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总复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讲义、经典例题及习题_第1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讲义、经典例题及习题_第2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讲义、经典例题及习题_第3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讲义、经典例题及习题_第4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讲义、经典例题及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变化】(1)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2)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3)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熔化、升华、吸附、干燥等【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挥发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问: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吗?【化学变化】(1)定义: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 ,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生成了其它物质(3)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变质、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

2、受热分解、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腐蚀性。问: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吗?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若是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子不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分子运动速率的大小变化宏观:有新物质生成微观: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分子外观特征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了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举例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区分依据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联系在物理变化中 ,一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但在化学变化中 ,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

3、质化学性质区别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判断直接或由仪器间接观察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如受热是否易分解)等(三)(三)、科学探究的方法措施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实验步骤)、收集证据(包括观察到的现象、测定到的数据或其他资料)、分析、解释与结论。观察主要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或借助仪器了解实验现象。在学习中,观察的内容主要有实验仪器和装置(仪器安装的顺序和方法

4、)、所用药品(颜色、状态、气味等)、实验操作(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及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束时)(四)、实验注意事项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

5、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3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

6、水平。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酒精灯的使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若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用湿抹布扑盖。4、物质加热 给固体加热: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度 5、仪器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7.一些常见危险化

7、学药品标志三、典型例题【例题1】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C.因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故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解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意外的现象,千万别轻易忽略这些细节,许多发明和发现都是源自实验中发生的与期望不符合的现象或数据。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就是从类似的意外发现中,不断地探究进而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我们也应该培养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这也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在探

8、究过程中,除了实验和观察外,查找资料、与他人交流等也同样是获得证据的重要方式。因此A、B、D的做法都是可取的。【答案】C【例题2】市场上销售的碳酸饮料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打开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解析】要检验冒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可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来检验。【答案】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打开汽水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例题3】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它可以在空气中点燃。取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用

9、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粉末。根据上述有关镁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由_生成_(填物质的颜色、状态),该过程发生了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镁带燃烧时的现象是_。【解析】(1)镁带燃烧前是银白色金属,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粉末,所以该过程生成了其他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2)注意:不要将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测、结论等相混淆。例如,描述实验现象时,不应直接指明生成物的名称。本题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才是实验现象。【答案】(1)银白色金属

10、白色固体粉末化学变化(2)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例题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解析】实验剩下的药品应该放在指定的容器中,而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会污染别的试剂;蔗糖和食盐作为厨房里的调味品可以食用,但作为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却不能品尝。【答案】D【例题5】小明同学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帮他分析可能导致试管破裂的错误操作。【解析】用酒精等给物质加热,一定要掌握酒精灯使用的常识和注意事项,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实验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导致试管破裂,这主要是

11、由于试管受热不均匀或骤冷骤热引起的。【答案】加热前试管外壁水滴没有擦干;没有预热;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实验后将热的试管立即放入冷水中冲洗等。【例题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光亮透明 B、内壁上有水珠 C、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D、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解析】玻璃仪器是否洗净,是根据其内壁附着的水来判断,如果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均匀分布形成一层水膜,表示仪器已洗干净。【答案】D【例题7】(1)石蜡是_色_状态,密度_ (大于、等于、小于)水。用指甲在蜡烛表面划过,会_,说明石蜡的硬度_ (硬、软、较硬)(2)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_、_和_共三

12、层,其中_温度最高, _温度最低。(3)描述蜡烛燃烧时的现象_。(4)若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_,这说明蜡烛燃烧后有_生成;片刻,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这说明蜡烛燃烧后还有_气体生成。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蜡烛燃烧的现象、产物和蜡烛火焰的组成和结构。答案:(1)乳白固体小于留下深深的痕迹软(2)焰心内焰外焰外焰焰心(3)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焰心火焰暗淡,底部呈淡蓝色;内焰火焰明亮略呈圆锥形;外焰火焰明亮但不耀眼。顶部石蜡受热熔化,一段时间后有熔化的石蜡沿蜡烛流下(4)水珠水蒸气有白色沉淀产生二氧化碳四、课时作业1、(2005福建省厦门市)下列

13、各项研究课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C.制造太空电梯的碳纳米管材料研究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分析】利用化学变化可以改变自然界原有物质的组成,也能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可以合成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等,如A、B、C。【答案】D2、(2003江西省南昌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分析】化学实验要注意规范操作,A中滴管不能伸进试管中,防止滴管被污染。【答案】A3、(2004江苏省南京市)在2004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下页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14、活塞应向(填左或右)移动。【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图所示,要使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可以向右拉动注射器的活塞。【答案】二氧化碳右4.(2011淄博市)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 物质的运动状态 B.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5. (2011武汉市)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钢铁生锈 B. 冰雪融化C. 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6.(2011湛江市)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对着干燥玻璃呼气 木炭在O2中燃烧 紫色

15、石蕊试液中通入CO2A B CD7. 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 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2)猜想 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气;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气体;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3)设计实验方案 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 (4)现象与结论 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 (5)如果用CnH2n2表示蜡烛的主要成分,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16、。(2004年全国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题)答案(3)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4)导管口同样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能看到冷凝的固体 (5)2CnH2n2(3n1)O2点燃2n CO2(2n+2)H2O8通过下列那些性质可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请将有关序号填在横线上。颜色 气味 味道 状态 硬度(1)水和白酒_; (2)白醋和酱油_;(3)白糖和食盐_; (4)酒精和碘酒_;(5)冰和水_; (6)金刚石和玻璃_;(7)民用煤气和氧气_;(

17、8)黄金和铝合金_;答案(1)(2)(3)(4)(5)(6)(7)(8)9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时期的排放量,已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绿色植物通过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_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_。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砍答案(1)光合 (2)呼吸 (3) 10、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探究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取一瓶空气,

18、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被呼气的干燥玻璃片变的得模糊,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探究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没有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把燃着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呼出气体瓶中木条熄灭,空气瓶中没有明显变化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的多少向一块干燥玻璃片呼气,另取一块干燥玻

19、璃片放在空气中被呼气的干燥玻璃片变得模糊,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多五、课后作业1.(2010浙江嘉兴中考)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A、C、D选项都是化学变化,只有B项是物理变化,所以B项与其他三项有本质的区别。答案:B2.(2010山东济宁模拟)日常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 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家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A. B. C. D.思路解析:物质在化学变

20、化中表现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没发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B3.(经典回放)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思路解析: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为物理变化。答案:A4.(2010湖北黄冈课改中考)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思路解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标准: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花香四溢体现的是分子的运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答案:C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菜刀表面常产生棕黄色的斑点 新鲜萝卜放入泡菜坛中,几天后萝卜变酸了 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

21、 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表面产生气泡 农田里烧麦沤肥,浓烟冲天 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闻到刺激性气味,现有四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B.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以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D.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B6.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答案:C我综合我发展7.根据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可以区别下列各组物质,请把这一性质写在横线上。(1)铜片和铁片:;(2)蔗糖和食盐:;(3)汽油和清

22、水:;(4)银块和铝块:;(5)金刚石和玻璃:;(6)水银和白银:。答案(1)颜色 (2)味道 (3)气味 (4)密度 (5)硬度 (6)状态8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