诗歌通过写 登岳阳楼所见所感,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再现了一位忧国优民、 伤心伤己的诗人形象。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健康高尚的 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因此本课着重设计诗歌朗诵,引导学生构建“品读诗 歌解诗情”的诗歌鉴赏思维。学情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杜

2、甫的一些作品,对格律诗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也比拟了解诗人杜甫。但是,学生们对于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和相关实践经验有所 欠缺,因此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建构相关的诗歌鉴赏方法。课前学生较为充分预习 了本作品,初步疏通了文意,因而该课的教学需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学习和体会该诗 意境、诗人生平和诗人情感,进一步了解杜甫晚年人生经历,体会其忧国忧民的形 象,并迁移到现实生活。教学目标1.听读、朗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感知诗歌感情。2通过炼字炼句,品味诗歌语言。3.体会杜甫心忧天下的崇高精神品质,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诵经典,品味诗歌语言和情感。难点:.领会诗

3、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珍贵精神品质。教法分析诵读、讨论探究、分析鉴赏学法分析.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 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杜甫也登上了岳 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今天让我们进入杜甫的登岳阳楼。板书:登岳阳楼二、检查预习.作家作品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 工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三吏”、“三别”,真实反 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诗史”,他与

4、李白齐名, 并称“李杜”,被人誉为“诗圣”。.字音诉ch B 戎r 6 ng 涕泗t i s i诵读诗歌,吟咏诗韵.诵读方法指导:把握节奏、用韵、情感等。.范读。.自由诵读。.全班齐读。登岳阳楼四、四、昔闻/洞庭/水, 吴楚/东南/拆, 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疏通文意今上/岳阳/楼。 乾坤/日夜/浮。 老病/有/孤舟。 凭轩/涕泗/流。首联: 词义: 句义: 颔联: 词义:句义:尾联:词义: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诉:分裂;乾坤:指日、月;浮:日月

5、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 上。句义:浩瀚的湖水把吴楚分隔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 湖上。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词义: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 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凭轩:靠着窗户。涕泗(si)流: 眼泪禁不住地流淌。句义: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凭栏远望泪流满面。五、诗歌鉴赏(一)探究主旨.运用信息,推测主旨。(1)题目“登”,点明诗人登高望远。“岳阳楼”,点明地点。【知识链接】一一唐代登临

6、诗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全盛时期,诗歌题材包罗万象,其中登临诗(泛指登 楼、登台、登山诗作)是不容忽视的一类。登临诗,是指作者登临某山或亭台楼阁而 生发某些情思的诗词。这类诗或写人生哲思,抒胸襟抱负;或感时伤乱,寄寓身世 之悲;或于兴亡之叹中隐喻现实;或在山长水阔间思乡怀人。(2)知人论世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 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 靠饮药维持生命。贫病交加,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大历三年 (768),杜甫离开夔(kui)州沿江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 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

7、烟波浩渺、壮阔无垠(yin)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 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写 下了登岳阳楼。.阅读正文,把握主旨(结合“知人论世”)。(1)哪些词句能够直接表现出作者的情感?明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你认为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明确:悲(悲己、悲国)(二)赏析艺术手法L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从“无”“有”的比照中,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 .明确:写出了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当时的国家处于怎样的境况?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

8、此时,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抒发了作者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忧国忧民的情感。“戎马”,战马,借指战争,说明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涕泗”眼泪鼻涕,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报国 无门的哀伤。(2)借景抒情我们常说写景抒情,情由景生,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同样 的景也会产生不同的情,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悲伤呢?学生讨论:1.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明确:洞庭水、岳阳楼一一辽阔雄伟吴楚、乾坤日月一一开阔博大孤舟 孤单漂泊2.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你感受到作者登 楼的感情怎样呢? .

9、明确:比照昔闻:向往已久 今上:如愿以偿外表上写登岳阳楼时的喜悦之情,实际上写昔日抱负,今朝成空的忧愁。怀才 不遇,漂泊天涯,历尽坎坷,终登岳阳楼,百感交集,是沉郁之感。3. “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这两句最传神的两个字是什么?写出洞庭湖怎样 的景色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1) “诉”、“浮”;(2)景色特点:描写了气势磅礴、宏伟奇丽的洞庭湖景象。“圻”,分裂,诗人写得有力,仿佛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 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浮”,漂浮荡漾,洞庭几乎包容了整 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也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 派壮阔的图景就展现

10、在读者眼前。(夸张、想象、虚实结合)(3)赞叹与忧伤并存。既有对壮阔景象的赞叹,又有晚年登临时的感慨,悲情伴壮景,更显悲壮的情 怀。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还有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有他自己,还有 天下的百姓。六、课堂小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 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 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家国之忧,浩 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附:板书设计、直抒胸臆r亲朋无一字i-老病有孤舟j悲己戎马关山北= 悲国 I 身世之悲T家国之痛忧国忧民r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浑借景抒情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J,孤舟:孤单漂泊七、作业布置.比照阅读:比拟杜甫的登岳阳楼和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