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说课稿课件.ppt2-PPT_第1页
圆的周长说课稿课件.ppt2-PPT_第2页
圆的周长说课稿课件.ppt2-PPT_第3页
圆的周长说课稿课件.ppt2-PPT_第4页
圆的周长说课稿课件.ppt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圆的周长说课稿 木井乡国俭小学 李建萍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的周长,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大板块进行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说 课 流 程一、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

2、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二、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好,对于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而整体学生的学习风格是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我确定了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和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学生能理解“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问题,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归纳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则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五、教法和学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把握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 1、运用启发式和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4、。 2、运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认识圆的周长的意 义。 3、运用猜测实验发现的教学方法探究圆 周率。这节课的主要学法有:1、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动手操作。2、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合作交流。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转化。六、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我预设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个教学环节:认识圆的周长。 第二个教学环节:小组合作,探究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第三个教学环节:探究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第四个教学环节:巩固练习 第五个教学环节:全课小结,归纳提升 第一个环节:认识圆的周长。创设情景,演示周长的意义:从而得出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曲线的长。圆的周长

5、 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探究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然后汇报测量的方法:最后总结归纳常用的绕线法和滚动法。绕线法0123467852厘米滚动法 第三个环节:探究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主要分四步进行: 1、第一步:创设探究情境。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圆,没有办法直接去测量它的周长,那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出探究圆周长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2、第二步: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周率)”:每组同学用准备好的三个大、中、小不同的圆片作为测量材料,分工合作,分别测量各圆片周长,并用课件演示规范测量的方法。将数据填入下表: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周长与直径

6、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我发现: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圆周率,用字母表示,经过精密计算,知道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141592653 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 和3.1415927 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7 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 3、第三步:总结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C=d C=2r 4、第四步: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揭示例1 第四个教学环节:巩固练习 我设计了如下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基础题,目的是巩固周长的计算方法,突出重点 2、第二层次:判断题,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强化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第三层次:发展题,这组题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五个教学环节:全课小结,归纳提升 通过以上五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我想能够完全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