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预习案检测题鲁教版_第1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预习案检测题鲁教版_第2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预习案检测题鲁教版_第3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预习案检测题鲁教版_第4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预习案检测题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预习案一、知识导航1.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 ,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 ,创造出了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2.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必需的 ,提高_。3.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结合自己的 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比如 等。4.亲社会行为包括 、我为社会作贡献 、 、 。5._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形成良好社会秩序、文明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谦让首先要做到 、 , 、 。6._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可以借助 ,要注意 ,要注意维护 。7.的社会生活,首先要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 。面对复杂的社

2、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 。二、选择题1.“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逆境,我们应当( )A.意志消沉,丧失斗志B.态度偏激,一味埋怨社会不公 C.怨天尤人,埋怨命运 D.积极进取,敢于向逆境挑战2在处处讲求竞争的现代社会,谦让似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主张谦让的人说“谦虚忍让不仅是修养好更是大智慧。”反对谦让的人说“谦让早就过时了。弱肉强食,竞争就该当仁不让。”我们应当这样认识谦让( )A.谦让是软弱可欺、懦弱的表现B.谦让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C.谦让就要无原则的退让D.要竞争就必须否定谦让3(真)“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一直是中

3、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每个人都应尽力地、主动地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的正确方法有( )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为了别人的安全要不顾个人为安危在帮助别人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A. B. C. D.三、材料分析题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李和他爸爸的一段对话:小李:爸,星期天老师要带我们去学校附近的社区清扫垃圾,搞环保宣传。爸爸:别去了,没有什么意义!小李:那怎么行?老师说,这也是一种学习。爸爸:能学什么呀?还不如在家多做几道题。问题:小李爸爸的观点对吗?为什么?第十一课课 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检测案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4、青年结婚“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扇、冰箱、洗衣机电脑、汽车、住房的变迁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外面的世界很精彩B.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C.人们重视物质生活,忽视了精神生活D.人们必须努力克服从众心理2一段时间以来,在青少年中兴起一股“超女热”。受其影响,许多中学生仿效 超女的发型、衣着、说话语气面对这股超女热,我们中学生应该( )A坚决拒绝,决不跟风 B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C追求时尚,尽快赶上,以免落伍 D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目效仿追随 “5.12”大地震使中国人空前团结,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为灾区献爱心活动。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也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据此回答3

5、5题3.(原)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可以是( )参加社会公益宣传活动 辍学到发达地区打工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 开展助人为乐、学习雷锋活动 不上学到灾区去当志愿者A. B. C. D.4“感动中国人物”-“微尘”,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起初, 它是青岛市一位数次捐款而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现在, 它代表着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捐款、援助社会公益事业的群体,打造出城市的“爱心”品牌。“微尘”之所以令我们感动,是因为他们()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和诚信品质 表现出强烈的关爱他人的高尚品德 具有较强的个人荣誉感()A. B. C. D. 5.“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

6、美好的人间”。对于奉献的理解,正确的是( )A.奉献就是贡献,只有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才算是贡献B.奉献有不同的表现,一个人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种奉献C.现在人们都讲实惠,谁奉献谁就是傻瓜D.只有别人先为我做出奉献,我才肯为别人做出奉献二、材料分析题:公共汽车内,非常拥挤,一片嘴杂之声。“喂,你挤着我了!”一个女孩在尖叫。“怎么,来劲是吧!”一听就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看来,一场争斗不可避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时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顿时,车内一片沉寂。(1)你是如何理解老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句话的?(6分)(2)结合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

7、为?(4分)(改)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我们必须( )正确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 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A. B. C. D.5(改)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可以使我们( )正确的认识社会 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A.B.C.D.6(改)分享可以使我们( )体验到更多的幸福 得到信任和友情 有新的提高和收获 获得进步和成功A. B. C. D.7(原)在社会生活中,可以与人分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也有不能分享的。你认为下列属于能分享的是( )自己家的存款等私人财物

8、 互联网上的信息 学习体会和学习方法 与同学那份真挚的友谊 A. B. C. D. 8(改)小陈不小心弄坏了小明的“MP3”,小明非常生气,当面却没有责备小陈,说明小明( ) A对朋友缺乏真诚 B小明懂得宽容朋友的过失 C小明表里不一 D小明不讲原则 9. (改)10. (真)第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16. (原)(10分)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到金华市区购物。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多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跳水救人。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

9、己却沉入水中,28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1)你认为孟祥斌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4分)(2)你认为怎样才能养成这种行为?(6分) 17.(8分)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李和他爸爸的一段对话:小李:爸,星期天老师要带我们去学校附近的社区清扫垃圾,搞环保宣传。爸爸:别去了,没有什么意义!小李:那怎么行?老师说,这也是一种学习。爸爸:能学什么呀?还不如在家多做几道题。问题:小李爸爸的观点对吗?为什么?18.(改)(12分)观察下列这些中学生的表现,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幅图:“我的好朋友张李刘都买了手机,我也要买!”第二幅图:“看你这个打扮。”“歌星就是这个打扮,我崇拜他!”)(1)漫

10、画中这些学生的做法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心理?(4分)(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种心理?(8分)19.(原)(6分)清朝时,有一大户人家想垒一道院墙把自己与邻居家隔开。为墙基的位置,两家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大户人家虽财大气粗却因不如邻家子孙繁盛而吃了眼前亏,于是给在京城做大官的儿子写家书一封,要求儿子快返乡想办法整治邻居一下,为家族捞回面子。这位在京高官见信后迅速给家中回了一封急信,信中语重心长地说明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并在信尾文采飞扬地写了四句话:“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大户人家见信后深受教育,迅速与邻家修好,并决定两家之间不再垒墙,永不隔心!这则故事告诉我

11、们一个什么道理? 20.(原)(8分)有一天,上帝对一名教士说:“来,我带你去看看地狱。”他们进入了一个房间,那里有许多人正在围着一只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眼睛直呆呆地望着大锅,又饿又失望。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只汤勺,因为汤勺的柄太长,所以食物没法送到自己的嘴里。“来,现在我带你去看看天堂。”上帝又带着这名教士进入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跟上一个房间的情景一模一样,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锅坐着,他们的汤勺柄跟刚才那群人的一样长。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又吃又喝,有说有笑。教士看完这个房间,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景,这个房间的人快乐,而那个房间的人却愁眉不展呢?”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

12、到吗,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教士恍然大悟。教士明白了什么?(2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6分)21(真)(10分)公共汽车内,非常拥挤,一片嘴杂之声。“喂,你挤着我了!”一个女孩在尖叫。“怎么,来劲是吧!”一听就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看来,一场争斗不可避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时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顿时,车内一片沉寂。(1)你是如何理解老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句话的?(6分)(2)结合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4分)答案:第I卷 (选择题 共45分)1.B 2.D 3.D 4.D 5.D 6.D 7.B 8.B 9.B 10.C

13、11.D 12.B 13.C 14.A 15.D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16. (10分)(1)属于舍己为人的亲社会行为。如:无偿献血、爱心捐助、义务植树、敬老助残等。(2)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学会积极为社会做贡献。(3)学习他们做一个具有亲社会行为的人,能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以上各题只要言之成理,即为正确。)17. (8分)(1)小李爸爸的观点不对。(2)因为中学生参加社区清扫垃圾、搞环保宣传等活动,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必须深入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锻炼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社会生活所必

14、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18. (12分)(1)从众心理或盲目从众心理。(2)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从众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却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我们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心理,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19.(6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谦让。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

15、缺少的道德规范。生活中,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主动谦让,做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可以化解不必要的纠纷。20.(8分) 在集体中生活要学会分享。在生活中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独占只能导致保守和封闭,阻碍自己的进步。分享可以使人生更丰富多彩,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会得到信任和友情,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21.(10分) (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矛盾、摩擦和冲突是难免的。我们要学会宽容与谦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对于生活中人们之间发生的误会和矛盾,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不妨主动谦让,做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以化解不必要的纠纷。(2)积极宣传基本道德规范,倡导社会新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如爱心捐款、无偿献血、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维护祖国荣誉利益。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扶危助困,学会谦让、分享、助人。14. (改)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学校给八年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