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_第1页
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_第2页
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_第3页
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_第4页
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地理课程开设方案高一学年周课时2上学期下学期必修1必修2高二学年文科理科42必修3、区域地理选修5和选修6必修3自主选修高三学年文科5高考总复习考虑到高初中衔接问题,应有针对性的开设以复习有关初中地理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地理”课程,应安排在高二年级学习。(一)模块教学建议“地理1”侧重自然地理,要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并利用演示、观测、实验、考察等多种方式,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地理2”侧重人文地理,要积极搜集鲜活素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乡土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3”侧重区域可持续发展,要运用好案例教学,挖掘案例所反映或体现的地理原理、方法和

2、思想,注重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二)单元教学建议单元教学内容通常围绕一个地理专题展开,在每个单元教学之前,要认真进行集体备课,研究解读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方向。在完成每个单元教学内容之后,要进行单元检测与反馈,及时矫正、弥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缺陷。(三)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1.开展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工作,深入认识课程标准与大纲所引发的教学行为的变化。2.开展课程目标陈述方式的研究,分析课程内容标准中行为目标的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3.研究每条课程“标准”所隐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形成具体的“内容标准”。4.比较同一条“标准”

3、下,四种版本教材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的相同与差异之处,从相同之处寻求其“标准”的最基本要求,从差异之处把握其最高、最低的限度。5.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或者说基本能力的要求。必修一教学基本要求一、宇宙中的地球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级别和层次,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分析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3.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了解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2.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说出太

4、阳活动的标志和周期。4.结合实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2.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3.理解昼夜更替的形成,并能区别晨线与昏线。4.了解地方时、区时的概念及国际日界线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5.说出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6.理解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7.知道四季的天文含义,了解五带的划分。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划分依据,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知道岩石圈的范围。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运用示

5、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1.了解岩石的成因类型。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2.结合实例,理解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3.说出内、外力作用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形式。4.结合实例,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1.说出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2.知道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通过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4.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5.运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相关地理现象。6.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

6、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能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理解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形成。4.理解东亚季风的形成。5、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1.了解锋面的概念及分类。2.分析锋面对天气的影响。3.理解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状况及对天气的影响。4.知道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5.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主要天气系统的天气特点并做简单的天气预报。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说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

7、和主要环节。3.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运用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季风洋流不作考试要求)。2.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1.说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分析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2.举例说明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3.举例

8、说明人类活动改变某地理要素而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领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4.结合案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形成。3.运用地图理解地理环境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4.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了解影响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2.结合材料,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了解全球气候处于不断变化中。2.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9、3.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列举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全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3、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在全球或我国的分布。2.分析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3.举例说明人类合理利用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的措施,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4、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结合材料,分析常见自然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

10、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必修二教学基本要求一、人口与城市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含义。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点。3结合实例,判断人口增长模式。4.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政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2.说出目前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结合实例,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2.说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

1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1.了解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与主要功能区的形成。2.知道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3.知道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5、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3.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的特点。6、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知道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2.简述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地区差异。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4.举例

12、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理解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对策。7、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1.运用资料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1.了解区位的含义。2.知道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3.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4.了解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5.结合案例,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条件。2、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1.知道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3.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区位

13、因素的变化对工业的影响。4.了解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及工业地域的形成。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4、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1.说出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2.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3.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与点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5、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1.说出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2.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根据实际情

14、况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3.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与点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6、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知道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几个阶段。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知道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表现。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不同区域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15、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联系“21世纪议程”,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2.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1.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2.结合实例,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3.根据材料,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必修三教学基本要求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说出两个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比较的主要方向。2.根据材料,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

16、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结合材料,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2.结合材料,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结合案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3.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4.结合案例,说明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及对产业迁出区、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二、区域可持续发展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7、,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1.结合材料,分析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2.了解森林、湿地等的生态效益。3.结合材料,说明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2、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1.结合案例,说出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2.结合案例,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结合案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2.以某区域为例,

18、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区分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2.结合案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条件。3.结合案例,了解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5、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2.结合材料,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3.结合材料,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三、地理信息技术

19、的应用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1.结合实例,说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1.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2.了解GIS、GPS和RS三者之间的区别。选修五教学基本要求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形成条件及灾情大小的影响因素。2.结合实例辨别自然灾害与自然异变。3.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1.结合实例,了解世界

20、主要自然灾害的危害及特点。2.结合人口、经济分布图及相关灾情资料,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3、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结合区域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灾害的影响。2.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观,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的科学发展观。4、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1.了解世界地震、干旱、洪涝、风暴潮、热带气旋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2.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1.结合相关统计图表,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2.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的影响区域。3.知道我国自然灾

21、害带及其主要灾害种类。2、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1.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2.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关联上,理解地质地貌灾害的链发性。3、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灾害的形成原因。1.阅读数据统计图表,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危害。2.分析我国旱灾、台风、寒潮、洪涝等灾害的形成原因。4、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1.了解我国主要生物灾害及其危害及地理分布。2.理解洪涝、旱灾与生物灾害的关联性,及其对我国农业灾情的影响。三、自然灾害与环境1、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1.了解自然灾

22、害的危害及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2.运用资料,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3.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缩小”及“放大”作用,树立正确、科学的“防灾减灾观”。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1.结合资料,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多发的原因。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四、防灾与减灾1、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1.初步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其作用。2.结合案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3.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明确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2、以一两种自然灾

23、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1.了解救灾过程,归纳灾前、灾中和灾后的救灾重点。2.了解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分布和国家灾害紧急救援队的作用。3.了解应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4.增强防灾意识,重视生命价值,提高生活与生存能力。3、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1.了解非工程性防御的含义及工程性防御措施的三种方式。2.阅读材料及案例,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模式。3.运用地图,了解我国主要减灾工程的分布。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要成就。4、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1.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热情。选修六教学基本要求一、

24、环境与环境问题1、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1.了解环境的概念和分类。2.结合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认识环境问题的主要危害3、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2.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1、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知道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2.结合案例,分析资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5、1.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及其特点。2.结合材料,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树立正确的资源观。3、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1.了解在非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2.说出在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4、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1.了解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及特点。2.利用地图归纳我国主要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和水、土地等)的空间分布特点。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问题。4.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