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千亿级非织造产业集群的诞生_第1页
仙桃千亿级非织造产业集群的诞生_第2页
仙桃千亿级非织造产业集群的诞生_第3页
仙桃千亿级非织造产业集群的诞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仙桃:千亿级非织造产业集群的诞生作者:暂无来源:中国纺织2015年第8期文本刊记者梁瑞丽仙桃位于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不仅是亚洲唯一体操之乡,还是全国首个“中国非织 造布产业名城”。在当地,非织造布俗称“无纺布”。今天,这个仙桃新的百亿产业集群的策源地,正高速 行进在转型升级轨道上,向国际市场争夺话语权。仙桃的非织造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已形成集产品开发、原料生产、制品加工、 辅料配套、产品检测、物流运输、货物通关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集群,现有规模企业过百家、产 值过200亿元、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年产非织造布25万吨,年加工制品60万吨,产品涉 及建筑、医疗、日用、环保、航空航天等3

2、2类135个品种。翻开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发展史卷,我们看到的是那里的政府,那里的老板,那里的企业 在打造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的实践中,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创业之史,奋斗之史。转型升级占据“话语权”全球非织造布产业看中国,中国看仙桃。据权威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中国的非织造布 产量占世界的10.2%,仙桃占中国的18%。仙桃市的非织造布产业市场被誉为国际非织造布产业 的晴雨表,在国际市场拥有掷地铿锵的“话语权”。而彭场镇,更是仙桃非织造布的策源地。自结缘非织造布,以彭场镇为中心的仙桃非织造 布经济走出了一条“兴起一强盛一萎靡一崛起”的路径。上世纪90年代,彭场乡镇企业起势,形成主导产业一一非

3、织造布产业。2003年,“非典” 肆虐;2008年,国家颁布“禁塑令”;2009年,甲型H1N1流感蔓延三次大事件之后, 仙桃非织造布产业集群进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仙桃非织造布占据了全国市场份额 的四成和全球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日前,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赵洪和ITMA米兰纺机展的主办方等先前部队走进仙桃, 走进非织造布产业。新发塑料公司是此次ITMA米兰纺机展走进的企业之一,也是仙桃市非织 造布产业的创始者和引领者。“我们仅中岭园区的6个车间的600号人,每天可做12万件, 每天走货也是10多万件。”新发公司董事长、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协会会长付立新说,“产 品全部出口美国,今年签订

4、的订单够忙一整年的。”早在2010年,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突破100亿元大关,而当时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不少 企业提前“冬眠”。面对逆境,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集群选择了突围,两年内,一大批作坊式 的企业进入兼并淘汰之列,规模企业走向转型升级之路。新发、裕民等行业龙头一马当先。新 发公司投入1.2亿元新上4条高档非织造布生产线,产品重心从低端产品转向医用制品等高端 产品。2012年年底,央企中国恒天集团入驻彭场,与仙桃市嘉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出资组建恒天 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开建总投资5亿元的世界高端非织造布产业示范园。2015年3月26日,武汉海关驻仙桃办事处正式揭牌开关。2015年5月1日起,仙桃、

5、 天门、潜江、汉川四市由原主管地海关办理的企业管理、加工贸易、减免税等相关业务全部移 至仙桃海关。2015年7月1日,卓尔(仙桃)临港物流园奠基、仙桃一一阳逻港直通式通关 启动和武汉新港汉江集装箱有限公司陆港中心开工,让企业在进出口的程序上更加便利、在运 营成本上更加低廉。转型意味着什么?从低成本、低附加值到科技化、高附加值的嬗变,如今的彭场非织造布 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集产品开发、原料生产、制品加工、辅料配套、产品检测、物流运输、货物 通关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普通制品向高端制品转变、普通车间向无菌车间转变、手工加工 向机械加工转变,带动了产业水平大幅提升。2013年底,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主要企

6、业医疗制 品比重达到80%,各类中高端制品比重达到50%。在产业链不断迈向高端的同时,企业在自主品牌打造、重拾自营能力和定价权上也迎来可 贵的觉醒。截至目前,仙桃已有25家规模企业成功实现自营出口,这喻示着这里的非织造布 在国际上拥有着更多的“话语权”。外国公司和各地企业频繁上门寻求合作。2012年,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纺织科 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市嘉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恒天嘉华投资2亿元人民币, 建设SSMMS、SSS及纺粘水刺生产线,建成后公司年产能超过5万吨,销售收入将达到10亿 元人民币,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能将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水平,后期将进一步的加大投资 力度

7、,建设非织造布产业园,拓展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的产品线并向终端制品延伸,打造国内一 流非织造布生产企业;非织造布领域的世界权威德国莱芬豪舍公司和恒天嘉华签约在彭场建了 全球第三条、亚洲第一条莱芬双组份SSMMMS生产线。和非织造布产业国际巨头一道拥有话语权,巩固已经拥有的非织造布出口定价权??这一愿 景正在成为现实。培育“龙头”发挥引领作用“河有源头水才清。企业乘势而上需要政府持续给力;企业爬坡过坎更需要我们添柴加 薪。”仙桃市市委书记冯云乔说,一直以来,仙桃市委、市政府都在创造良好环境,主动为企 业破解融资、用工、供电、引智等难题,促进非织造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大龙头带动大发展。仙桃坚定不移

8、实施大企业战略,以龙头企业支撑和引领非织造产业加 快发展。一是推动现有优势企业扩规发展,将企业扩规改造与招引企业同等对待,支持新发塑 料等一批骨干企业加快提档升级。目前,新发塑料已成为全国非织造布年产量超万吨的十二家 企业之一,年产非织造布3万吨。二是着力引进具有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相继引进丝 宝集团、台湾欣意特种无纺布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以优质增量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三 是成功推动央企中国恒天集团与仙桃嘉华塑料实现战略重组,重组后的恒天嘉华迅速成为仙桃 市非织造产业的领头羊,该企业年产各种复合布2.3万吨,拥有全亚洲第一条莱芬双组份非织 造布生产线。目前,该公司又新征地500亩,拟

9、在3年内,投资15亿元,建成全球最大的非 织造布生产设备制造、最大的水刺非织造布生产基地。为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仙桃市建成国家级非织造布生产力促进中心、省级非织造布检 验中心与非织造布新材料研发中心三大科研技术平台,服务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行业 质量标准制定;引进仓储物流、会展中心与交易市场等新型服务平台,服务相关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去年,仙桃市成立仙桃非织造布产业协会,规范和指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了企业间 良性竞争、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好格局。去年,在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环境下,仙桃市非织 造布企业在协会统一引领下,产业产值不降反增,出口逆势增长26.5%。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高

10、 速增长,出口产品主要为一次性防护服和口罩,对亚洲地区的出口增长40%,对非洲的出口增 长了 80%。向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近20年来,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 势头,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产业层次,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在持续稳步提升,正向 着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加快发展,呈现出总量扩张、增势稳健、结构优化、效益提升 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起步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单一制品加工使我市非织造布产 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加工车间”的地位。近年来,仙桃大力推进产业链条前延后伸,填补 产业集群的薄弱环节、空白环节和关键环节,着力构建起上中下游完整成熟的产

11、业体系。目前, 全市非织造布产业已形成集产品开发、原料生产、制品加工、辅料配套、产品检测、物流运输、 货物通关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可满足本地50%以上原料需求和80%以上的辅料需求。为此,仙桃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联姻,研发新技术、 新产品,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企业产品上档升级。目前,全市非织造布产品已由 简单的劳保用品发展到家庭日用、医用防护、土木建筑、航空航天等32大类135个品种,高 端制品比重达到50%以上。仙桃市委市政府还积极引导企业不断引进新设备、研发新技术、改进新工艺,推动生产技 术由简单手工操作向机械自动化加工升级,生产环境由普通车间向无菌车

12、间升级,产业技术装 备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全市30多家非织造布企业通过ISO9002、CE、N95认证,新发、 裕民、富实、富源等企业全部新建10万级的无菌车间。仙桃市政府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从家族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积极引导非织造布企业立足长 远发展,不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由过去作坊式、家族式粗放管理向 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升级。嘉华塑料与中国恒天集团实行战略重组,引进央企先进的管理模式和 技术设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富实公司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新发、 裕民、瑞鑫等公司积极寻求中外合资,实行战略合作,进入了发展快车道。近年来,在政策牵引、市场倒逼的双重

13、作用下,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发展加速扩规裂变、 转型升级,实现了 “四大转变”,即产业链条从单一产品向完整链条转变,产品档次从普通产 品向高端产品转变,生产工艺从手工生产向机械加工转变,企业管理从家族管理向现代管理转 变,产业中高端制品占比达到60%以上。特别是恒天嘉华、新发、裕民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技 改扩规,新上优质项目,提升先进产能,为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整体上档升级、快速发展注入 了强大后劲。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坚持扩总量与调结构并重,提速度与增效益并重,抓当前与谋长远并 重,深入推进非织造布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加快提升产业层次, 实现战略转型。大产业需要大平台,大平台催生大产业。冯云乔指出,一方面要加快建设产业园区,要以 彭场为核心,高标准规划推进8000亩的非织造布工业城建设,重点发展新型非织造布原材料 生产、高档非织造布制品加工及配套企业,全力打造全市非织造布产业发展的核心集聚区;另 一方面,要加快完善产业配套。要加强产业集群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过硬“软平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