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体滑坡治理项目町行性研究报告L1I体滑坡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 o Current Document 1立项依据和意义11任务由来5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12滑坡概况及危害情况5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cument 1.2.1滑坡概况5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1.2.2滑坡危害情况6 HYPERLINK
2、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1.13防治工程等级确定6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13立项依据7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14项目的意义7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4 能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危害,保障灾害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7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1.4 2能有效缓解当地土地资源稀缺与人H资源増长的矛盾8 HYPERLIN
3、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14 3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稍神和政策8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Current Document 2滑坡区社会经济状况10 HYPERLINK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11地理位置与交通10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0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3滑坡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11 HYPERLINK l bo
4、okmark30 o Current Document 3.1滑坡区自然地理概况11 HYPERLINK l bookmark32 o Current Document 3.1.1地形地貌11 HYPERLINK l bookmark34 o Current Document 12水文1113气彖12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ment 3.2区域地质概况15 HYPERLINK l bookmark38 o Current Document 3.2.1地层岩性153 2.2 构造163.2.3 地震173工A新构造运动.18 HYPERLINK
5、 l bookmark42 o Current Document 3.2.5水文地质条件18 HYPERLINK l bookmark44 o Current Document 3滑坡基本特征及稳定性评价19 HYPERLINK l bookmark46 o Current Document 3.3.1滑坡基本特征19 HYPERLINK l bookmark54 o Current Document 3.3.2滑坡形成机制-22 HYPERLINK l bookmark58 o Current Document 333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22 HYPERLINK l bookmark64 o
6、Current Document 4滑坡治理的目的和任务28 HYPERLINK l bookmark66 o Current Document 1项目目的28 HYPERLINK l bookmark68 o Current Document 2目标任务28 HYPERLINK l bookmark72 o Current Document 5滑坡治理主要内容291 治理范用292搬迁避险方案29 HYPERLINK l bookmark76 o Current Document 5.3工程治理方案30 HYPERLINK l bookmark78 o Current Document 5.
7、3.1 滑坡推力计算30 HYPERLINK l bookmark84 o Current Document 5.3.2工程治理方案32 HYPERLINK l bookmark90 o Current Document 54防治方案比选与推荐33 HYPERLINK l bookmark92 o Current Document 5.4.1技术比选34 HYPERLINK l bookmark94 o Current Document 42工期比选34 HYPERLINK l bookmark96 o Current Document 4 3投资槪算比选34 HYPERLINK l book
8、mark98 o Current Document 5.4 4综合比选推荐方案35 HYPERLINK l bookmark100 o Current Document 6滑坡治理技术路线36 HYPERLINK l bookmark102 o Current Document 1技术路线36 HYPERLINK l bookmark104 o Current Document 62工作方法36 HYPERLINK l bookmark106 o Current Document 7滑坡治理实施方案39 HYPERLINK l bookmark108 o Current Document 7.
9、1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39 HYPERLINK l bookmark110 o Current Document 2工程部署39 HYPERLINK l bookmark112 o Current Document 7.3 实方 39 HYPERLINK l bookmark114 o Current Document 74 实施方案工程量40 HYPERLINK l bookmark116 o Current Document 8项目起止时间及年度工作计划安排41 HYPERLINK l bookmark118 o Current Document 1项目起止时间41 HYPERLINK l
10、bookmark120 o Current Document 82年度工作计划安排41 HYPERLINK l bookmark122 o Current Document 9项目现有工作基础条件和保障措施42 HYPERLINK l bookmark124 o Current Document 91项目现有工作基础条件42 HYPERLINK l bookmark126 o Current Document 2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43 HYPERLINK l bookmark128 o Current Document 9 2.1质量保证措施43 HYPERLINK l bookmark130
11、 o Current Document 9 2.2安全保障措施44 HYPERLINK l bookmark132 o Current Document 9.2.3资金保障措施45 HYPERLINK l bookmark134 o Current Document 9.2.4项目实施后续保障措施45 HYPERLINK l bookmark140 o Current Document 10项目经费概算和资金筹措47 HYPERLINK l bookmark142 o Current Document 10.1项目经费概算编制说明47 HYPERLINK l bookmark144 o Cur
12、rent Document 10.2项目经费概算47 HYPERLINK l bookmark152 o Current Document 10.3资金筹措50 HYPERLINK l bookmark136 o Current Document 11经费使用方向及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50 HYPERLINK l bookmark154 o Current Document 11 1经费使用方向50 HYPERLINK l bookmark156 o Current Document 11 2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50经济和社会效益50:1丄生态环境效应.51 HYPERLINK l
13、bookmark160 o Current Document 12项目风险与不确定因素52 HYPERLINK l bookmark162 o Current Document 12.1项目风险性分析52 HYPERLINK l bookmark164 o Current Document 12.2不确定因素分析531立项依据和意义1.1任务由来某某隶属某某省某某,位于某某省南部边缘、某某地区西端、金沙 江下游北岸。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崎岖、沟谷狭窄、斜坡陡峭,出露地 层复杂多样,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层破碎,地质环境相对脆弱,在 暴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引发因素的影响下,地质灾害频频发生。2011
14、年,某某2、3、5社汇报,某某(小地名)出现滑坡地质灾害险情。 随后,市、县各级主管部门先后多次灾害进行调查、研究,并积极组织 抢险、避让。2012年2月20日,某某国土资源局请示市局,拟对该点进 行工程治理,但因资金不足,暂时搁置。据调查,该灾害体初步确定为 滑坡,由于调查工作精度有限,仅大致圈定了滑坡范围,未能量化确定 滑坡稳定状态及体量。自从2011年出现险情隐患以来,每年时近汛期,滑坡变形都有加剧 迹象,为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 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及相 关部门均对该滑坡加以了高度的重视,并拟尽快实施工程治理措施。为
15、 此,某某国土资源局委托某某省某某地质工程勘察院开展某某2、3、5 社某某滑坡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1.2滑坡概况及危害情况12.1滑坡概况某某2、3、5社某某滑坡位于某某杨柳村四角社,地理位置:东经 103。4&20,北纬28。4945,后缘标高860m,前缘标高在800mo该滑坡 位于一丘陵斜坡之上,主滑方向为149 o滑坡平面呈不规则半圆形,纵 长约195m,宽约222m,滑坡体中部、前缘及两侧集中分布人量民房。图1-1某某2、3、5社某某滑坡全貌图该滑坡坡表发育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上统蓬 莱组J3P泥岩、砂质泥岩夹砂岩。覆盖层结构松散,厚度不人,一般厚度 小于151
16、11,滑坡体主要物质成分为覆盖层碎块石土。滑坡体平均厚度约 为11m,滑坡体积约22X 104m3,为一中浅层牵引式滑坡,按体积划分为 小型滑坡。1.2.2滑坡危害情况根据野外地质测绘和滑坡实物指标调查结果,结合“某某国土资源 局关于某某2、3、5社某某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调查报告”以及 “某某国土资源局关于对某某2、3、5社某某滑坡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 的请示”:滑坡体变形最严重的在居民建筑集中分布的中前部,滑坡体变 形导致居民住房均不同程度遭受破坏,形成多处危房;当地一条机耕道 从滑坡体后缘及北侧边界通过,也受滑坡威胁。目前滑坡变形仍在继续, 并逐年加剧,直接威胁滑坡体上以及周边危及65
17、户居民约250余人生命 财产安全及近百由的国家基本农田及一条机耕道的安全。由此可见,某某2、3、5社某某滑坡危害程度较大。据估算,如滑 坡滑动,可能直接经济损失达约200万元,可能致使数十人无家可归、 甚至丧生,同时中断对当地居民极为重要的交通道路,产生不利的社会 影响,将会对某某及某某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1.2.3防治工程等级确定根据地质灾害危害对象、危害人数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按照 务院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四条中危害分级指标,将该滑坡 划分为中型地质灾害;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第4.01条划分,对应的防治工程等级确定为II级,见表l-lo
18、表1-1滑坡防治工程等级划分表危害对象县级和县级 以上城市上要集镇。或大型工 矿企业、重要桥梁、 国道专项设施一般集镇。县级或中 型工矿企业,省道及 般专项设施(J)受灾程度危害人数(人)10001000500100010005001000010000-500010001000-500m志留糸中统石门坎组Sis页岩夹生物碎屑灰岩0. 80. 05滑坡区内岀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泥岩、砂质泥岩夹砂岩及第四系堆积物。图3-7滑坡区出露的基岩图3-8砂质泥岩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红褐色青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该层广泛分布于滑坡区,在滑坡后缘人量出露、前缘冲
19、沟内也可见人量出踞,当地民房浅基础均开挖揭露该地层,因此该层埋深较小。 第四系崩坡积层主要由褐黄色粉质粘土含少量的泥岩、 碎块,分布较为广泛,该层厚度较小,一般均小于15m。3.2.2构造某某地处某某西南部著名的“川滇南北构造带”与“新华夏系沉降 带”某某盆地接壤部位,沐川一马边莲花状构造之东北,某某沉降带之 西南,构造复杂多样,构造形迹展布方向有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 旋扭状。滑坡区位于某某东北部,如图39所示,周边断裂发育较少,通过现场踏勘滑坡区内未见断裂发育。WMBft引一、A构块体4U(9)柏坪向二、OWdj0j 3“角一樓东育赁土 北曲构it体亀,人nAHM 嵐*坪时斜一览背从(5
20、)mnA 北血內构AHM.龙“寺向以五Wdj-AWWM lXaVWM X*场向酬3龙桥胃H河炖Ki水怩坝乐竹爺製* 負滇Hdl 製柏傅滇爪扭竹软五、炭扭鈍迭体 (1槪勺中庄向斜3)五描山肖斜中揶尼图3-9某某构造纲要图3.2.3地震区域断裂构造,除狭子坝断层自第四纪以来有过再活动外,其余均 为规模较小的未曾再活动的断层,由此反映出,本区的新构造运动是以 大面积、整体性、间歇性抬升为主,并具抬升幅度西部大于东部的掀斜 性和沿断裂的差并性升降运动不明显的特点,体现在河流多级阶地的形 成、古河道的迁移以及多级夷平面的形成、地震的发生等。县域及邻区位于中国大陆两大地震带(块)之一的南北地震带东侧, 西
21、邻马边昭通强震带,1987年前,在大区域内共发生有感地震十余次, 震级4.05.5级,详见下表(表33)。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406-2001,某某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表3-3县域及邻区地震资料发震日期震中位置震级公元前26年宜宾5.51610年1月25日庆符5.51892 年 2 月 10 H南溪5.01946年9年26日江安5.51959年11月14日南溪5.01975年12月4日4.71974年8月2日筠连南5.21971年9月20日1宁4.01972 年 7 月 6 H兴丈4. 01972年8月25日屏山4.21981年1月14日南溪4.01985
22、年2月20日某某县4. 11986年4月28日某某县4. 11987年6月10日南溪4.23.2.4新构造运动本区在晚第三纪中世新构造运动强烈,以频繁的间歇性上升运动为 主。主要表现为多级夷平面,河谷发育的多级阶地,河流下切或侵蚀形 成的洼地、岩溶峰丛等。3.2.5水文地质条件某某位于某某盆地亚热带气候西部边缘区,并受某某盆地气候影响, 热而多雨,降雨集中,加之本区自第四纪以来地壳强烈抬升,以金沙江、 岷江为主流的地表水系强烈深切,造成地形陡峻,沟谷狭窄,使之地表 迳流条件良好,并有利于地下水的循环交替,从而决定了本区岩体内的 地下水具有不甚丰富、坡降人、埋藏深的基本特征。某某2、3、5社某某
23、滑坡区内覆盖层较薄、下伏基岩为砂岩、砂质 泥岩,按区内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动力特征等,将其分为松 散岩类孔隙水、基岩风化带孔隙裂隙水。孔隙潜水孔隙水主要埋藏于滑坡体覆盖层中。由于该层土体结构松散且厚度 极小,富水能力极差。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一般以渗透形式向下伏 基岩排泄,局部低洼地段排泄至溪流或池塘,水力性质为潜水,动态不 稳定,与降水关系密切,丰水期流量大,枯水期流量变小。基岩裂隙水主要为风化带裂隙水,浅层风化裂隙带地下水大多在沟谷两侧或斜 坡地带以裂隙泉排泄,并由高处向低处运移。该类泉流量较小,动态不稳 定,即雨季流量大,旱季流量小,久旱则干枯,具“就近补给,就近排 泄”的特点
24、,含水层厚度不大,补给范围小,径流途径短,分散排泄。 构造发育地带下渗的降水逐步汇集到含水层与隔水层的裂隙中继续运 移,并在地势低洼地带以接触泉的形式排泄。33滑坡基本特征及稳定性评价3 3.1滑坡基本特征33.1.1滑坡空间形态某某2、3、5社某某滑坡位于某某,地理位置:东经103。4820,北 纬2849/45/,后缘标高860111,前缘标高在800m。滑坡区前缘发育一较 人的天然冲沟,呈北东一南西走向,滑坡体位于冲沟北西侧天然斜坡Z 上。滑坡边界主要受地形控制,后缘以基岩与覆盖层界线为界,分界较 为明显;两侧则也以基覆界线为界,前缘以冲沟基岩出漏位置为界,高 程约800nio主滑方向为
25、149 o整个滑坡平面呈不规则半圆形,纵长约 195m,宽约 222nio33.1.2滑坡物质结构特征滑坡后缘标高约860m,前缘标高约800m,高差约50m。滑体总体 地貌为一个北高南低的单面长斜坡地貌。剖面形态呈前缓后陡的折线 形,滑坡体后坡体较陡,860m以上平均坡角约为20 ;滑坡体前缘 地形减缓,坡角约为15。滑坡体主要地层为第四系粉质粘土与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红 褐色青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覆盖层含碎石粉质粘土结构 松散、厚度小;下伏基岩埋深小,风化较为严重,岩体结构破碎,岩质 软,易软化岩层。该滑坡大致成反向坡。滑体平均厚度约为Um,滑体岩土以下伏砂岩为主,表层为
26、粉质粘土;滑床为砂岩,在地下水浸泡情况下容易软化。滑体主滑方向149 ,滑动面为基岩与覆盖层分界线,滑动面最大埋深17m,倾角1022。, 剪出口位于滑坡前缘冲沟部位。33.1.2滑坡变形特征该滑坡体变形迹象较为明显,主要包括:地表裂缝及建筑物变形。图3-10裂缝穿过地基图居民房内的地表裂缝(1)地表裂缝:在滑坡体前缘与中部发育大量地表裂缝,宽度在814cm Z间,在 居民建筑内和农田均可见到。受滑坡影响,滑体屮前部的民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部分房屋变形极为严重,冃前已倒塌,户主已搬迁。建筑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建筑物开裂与墙体错动,裂缝宽度最大可达6cm,且逐年增加。同时在居民房屋后的保坎也
27、往前缘方向凸出。图3-12建筑物变形1y0图3-13建筑物变形2综上所述:整个滑坡后缘及中前缘变形迹象明显,两侧变形相对较小,未见大的裂缝及沉降等。目前已发现的变形迹象每年都有所增加, 且多集中在汛期,特别是暴雨过后,增加较为明显,其余季节变形较为稳定。由此推断:冃前滑坡处于蠕滑变形阶段,且主要受前缘变形控制, 为一牵引式滑坡。33.2滑坡形成机制33.2.1滑坡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分析根据滑坡的变形特征、变形发展史结合该滑坡的基本地质特征综合 分析:该滑坡覆盖层较薄,下伏基岩埋深小,岩性为岩质较软的砂岩、 泥质砂岩,暴雨季节大量降雨卜渗,导致埋深较小的泥岩不断软化,地 下水沿基岩与覆盖层界线渗
28、流形成潜在软弱带,为滑坡变形提供了潜在 的滑动面。滑坡体后为陡坡,后缘裂缝发育在一小平台上,这样的地形条件导 致后缘地表水汇集于该平台上,由于基岩为不透水层,部分地下水沿裂 缝下渗进入滑坡体内,大部分则沿基岩与覆盖层界线不断汇集与坡体中 前部,在饱水条件下坡体岩土体重度增加,滑梯覆盖层在大量地下水浸 泡下的C、值降低急剧降低,由于中前部汇水量大,导致该部位变形 最为严重,进而出现明显的蠕滑变形迹彖,前缘变形不断先后延伸扩展,形成牵引式滑坡。333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33.3.1滑坡稳定性计算与分析计算剖面:(二)计算剖面采用I 一 I 地质剖面计算复活体滑坡的稳定性。计算参数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上土
29、体自重利用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土体自 重利用饱和重度,地下水位利用当地的观测资料,并考虑动、静水压力。根据滑坡体上建筑物勘察取样试验数据,残坡积上体天然重度量 19kN/m3,饱和重度20kN/m3 ;砂岩天然重度24kN/m3,饱和重度 24.5kN/m3o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采用反分析计算法确定,并且在计算过 程中参考了当地类似滑坡经验参数,综合确定滑带土天然状态卜抗剪强 度:0=18.5, C=12kPao 饱和状态下抗剪强度:0=17.4, C=llkPa。(三)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依据极限平衡理论的折线形滑动面条分法和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的稳定系数和剩余下滑力。(1)(2)(3)(4)(
30、5)(6)? = cos( -siii( - )taiin1口0广必V曲+20小Rj = Nx tan 伦 + cT = wi miQ + P“ cos - ojNx = W cosQ + PXVi sin(ax 一 9X)(7)(8)i = siii| ax|(9)Y = /sat - /W(10)式中已一滑坡稳定性系数;必一传递系数。第i计算条块滑体抗滑力(kN/m);T,第i计算条块滑体下滑力(kN/m):凡一第i计算条块滑体在滑动面法线上的反力(kN/m);c,第i计算条块滑动面上岩土体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5第i计算条块滑带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k第i计算条块滑动面长度(in)
31、;心一第:计算条块地下水流线平均倾角,一般情况下取浸润线倾 角与滑面倾角平均值(。),反倾时取负值;W第i计算条块自重与建筑等地面荷载Z和(kN/m);q第i计算条块底面倾角( ),反倾时取负值;珀一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的渗透压力,作用方向倾角为 a、(kN/ni);i地下水渗透坡降;加一水的容重(kN/m3);弘一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岩土体的浸润线以上体积(m3/m); 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岩上体的浸润线以下体积(m3/m);7岩土体的天然容重(kN/m3);/ 岩土体的浮容重(kN/m3);沧岩土体的饱和容重(kN/m,耳一第i计算条块所受地面荷载(kN)o根据上述方法分别建立该滑坡的计算
32、模型如下:图3一15某某滑坡稳定性计算条分图(四)计算工况的确定工况一(以下称为天然工况“自重+地表荷载;工况二(以下称为暴雨工况):自重+地表荷载+暴雨(考虑局部滑体饱 水,滑体自重增加,滑带土抗剪强度进一步降低);工况三(以下称为地震工况):自重+地表荷载+地震(按规范考虑7。地 震影响)。(五)稳定性计算结果某某2、3、5社某某滑坡在各种工况下计算结果见表35:表某某2、3、5社某某滑坡在天然工况下稳定性计算结果表1.0443条块号重度C191tgy 1滑面倾角潸面长度条块面枳条块璽虽不平衡I、滑力(0(KnAi?)kPa()a i!()S/H?)PKkN/mO120.000.011.0
33、0 1934.124.786.681611000.0407. 3220.0013.011.00 1919.921.7191. 38 153887. 7751.6320.0013.011.00 1917.426.2299.36325987. 31119. 4420.0013.011.00 1912.925.6342.33596846.71096.5520.0013.011.00 1912.621.7293.48765869.81041.8620.0013.011.00 1911.021.6282. 35615647.1813.020.0013.011.00.1911.029.0283.97815
34、679.6197. 58200014.011.00 195.124.282.626591652. 50.0表38某某2. 3、5社某某清坡在地震工况下稳定性计算结果表0.8761条块号重度Cltgw 1滑而倾角滑面长度条块面积条块重虽不平衡卜滑力(0(Kn/n?)kPa()a xLx(b)S(n?)Vx(ld4/m)Pld4/n120.000.011.00 1934.124.786.681641733.6716.8220.0013.011.00 1919.921.7194.38453887. 7996.8320.0013.011.00 1917.426.2299. 36325987. 3135
35、3. 2420.0013.011.00.1912.625.6342.33596816. 71219.9520.0013.011.00 1912.621.7293. 48765869.81135.3620.0013.011.00 1911.321.6282. 35615617.1898.5120.0013.011.00 1911.029.0283.97845679.6531.5820.0013.011.00 195.124.282.626591652. 50.7表38某某2. 3、5社某某滑坡在暴雨工况下稳定性计算结果表1.0097条块号重度Ci1.15为稳定(A), 1.15MFs1.05垄本
36、 稳定(B), 1.05Fsl.0为欠稳定(C), FsWl.0为不稳定(D)。由表可见,在天然工况下,滑坡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在滑面 土体没有完全失去强度、滑面未完全贯通的情况下,滑坡可能产生蠕滑, 雨后,滑体稳定性大幅下降,滑带土抗剪强度也将大幅下降,接近不稳 定状态(稳定性系数近于1.00)持续的降雨可能导致坡体失稳,这与暴 雨后滑坡变形加剧,局部发生滑动的现状基本吻合。滑体主要为易软化 的泥岩,人气降水通过已右裂缝渗入软化滑休,降低滑面的抗剪强度。 目前,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汛期到来之后,滑坡会加 剧变形,滑面抗剪强度持续下降,一旦滑面贯通,滑带土失去强度,将 会发生
37、大规模瞬间滑动,滑坡体上的建筑、居民、耕地等将遭受灭顶之 灾,同时会牵引滑坡上部土体,引发更犬规模的滑坡地质灾害。4滑坡治理的目的和任务4.1项目目的为了响应国家加人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政策,贯彻国家实施以人为 本的政策方针,通过及时开展某某四烈乡大池坡滑坡这个地质灾害的防 治工作,最终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 全,恢复灾害区土地的利用价值,改善灾害区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保 障灾害区国家棊本农田的正常农业生产,提髙灾害区农民生活质量,并 缓解当地土地资源和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某某新 安镇经济的持续发展。4.2目标任务目标:在滑坡区地质坏境勘查的基础上,
38、对该滑坡进行综合治理, 确保滑坡影响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滑坡威胁范围内重要交通要道 德安全,改善灾区民众生活、生产条件,保持当地社会经济稳定;基本 恢复滑坡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地恢复和扩大土地资源,有效提 高土地利用价值。任务:1、在深入总结当地多年来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经验的基础上, 采用抗滑桩、挡土墙、截(排)水沟、生物工程防治等手段,进行滑坡 的防治;2、实施滑坡区土地改造(如水田改旱地)、危房整治,改善滑 坡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保障当地民众安居乐业;3、对滑 坡体上发生渗漏的地表水体进行防渗整治,控制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4、建设和完善滑坡区变形监测系统,开展群测群
39、防。5滑坡治理主要内容治理范冃某某2、3、5社某某滑坡稳定性差,现状已处于蠕滑阶段,危害性较大,严重威胁滑坡体上65户居民约25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威胁到 滑坡上近百亩耕地及一条机耕道的安全。根据该滑坡治理项目总体及阶段性规划设计,本次滑坡治理范围重 点围绕滑坡中前缘的居民集中居住区、耕地等,对于无居民住宅及重要 公共设施的其他地段,则以地面排水、监测预警为主。设计治理起止年 限为 2015-2016 年。针对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滑坡成因、形成条件、发育特点及规模, 拟采用如下两种方案,并进行对比,以便择优选择。S.2搬迁避险方案依据“以防为主,尽量避让”原则,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投入人量 的
40、资金和物力、人力资源,因此要求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的首要原则就 是以“防”为主,尽可能避开地质灾害的危害。可在新安镇其他合适地段,实施搬迁避险工程,并对该滑坡加强监 测预警。实施搬迁避险方案将需要搬迁安置受灾区居民65户居民约250 人,需迁建房屋60余幢。估算搬迁避险.市政重建等工程费用约800余 万元,实施工期约18个月。5.3工程治理方案5.3.1滑坡推力计算S.3.1.1计算参数与设计工况、标准一、防治工程设计计算参数基岩一强风化砂岩重度:24KN/ni3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8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5MPa弹性模量:0.6xl04MPa泊松比:0.36饱和抗剪强度:C=0.50MPa
41、, (p =36 地基弹性抗力系数:K=0.2X104KN/m3 地基水平承载力特征值:fH=600KPa滑体土一粉质粘土天然重度:20KN/1113饱和重度:20.5KN/1H3天然抗剪强度:C=18KPa,(p=24饱和抗剪强度:C=16KPa,(p=22地基水平承载力特征值:fH=100KPa压缩模量:Es=5.0MPa滑带土一岩土界面处软化的泥岩天然抗剪强度:C=13KPa,(p=ll饱和抗剪强度:C=12.5KPa, (p =10.7二、设计工况本工程所釆用工况按最暴雨工况:自重+暴雨三、设计标准本工程防治工程安全级别为II级安全系数:Ks=1.20; 防治工程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42、。53.1.2滑坡推力计算结果与设计荷载采用规范推荐的不平衡系数法对滑坡的推力进行计算,采用计算模 型、参数与稳定性验算时相同(见3.3)。按上述工况和计算方法对滑坡稳定性和推力进行校核计算,得到汁 算剖面上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及滑坡推力如下表。表5T滑坡推力计算表条块编 号12345678滑坡推 力 (kN/m)509.18994.51607.01607.01908.01903.81805.51395.12500. 01500.1000.00500.00.02000. 012345678条块编号图5-1 I-P剖面滑坡推力图5.3.2工程治理方案坡滑坡面积相对较小,坡体中前缘居民居住集中且变形破
43、坏最为严重,交通较为便利,治理难度一般。该滑坡前缘地形较缓且地形较为开 阔,后缘地形相对较陡,整个滑坡的施工地形条件较好。结合相关滑坡 治理工程经验,结合相关滑坡治理工程经验,建议采用抗滑桩或抗滑挡墙进行治理。5.3.2.1工程治理方案一(抗滑桩方案)根据该滑坡的自身特点:推荐抗滑桩+截排水沟+裂缝填埋的综合治 理方案。对滑坡体后缘裂缝采用粘土等进行填埋,防治地表水与地下水 沿该裂缝不断下渗,阻断滑面贯通的通道。在填埋裂缝的同时,在滑坡 后部布设一排截排水沟,将后缘汇水面汇聚的地表水通过截排水沟引至两侧天然冲沟内进行排导。截排水沟纵长约310mo在滑体中部及前缘有利地段分别设置抗滑桩进行支挡。
44、设计抗滑桩24根,桩径2.0*3.0m,桩长预计812m之间,平均桩长10m,桩顶升 出地面1.5m以上,桩间距5mo建立完善滑坡变形监测体系,设立各类 监测点8点。经概算,实施治理方案一需要工程经费449.66万元,施工工期约6 个月。53.2.2工程治理方案二(抗滑挡墙方案)方案二:抗滑挡墙+截排水沟综合治理。由于该滑坡下滑推力一般, 覆盖层主要为厚度小,下伏基岩埋深较小且地基承载力较高,适当处理 后可作为挡上墙的持力层:因此采用钢筋混凝丄挡墙对滑坡体进行支挡。 顶宽lm、底宽3.75m、总高6m、埋深2m、有效高度4m,长约240m。截排水沟方案与方案一布设相同。建立完善滑坡变形监测体系
45、,设 立各类监测点8点。经概算,实施治理方案一需要工程经费409.92万元,施工工期约5 个月。5.4防治方案比选与推荐某某2、3、5社某某滑坡目前活动性较强,现状处于蠕滑变形阶段, 且滑动迹象已较为明显,由于该滑坡破坏后所涉及的工程设施和人员规 模极大,危害性较人,而滑坡的突发性极强,一旦发生滑坡灾害,后果 不堪设想。表5-2工程治理方案对比表治理方案实施难度工作量治理工期(月)治理经费(万元)搬迁避让方案大大18800工程治理方案一(抗滑桩)一般一般6449.66工程治理方案二(抗滑挡墙)_般大5409.925.4.1技术比选搬迁避让方案可直接避免地质灾害体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及国家财 产的
46、危害,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但灾害区居民有65户约250人,同时 滑体上有国家基本农田近百亩。搬迁避让系统工程量大,难度相当高, 且在灾民安置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该地 区的社会和谐和稳定发展。工程治理方案一采用抗滑桩作为支挡主体结构,结构简单,技术成 熟,施工技术难度一般;该方案优点在于质量可靠,治理效果较好;缺 点为抗滑桩深度较大,成孔有一定难度,工程量相对较大。工程治理方案二采用抗滑挡墙作为主体结构,结构简单,技术成熟, 施工难度较小;该方案优点为施工难度小;缺点为挡墙体积及基础开挖 量大,工程量巨大,治理效果不如抗滑桩治理效果明显。从治理效果及技术难度比较:方案一
47、(抗滑桩)优于方案二(抗滑 挡墙),搬迁方案最差。5.4.2工期比选搬迁避让方案预计需18个月,搬迁时间长。工程治理方案一(抗滑桩)施工工期预计为6个月,治理方案二(抗 滑挡墙)工期预计为5个月,施工工期均较短。从工期比较:方案二(抗滑挡墙)略优于方案一(抗滑桩),搬迁方 案最差。543投资概算比选搬迁避让方案总的搬迁费用为800万元。工程治理方案一治理总投资为449.66万元;治理方案二(抗滑挡墙) 总投资为409.92万元。实施搬迁避让方案的搬迁安置费用比工程治理方案分别高653.91与 655.63 万元。从经济角度对比:方案二(抗滑挡墙)优于方案一(抗滑桩),搬迁 方案最差5.4.4综
48、合比选推荐方案经以上技术、工期、经济比选,搬迁避险方案虽然可以避开地质灾 害对当地局民的直接影响,但是对于滑坡治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只是 权益之计,地质灾害问题依然严重;所需要搬迁安置的居民太多,且搬 迁后的大量农户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由于地处贫困山区,不易就 业,容易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不符合;同 时在某某的地界范围内,很难再选出比现有场地更有利的建筑场地来实 施搬迁安置工程。由此,搬迁避让、加强监测预警的方案不适宜,而工程治理方案的 费用仅为449.66万元,与危害损失和搬迁的费用800万元相比,经济效 益显著,建议采取工程治理方案。工程治理方案技术可行,所需防
49、治工程费用相对最低,施工较容易, 工期相对较短;实施后社会、经济效益明显;该方案可以从根本上对该 滑坡进行治理,全面改善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当地民众造 福,为地处中国西部盆困山区的高县四烈乡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 基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根据多方面分析论证,本次立项推荐选择工程治理方案对该滑坡进 行治理,即抗滑桩+地表排水的综合治理方案。6滑坡治理技术路线6.1技术路线某某2、3、5社某某滑坡治理技术路线本次治理工作的技术路线是: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开展系统的 灾害地质调查,总结某某及周边县市多年来类似滑坡工程治理的经验, 深入分析该滑坡的形成机制,建设滑坡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
50、,进行滑坡 工程防治及建立完善滑坡监测预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滑坡区主要地质 灾害隐患,为后期同类型滑坡治理工程提供借鉴、示范及技术支撑。6.2工作方法对技术路线主要环节工作方法作简述如下:(-)监理工作:全程监理治理项目的各项工作,如:资金、招投标工作、勘察设计 工作、施工工作、评审验收工作等,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按各环节相关规 范、规程执行监督(如:招标监督、勘察监理、设计监理、施工监理等 等)。(-)招投标工作:主持治理项目的招标工作,如:勘察招标、设计招标、监理招标、 施工招标等,招标工作应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工作程序执行招投标 (如:邀标、踏勘、投标、评标、定标等)。(三)勘察工作:完成
51、治理项目的勘察工作,可采用一次性详细勘察,严格按相关规 范、规程勘察。勘察工作量预计布置钻探进尺360111,并按相关规范、规 程作足量的原位测试(如动力触探、渗透性等)、室内实验(岩土抗压、 抗剪等)。详细计算边坡稳定系数,并提出2种以上经济合理的工程治理 方案。(四)设计工作:完成治理工作的施工图设计工作,严格按相关规范、规程设计。依 据地质勘察资料,并收集相关辅助资料,对治理项目进行两种以上方案 的施工图详细设计,进行方案对比,最后依据设计方案和相关定额完成 预算工作。(五)施工工作:完成治理项目的工程施工工作,严格按相关规范、规程施工。依据 勘察、设计、评审等指导资料在监理监督下安全、
52、快速地完成施工工作。 施工工作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成立项目部、做好施工H志、室内资料 综合,并编制竣工报告,邀请专家对施工工程进行验收。(六)评审、验收工作:邀请3位以上省级专家对各环节工作进行评审验收,并对方案进行 择优选择,提出合理化、优化意见建议,出具评审意见。7滑坡治理实施方案7.1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在实施治理方案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以下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立足于滑坡分布发育及变形规律和实施治理工程的现场条件, 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坚持技术上可行性与经济上合理性的统一, 对各项治理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总体规划,分段实施,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治理技术。、在滑坡治理过程屮,必须实施以人为
53、本,全面、协调地可持续 发展战略,突出灾害治理工作与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相结合,体现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整合多种资源、调动多方力量,以滑坡治理促进当地经济深入 开发,通过开发保障治理。同时在今后的人类工程活动过程中,应切实 做好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因工程建设诱发或加剧滑坡。7.2工程部署某某2、3、5社某某滑坡区地质环境问题复朵,滑坡规模大,危害 大,计划采用610个月的时间全面治理该滑坡。7.3实施方案首先进行该滑坡工程地质详细勘察,通过钻探、物探、山地工程, 进行人比例尺地质测绘与测试,计算分析该滑坡的稳定系数及滑动推力,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本次工作拟对滑坡
54、区lkif范围内进行1: 5000环境地质测绘,对重 点治理区进行1:1000地形测量及环境地质测绘,计划投入钻探360111,物 探133点次,坑槽探144m3o对该滑坡采用以抗滑桩为主的支挡结构。在滑体中前部设置抗滑桩进行支挡,设计抗滑桩24根,桩截面均为 桩径2111,平均桩长约10111左右,桩顶升出地面1.5m以上。同时加强滑坡体上的排水处理,在滑坡后缘及两侧修筑截水沟,设 计修筑水沟310m;坡面实施地表水体防渗工程;建立完善滑坡变形监测 体系。7.4实施方案工程量表71某某2、3、5社某某滑坡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工程量表分项工程工秤量抗滑桩布置24根悬臂抗滑桩,设il MK为约10m
55、左右,桩截面均桩径2m,桩心距lOiii,嵌入中风化基岩8m10m,桩顶升出地面1.5m以上。截(排)水沟滑坡后缘修筑1条截水沟,截排水沟总长310iiu滑坡监测建立、完善滑坡监测系统。建立各类监测点8点。8项目起止时间及年度工作计划安排8.1项目起止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2月。8.2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某某2、3、5社某某滑坡治理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内容及起止 时间安排如下:第一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2月,全面收集滑坡区的区域地 质资料;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对滑坡进行工程地质详细勘察, 并随即开展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通过这两项工作,为下一步实施滑坡 治理奠定基础。第二阶
56、段:2016年2月2016年6月,开展治理工程招投标工作, 确定实力的施工单位,全面实施滑坡治理工程,并进行治理工程监测。第三阶段:2016年6月2017年2月,建立完善滑坡监测体系,继 续开展滑坡监测、群测群防。本阶段结束,全部完成该滑坡治理项冃。9项目现有工作基础条件和保障措施重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一方”的地质环境 治理工程;但是,这类项目往往潜存着一系列矛盾,诸如:长远利益与 暂时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等矛盾。所以,仅仅有了技术性设计还 难以实施,必须由地方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统筹 协调诸多方面的工作,才能奏效。9.1项目现有工作基础条件某某2、3
57、、5社某某滑坡所处区域的基础资料较丰富,但针对该点的 基础地质资料依然较为缺乏。滑坡附近,航道、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却仅有崎岖难行的羊肠小 道,交通极不便利;但其他基础设施良好,邻近建有水泥厂、采石场等, 附近河段内砂、卵石等天然建筑材料资源充足。同时市、县两级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该滑坡地质灾害隐患问题,目 前在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己完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工作。地方政府近几年均已经投入了不少资金和力量开展该滑 坡的防灾工作,并初见成效,滑坡区群众也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 到这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现已对该滑坡进行了局部治理,如修筑简 易排水沟、设立简易监测点、开展群测群
58、防等。当地政府及国上部门均派有专职人员对滑坡体实施基本的变形监测 及预警预报,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监测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对该滑坡进行治理,只需要极少的前期投入,就可以直接针对滑坡问题进行规划设计、马上实施施工治理,并且能够得到当地政府有效地帮助和支持9.2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9.2.1质量保证措施无论是从工程质量管理角度,还是从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百年大 计的高度认识,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建立三级质量保证(监控)体系由省国土资源厅地环处、某某国土资源局和某某国土资源局、四烈乡的主要领导,以及设计单位代表,共同组成本项目工程质量监管组, 由省国土资源厅、某某国土资
59、源局派员担任正、副组长,不定期进行督 查。委托具有地质灾害防治及工程建设监理资质的单位,负责施工阶 段的现场质量监管。施匚单位亦建立相应的专项工程质暈检查员,从源头保证施匚质 量。(二)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具体结构形式详见图91。(三)各级质量监管组织的职责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组要建立严密的质量检查制度,按上述工程 类别,选派工地质量检查员,深入施工现场,及时检查施工质量,并填 报质量日报;负责向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组报告现场质量情况,并与监理 工程师协同作好现场质量监管。施工单位要根据现场质检员的日报,汇总质量周报及月报。监理工程师全面代表业主(出资各方)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理,并按监理工作条例
60、,全面监理工程质量,并向工程项目质量监管 组提交月报,并最终代表监理单位编写项目工程监理报告。项冃质量监管组根据工程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工地进行督 查,遇重要质量问题,要亲临现场处理C9-1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结构922安全保障措施安全生产是按时、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项目目标任务的保证。因而 开始施工前应对项目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安全生产制度,杜 绝违章作业,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同时,治理单位要从车辆运输、通 讯、安全设施等方面予以保障,为全面完成任务目标创造条件。主要计划采用如下措施:配备经全面安全维修的交通工具;配备经全面安全质量检修的辅助设备;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人身劳动保护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华食材文化课件
- 中专职业形象课件设计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工商管理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版二手手机买卖合同样本
- 施工项目款项结算合同
- 2025版郑州二手房买卖合同指南
- 与家长有效沟通教师专题讲座课件
- 辽宁省阜新市博大教育2025年高三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字合成基础(AE)》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自然科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课件
- 《安全阀培训》课件
-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训练题(含答案)(部编版)
- 国之重器:如何突破关键技术-笔记
- 学校直饮水施工方案
-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
- 2024中考化学总复习必刷80题(第1-80题)(含解析)
- 人力资源管理测试题答案
- 《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科学检测试题(含答案)》期中检测
- DL∕T 1901-2018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