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供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通过专家评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322c135e8a8ee75c9c1a72614b30bb/2d322c135e8a8ee75c9c1a72614b30bb1.gif)
![[四川]某供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通过专家评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322c135e8a8ee75c9c1a72614b30bb/2d322c135e8a8ee75c9c1a72614b30bb2.gif)
![[四川]某供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通过专家评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322c135e8a8ee75c9c1a72614b30bb/2d322c135e8a8ee75c9c1a72614b30bb3.gif)
![[四川]某供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通过专家评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322c135e8a8ee75c9c1a72614b30bb/2d322c135e8a8ee75c9c1a72614b30bb4.gif)
![[四川]某供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通过专家评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322c135e8a8ee75c9c1a72614b30bb/2d322c135e8a8ee75c9c1a72614b30b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xxxxxxxxxxxxxx 可行性研究报告xxxxxxxxxxxxxxxxxx 可行性研究报告PAGE 10 xxxxxxxxxxxxxxxxxx可行性研究报告xxxxxxxxxxxxxxxxx2016年10月 xxxxxxxxxxxxxxxxxx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编号:20160019编制单位:xxxx资格证书:工咨乙12720060018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宋学超注册证号:注咨27200800018xxxx2016年10月 目 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097 第一章 总论 HYPERLINK l _Toc8357 第三章 场址介绍与建
2、设条件 PAGEREF _Toc8357 17 HYPERLINK l _Toc8727 3.1 选址介绍 PAGEREF _Toc8727 17 HYPERLINK l _Toc28851 3.2 建设条件 PAGEREF _Toc28851 18 HYPERLINK l _Toc26172 3.2.1 自然条件 PAGEREF _Toc26172 18 HYPERLINK l _Toc4855 3.2.2 地形、地貌及地质环境 PAGEREF _Toc4855 18 HYPERLINK l _Toc4207 3.2.3 基础设施条件 PAGEREF _Toc4207 21 HYPERLIN
3、K l _Toc18936 3.2.4施工条件 PAGEREF _Toc18936 22 HYPERLINK l _Toc4283 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 PAGEREF _Toc4283 23 HYPERLINK l _Toc1736 4.1 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1736 23 HYPERLINK l _Toc6228 4.2 设计原则、建议与建设标准 PAGEREF _Toc6228 24 HYPERLINK l _Toc20620 4.2.1 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20620 24 HYPERLINK l _Toc18815 4.2.2设计建议 PAGEREF _
4、Toc18815 24 HYPERLINK l _Toc325 4.2.3 建设标准 PAGEREF _Toc325 25 HYPERLINK l _Toc7111 4.3 执行的规范、标准 PAGEREF _Toc7111 26 HYPERLINK l _Toc18869 4.4建设规模 PAGEREF _Toc18869 26 HYPERLINK l _Toc16061 4.5给水系统方案 PAGEREF _Toc16061 26 HYPERLINK l _Toc15769 4.6、水源选择的原则 PAGEREF _Toc15769 27 HYPERLINK l _Toc22489 4.7
5、取水可靠性和可行性分析给水系统方案 PAGEREF _Toc22489 28 HYPERLINK l _Toc29330 4.8取水工程设计 PAGEREF _Toc29330 28 HYPERLINK l _Toc7215 4.8.1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基本要求: PAGEREF _Toc7215 28 HYPERLINK l _Toc20334 4.8.2地下水取水建筑物基本要求: PAGEREF _Toc20334 29 HYPERLINK l _Toc3357 4.9输水管线建设 PAGEREF _Toc3357 29 HYPERLINK l _Toc22201 4.9.1管线设计 PAG
6、EREF _Toc22201 30 HYPERLINK l _Toc5918 4.9.2、输水管径计算 PAGEREF _Toc5918 30 HYPERLINK l _Toc20145 4.9.3管材选择 PAGEREF _Toc20145 31 HYPERLINK l _Toc3165 4.10构筑物建设 PAGEREF _Toc3165 33 HYPERLINK l _Toc31262 4.10.1取水坝设计 PAGEREF _Toc31262 33 HYPERLINK l _Toc193 4.10.2沉砂池设计 PAGEREF _Toc193 35 HYPERLINK l _Toc28
7、822 4.10.3各类闸阀及阀井的设置 PAGEREF _Toc28822 36 HYPERLINK l _Toc31628 4.10.4清水池工程 PAGEREF _Toc31628 37 HYPERLINK l _Toc23095 第五章 节能降耗及节水措施 PAGEREF _Toc23095 39 HYPERLINK l _Toc21189 5.1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21189 39 HYPERLINK l _Toc12765 5.2 本工程节能设计主要内容及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12765 39 HYPERLINK l _Toc26364 5.3 施工期节
8、能措施 PAGEREF _Toc26364 40 HYPERLINK l _Toc2653 5.3.1主要施工设备选型 PAGEREF _Toc2653 40 HYPERLINK l _Toc27181 5.3.2主要施工技术和工艺选择 PAGEREF _Toc27181 40 HYPERLINK l _Toc30291 5.3.3 施工期建设管理节能措施 PAGEREF _Toc30291 40 HYPERLINK l _Toc29393 5.4节能效果评价 PAGEREF _Toc29393 41 HYPERLINK l _Toc28534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PAGEREF _Toc2
9、8534 42 HYPERLINK l _Toc25692 6.1环境质量状况 PAGEREF _Toc25692 42 HYPERLINK l _Toc16795 6.2 环境保护要求 PAGEREF _Toc16795 42 HYPERLINK l _Toc16566 6.3执行标准 PAGEREF _Toc16566 42 HYPERLINK l _Toc24273 6.4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24273 43 HYPERLINK l _Toc21104 6.5施工期间的环境污染防护措施 PAGEREF _Toc21104 45 HYPERLINK l _Toc2
10、7950 6.5.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27950 45 HYPERLINK l _Toc24014 6.5.2水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24014 45 HYPERLINK l _Toc9297 6.5.3噪声防治措施 PAGEREF _Toc9297 46 HYPERLINK l _Toc14034 6.5.4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PAGEREF _Toc14034 46 HYPERLINK l _Toc32673 6.5.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32673 47 HYPERLINK l _Toc19693 6.6施工期间建筑施工扬尘措
11、施 PAGEREF _Toc19693 47 HYPERLINK l _Toc13262 6.6.1制度与网络建设 PAGEREF _Toc13262 47 HYPERLINK l _Toc267 6.6.2施工现场扬尘主要来源 PAGEREF _Toc267 48 HYPERLINK l _Toc2343 6.6.3现场扬尘控制目标 PAGEREF _Toc2343 48 HYPERLINK l _Toc265 6.6.4扬尘防治措施 PAGEREF _Toc265 48 HYPERLINK l _Toc2488 6.7环境影响评价 PAGEREF _Toc2488 50 HYPERLINK
12、 l _Toc31706 第七章 水土保持 PAGEREF _Toc31706 51 HYPERLINK l _Toc10582 7.1项目概述 PAGEREF _Toc10582 51 HYPERLINK l _Toc23531 7.2主要设计依据 PAGEREF _Toc23531 51 HYPERLINK l _Toc32509 7.3 水土保持提出的背景 PAGEREF _Toc32509 51 HYPERLINK l _Toc24963 7.3.1主体工程区 PAGEREF _Toc24963 52 HYPERLINK l _Toc8750 7.3.2弃土场区 PAGEREF _To
13、c8750 52 HYPERLINK l _Toc1322 7.3.3临时工程用地区 PAGEREF _Toc1322 53 HYPERLINK l _Toc5165 7.4对水文的影响 PAGEREF _Toc5165 53 HYPERLINK l _Toc2665 7.4 1对项目区沿线水环境的影响 PAGEREF _Toc2665 53 HYPERLINK l _Toc7255 7.4.2缩短公路寿命,危害公路行车安全 PAGEREF _Toc7255 53 HYPERLINK l _Toc11610 7.5水土保持措施 PAGEREF _Toc11610 54 HYPERLINK l
14、_Toc30685 7.5.1主体工程防治区 PAGEREF _Toc30685 54 HYPERLINK l _Toc27103 7.5.2弃土场防治区 PAGEREF _Toc27103 54 HYPERLINK l _Toc170 7.5.3 临时工程用地防治区 PAGEREF _Toc170 54 HYPERLINK l _Toc4481 7.6、综合评价 PAGEREF _Toc4481 54 HYPERLINK l _Toc19529 第八章 安全消防及劳动卫生 PAGEREF _Toc19529 56 HYPERLINK l _Toc19772 8.1消防 PAGEREF _To
15、c19772 56 HYPERLINK l _Toc2803 8.1.1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2803 56 HYPERLINK l _Toc21194 8.1.2消防措施 PAGEREF _Toc21194 56 HYPERLINK l _Toc28733 8.2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 PAGEREF _Toc28733 56 HYPERLINK l _Toc4397 8.2.1 设计依据 PAGEREF _Toc4397 56 HYPERLINK l _Toc31221 8.2.2安全措施 PAGEREF _Toc31221 57 HYPERLINK l _Toc30334 8.
16、2.3劳动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PAGEREF _Toc30334 58 HYPERLINK l _Toc20277 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管理 PAGEREF _Toc20277 59 HYPERLINK l _Toc16720 9.1 组织机构 PAGEREF _Toc16720 59 HYPERLINK l _Toc175 9.2 人员配置 PAGEREF _Toc175 59 HYPERLINK l _Toc8751 9.3 实施保障 PAGEREF _Toc8751 59 HYPERLINK l _Toc31939 9.3.1落实配套资金 PAGEREF _Toc31939 59 HYPE
17、RLINK l _Toc22014 9.3.2强化在执行阶段的监管工作 PAGEREF _Toc22014 59 HYPERLINK l _Toc23774 9.3.3加强建设管理 PAGEREF _Toc23774 60 HYPERLINK l _Toc26679 9.3.4加强项目投资管理 PAGEREF _Toc26679 61 HYPERLINK l _Toc7985 9.3.5加强质量管理 PAGEREF _Toc7985 61 HYPERLINK l _Toc1128 9.3.6加强工程进度管理 PAGEREF _Toc1128 62 HYPERLINK l _Toc14019 9
18、.3.7加强合同管理 PAGEREF _Toc14019 62 HYPERLINK l _Toc14433 9.3.8加强协调管理 PAGEREF _Toc14433 63 HYPERLINK l _Toc28007 9.3.9加强安全建设管理 PAGEREF _Toc28007 63 HYPERLINK l _Toc21733 9.3.10资金管理 PAGEREF _Toc21733 63 HYPERLINK l _Toc11814 第十章 项目进度安排 PAGEREF _Toc11814 64 HYPERLINK l _Toc18661 10.1 工程实施条件 PAGEREF _Toc18
19、661 64 HYPERLINK l _Toc17424 10.2 项目实施内容和建设阶段 PAGEREF _Toc17424 64 HYPERLINK l _Toc29578 10.2.1项目实施原则 PAGEREF _Toc29578 64 HYPERLINK l _Toc14491 10.2.2项目实施内容 PAGEREF _Toc14491 64 HYPERLINK l _Toc2970 10.2.3项目建设阶段 PAGEREF _Toc2970 65 HYPERLINK l _Toc5625 10.3 建设工期安排 PAGEREF _Toc5625 65 HYPERLINK l _T
20、oc28412 第十一章 招投标情况 PAGEREF _Toc28412 66 HYPERLINK l _Toc13572 11.1 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PAGEREF _Toc13572 66 HYPERLINK l _Toc871 11.1.1招标范围 PAGEREF _Toc871 66 HYPERLINK l _Toc15289 11.1.2招标组织形式 PAGEREF _Toc15289 66 HYPERLINK l _Toc22914 11.3对投标方要求 PAGEREF _Toc22914 66 HYPERLINK l _Toc22615 11.4 项目招标事项基本情况表 P
21、AGEREF _Toc22615 66 HYPERLINK l _Toc3578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PAGEREF _Toc3578 68 HYPERLINK l _Toc26263 12.1 投资估算 PAGEREF _Toc26263 68 HYPERLINK l _Toc94 12.1.1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94 68 HYPERLINK l _Toc22434 12.1.2 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PAGEREF _Toc22434 68 HYPERLINK l _Toc30141 12.2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30141 68 HYPERLINK l
22、 _Toc15016 12.3 估算编制说明 PAGEREF _Toc15016 68 HYPERLINK l _Toc11614 12.4 xxxxxxxxxxxxxxxxxxxxxx总投资 PAGEREF _Toc11614 70 HYPERLINK l _Toc29516 12.5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PAGEREF _Toc29516 79 HYPERLINK l _Toc24582 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及对策 PAGEREF _Toc24582 80 HYPERLINK l _Toc21560 13.1 投资估算的风险 PAGEREF _Toc21560 80 HYPERLINK l
23、_Toc9902 13.2 建设资金断档风险 PAGEREF _Toc9902 80 HYPERLINK l _Toc18333 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 PAGEREF _Toc18333 81 HYPERLINK l _Toc27535 14.1新水源点的兴建,将极大地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 PAGEREF _Toc27535 81 HYPERLINK l _Toc15467 14.2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确保社会稳定 PAGEREF _Toc15467 81 HYPERLINK l _Toc24816 14.3改善了农村基层的党群和干群关系 PAGERE
24、F _Toc24816 82 HYPERLINK l _Toc1664 14.4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PAGEREF _Toc1664 82 HYPERLINK l _Toc4901 14.5改善了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PAGEREF _Toc4901 83 HYPERLINK l _Toc4388 14.6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PAGEREF _Toc4388 83 HYPERLINK l _Toc6030 14.7 负面影响与对策 PAGEREF _Toc6030 83 HYPERLINK l _Toc32392 14.7.1负面影响 PAGEREF _Toc
25、32392 83 HYPERLINK l _Toc10404 14.7.2减少负面影响的对策 PAGEREF _Toc10404 83 HYPERLINK l _Toc25638 14.8社会影响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25638 85 HYPERLINK l _Toc16207 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PAGEREF _Toc16207 86 HYPERLINK l _Toc4914 15.1 研究结论 PAGEREF _Toc4914 86 HYPERLINK l _Toc31778 15.2 建议 PAGEREF _Toc31778 87 HYPERLINK l _Toc54
26、98 附件: PAGEREF _Toc5498 87 HYPERLINK l _Toc1833 附01:水质检测报告 PAGEREF _Toc1833 88 HYPERLINK l _Toc2666 附02:水资源论证评审报告 PAGEREF _Toc2666 93 HYPERLINK l _Toc875 附03:总平面布置图 PAGEREF _Toc875 96 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xxxx 1.1.2项目建设地址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xxxxxx1.1.3 建设单位概况建设单位名称:xxxxxxxx人民政府本项目以xxxxxxxx人民
27、政府为建设主体,本着合理、公平、公正、透明、规范的原则实施该项目。1.1.4 建设规模及与目标 由于213国道的建设对原xxxx水厂水源点进行变更,需重新建设一处新的水源点,以解决xxxx使人民群众饮水问题,使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水,切实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经济发展为目标。1.1.5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计划为了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建设进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搞好安全施工,全部工程计划在2017年2月全面竣工。其中建设工期为4个月,从2016年11月2017年2月。1.1.6项目建设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建设总投资项目投资估算结果项目建设总投入435.8
28、7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33.3万元;工程建设前期费用69.24 万元,预备费33.3万元,费用组成详见投资估算表。2.资金筹措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35.87元,已到位国家财政资金436万元。(详见汶委【2016】1号文)1.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一给水管网1球墨铸铁给水管敷设 DN250米18482球墨铸铁给水管敷设 DN160米763PE给水管敷设 DN250米24924PE给水管敷设 DN160米1360二构筑物工程1取水坝座12沉砂池座13300m蓄水池座14各型阀门井座16三投资万元333.3四建设工期月3个月
29、五总投资万元435.87表1-2 估算的工程投资构成序号工程费用名称投资(万元)所占比例一建设投资435.87100.00%1工程费用333.376.47%2工程其他费用69.2415.89%3基本预备费33.337.65%二建设期利息0.00 三铺底流动资金0.00 0.00%四工程估算总投资435.87100.00%1.2研究范围及主要编制依据1.2.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概况1.单位名称:xxxxxxxxxxxxxxxxx2.资格证书:工咨乙12720060018 3.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法定代表人:刘望川 1.2.2 编制依据 汶委【2016】1号文
30、;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水资源管理条例(2007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颁发200539号(2005年12月3日);阿坝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方案编制提纲;阿坝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方案编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8、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版);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 211-2006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
31、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3-2008);中国农村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农村给水设计规范;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阿坝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实施细则;xxxx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报告;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与本项目有关的其他资
32、料。1.2.3研究范围本可研报告依据国家有关部门政策、规程、规范等,对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建设条件与建设方案、管网工程、构筑物工程、环境保护评价、节能评价、项目实施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招投标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1.2.4编制原则实事求是地调查项目各方面真实情况和数据,进行科学地分析论证,对项目的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1.2.5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结论项目的建设规模合理,建设工程技术问题完全可以解决,资金来源渠道明确,项目具良好财务生存能力,建设条件具备,社会效益明显。因此,项目可行。2.建议 1、建议审批部门尽快批准建设
33、; 2、完善供水管线及结构物的设计施工图;并对该项目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确保项目安全。 3、项目建于河道及公路边,应选择枯水期进行施工与交通部门做好联系工作; 4、项目所在地沿线地带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务必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区域内水土流失,保护该区域原有生态植被。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2.1项目建设背景 2.1.1 213国道建设的影响 由于213国道的建设需要对原xxxx水厂一处水源点进行拆除,需重新建设一处新的对源点,按照xxxx政府要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要达到100%。确保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无排污口、辖区内不发生影响水源地水质的污染事故;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进数字化管理平台
34、建设,今年年底前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重点河段、道路和周边重点企业等设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水源地环境状况。 水源点建成后,水质需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使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水,切实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1.2 xxxx城市的发展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需水量猛增,为解决城市供水紧张问题,保证供水水质,城市水源地的建设工作就尤为迫切。 为实现xxxx的第二次腾飞,必须要有充足优质的供水做后盾。建立并完善xxxx的供水体系是近几年xxxx水务行业主要目标和任
35、务。2.2 项目建设必要性2.2.1饮水安全工程是灾区恢复重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供水工程是灾区群众安身立命之本,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需要。水和粮食一样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中央和水利部各级部门均十分关心、重视震后灾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于地震对xxxx供水工程造成严重破坏,饮水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应该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饮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执政为民、关心群众疾苦、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实际要求出发,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2.2.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中,“生活宽裕一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提出生活宽
36、裕的重要条件不是别的,正是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而水作为生命之源,作为农民生活中的一项最基本条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我国广大农村群众和乡镇居民提供安全、方便的饮用水,保障乡镇企业生产用水,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 2.2.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确保农民身心健康的需要 长期的饮水困难、饮用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经消毒的地下水,将严重影响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阻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会成为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绊脚石。因此,加快落实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建设,快速有效的提高农民饮用水质量,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是非常
37、必要的。2.2.4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是节约水资源的需要 水资源作为一项战略性资源,已经处于十分紧缺的境地,为了确保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和健康的使用,一切与水有关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统一管理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减少自备水源井的混乱开发,实行总量控制,建设新的供水管网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迫切需求。2.2.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 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从传统水利到现代化水利、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利用水利转变。纠正过去注重工程管理而轻视水资源管理的思想,对今后一切与水有关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进行统一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实施xxxx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38、不但能改善当地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生活、生产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而且能解放生产力,加快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还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灾后重建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灾区经济的飞跃发展。第三章 场址介绍与建设条件3.1 选址介绍xxxx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县、小金县,西北至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城距省会成都市145公里,是通往九寨、黄龙、四姑娘山的主要旅游通道,有“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
39、 xxxx位于xxxx东南部,平均海拔900米,幅员面积115平方公里,镇境内植被丰富,景色秀美、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是川西平原进入阿坝州的门户,是通往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四姑娘山-卧龙大熊猫西息地的必经之路,是藏羌回汉各民族整合的交汇点,素有“西羌门户”之称。本项目管线全长5776m,水源点位于xxxxxxxx渔子溪村渔子溪上游3.3km,渔子溪支沟大水沟(3143.33北,103281.07东),蓄水池拟建于渔子溪安置点。xxxxxxxxxxxxxxxxxx水源点现状图3.2 建设条件3.2.1 自然条件xxxx地处四川省xxxx南部,xxxx气候南湿(漩口镇、xxxx)北旱(威州
40、镇、棉虒镇)趋势明显,光、热、水分布不均,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生产,为阿坝州内重要农区县之一。在2000m以下地区,年均气温13.5(北部)、14.1(南部),无霜期247269天,雨量528.71332.2mm,日照1693.91042.2小时。3.2.2 地形、地貌及地质环境1、地形地貌。该项目水源点位于xxxxxxxx渔子溪村渔子溪上游3.3km,渔子溪支沟大水沟(3143.33北,103281.07东),蓄水池拟建于渔子溪安置点。现映卧公路以基本通车,通往渔子溪安置点道路良好。2、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拟建项目位置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属龙门山断裂与龙泉山断裂,成都四周的四川盆地是属于扬子克
41、拉通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克拉通是稳定的,但在适当的条件下稳定的克拉通也会重新活化,变得不稳定。龙门山断裂带内有三条主干断层:西边一条叫龙门山后山断裂,沿汶川茂县一线;东边一条叫龙门山山前主边界断裂,沿安县都江堰天全一线;中间那条叫龙门山主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5.12主震发源于主中央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从区域上说,四川地块的岩石圈根极其稳定(深约200千米),自晚侏罗纪(一亿六千万年)以来始终深深地扎根于地球的深部,犹如“地轴”和磐石,坚强地抵抗着青藏高原向东挤压,迫使向东流动的地壳物质沿高原东缘推积,并向四川地块超覆,形成宽大的南北向挤压构造带(东经105-110),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
42、活跃的地震带,这就是著名的中国中部南北向地震带。龙门山断裂带是这个地震带最东缘的逆冲断层带(图3)。继2001年11月昆仑山8.1级地震后,汶川地震的发生表明青藏高原挤压应力的集中区已经由北部转向东部,沿龙门山的北川-映秀断裂带的东北方向约300千米长的地带释放。3、稳定性及不良地质作用。拟建项目位置地质条件简单,未见断裂通过,新构造运动不强烈,无不良地质现象,属较稳定场地。明显不良地质作用,无断层,未见崩塌、滑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岩体稳定性较好,斜坡较为稳定。崩塌场地内台地地形坡度沟北面较平坦,沟南面为中低山,较陡,但稳定性较好无崩塌现象。滑坡桥位区地质条件简单,未见断裂通过,新构造运动不强
43、烈,无不良地质现象,属较稳定场地。该场地内未见明显滑坡、崩塌迹象,说明斜坡稳定性较好,发生毁坏性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故对场地危害性小。4、场地岩土层结构特征。根据钻孔取芯鉴定揭示,据地质调查及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岩性,主要为新近堆积的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和志留系上统灌口组(S2g)千枚岩构成,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素填土:灰黄灰,稍湿湿,松散。主要以回填的卵石和碎石为主,含圆砾和粉质粘土。本层土在场地内呈层状分布,层厚为1.507.0m。2.卵石土:灰色深灰,松散密实,稍湿饱和,卵石成分以花岗岩、石英岩、辉岩等岩浆岩为主,骨架颗粒多呈弱中风化,少部分
44、中等风化,岩质坚硬,磨圆度较好,呈圆亚圆状,粒径一般为39cm,最大达15cm以上,孔隙中充填砾石及中细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勘探深度内未揭穿。根据取芯观察、筛分成果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成果可将其分为松散、中密和密实几个三层:1)松散卵石:卵石含量5055%,排列十分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N120击数为24击。呈层状或透镜体分布。2)中密卵石:卵石含量60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N120击数为710击。分布稳定,呈层状或透镜体分布。3)密实卵石:卵石含量70%以上,卵石间相互接触,交错排列,N120击数大于10击/10cm,随深度增加密实度愈好。本层未揭穿。3.千枚岩:1)强风化千枚岩:暗
45、紫色,呈片状,裂隙发育,片状结构。厚2.503.00m。2)中风化千枚岩:紫红色。变质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芯以块状为主。本层未揭穿。5、场地水文条件。(1)水系场地地处岷江水系(2)水文情况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块石土层为主要含水层,局部存在上层滞水。本次勘察处于丰水期,测场地稳定水位为7.09.0m,平均8.13m,标高872.05874.50m,平均872.80m。据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紫坪铺水库正常HYPERLINK javascript:linkredwin(蓄水位); o 蓄水位蓄水位标高为877.00m,场地丰水期最高潜水位标高为874.50左右,建议以水位标
46、高877.00m可作为抗浮设防水位。该拟建物应采取防水措施,其防水水位按地面以上0.5m考虑。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但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至少具弱腐蚀性。6、地震效应分析(1)地震动参数及抗震设防区划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的划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的规定,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2)建筑场地类别拟建项目场地土属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型为类。地震液化
47、判别 在8度地震烈度条件下,本场地内无可液化地基土分布。3.2.3 基础设施条件项目用地周边其他工程正在建设中,水、电、通讯等各类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项目的建设与运行所需的基础条件均可得到满足。1、交通。现映卧公路以基本通车,通往渔子溪安置点道路良好。目前道路系统已基本完善,现映卧公路以基本通车,通往渔子溪安置点道路良好。各建设单位进驻现场,区域内材料丰富,大部分材料就地就地取材,道路交通能满足建设需求。2、给水。结构物的建设水源点可满足本工程的用水要求。排水:镇内无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废水均进入市政管网。3、供电。城市外网提供两回路10kV电源,每路均能单独承担本地块全部二级用电负荷。高压线
48、缆敷设采用YJV22-15/8.7KV金属铠装电缆形式,穿排管敷设,10kV高压管线仅预留路由,具体实施由当地供电部门负责。3.2.4施工条件1、天然建筑材料:本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砂料、卵石、石料等全部能在汶川、都江堰及成都采购。2、主要外来材料的供应:本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均能在成都采购,运距不超过60公里。3、施工队伍及设备:施工队伍通过招标方式,在省内外竞争,择优选择有能力承担本工程施工的专业施工企业。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由中标企业自行解决。本工程地处汶川大地震震源区域,其劳动力资源不是很丰富,故本工程可在全省范围内招聘工程用工人员来解决该问题。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4.1 工程概况 xxxxx
49、xxxxxxxxxxxxx建设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给水管网及构筑物。项目水源点位于渔子溪支沟大水沟,河段属于岷江上游段,以渔子溪村西3.3km处山间山泉水为水源,铺设输水管道总长5776m。结合实际情况,沿隧道边沟、及桥边部位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其它施工部位采用PE1.6Mpa给水管。构筑物工程工程包括取水坝、沉砂池、300m蓄水池各一座,各型阀门井16座。工艺流程如下:水源点 取水坝 沉砂池 DN250PE输水主管 DN160PE输水支管 300m蓄水池、 xxxx城镇水厂项目建设组成表表4-1-1序号内容工程量备注一给水管网1球墨铸铁给水管敷设 DN250米18482球墨铸铁给水管敷设 DN1
50、60米763PE给水管敷设 DN250米24924PE给水管敷设 DN160米1360二构筑物工程1取水坝座12沉砂池 座13300m蓄水池座14各型阀门井座164.2 设计原则、建议与建设标准4.2.1 设计原则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将严格按照水利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中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评价指标执行,同时结合九寨沟县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理利用水源,有效保护供水水源。针对项目区水量不达标,取水不便的问题,采取新建自流引水工程方案,供水水源必须得到充分保证。2.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规定。针对项目区水质不合格问
51、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期让农民饮上安全水。3.与当地村镇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以近期为主,近期、远期结合,设计年限宜为1015年,可分期实施。4.因地制宜选择供水方式和供水技术,在保证工程安全和供水质量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运行管理简便。5.积极采用适合当地条件并经工程实践和鉴定合格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6.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7.根据不同地方人口、牲畜的用水量等选择适当管径的管材,并根据规模的大小来确定配水设施和消防设施。4.2.2设计建议1.本工程后期应完善水源点保护设计;2.管网选材时应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4.2.3 建设标准1、供水标准根据国家水利行业标准村镇供水工
52、程技术规范(SL310-2004)及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和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3-2008)等的规定,结合汶川安全饮水实际和水资源状况,确定农村人口综合生活用水标准为75L/人d,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消防用水量、管损、不可预见用水量、供水延续时间等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执行,设计年限15年,设计水平年选定2016年。2、水源保证率水源可靠,能满足解决项目区人口安全饮水的需要。3、水质要求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农村实施生
53、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4、供水方便程度达到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的要求。5、供水保证率要求达到95%以上。6、供水人口增长率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的规定,供水人口增长率根据各区县当地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汶川各乡镇人口自然生长率为1.89-9.05,全县为5.35,因而取5.0。4.3 执行的规范、标准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50013-06);2、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技术规程(CJJ 101-2004);3、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 13663);4、给水用聚乙烯(PE)管件(GB/T 13663.2);5、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
54、07MS101);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8、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1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50105-2010)。4.4建设规模xxxxxxxxxxxxxxxxxx新建给水管网5776m,新建取水坝一座
55、、沉砂池一座、300m蓄水池一座、各型阀门井16座。 4.5给水系统方案饮水工程取用水源为山体地表水源,远离村寨、水质较好;地下水源,水质达标。因而,以卫生、经济、便于管理的原则,综合汶川本次工程安排具体情况制定如下给水系统方案:地表水源给水方案山溪水源点取水枢纽(底格拦栅坝)取水、沉淀、过滤、消毒池输水管道清水池配水管网用户。4.6、水源选择的原则水源的选择是供水工程成败关键。要想取得高品质饮用水,且制水工艺流程简单,输配给水距离短,工程建筑物造价低,又能获得的工程效益最佳,则首先应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可靠,供水保证率高,水压足,成本低,地理位置好,维护管理方便卫生防护条件好、技术经济合
56、理”的供水水源。xxxxxxxxxxxxxxxxxx取水口河段位于渔子溪,总属于岷江上游段,岷江流域大部分属亚热带气候,上游受山地地形影响,具有温带-亚寒热带气候特点,属山地高原气候。河床地质条件稳定,不会发生大的河床演变。取水点水源水全部经四川省城市供水检测网绵阳检测站,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J3038-2002)。取水口的设置,主要需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河岸稳定,进水口设置不对河道流势形成大的影响;二是能够充分利用水能资源。根据地质勘测情况介绍,该项目取水口坐落在微风化-新鲜基岩上,不存在不均匀沉降变形问题;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取水口设置于河岸边,不会对岷江河道防洪和航运等产生影响,能
57、够满足相应的水功能区划、防洪规划等其他各项的要求。综上所述:取水口位置河床稳定,坝址河段无其它用水要求和航运要求,且退水系统不会改变现状水体功能,故取水口位置的布设是合理的。该项目水资源论证已通过专家评审。4.7取水可靠性和可行性分析给水系统方案xxxxxxxxxxxxxxxxxx设计年取用水量为18万m3,在不同设计保证率下渔子溪支沟大水沟河来水量分别为:10%频率下大水沟来水量为77.76万m3,取用水量占来水量的23.15%,50%频率下大水沟来水量为62.208万m3,取用水量占来水量的28.94%,90%频率下大水沟来水量为49.766万m3,取用水量占来水量的31.17%,95%频
58、率下大水沟来水量为43.5456万m3,取用水量占来水量的41.34%,由此可见,xxxxxxxx集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工程设计取用水量占来水量的比值较适中,且本工程为自来水厂生活取用水对水质变化产生的影响较小,取水工程可靠性较高。在90%频率下大水沟来水量为49.766万m3,工程年取用水量为18万m3,退水量为2.88万m3,剩余水量为34.646万m3,渔子溪主河道来水量为8.14亿m,所以渔子溪主河道水量减小率仅为0.021%。因此该项目取水退水对河道水量影响很小。综上所述,该项目取用水水源水质水量能够满足,取水口位置合理,对其他取用水户产生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在渔子溪大水沟取水是可
59、行的。4.8取水工程设计4.8.1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基本要求:1、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根据下列基本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位于村镇上游等水源水质较好的地带,最好在无人类活动区。靠近主流,枯水期有足够的水源、水量。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易防洪,受冲刷、泥砂、漂浮物、冰凌的影响小。靠近主要用水区。符合水源开发利用和整体规划的要求,不影响原有工程的安全和主要功能。施工和运行管理方便。2、取水构筑物的型式根据设计取水量、水质要求、水源特点、地形、地质、施工、运行管理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3、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防洪,除应满足防洪要求外,还应不低于水源的防洪标准。4、进水孔位置应符合要求,同
60、时进水孔前应设置格栅。5、取水构筑物应选择在河床稳定、纵坡大、水流集中和山洪影响较小的河段,并有沉沙和冲砂设施。4.8.2地下水取水建筑物基本要求:1、建筑物的型式和位置应根据地下水类型、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取水量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管井设计应符合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和机井技术规范(SL256)的有关规定。3、井径根据取水量、施工条件确定;井壁材料和厚度应根据井深、井径、施工工艺、当地材料和经济比较,通过受力计算确定;进水方式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本次饮水工程水源点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在无其他可选水源情况下枯水期水源基本满足、水质较好,所以采用自流式取水构筑物;水源在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客运企业文化建设与团队精神考核试卷
- 生活初二语文满分作文
- 女娲补天初二语文作文
- 妈妈做饭的初三语文作文
- 矿石开采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考核试卷
- 电能表的电网能效提升技术发展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市场调查在人力资源行业的应用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压延加工质量成本控制方法考核试卷
- 渔业与食品安全体系的协同管理考核试卷
- 竹材物理性能与加工适应性研究考核试卷
- 锅炉延期检验申请书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大单元作业设计案例(一)
-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 液压传动(第六版)
- 红色故事宣讲《小萝卜头的故事》
- 活动板房拆装合同模板范本
- GPS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手持GPS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森林调查技术)
- 直接打印800字作文纸
-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某期工程土建施工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 《军队政治工作手册》出版
- 2023年科技特长生招生考试试卷word
- 考试答题卡模板通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